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49100000008

第8章 稳固其本 先为不可胜(2)

三、正确处理大局与局部的关系,以局部利益去保全大局利益

所谓战争大局,是指战争的总态势、总形势,或是整体利益,全局利益,或者是总目标、总要求。所以,大局决定局部,大局好了,局部最终必然会好。反之,大局不好,局部最终也不会好。可见,能不能正确处理大局与局部的关系,往往是指挥员指挥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邓小平在对敌斗争中,曾反复告诫指挥员:“要提倡顾全大局。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还以解放战争的上党战役为例:在决定打不打上党战役问题上,从部队的实际看,当时的我军,在抗日战争中,为了灵活机动作战,曾将主力化整为零,直到抗战后期,才逐步集中起来打一些大规模的战役,由于部队打大规模战役的经验不足,再加上此时我军的编制也不充实,多数作战团编制都在千人以下。部队装备更差,刘邓所部的晋冀鲁豫军区只有山炮6门,仅半数的团有追击炮2-4门、重机枪3-4挺,弹药极缺,不少步枪仅有几发子弹,甚至刚参军的新战士还在用刀、矛作战。这样的装备和部队,要与飞机、坦克、火炮一应俱全的国民党军队打大规模的战役,的确需要信心和勇气,需要高超的指挥艺术。但是,作为据守晋冀鲁豫战略要地的刘邓部队,为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初战获胜,为了毛主席在重庆谈判的主动,为了增强全国军民敢打必胜的信心这个大局,毅然承担起打响解放战争第一役的重担。邓小平在后来回忆起这段历史时还充满深情地说:“在解放战争中,从头到尾,二野都处在同敌人针锋相对的局面,都处在这个局面的前面。开始在晋冀鲁豫,用伯承同志的话说,这里是华北解放区的一个大门,预计敌人首先从这个口子来。果然,毛主席到重庆签订双十协定的时候,敌人从两路来。一路阎锡山,打了个上党战役;一路马法五、高树勋,打了个平汉战役。”所以邓小平说:“打摩擦仗,全国各个地区都有,但集中在晋冀鲁豫区。蒋介石发动进攻,首先进攻的大门是这个区,是二野所处的地区。仗一打开,我们才开始真正形成一个野战军的格局。”毛泽东同志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这一回我们‘对’了‘争’了,而且‘对’得很好,‘争’得很好。”对国民党军队的第一仗争得了胜利,对毛主席重庆谈判争得了主动,对解放战争的开局创造了一个好头。可见,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许多小局必须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甚至为了大局,可以牺牲一些局部利益,关键是这个问题。也就是说,能不能服从大局,怎样才能服从大局,很重要的一条是看能不能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尤其是在大局需要,局部利益必须作出牺牲的时候,局部利益为了保全大局利益能不能毫无保留地作出牺牲。战争与其它事物一样,也有大局与局部之分,也有这一部队与那一部队,这一战役与那一战役,这一地域与那一地域的关系,其中包括配合、协同、支援、掩护等关系,如果这些关系能处理得好,就能取得整体上、全局上的主动,就能积小胜为大胜。否则,就难以取胜,或仅仅是小胜。所以说,在军事斗争中,正确处理局部与大局的关系,为了大局的利益不惜牺牲局部利益而谋大局、谋大胜,就显得尤为重要。邓小平曾不止一次地回顾解放战争中的千里跃进大别山,特别是高度评价了刘伯承的高风亮节:“中央决定晋冀鲁豫10万大军挺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这是一个无后方作战的十分艰险的战略任务。当时有的干部对执行这一任务有顾虑,伯承对他们说,这个行动可以把敌人吸引到我们身上,减轻兄弟野战军的压力。釜底抽薪,焉能惧怕烫手,即使作出牺牲,也义无反顾。”“伯承同志党性坚强,突出表现在考虑问题从党的全局出发,事事顾全大局,服从大局。为了党的整体利益,他总是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和局部的利益,总是主动挑起最艰巨最危险的任务,兢兢业业,排除万难去圆满完成。”上述这段文字虽然是邓小平对刘伯承的评价,但同时也反映了邓小平的大局观念和善谋大局的优秀素质,以及保证实现大局的艺术。正是由于刘邓首长在作战决策中事事从大局出发,处处善谋大局,所以才使刘邓大军步步主动,战战为胜。这对于蒋介石来说,似乎是永远的不解之谜。

