登陆注册
9949300000002

第2章 引言(2)

毛泽东率领红军,接连粉碎了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几次“围剿”,力求保住仅存的一块红色根据地。

毛泽东亲率东征军渡河赴山西,想闯开一条去华北抗日前线的通道,结果遇阻;毛泽东指挥西征军攻打宁夏、甘肃,想打通一条通往苏联的“国际线”,结果受挫。

毛泽东和周恩来几经努力,建立了同东北军张学良、西北军杨虎城的统一战线,结成了所谓“三位一体”的大西北防御体系,但是在张、杨军队的外围还有数十万蒋介石嫡系部队的包围。西北的统一战线,对于暂时缓和苏区受敌步步进犯的危险尚可,若想进一步推动全国抗战却很难。

毛泽东为了民族大义,一再调整政策,呼吁蒋介石、国民党方面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但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立场,几无反应。

毛泽东昼夜疾书,信使四出,广交各路地方实力派,也收效甚微。

如何戳穿国民党顽固派多年来所谓“赤匪”、“封建割据”、“影响集中国力抗战”的诬蔑?如何将中国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的一片赤诚,宣之于国人,告之于世界?毛泽东想,这需要一个可以信赖的外国人来记下和发表事实的真相。而这时,急于探寻中国苏区奥秘的斯诺便成了这一使命的承担者。

斯诺不负众望,他成功地进行了4个月的探险旅行,并写下不朽之作《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为《西行漫记》)。《西行漫记》就像焰火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事业,使不了解中国的人大惊:“原来还另外有一个中国啊”!

1939年9月,斯诺再访毛泽东。

毛泽东对斯诺和路易·艾黎发起的“工合”运动,表示感谢和支持。后来,“工合”事业对于敌后抗日根据地能够持久抗战创造了雄厚的物质条件。

毛泽东针对那种关于国共合作共产党丧失其独立性的谰言及其在国内外进步人士中造成的混乱,通过斯诺郑重宣告:共产党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政党,从来也没有过一天、半天、一小时或者一分钟放弃过它的独立性,从来也没有向什么个人或什么集团或什么党派屈服过。要共产党屈服,这大概是比上天还要困难些吧!

毛泽东向斯诺具体阐述了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的内外政策,再次论证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和抗战必胜的前途。

毛泽东精辟地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国际形势,揭露了张伯伦之流反苏、反共、反世界人民及对德、日法西斯妥协、搞“绥靖政策”的阴谋。特别是他预见到日本的下一步战略是灭亡中国与进攻南洋,而不是北进欧洲……

毛泽东的这些谈话,由斯诺写成多篇报道,迅速在中国各地传播,一扫汪精卫集团叛国后留给全国人民心头的阴霾,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鼓舞着更多的人投入抗日战争的洪流;毛泽东的话,通过斯诺传递到友好国家和友好人士那里,甚至影响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对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时隔20年之后,1960年斯诺排除了美国当局设置的重重障碍,应邀来到已经“换了人间”的新中国。

但是,这时新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斯诺1936年作为外国人第一次踏入苏区时所面临的形势,非常近似。

美国政府封锁中国;当年依为盟友的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撕破脸皮,以撤走专家、逼还债务压迫中国;蒋介石集团叫嚣反攻大陆,多次派遣小股武装骚扰东南沿海地区;印度则在中印边界不断挑起事端……

在国内,毛泽东倡导的“大跃进”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偏偏又遇上了少见的自然灾害……1959年4月,毛泽东为集中精力思考和研究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辞去了国家主席职务。西方报纸和电台对此议论纷纷,风传中共内部出现了激烈的权力之争。在这种情况下,新中国的国际声望委实不佳。更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我们自己政治透明度不够,新中国的真相外界无法可知。

这时候,斯诺来了。作为在旧中国生活过13年的见证人,作为在战争年代即与中国共产党共患难的朋友,作为来自敌对国家具有独立立场的新闻记者,特别是世所共知他与毛泽东等中共最高领导有着非同寻常的友谊,他是新中国情况最权威的发言人。

斯诺从1960年6月28日到11月15日,在中国游历了四个多月,为了使自己的见解不受任何因素左右,他坚持自费访问观光。毛泽东在阔别21年后再次接见了斯诺。他们畅谈了约9个小时,“谈到了这些年来发生的事——也谈到了还没有发生的一些事。”归来之后,斯诺不掩过,不饰非,写了一本可以与《西行漫记》齐名的《大河彼岸》,再次轰动了世界。新中国再次成为世界瞩目之地。

1964年10月18日至1965年1月19日,斯诺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再次访问中国。毛泽东和几十年前一样,在自己的住所会见了斯诺。毛泽东在谈话结束时称他们的这次晤谈是“山南海北”、“海阔天空”。他破例允许斯诺将他的谈话内容拿去发表,并让新闻电影制片厂的摄影记者为他们的谈话拍摄了纪录影片。《人民日报》立即报道了他们的这次会面。

