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45400000006

第6章 新闻及其工作说(3)

②辽阔的生命空间。“生命空间”这一概念系由传播学家卢因发明创生的,它包含一个生命体来自经历、体验、知识等多方的智慧的全体所形成的一个无形空间。在许多地方,我们讨论过这一点,并为之作再三呼吁。在我们总结中外名记者的过程中,这一点尤其显在地悬在我们眼前,古人戏言“他不会出差,因为他读书多”在这里多少可以借鉴。生命空间的开阔可使记者具有立体的与全局的眼光,可以使其具有穿透事件的能力,可以使其笔法活灵,亦可使之纵横宇宙,点化人生。例如,简单的父女投水事件使彭子冈点化出国民党治下民不聊生的实质;借上海零下七度有人写出了历史在1949年前后的不同色彩。都为生命空间之大之博故。

③怀疑的态度。成功的访问应有“怀疑”的色彩,当然要有分寸。中国名记者曹聚仁就曾以“乌鸦主义”自居,并端然挂上怀疑一切的招牌,他告诉世人,他冷静地甚至冷酷地观看着世态的活剧,不急不躁,直至透心明亮,看破了一切为止。曹聚仁的态度当然不宜于今日倡言,但一个成功的记者不受权威摆布,不听命于一尊,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是应该有的。否则谎言会埋葬了你。

勇力与雄心。成功的访员一般都具有过人的精力,追求精神及雄心大志,他们可迅速工作,不避风浪,拒斥压力。

⑤具有弹性的态度。记者必须多面体验事件,而从他人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⑥有效的采写能力。例如有新闻敏感,知道什么是新闻,了解读者所需,知道去何处找材料,善于开掘细节,能运用准确、简洁的文字组织一切。

以上只是要求素质的大略方面,它们当然也普遍地适合于新闻写作者在20世纪90年代的实践工作。下面是简单地对比。

1990年夏天,瑞士新闻与传播学院曾邀请全瑞士新闻界名人在弗利堡大学举办了一次研讨会,主题是:2000年的新闻事业具有哪些主要特点?记者应具备哪些业务素质?新华社记者为我们报告说:

21世纪世界新闻事业将更加发达,人们的消息将更加灵通,但新闻竞争也将变得日益激烈。

为适应时代的节奏和未来新闻事业的上述特点,记者首先必须学会用更快的速度来完成采编任务,用最快的时效来赢得争夺群众的激烈竞争,因为尽管记者可借助电子计算机争取一点时间,但可供其思考的时间将大大缩短。其次,记者必须学会用更加简单明了的词句来报道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理想的记者候选人应具有广博的基础文化知识和相当高的新闻水平,应有大学毕业文凭,并受过短训。年龄最好在30岁左右。

2000年的记者还应该是一位专家,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专业人员。他必须具有高度的分析能力,善于分析从经济、政治和其他各界人士手中得来的各种消息。未来的时代要求新闻记者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因此,新闻资料员和研究员将应运而生,而且其作用会与日俱增。

美国甘尼研究中心主任艾维利特·丹尼斯博士在他的《2000年称职的记者与新闻教训》一文中几乎重写了这些要求:

2000年称职的记者既需有基础知识又需受报社和电子媒介行业的职业训练。这就是说应具备:

大学教育程度。

②精通一至两门专业知识。特别是在文学艺术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传统学科知识。

③读写能力。即阅读及笔头表达能力。

所学专业的基本技巧。如掌握计算机语言。

⑤综合能力。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对发生的事件做出判断。

⑥学习能力。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⑦对国际问题的了解。了解当今世界所有学科中带有全球性的问题。

想投身于传播行业的记者,掌握了以上几条,凭着他们的才智和敏捷的研究能力,就能跻身于本行业。但如要做得更好,则需要:

基本技巧好。学业优秀,实际工作能力强,包括新闻写作、采访、编辑等。

②牢固的知识。在广泛的传播环境里对新闻与传播学有透彻的了解。熟悉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媒介哲学等。

③应变能力强。在现代媒介环境中能应变自如,不仅能在多媒介环境工作,还能应付其他工作需要。

我之所以愿意如此诚恳地请读者阅读这些文字,意图在于希望由此使您:

第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您的重负何在?