第二节发展壮大 而后求胜

战争,既是军力、军心的对抗,也是与战争相关联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对抗。所以,高明的指挥员,在与敌人对抗时,尤其在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背景条件下,更加注重充分发挥诸如战争性质、作战指导、作战环境、作战资源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以弥补兵力数量、装备质量上的差距,由此谋求战争的胜利。先发展壮大自己,使之具备各种因素综合利用的优势,而后求胜。这也是《孙子兵法》“先为不可胜”谋略的应有之意。刘邓大军遵照中央军委、毛泽东的指示,实施了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前进根据地这一大胆的战略之举,引起了蒋介石的恐慌,马上调集重兵阻挠,使刘邓大军在敌重兵围剿,无后方支援,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展开了苦斗。但刘邓大军并没有被敌人和困难所压垮,而是从全局着眼,从局部着手,充分发挥各级的主观能动性,从多方面努力,去改变所处的劣势和不利,武器装备上处于劣势,通过战术谋划来弥补;兵力数量上处于劣势,通过广泛发动群众的支援来弥补;作战态势上的劣势,通过创建革命根据地为依托来弥补;后勤保障不济的劣势,通过缴获敌人的装备给养来弥补;从而使自己逐步地发展壮大起来,最后争得了胜利,实现了战略目的。

一、权衡局势,确定了正确的战略指导

早在鲁西南战役尚未结束时,即1947年7月23日,中央军委就电示刘伯承、邓小平:“刘邓对羊山集、济宁两点之敌,判断确有迅速攻歼把握,则攻歼之,否则立即集中全军休整十天左右,除扫清过路小敌及民团外,不打陇海,不打新黄河以东,亦不打平汉路,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此后,毛泽东又致电刘邓,对坚持大别山的斗争的困难和长期性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要希望短期内就能在大别山、豫西、皖西等地建立巩固根据地,这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只能是临时立足点。必须估计到我军要有很长时间(至少半年)在江河之间东西南北地区往来机动,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并在歼灭敌人几十个旅之后,方能建立巩固根据地”。刘伯承、邓小平对中央军委的指示以及战略意义深刻领会,对执行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所面对的困难也有充分的估计。他们认为,南下大别山,是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我们的战略任务,这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考虑任何问题必须服从这一大局。邓小平还指出:“大别山是一个战略上很好的前进的基地。它靠近长江,东面一直顶到南京、上海,西南直迫汉口,是打过长江的重要跳板,敌人时时刻刻受到我们过江的威胁。大别山,敌人必争,我也必争,这是艰苦斗争的过程。”可见,大别山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然会成为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战场,而争夺大别山的斗争一定会经过一个十分艰苦、长期的过程。刘伯承、邓小平从全局上分析了坚持在大别山所存在困难的程度,所以,就在部队到达大别山的当天,邓小平便亲自为中共中央中原局起草了《创建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的指示,下发到所有部队,明确规定了进入大别山后的任务以及实现任务的办法和要求。“(一)我军已胜利完成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之跃进任务,敌人追击计划完全失败。今后的任务,是全心全意地义无反顾地创造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并与友邻兵团配合,全部控制中原。(二)实现此历史任务,要经过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发展半年以上的时间。如不大量歼灭敌人和充分发动群众,要想站稳脚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切勿骄躁,兢兢业业,上下一心,达成每一个具体任务。(三)应向全军说明,我们有完全胜利的把握。首先是有陈谢兵团在伏牛山、豫西、豫南广大地区及山东大军在陇海路南北的互为配合。其次是我当面敌人只有二十三个旅,兵力分散,战斗意志薄弱,此次尾我失败,战略上愈显被动。再次是大别山区有长期的革命传统,且保存有游击战争的基础,我们有许多本地干部。特别是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全军上下一致的决心和信心,胜利是有把握的,虽有困难也是能够克服的。(四)应向全区群众说明,我们是鄂豫皖子弟兵的大回家,他们的子弟在华北胜利了,壮大队伍了;说明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条件;说明我们决不再走。我们的口号是与鄂豫皖人民共存亡,解放中原,使鄂豫皖人民获得解放。(五)在军事上,我们在最初一个月内,不求打大仗,而是占领城镇,肃清土顽,争取打些小胜仗(一两个团一次的歼灭战)。同时,特别注意引导大家熟悉地形,习惯生活,学习山地战,为大歼灭战斗准备条件。但必须了解,如果我们不在半年内歼灭十个旅以上的敌人,就无法使群众相信我们不会再走而敢于起来斗争,我们也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因此,任何时候,全军都必须有高度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的准备。(六)充分发动群众及其游击战争,同我们一块斗争,是实现我们战略任务的决定条件。而我军严格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整军风纪,是树立良好影响,使群众敢于接近的先决条件。各级必须专门检查实现,万勿忽视。”可以说,邓小平的指示,充分地估计到了部队初到大别山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必须克服困难、站稳脚跟的有利条件。同时对部队作战、开展群众工作、打开工作局面、严守群众纪律等与站稳脚跟的关系,都作了明确的阐述,从而,为部队在大别山开展新的斗争,确定了正确的战略指导,为创造“先为不可胜”的条件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发展基础。