熟知毛泽东脾性的斯诺,机敏地意识到毛泽东的谈话“绝不仅仅是重叙旧谊”,谈话的内容也不单纯是“海阔天空式的漫谈”。

毛泽东讲了赫鲁晓夫下台后的中苏关系。

毛泽东谈了美国干涉越南后的局势及中国的立场。

毛泽东提出了“第三世界问题”。

毛泽东论原子弹与生命的永恒。

毛泽东话说联合国。

毛泽东特别阐述了中美关系。他预言:历史的各种力量最后也必然会把两国人民再带到一起来;这个日子一定会到来。

斯诺向世界发布了这次访问的消息,引起了各界的猜测和分析,唯独美国的各大报纸拒绝登载斯诺与毛泽东的这篇谈话。

1970年8月14日至1971年2月,斯诺最后一次访问中国,这次他与夫人同行。他们是自中国发生“文化大革命”以来,被邀请来华的头两位美国人。

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与此同时苏美在欧洲的对抗也趋于紧张,而第三世界的力量正在蓬勃发展。国际局势的变化,导致了中美关系的微妙变化。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公开接见了斯诺,随后中国报刊大张旗鼓地予以报道。周恩来告诉斯诺,中国的大门是敞开着的。毛泽东则以他特有的方式告诉斯诺,欢迎美国的左、中、右三方面的人士访华,中美间的问题需要同尼克松谈,尼克松无论以个人还是以总统的名义来华,我们都接待。

斯诺懂了,他再次承担了红色福音传播者的使命。这次美国的反映颇为积极、迅速。不久,尼克松终于来华了。

斯诺与毛泽东的五次会晤的确极具传奇色彩,他在中国的经历也极不平凡。他是第一个到苏区、揭开中国苏区之谜的外国记者;他又是第一位重访新中国的美国人t他还是尼克松访华前唯一能数次往返中国、采访新中国最高层独家新闻的人;他写的《毛泽东传》(即《一个共产党员的自传》)是世界上最早的《毛泽东传》,而且至今仍是后人研究毛泽东必不可少的第一手资料。

斯诺有幸结识了毛泽东这样一位朋友,毛泽东也为有斯诺这样的外国友人而欣慰。

毛泽东一生中结识的外国朋友何止千百,但有谁得到过毛泽东对斯诺那样的友谊和信任?认识毛泽东、和毛泽东一起战斗过的人就更多了,可是又有谁能比斯诺更准确、更传神地描绘过毛泽东呢?

斯诺可谓是毛泽东的海外知己,但他们相识之前走过的人生道路却是完全不同的。

从年龄上看,毛泽东长斯诺13岁,他们是两代人;从国度上讲,他们分处于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历史和文化大相径庭的国家;而在世界观上,毛泽东从青年时期起就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了,斯诺直至逝世还是一个民主主义者;在个人经历上,当小埃德把精力用于组织一个叫做“风铃草爵士乐队”的时候,毛泽东已经是五四时期最著名的青年团体“新民学会”的组织骨干了。当少年埃德和两个伙伴驱车去加利福尼亚海岸游历的时候,毛泽东则正乘江轮去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第~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斯诺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潜心学习的时候,毛泽东已身为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长,正主办遐迩闻名的《政治周报》。当24岁的斯诺初次踏上中国土地时,毛泽东已成了令蒋介石头疼的著名“赤匪”了……

是什么促使他们一见倾心,结下了毕生的友谊呢?斯诺自己解释:这大概是我的出生地密苏里州和毛泽东的出生地都处于自己国家的中部,经纬度比较接近吧。这当然是斯诺的幽默。真正促使他们相见相知的原因,正是我们在下文要逐步谈到的问题。

同类推荐
  • 康熙大帝

    康熙大帝

    那一场盛世风云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康熙大帝玄烨更成为长盛不衰的热点话题。《康熙大帝——其实这才是玄烨》一书为纪连海、邓荣栋合著,前者曾登上百家讲坛且以讲清朝历史而著称,后者则是草根说史新秀,专攻明清历史;强强联手,以康熙的一生为线索,讲述康熙一朝的种种风云变幻,探寻隐藏在历史尘埃中的真相,以独特的角度分析当时的政治环境,评说那些如雷贯耳名字的功与过。
  • 景电之父:李培福

    景电之父:李培福

    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细节再现了“李培福”这一历史人物,以传神的描写,塑造了“李老汉”这一文学典型。
  • 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

