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47800000002

第2章 导论 《周易》的现代反思(1)

人类的智慧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终于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公元前800~前200)爆发出万道霞光。德国哲学大师雅斯贝斯(K.Jaspers,1883~1969)谓之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Period)。就在这一伟大时代,在中国这片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的神圣土地上,出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大放异彩、各领风骚的壮丽奇观,从而为中国文化奠定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博大精深、影响广远的坚实底蕴。作为《周易》两大组成部分之一的《易传》,就诞生在这一人类文明群芳竞艳的历史时期。而《周易》的另一组成部分,即《易经》,则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期即已形成。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珍贵典籍,《易经》对于中国文化在轴心时代举世惊羡的空前繁荣和非凡表现,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历史作用。

《周易》这部“最正确、最有体系、洵吾炎黄胄裔所堪自诩之宝典”,在中国文化史上长期被崇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外无数往圣时贤都对它怀有一种宗教崇拜般的特殊感情赫并不惜皓首穷经,把自己整个生命和全部热情都献给它。据统计,《易经》的注家不下干余,留下的专著竟有三干余种。

如今,在人类文明新世纪的曙光普照天下之时,在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深入的历史背景下,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再起了波澜壮阔的易学大潮,从而为易学这一世界文化奇观增更加引入入胜的夺目光彩。

面对这一奇观,我们不禁要问:《周易》为什么能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永恒的魅力?它究竟蕴涵着什么宇宙大道而能显示出如此深远的影响力和惊人的普适性?为什么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看到并理解它的人都会对它怀有一种与日俱增的忘我迷恋与宗教式的虔诚崇拜?《周易》为什么能日益显示出它那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和现代意义?“欧洲无可与之比拟的这一《易经》的普遍象征系统何以会成立,又何以能表现出如此特异的经久不衰?”……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求索的人类文化之谜。

“《周易》是一座神秘的殿堂。”让我们携手走进这座灵光四射的神圣殿堂,以悠久灿烂的文明史赋予我们的卓越智慧和宏阔视野,去亲身领略它那销魂夺魄的动人风采吧!

一 、周易.易经.易传 、易学辩证

周易、易经、易传、易学这四个概念常常被人提到,而且容易混淆,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对它们有所了解。

《周易》起初是形成于西周初期的一部占筮之书。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人们的视野日益开阔,他们就开始对《周易》进行多角度的深度诠释,从而赋予《周易》日益丰富的思想内涵。这在春秋时期已经相当盛行。到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竞放异彩,其中出现了对《周易》进行系统阐发的《系辞》等作品,汉人总称之为《易传》。秦始皇(公元前259一前210)焚书坑儒,《周易》、《易传》等书因被当作卜筮之书而幸免于难,并继续流传。至汉武帝(公元前156~前8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置五经博士,将《周易》与《诗》、《书》、《礼》、《春秋》作为儒家经典并立于学官,都尊称为“经”,以示其为千古不变之常道,世人必遵之天理。《易经》由此逐渐被奉为五经之首。西汉易学家费直为便于人们学习《易经》,遂把《易传》与《易经》合编在一起,东汉经学家郑玄又将《彖传》、《象传》、《文言传》附于相应的卦爻辞之后,为多数学者所认同,广为流传,形成后来的通行本《周易》。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出土的汉简《周易》,以及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文物市场购回的战国楚简《周易》,皆与通行本《周易》不太相同,说明《周易》有许多不同传本。而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传本是通行本《周易》,我们也将以通行本《周易》为主展开讨论。

由上述介绍,我们可以对周易、易经、易传、易学作如下界定:

周易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周易》又称《周易古经》,是指形成于西周初期的一部占筮之书,由《乾》、《坤》、《屯》、《蒙》等六十四卦的卦象(又称卦画)、卦名、卦辞、爻题(又称爻名)、爻辞构成。广义《周易》则包括狭义《周易》和《易传》。

