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当然需要对广大指战员进行政治动员,认清战争的性质,懂得为什么要打仗、怎样打仗,激发昂扬的士气和坚强的战斗力,以大无畏的英勇气概,敢于和善于同敌人斗争,树立一往无前、打败敌人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要遵守战场纪律,一旦敌军士兵解除武装,决不杀害俘虏、虐待俘虏。
日本的侵华战争完全是非正义的战争
认清战争的性质,极为重要。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对外战争则是一个国家内政的继续。从中外历史上看,战争的性质,概括起来,不外乎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正义战争,一类是正义战争。孟子说过“春秋无义战”①的话,指的是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22一前481年),中国许多诸侯分割而治,互相不间断地进行争权夺利的战争,这样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是帝国主义国家两大军事集团,即由德、奥、意组成的同盟国和由英、法、俄组成的协约国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发动这次战争的是各国的帝国主义者。尽管战争的发动者口口声声说不是他们的国家侵犯了邻国,而是邻国侵犯了他们的国家。实际上,交战的双方,无论哪一方进行的战争,也都是非正义战争。
①《中国共产党告日本陆海空军士兵宣言》(1937年9月25日),《****中央文件选集》第ll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41—344页。
1937年中日战争的性质,情形则不一样。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对华战争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反动的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则是反侵略性的、正义的、革命的战争,因而也是神圣的民族自卫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这场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垄断资产阶级——军阀财阀的利益,对外扩张领土,在“征服满洲”计划后,天天在准备实现“征服支那全土”的计划,把中国由半殖民地变为殖民地。
从经济方面看,在日本国内经济危机已经显现的情况下,军需工业畸形发展,军费无穷尽和无限制地膨胀,赤字公债无法消化,物价高涨无法抑止;同时由于军需原料需从外国大量购入,又引起对外贸易的空前入超,国际收支无法平衡,大量黄金不能不往外送。从1936年4月至1937年1月,物价总指数上涨31%(国内商品上涨13%,输入商品上涨56%),物价上涨趋势有增无已。日本军阀财阀把摆脱危机局面的目光盯着中国,这是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深刻的经济原因。
从内政方面看,由于经济危机的加深,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仅1937年1至5月,罢工事件达1332次,比1936年全年’700次几乎增加一倍。农民的反抗斗争,仅1937年1至3月已达1656次。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军部和政党、政府间的矛盾,军阀和财阀的矛盾,军阀和军阀间的矛盾,财阀和财阀间的矛盾,纵横交错,陷于不可解脱的政治危机之中,集中表现为政变频繁,内阁像走马灯一样不断更替,一届更比一届反动。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联结在一起,互为因果。日本统治阶级在危机的威胁下,拼命向中国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以暂时缓解这些矛盾。近卫文麿内阁登台不久,就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
从军事方面看,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补救军需工业资源的缺乏,为了建立进攻苏联和对抗英美的军事基地,就要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在获得和巩固了东北三省和热河等“生命线”后,进一步夺取华北、华中以至华南。
从国际环境来看,欧洲国家正忙于应付日本的法西斯盟友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西班牙侵略的“硬干”,当然没有余力来干涉远东的事情。英国又采取“不干涉”的“友好”态度。日本帝国主义以为时机有利,遂肆无忌惮地步步进逼,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这场侵略战争,同日本人民的利益是相违背的。日本政府在“大和魂”(即“日本民族精神”)的幌子下,迫使群众充当对华侵略的牺牲品;在“支援非常时期财政经济”的名义下,群众被迫交出铁锅、菜刀、帐钩等,供军火生产之用,连火柴也成了稀有东西。对于日本广大工人、农民、士兵、中小资产者,则增加了无限的痛苦,他们是反对这场战争的。因此,反映在侵略战争的发动者日本法西斯军阀同广大人民之间、日本军队的统治者日本军阀同广大官兵之间都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且很尖锐。日军气势汹汹,貌似强大,毕竟是暂时的;从本质上看,从长远看,则是异常虚弱的。实际上,日本国内人民的反战斗争早已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尤其是侵华日军士兵中潜在的厌战、反战情绪是普遍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一旦揭穿了法西斯军阀的蒙蔽欺骗,了解到战争的本质,这种反战情绪必然会高涨起来,成为日本军队内部的致命危机。所以,瓦解敌军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日本士兵也是侵华战争的受害者
侵华战争的发动者是日本法西斯军阀,而广大日军士兵大多为工农出身,是被剥削者被压迫者,在国内的生活极其困苦,他们是受蒙蔽欺骗而被驱使走上侵略战争的战场的,他们也是侵华战争的受害者。