    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

    徐舜寿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在他自己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飞机设计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书荟萃大量由他本人提供的珍贵文字及历史资料、回忆、纪念文字等,内容丰富、翔实,生动感人,其中所记述徐舜寿的历史功绩和他的科研设计思想、对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人格魅力,对于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人们,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本书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自1950年至2013年国务院授予的航空工业历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及部分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时,列入党中央、国务院14次表彰大会之一的全国科技大会表彰的“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也一并收入,共计l38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感人事迹,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本书内容翔实、内容丰富,实为记录航空英模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的人员阅读。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在清华读书和在北大工作的回忆性文章精选集,还包括季老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清华园日记》选编和初入北大执教期间的《北大红楼日记》选编。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季羡林忆清华”;第二辑:“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选”;第三辑:“季羡林评北大”;第四辑:“季羡林北大红楼日记选”。
热门推荐
  • 明星学苑:恨君不怜情

    明星学苑:恨君不怜情

    明星学院,风云骤起。实力派?偶像派?戏中情?情外戏?酷少爷遇到苹果女,浪漫偶像剧悄然上演——你会是我的巨星男友?他是身世显赫的未来巨星,她是学识渊博的教授女儿,不过在超级美男方临星的眼中,她和一只没思想的苹果差不多。还有他,致力于表演的阳光老师,想帮助自己可爱的表妹完成她的梦想。风花雪月,刀枪剑棒,柔情蜜意,悲欢离合,青春渐长,究竟是在演戏,还是在假戏真做?这里是明星学院,制造未来之星的超级学府,美女如云,帅哥如草,所以无论你是偶像派还是实力派,无论是假戏还是真情,在这里,都必须全力投入演出,否则——不要想毕业!(快乐小白文,酸甜青春味,偶尔小虐,慎入哟~~~~)
  • 时雨濛濛

    时雨濛濛

    没有遇到莫停云以前,时雨濛被抛弃,被同学挖墙脚,遇到莫停云以后,时雨濛平步青云,出任CEO、迎娶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没遇上时雨濛以前,莫停云是投资什么电视剧,什么电视剧失败,遇到时雨濛以后,莫停云腾云直上,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 家族往事

    家族往事

    这是一个家族的故事,这是一个百年家族悲凉的故事,这个家族的人在社会上是很有脸面的,但却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是一群特殊的人,一群特殊矛盾的结合体,他们有着富人的贪婪,也有着善者的慈悲,更有穷人的懦弱和智者的思想,他们是这样的一群人,一群挣扎在天使人魔鬼三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结合体
  • 寸寸温柔寸寸灰

    寸寸温柔寸寸灰

    她是这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无父无母,却有三个爱她的哥哥,温柔似水的师兄,青梅竹马的太子,腹黑真情的王爷,一切都是最好,但当繁华褪尽,十二年前的秘密浮出水面,这温柔究竟是不是一场梦
  • 苍穹玉之唯起寒落

    苍穹玉之唯起寒落

    她,绝不成为弱者,从小经过数次提升的能力让她初次接触苍穹玉的奥妙,既然如此多人为抢夺这块玉石,不顾冤死无辜之人,她就偷窃私藏,三番四次作对。最终忆起埋藏在心底深处的仇恨,她的父母,就因为苍穹玉而枉死,为了复仇,谁挡杀谁,最终在敌对时,木清寒为她挡住最重的一击.......为什么?要让她愧疚一辈子?她的成长全在这男人的帮助下越走越强大,然而,真正让她强大的那个人却是他的父亲亦是害死她父母的凶手之一......生性冷淡的她不懂如何去爱,木清寒的爱太霸道,最后还霸道的为她死,不经她同意....
  • 魔虫噬

    魔虫噬

    一念之间,是虫还是人,没有完成的战争,最终,还是来临
  • 异界之逍遥大少

    异界之逍遥大少

    脚踏万枯骨,一步一登天。剑破千般险,逍遥恋红颜。地球修真者,阴差阳错来到魔法斗气的世界,回家之路何其漫长?遇到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却快死亡的萧家大少获得他的记忆,自己又如何完成自己的承诺?神秘古戒,腹黑的萝莉器灵,未知的空间里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面对危险、美女、权势自己何去何从?是否还能坚守心中的信念?……
  • 指天为敌

    指天为敌

    “你是否相信天命?”“我信。”“如果灭绝希望的世界,便是天命所归,你当如何?”“逆天!”
  • 归来做天子

    归来做天子

    王侯折戟,江山无恙。殉国不必,孤想殉情。
  • 花千骨之遇你不悔

    花千骨之遇你不悔

    自命不凡的花千骨回归长留,却因为一些阴差阳错与白子画擦身而过,白子画在拜师大典上没有选择她,而选择了易容成她样子的仇敌――霓漫天。花千骨悲痛欲绝,回到了神界,却又接到白子画要娶霓漫天为妻的消息。她落下了泪水,本想因此放弃,却又十分不甘心,她决心破坏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婚礼,她要让白子画后悔,后悔他所做的一切,最后才得知自己爱白子画已经爱到无法自拔的地步。然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