易经也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易经》即狭义《周易》。

广义《易经》即广义《周易》。

易传还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易传》又称《周易大传》,是指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对狭义《周易》的经典诠释,共有七种十篇,即《系辞》上下、《彖》上下、《象》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汉人又称之为《十翼》,取意为十篇诠释狭义《周易》之作犹如《周易》的十个羽翼一样,助其在人类思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广义《易传》则指包括狭义《易传》在内的阐发狭义《周易》的一切作品,其中有的易学作品也称为《易传》,如西汉易学家京房、北宋思想家程颐所作的《易传》易学是指研究广义《周易》及与之相关的一切学问的学科。

1973年12月出土于湖南长沙市东郊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周易》,是迄今发现的与通行本《周易》大不相同的另一个题、爻辞构成;另一部分是帛书《易传》,共六篇,即《系辞》、《易之义》、《二三子问》、《要》、《缪和》、《昭力》。1977年出土于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中的汉简《周易》,是迄今发现的与通行本《周易》不大相同的又一个《周易》传本。

阜阳汉简《周易》破损严重,只整理出3119字,其中属于《周易》经文部分的只有1110字,包括卦象五个,以及部分卦的部分卦名、卦辞、爻题、爻辞;还有不见于通行本《周易》的卜辞2009字,是认识汉代易学的重要材料。

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文物市场购回的战国楚简《周易》,是与通行本《周易》不大相同的又一个《周易》传本,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周易》传本,其内容似乎可以与流散香港的《周易》零简相缀合。上海购藏的战国楚简《周易》已经公布,简文有红色和黑色的符号,不见于通行本《周易》,有特殊的意义;简文内容与通行本《周易》几乎相同。

这些《周易》新版本的问世,对于促进《周易》和易学的深入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1993年3月出土于湖北江陵的王家台秦简《归藏》,有两个版本。这不仅使我们必须重新反思古人的“三易”之说,而且还要求我们重新研究《周易》的成书问题,把中国经学的研究推至前《周易》时代,以至于改写中国经典和经学的历史。

为便于论述,我们先作一约定:此后出现的“《周易》”指通行本《周易》经传,包括狭义《易经》和狭义《易传》;“《易经》”指狭义《易经》,即《周易古经》;“《易传》”指狭义《易传》,即《十翼》;“帛书《易经》”指帛书《周易古经》;“帛书《易传》”指帛书《易传》六篇。

二 、《周易》的作者、制作年代及其性质

关于《周易》的作者与制作年代,传统的说法是《汉书·艺文志》所谓的“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581~645)注引孟康日:“伏羲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中古。”就是说,伏羲氏(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始画八卦和六十四卦,周文王(西周奠基者武王之父,儒家推崇的圣君)为六十四卦卦象编制了卦爻辞,孔子(公元前551~前479)作《易传》以昌明《易经》。这种观点在汉代以后广为流行。至晚成书于西汉末年的《易纬·乾凿度》云:“垂皇策者牺,卦道演德者文,成命者孔。”《易纬·乾坤凿度》亦日:“苍牙灵,昌有成,孔演明经。”东汉经学家马融(79~166)又提出周公(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周文王第四子,儒家推崇的圣人)制作爻辞的观点,遂有南宋思想家朱熹(1130~1200)的“人更四圣”说。

北宋欧阳修(1007~1072)作《易童子问》,开始对上述传统观点提出质疑,认为《易传》中的《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不是一人所作。此后,疑古学风渐起。

至清代,崔述的《考信录》、姚际恒(约1647~1715)的《易传通注》、康有为(1858~1927)的《新学伪经考》等均认为《易传》不是孔子之作。

到20世纪20年代,《周易》的作者和时代问题成为学术热点,主要倾向是否定上述传统说法。关于《易经》,顾颉刚(1893~1980)、余永梁等人认为非伏羲、文王之作,而为西周初叶作品,作者当是那时掌管卜筮的官;李镜池(1902~1975)等人认为编定于西周末年,非一人之作;郭沫若(1892~1978)为作于战国,作者是孔子的再传弟子马干臂子弓。关于《易传》,郭沫若推测《易传》的大部分是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门徒们作于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31年)后;钱玄同(1887~1939)认为汉初田何传《易》时只有《易经》和《剽《象》、《文言》、《系辞》,西汉中叶后加入汉人作的《说圭《序卦》、《杂卦》;李镜池认为《彖》、《象》作于秦汉间,《系辞》、《文言》作于汉昭、宣间,《说卦》、《序卦》、《杂卦》作于汉昭、宣后。上述观点虽然也有可取之处,但多有疑古过勇之嫌。

