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对亚洲、对全世界所产生的重大作用和历史意义,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本书所记述的,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中的一批“日本兵”在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贡献。这批“日本兵”是怎样由俘虏转变为战友的?这批“日本兵”在同八路军、新四军并肩作战,在反对共同敌人——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又是怎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化敌为友、化敌为我、化腐朽为神奇,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一大奇迹,在波澜壮阔的中外战争史上也称得上是一大奇观。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在他的论著中揭示了这次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性质,交战国双方都是为了掠夺和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提出交战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使本国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失败”,加快国内革命危机的形成,以推翻本国政府的统治;号召交战国双方的士兵应当在战壕里联欢。列宁领导的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正是利用了世界大战的间隙和沙皇俄国在战争中的失败,突破了世界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而取得胜利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情况则并不相同。日本法西斯军阀、财阀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侵人中国领土,完全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完全是正义的、反侵略的自卫战争。外敌人侵,民族危急。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国共两党合作,停止内战,建立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致,共同抗日,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用“武士道”精神、用进行所谓“圣战”等种种欺骗宣传,灌输和毒害日军士兵,驱使他们走上侵华战争的战场。满怀爱国热忱的中国抗日军队,义愤填膺地与敌拼杀,而直接面临的拼杀对象则是广大日军士兵。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广大日军士兵出身工农,他们在国内也是受剥削者受压迫者,服兵役来华作战,是由于受蒙蔽受欺骗,他们并不了解所参加的这场战争的侵略本质。因此,只要他们在战场上放下武器,停止攻击,就不应当把他们当作敌人对待,而应当把他们当作朋友、兄弟对待。正是从这个基本立场出发,开始建立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军工作。
瓦解敌军历来是战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大优势是战争的正义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全中国各族人民都充分动员起来的战争,也得到了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一切热爱和平、主持正义、反对侵略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来华作战的日军士兵,一旦觉醒,也必将支持这场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的。这是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敌军工作的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客观可能性变为现实,实行宽待俘虏政策则是联结点、切入点。
八路军、新四军从不杀俘虏、不虐待俘虏人手,实行宽待俘虏的一系列具体政策。这就为彼此沟通创造了最基本的前提。1937年9月26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平型关首战告捷,战果辉煌,毙敌千余,但却没有捉到一个俘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并引起深思。这固然是由于日军士兵宁死不肯缴枪的缘故,但也必须重申实行宽待俘虏政策的道理,广为宣传,并且把不杀俘虏、不虐待俘虏作为八路军、新四军指战员必须遵守的一项重要的战场纪律。
日军士兵被俘之初,有的很恐惧,有的仍很傲慢,有的还打骂八路军、新四军指战员和医护人员,有的甚至还组织集体逃跑。尽管在寻求沟通还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八路军、新四军坚持在生活上优待俘虏,想方设法照顾他们的民族习惯,对负伤者给以精心治疗,尊重他们的人格,诸如此类可谓仁至义尽,无微不至。八路军、新四军的俘虏政策所蕴含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中外战争史上也堪称典范。日军俘虏们慢慢地领悟到八路军、新四军对他们的宽待、爱护不是虚假的,而是真心实意的,是真正把他们作为朋友、兄弟看待的。本书中引用了当年几位俘虏的回忆材料,他们异日同声讲述了这个事实。
有了沟通,才能开辟对话的渠道。对话,碰到的最大困难是语言不通。八路军、新四军中为数甚少的在日本留学过的或者懂日语的人,成为对敌军工作的宝贵人才。他们向部队指战员教几句简单的日语,以应战场上喊话的急需。他们同俘虏对话,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耐心地向他们宣讲战争的性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原因以及八路军、新四军对待俘虏的各项政策;同时又听取他们讲述在日军所在部队的情况、他们所受的苦难以及他们的想法和要求。有了对话,才可以逐步化解。对话的结果,涌现出了一批觉醒了的俘虏。怎样才算觉醒?觉醒的主要标志,是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这场战争的侵略性有了认知,有了反战的态度。于是,在1939年1月,他们中间有3位进步分子在八路军前线总司令部正式参加八路军,并举行了隆重的宣誓仪式。这是八路军中的第一批“日本兵”。
八路军、新四军各前方部队对日军俘虏凡是愿意回去的,都支持他们回去,那时确实也这样做了。后来,因为回去的俘虏不少被杀害了,考虑到他们的人身安全,更多地鼓励他们留下来。前方部队对俘虏进行短期教育训练,然后让他们随部队行动,使他们耳闻目睹八路军、新四军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是一支有强大战斗力和优良作风的部队,同他们原先所在的日军部队形成鲜明的对照,当然也增加了他们对八路军、新四军的信赖和敬仰之情。在延安,由日本共产党领导人冈野进创议,办了日本工农学校,学员由前方部队从日本俘虏中的进步分子选派,每期学习时间大体为一年,开设各门课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结业后又派到前方。日本工农学校既是改造俘虏的熔炉,也是培养干部的摇篮。
这样一来,八路军、新四军的对敌军工作开拓了新的局面。八路军、新四军中的“日本兵”,无论从哪个层面看,都呈现出许多特点:第一,不是一个两个、三个五个,而是成批的、数以百计千计的;第二,不是分散的,而是有组织的,创建了有明确的反战反法西斯宗旨的团体——在华日人觉醒联盟、反战同盟、解放联盟、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三,不是对八路军、新四军作一般的支持和声援,而是在八路军、新四军的作战部署下,并肩战斗,步调一致;第四,也不是在战场上承担对敌冲杀的任务,而是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战场喊话和其他宣传方式,开展政治攻势,争取日军士兵,起到了特殊的重要作用。以至于到了1944年6月1日,总政治部在《关于敌军工作的指示》中能够作出这样的规定:“今后的敌军工作应该通过日本人民解放联盟(原名反战同盟)及日人干部去进行”,“各级政治部的敌工部门则应集中力量进行伪军工作,对敌军工作只居于方针的领导与协助解决实际困难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对敌军工作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连作为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的盟军——美军也深感惊讶。1944年10月美军派出观察组到延安,作了两个月的实地考察,说是要学习中共对日军进行心理战的经验。
日本投降后,这批日本战友先后回国。他们在日本法西斯军部的驱使下离开日本,走上了侵略中国的战场,短短几年间,朝着完全相悖的方向发展,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他们实现了真正的人生价值。他们回国后,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事业的见证者、传播者和推动者。这批日本战友中,小林清是唯一一位一直留在中国战斗和工作的,20世纪80年代初他在天津市办了离休,成为受到中国人民尊敬的离休老干部群体中的一员。还有一批日本战友,牺牲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战场上,再也没有能够踏上回国的道路,但是他们永远活在中日两国人民的心中。他们的业绩和正义壮举,与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事业同在,与中日两国人民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谋求发展和繁荣的事业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