抗战之初,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即对日军士兵有个基本估计。正当八路军在华北前线同日军作战——平型关战役之际,1937年9月25日,****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告日本陆海空军士兵宣言》,用简明、通俗的语言,对日军士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指出工农出身的日本士兵为国内大资本家大地主与军阀牺牲是不值得的。“在前线上与你们打仗的中国士兵,也是工农出身的。为着保护中国的土地,为着保护自己的家乡,为着反对日本军阀的侵略,中国的军队不得不进行神圣的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是中国军队决不是反对日本的工农,他只反对日本的军阀。因此日本士兵应与中国士兵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日本军阀。”①同一天,以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暨全体指挥员战斗员的名义发布的《八路军告日本士兵书》,指出:“日本的士兵们!起来吧!倒转你们的枪口,向着你们的压迫者剥削者——日本军阀。我们共同携手奋斗,为日本工农的解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奋斗。”“日本士兵们!到我们这边来吧,我们决不虐待你们,决不乱杀你们。如果你们自愿地到我们这边来,一样是我们自己的兄弟,中国人民的朋友。愿意在中国军队做事,给事你们做,愿意回日本,设法送你们回去。如果在火线上,只要你们不先放枪,我们决不先放枪。如果在战斗中,只要你们允许解除武器,我们决不乱杀一个。愿意来中国军队做事的,我们热烈欢迎,不愿的,只要解除武装后,马上从火线上就放你们回去。我们决不虐杀一个没有武器或解除武装的日本士兵!”②这两个文告,是抗日战争开始后最早的瓦解敌军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②《八路军告日本士兵书》(1937年9月25日),1937年10月9日《解放》周刊第l卷第19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从书《八路军·文献》,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第48—49页。
瓦解敌军工作的重要性,是在平型关战役后尖锐地提到八路军面前的。根据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于1937年9月中旬开赴山西东北部平型关前线,此时正值日军第五师团(坂垣师团)和关东军察哈尔兵团主力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二战区平型关至茹越口内长城防线进攻。八路军一一五师奉命侧击平型关之敌。9月24日夜,该师主力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右侧高地。25日,向进入伏击地域的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和辎重车辆突然发起攻击,经过一整天激战,歼敌1000余人,缴获长短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成为八路军开赴华北后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全国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平型关战役的胜利,当然对全国人民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心是个极大的鼓舞,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也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政治影响。
在这次战役中,除了缴获了许多秘密文件,其中包括敌军华北作战计划和标示目的日文地图外,还有敌军士兵大批日记信件,内容几乎都是想妻想家,来华作战出于被迫。而在战场上,敌军士兵虽然负伤,仍然以刀枪拼杀,非死不肯缴枪,结果只能被歼灭。八路军战果累累,歼敌数也不少,遗憾的是很难捉到一个俘虏,实际上也没有捉到一个俘虏。这就引起了深思。
为什么日军士兵临死不肯缴枪,原因在哪里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军阀的欺骗宣传。如:鼓吹“大亚西亚主义”,大陆是日本的生命线;“支那人”野蛮,日本民族文明,应当去宣扬“皇道”;日本是要和平的,中国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都要打仗;要防止中国的“****”。此外,他们还造谣欺骗说中国军队对被俘的日本官兵一律杀头,杀了头就永世不能转生轮回再投人胎了,在火线上应当是被打死也不能缴枪,等等。
1937年10月16日,八路军政治部在《关于开展日军政治工作的指示》中说:“平型关战斗及游击部队经验,日敌非拼死不肯缴枪,这虽由于民族隔阂和日本军阀欺骗,但过去华军不独没有进行敌军政治工作,而且以残暴手段对付俘虏,也是敌临死不缴枪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始敌军中的政治瓦解,削弱敌人战斗力,并推动友军学习这一工作,是目前政治I作的一个重要任务。”①
①《八路军政治部关于开展日军政治工作的指示》(1937年lo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八路军·文献》,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第61页。
《指示》指出,进入山西特别是山西北部的日军受到连续打击,后方交通已被截断,现在陷于孤军困战最困难的危险关头,缺弹药粮食,军心动摇恐慌,这正是八路军进行瓦解敌军的良机。要求八路军各级政治机关努力做好瓦解敌军的各项工作。
一、立即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特别是经过各游击部队,也可以组织武装宣传队潜入敌军驻地附近及其后方交通线,张贴和散发各种宣传品。
二、对敌军俘虏应加优待。对伤兵应给以医治,在火线坚决拒绝之敌人自应杀伤,但对已被缴枪俘虏者则应多方弄回,加以政治宣传后再行处置,不应因其拒绝而再行加害。
三、应发动战士宣传队与当地群众,在敌军可能到达的地域,涂写中日文标语口号,进行瓦解敌军的各种宣传。宣传队应学会书写主要日文标语口号和几句必须的简单日文问答。
四、各级政治机关注意收集日军政治情报,特别是在战场上注意收集敌人遗弃和缴获的文件、日记等,加以研究和利用。
五、各师、团敌军工作机构应由得力干部主持,并配备适当工作人员。懂日文的干部、战士做到每团配二人,旅一人,师二至三人。这些人员多系留日归国热忱爱国的青年,应注意从政治上和工作能力上培养他们,成为敌军工作之优良干部,在工作中使其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不应以技术人员看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