此后,关于《周易》的作者和时代问题又有许多人作过探至今仍未取得一致意见。其中较为通行的看法是:《易经》于西周初年,《易传》作于春秋战国时期,均非一时一人所作,而是历经多人多时陆续编纂而成的作品。

《周礼·春官宗伯》日:

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日《连山》,二日《归藏》,三日《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日《连山》,二日《归藏》,三日《周易》。

《玉海》引《山海经》云:“伏羲氏得河图,夏后因之,日《连山》;黄帝氏得河图,商人因之,日《归藏》;列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日《周易》。”桓谭《新论·正经》日:“《易》一日《连山》,二日《归藏》,三日《周易》。《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东汉经学家郑玄(127~200)《周礼注》日:“名日《连山》,似山出内气也;《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其中。杜子春云:‘《连山》,宓威;《归藏》,黄帝。”’唐代经学家孔颖达(574~649)《周易正义·卷首》引郑玄日:“郑玄《易赞》及《易论》云:‘夏日《连山》,殷日《归藏》,周曰《周易》。’郑玄又释云:“《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根据这些文献记载,结合1980年左右张政娘等人对商周甲骨文中的“数字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推断: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创成当在西周以前非常远古的时代;西周以前即有与《周易》相似的典籍《连山》、《归藏》;西周以前占筮活动即已盛行,并留下大量文献记载;殷周之际,周文王、周公等人顺应时代要求,根据历史文献重新制作了一部系统化的典籍,即《易经》,这大约是在公元前11世纪。

关于《易传》,我们可以推测:《易经》形成后,人们在长期的应用实践过程中,不断赋予《易经》以新的内涵,逐渐学会以《易经》来指导社会人生,而不是把它仅仅当作一部单纯的占筮之书;尤其到春秋末期,孔子等人对《易经》及前人对《易经》的阐发作了整理、研究,并作出自己的解释,传之于弟子;后来主要由孔门后学在战国时期完成了对《易经》解释的系统整理,汉代学者将它们编辑在一起,即为《易传》,也称《十翼》。

总之,《周易》的形成经历了远古时代至春秋战国的漫长历程,是“人更多手,世历多代”的集体作品。

关于《周易》的性质,也有不同观点。有人说《周易》是占筮之书,有人说是哲学著作,有人说是历史文献,有人说是政治百科,有人说是道德规范,有人说是人生指南……我们说,这些观点看似相互矛盾,实则都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周易》的内涵、性质。

要分析《周易》的性质,必须先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并要对《易经》和《易传》分别加以考察。

《易经》最初起源于占筮而又基本应用于占筮,是一部系统的占筮之书。《周礼》所说的“太卜掌三《易》之法”,《左传》和《国语》所记载的诸多占筮事例,孔子说的“不占而已矣”、“《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和“无德而占,则《易》亦不当”,及荀子说的“善为《易》者不占”等,从正反两方面都充分说明,《易经》是占筮之书。朱熹指出:“《易》之书本为卜筮而作。”此论至为精当。

现在关键是如何看待占筮。西周时期及西周以前的“占筮”。

是否就是孔子、苟子眼中的“占筮”是否就是我们所见的地摊算卦之类?《周礼》的“太卜”是否就是《左传》、《国语》中那些为人占筮的人 是否就是我们现在遍地的“半仙”显不是。

《周礼·春官宗伯·筮人》日:“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

同类推荐
  • 云上的日子

    云上的日子

    本书分浮生、物语、风情、流光、玄谈五部分,阐述了禅宗智慧。禅在路上,有得而心安,活在当下,云上的日子。
  •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纵横古今,横跨中西,齐集史上最权威的关于爱的学问,将爱的真谛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高亮之,福建长乐人。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哲学爱好者,在长期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先后出版《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三本大众类通俗哲学著作,获得各地读者好评。
  • 孟子的智慧

    孟子的智慧

    《孟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儒家经典。《孟子》原文七篇并无上下之分,亦无章次之别。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怀着治国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仁义,宣传德治,同情民苦,抨击暴政,志在匡世救民,兼济天下,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孟子》一书的总体特色是感情充沛,气势奔放。他激荡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又言辞犀利,呈现出凌铄一切之势。
  • 孟子全书