同类推荐
  • 舰艇基础科技知识(下)

    舰艇基础科技知识(下)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特种部队:向我开火

    特种部队:向我开火

    新兵连长口中的孬兵龚晓宇在刺激之下努力成为合格军人,在战争中的每一个抉择都让他成长,为遗志而进入特种部队成就一段传说。他在平淡中诞生,在炮火中的洗礼,在抉择面前坚定。本书为您讲述一代兵王的辛酸军旅。
  • 抗战之穷途英雄

    抗战之穷途英雄

    1931年9月18号,王胜利被五分熟拉着来到了北大营旁边的高粱地里面烤东西吃,却意外撞见了日军伪造九一八事变的全过程。当被逼到穷途末路,奋起反抗成了唯一的出路。
  • 激战末世之城

    激战末世之城

    昔日繁华的都市沦为废土,曾经的秩序演化为原始的兽性,曾经的都市一族为了生存而挣扎在废墟之中。是狂信还是离开。未来的一切皆未可知。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4:战役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4:战役篇

    本书主要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空战、陆战战役。内容包括伦敦保卫战,闪击丹麦、挪威,荷兰空降作战等。
热门推荐
  • 无尽进化

    无尽进化

    未来的世界的地球资源枯竭,一场超级巨大的太阳风暴席卷了千疮百孔的地球,早已稀薄不堪的大气层阻挡不住宇宙射线的穿透,在地球表面破败的建筑群里挣扎着的一些贫民,他们大部分没能等到寒冷的夜就永远的睡了过去,而建于地下深处的超级巨城里却是无尽繁华。长时间的隔绝,人类似乎向着两个方向进化,地上的人类偏向高大,身强体壮有着黝黑厚实的皮肤;而地下的人类偏向娇小,身形柔美且皮肤白皙水嫩。在地上的一个废弃建筑里,一声婴儿的啼哭伴随着一阵欢呼声,让这个寒冷的夜显得不再那么难熬,在这个吵闹的夜里,一个传奇,一个新时代伴随着孩子的诞生到来了……
  • 妃子有毒