第二,弥补前面我所罗列需求的不足。

第三,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像我们第一节进行的那样,在艾维利特·丹尼斯的引导下深人而细致地理解新闻的精神。如果这一点把握不好,您将难成大师。

第四,补充地提及推销能力的问题。新闻业是一种社会事业,它也需要记者或者其他人推销自己。如果您是社会自由撰稿人,那更要如此。

4.写作的意义与其他。

写作是一种十分艰辛的劳作,人们将它比拟为开辟新途的工作一一披荆斩棘;也有人将它说成是“冰山原则”的活证。不管怎么说,我认为都是成立的。的确如此,新闻写作是多种特征的共体。

新闻写作是一种传播。在这里,前期所完成的采访提问、记录成为一种坚实的基础,供给后来活动的继续展开。作者因而成为传者。他积极地投入到凌乱纷繁素材的世界中,以他个人及全体人民的感悟进行筛选与组合,当这些工作展开时,他因而又是传播中的“守门人”,此时的他.,第一,要阻止或删减某些材料;第二,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以尽可能使传递工作简洁、准确,不丧失其能量;第三,加入背景材料使原有的原始素材立体化、透明化。他不仅使素材增添点什么,而且也常常改变其重心所在,为的是使受众在他们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镜像中引发兴奋点,投入合作。新闻写作最终的产品也形成传播的一种形态,具备信息、符码、载体三元素。

新闻写作是一种劳作。作为一种创造行为来理解新闻写作似乎被人忽略。通常的观念认为,新闻写作因为是简单的操作,因而是非创造的,非劳作的,只是一种摹写现象。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所谓创造并非指加进去什么,做成功了什么,而是指使一切的物质形态元素及精神能力在应对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圆满地结合,所谓人性、事实信息、表现三因素之具足圆融,正是对创造概念的简洁概述。由此反观,则新闻亦必为创造行为。第一,它是选择的艺术,事实纷繁,然而何者适于刊载,需要心力衡量;第二,它是人对所完成的工作,自发现其突出的刹那起,便有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权衡;第三,背景的显在与隐在加入,更加具备创生特色。这里所谓背景的显在系指文中直接使用背景材料,而背景的隐在系指文中不直接出现背景材料,而是由近期社会焦点从大的空间上提供。不论如何,背景的深入使一切深入到了文化、生活之中,使素材陡然增值;第四,写作必须用技巧,使读者在尽可能小的版面空间中理喻尽可能多的信息,以少少取多多。当然,文字的简洁绝不意味着我们普通意义上的简单,新闻写作要求文笔富韵味,句子简洁,勿使读者陷入复杂的句子结构或冗长的段落中去。这也是艺术的表现。

新闻写作创造性的另一表征是,它是由不同风格的自由表达构成的。按照一般分法,我们将其中最为重要的作业主体分为“新闻型记者”、“作家型记者”、“学者型记者”三大类。他们也是写作作为创造的象征。他们的使命应该是一致的,关于这一点的深化思考我请大家阅读德国哲学家费希特的《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一书。在那里,费希特诗情充沛地描述了使命的不同与相同。至于作家型记者与学者型记者,我想简单地予以陈述,以供给新一代记者综合风格的养成。

作家型记者又被称为“文艺型记者”,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新闻学教授诺曼·西姆斯曾编辑《文艺型记者》选集,并为我们总结了它多方面的特征。他们是这样一群人:以文学的手法、智慧去运作新闻材料,并尽可能忠实于客观生活;另外,他们特别关注社会中重大的新闻事件、重要的新闻人物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并对之作出深入的解说。诺曼·西姆斯指出:“文艺型记者遵循着他们自己的一套规则。与一般的新闻写作不同,文艺化写作要求记者对于各种复杂而困难的题材进行深入观察。文艺型记者给读者所报道的事物,从头到尾都显示出这个记者是一个内行,甚至是这方面的权威。无论报道的主题是手术室里的一个外科医生,还是某家竞争力很强的公司的一个电脑设计小组,能写出这些戏剧性细节的,只能是那些锲而不舍、能力高强和满腔热忱的记者。”“文艺型记者已不再为‘自我’而烦恼了,但他们却确实关切如何找到叙述故事的有效手法,这也许需要作者在描述不同故事的过程中让‘我’不同程度地表露出来。”②这是一种抓取浓郁生活的现代风格。它“把现实抓得那么牢,反映得那么新鲜,批判得那么迅速”。例如,我们可于瞿秋白、范长江、萧乾、杨刚、子冈的作品中见出那清明的天空。