    孟子全书

    孟子被誉为亚圣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完整的体系,并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其著作《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亦源于《孟子》。古代学问大家韩愈有言:“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也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可见,不学习《孟子》将会蒙受无以弥补的损失。
热门推荐
  • 诡秘星象图(444异度空间·第12辑)

    诡秘星象图(444异度空间·第12辑)

    毕业典礼即将到来时,神秘的星象图横空出现在南京医药大学。异象出现,山雨欲来风满楼,背后的阴谋无穷尽扩散着!月黑风高时,杀戮者的影子终于迈入医药大学,女大学生的上吊事件拉开了惊悚帷幕,幽灵般的男尸、解剖室的蒙面男子、莫名的数字密码,似乎正在指向恐怖事件的一切源头。
  • 唐王屋山中岩台正一先生庙碣

    唐王屋山中岩台正一先生庙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末世魔法门

    末世魔法门

    2012末日来临,是毁灭么?也许是重生。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科技法则崩塌,魔幻法则建立。
  • 天奇大圣

    天奇大圣

    一个苍天都奇怪的人降临世界,因为阴差阳错的他在诞生之前,大脑就已经开发了百分之十!他将会做出什么震惊大千世界的举动!命中注定,与众不同!
  • 如诗如画如青春

    如诗如画如青春

    那年我们走进大学校园,几年之后我们却各奔前程,既然相遇,奈何离别!你是否还记得每位老师和同学的名字?你是否还记得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你是否还记得有一个人闯进你的青春岁月?这部小说构思了很久,题材取自医学院的学生生活。内容围绕主人公丁一杰毕业五年后重回母校,追忆曾经的大学生活,回忆那些青春岁月里点点滴滴的故事。讲述丁一杰与王晓雨的爱情故事,讲述丁一杰与各位舍友之间的兄弟情义,也讲述了医生和护士的成长历程。本人初次写校园青春生活,多有不足望各位指点与批评,在此真诚的表示感谢!
  • 墨羽王妃萌萌哒

    墨羽王妃萌萌哒

    当一个天骄之女,穿越到已经领了饭盒的女配身上。时隔三年,当所有人几乎忘掉她这个病秧子时,她却出现了。女主见到她时,欣喜若狂,本不疼爱她的父亲,却好生招待她。只因她要嫁给个傻子,若不是女主的提醒,她还以为这个一切以利益的父亲真心疼爱她了。女主与女配联手合力打击家族,女主为她怜惜。当嫁给傻子王爷时,才知道,这他妈的根本不是傻子,这是个腹黑。妈的!我要是再听到轩辕逸是个傻子,我一巴掌拍死谁!玉可儿在心里直流泪。
  • 雪域虐恋

    雪域虐恋

    当故事开始的时候,注定脱离不了现实!这是一部属于现代年轻人爱情的伤,也是婚姻的悲哀,在爱恨离愁中主人公追求的爱就是一场梦。
  • 佞客

    佞客

    “我叫石放羊,我是放羊的。”(放字三声)那一年——幽王戏诸侯尔后身死,召魂合神界。武王完人身死,合神界大乱。那一年——中华立国,改革开放,韶华万岁。而人间四方界再无修心养身之人。——当放羊娃修心,成为千年关键之际:人无完人!(交了审核以后又发现好多错,改了这么多遍真是丢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一纸婚约:总裁夫人太白兔

    一纸婚约:总裁夫人太白兔

    不情愿的婚礼让两个世界的人生活在一起,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是我愿意。她说我不是攀龙附凤的人,只想要正常的生活。他说我从来不爱你,带着你的一切离开。身心俱疲的顾梨眼看着那人离开,摆在眼前的单薄纸张印着离婚协议书,仔细回想才发现,原来这场爱情的回忆那么少……当一切卷土重来,她不再是单纯善良白兔,更像是一朵刺人的玫瑰绽放在黑暗的风雨中。“顾梨,你去哪了,我四处找你却找不到。”“方总好久不见,我还有事,下次聊!”意料之外的擦肩而过,是否能改变那悲哀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