    妃子有毒

    曾经一夜之间冠盖满京华的女子,随着十年前滔天的火光,迅速窜起又迅速归于沉寂。世人皆知,柳家长女柳若雪芙蓉玉貌、柳絮才高,却不知柳家幺女暗藏机锋、艳色千重。那一夜荣华锦绣喜服迤逦,她情有所系,身怀复仇利刃,他意有难平,暗藏防备之心。他被她的风华吸引,她被他的温情所惑,却不想与共患难抵不过流言倾轧、旧爱缠绵。于是,她心死远走,他郁郁成殇。多年以后的再见,那遗落在尘世中的,究竟是谁的山盟海誓,又是谁的过眼云烟?(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火影之零洛克

    火影之零洛克

    “我们一起向着青春努力吧,弟”李洛克燃烧的热情对零洛克说,而零洛克直接开溜。
  • 余风匆匆凡尘仆仆

    余风匆匆凡尘仆仆

    是我和谁的友情,你和谁的爱恋,羁绊了年少时光的齿轮。帆和瑜的友情本以为那么无懈可击,但面对现实的裂痕,却还是不堪一击。陪伴了近六年的枫,又怎会突然失控?突然乍现的尘,又将怎样颠覆这命运多舛的三人?我们都有过去,但不意味不堪回首,我们都有荼靡,但不意味要流芳。在我最美的年华里,有你的出现,你的驻足就够了,不需要你永久的停留。我们不会太过留恋,因为谁也不是彼此的全部。但可以说么,在你以后,就更没有人那么在意过我,不是依然爱你,只是想念而已。
  • 憾仙

    憾仙

    一个蛮荒森林长大的凡人,机缘巧合得到神秘石雕,因修仙者死亡的追杀,而后机缘步入修仙界,从此行走在死亡之前,逆转生死......断苍穹之意,凝众生执念......造天歌,忘仙路,一曲仙无憾!
  • 沁城香

    沁城香

    一个善良弱小的无名姑娘,一个风华绝代遗世独立的传世上仙,看似一段刻骨铭心的师徒绝恋,却是为得一颗救命心脏设下的甜蜜陷阱。甘愿为你忘记如何爱你,只求你能想起你自己同样爱我的真心。
  • 我只是一个富二代

    我只是一个富二代

    一觉醒来。陈文感觉哪里都不对。原本睡得地下室变成了别墅。原本爸爸只是一个普通工人。现在却变成了国家首富。原本妈妈只是一个科级干部。现在却成了副部级干部。陈文抱着头”这特么到底怎么了“走到书桌一看.《邪剑传》这是什么鬼。于是,故事开始了。看陈文如何在新世界称王称霸。看陈文教你如何打响舆论战。看陈文用语言让中国人崛起。
  • 豪门难入:总裁老公不好惹

    豪门难入:总裁老公不好惹

    "我告诉过你,不许随便离开我。"他冷冰冰的说。"凭什么,你不爱我,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她失声痛哭的说着。是啊,他不爱她,为什么要这样困着她。他是云丰的冰冷总裁,同时也是aLL的老板。"我警告你,你是我的女人,你休想离开我半步!"他冰冷无温度的唇吻上了她的唇。她明明应该恨他,可是,为什么,她没有办法恨他,她太爱他了!
  • 霸道男神别缠我

    霸道男神别缠我

    他和她的遇见,是一次碰撞。他和她的斗嘴,变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些家常便饭。他和她的感情,是漫长的故事。他和她的故事,就从现在开始!
  • 绝对宠爱:莫少的18线甜妻

    绝对宠爱:莫少的18线甜妻

    "因为一个神秘的U盘,18线龙套女竟被帝国首席绑架,天天晚上如狼似虎地折磨她!“莫少,你就当我是个屁,放了吧!”“笨女人,我这是在保护你!”他宠她入骨,让她步步深陷,谁知真相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