而学者型记者则要求记者对所报道的行业有专门的研究,他们不但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同时具有深湛的专业知识。例如,日本《每日新闻》记者、编辑委员本间义人,坚持钻研城市住宅问题,除完成多种专业报道外,更有《现代都市住宅政策》、《内务省住宅政策的教训》等专著;曾任美国《幸福》杂志总编辑的阿尔文·托夫勒,经过长期研究,写出了《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力量转移》等名著,不但震荡报界,同时又创生流畅、急湍、具足冲击力的文风姿色。这种风格更理性,亦更客观,并有细密缜慎的分析、预见。例如胡舒立《美国报海见闻录》指出:“西方新闻界在最近15年内一个重要的发展,就是在某些新闻报道的材料准备中应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这种调查研究的一般做法是,提出调研问题和进行实验、搜集信息、分析最终结果,然后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

写作就是这样一种活动,它是摇曳神秘又具创生力的领域。

但它又是灵活的领域。我们怎样理解它,也便怎样参与它,事实就是这样。

乔治·加勒特说:“采访是我们多事、孤独的生活中可怜的需要的又一迹象,是对真实事物急切而绝望的探索,是在似乎万事皆伪之时对可靠的东西的深深渴求,是至少相信赤裸裸的事实求之可得的欲望。”写作也是如此!

不但如此,在探求真理的工程中,并无一概的固定“法则”,即使有,也会为那些风云满天的大师们一一突破而终不得。但格洛里亚·斯坦内姆为我们说过:“它是唯一经受三项职业考验的东西:

1.我干这件事时,并不感到该去干别的;

2.它带来一种成就感,有时还产生自豪感;

3.它惊心动魄。”③

理解是第一的,它交给我们应有的神气,也交代了应具足的品格。但更重要的是实践,是行动,而且是灵活的行动。

同类推荐
  • 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大学生短期支教效果调查——以西部阳光行动为例、北京市“非典”后遗症患者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以非因工病患为主、5.12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居民生存现状调查——以四川省第一个安置板房社区都江堰“幸福家园”为、北京市汽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查报告、民工子弟小学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以朝阳区第一个流动儿童之家光明小学为例、近视手术安全吗?——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安全性调查、“高楼林立,何以为家”——高房价背景下北京无房户住房情况调查……
  •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本书总结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术发展状况,以发展阶段、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效果等五个方面为主要专题,以群体为线、个体为点,勾画出了这一时期我国新闻传播学在各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走向作了初步且大胆的预测。
  •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南京血祭

    南京血祭

    经济犯罪现代著名作家阿垅写于1939年的报告文学体长篇小说《南京血祭》(原名南京),是第一部纪实南京大屠杀和南京保卫战的史诗般的作品。
  • 国际传播概论

    国际传播概论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际传播尚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分支。稚嫩的优势在于生命力的旺盛和生长点的繁多。《国际传播概论》对国际传播进行了综合的梳理,书中章节延承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侧重介绍国际传播本体及其各构成要素,同时关注国际传播的一些专项问题以及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国际传播概论》力图在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的总体观照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全书由刘利群、张毓强统稿。
热门推荐
  • 机修学徒

    机修学徒

    看着那些角色,仿佛可以看到只属于他们这一阶层的悲哀。现实中他们是有选择的,可是生活却给了他们这样的选择的结果。也许他们还年轻,还有奋斗的资本,希望他们会得到幸福......
  • 燃岸

    燃岸

    故事有些荒诞。故事的主角从一个外星人变成人类,再由人类变成外星人,最后变成一个异灵。似乎他从来就没有过同类。在这样一个科技与魔法共存,现实与奇幻交织的世界中。而这种荒诞的变化,是心的旅程?是新的探险?是新的猎奇?是心的领悟?
  • 道破万古

    道破万古

    万古纪元,浩瀚世界,人人争渡,各求超脱!看懵懂少年,转战天下,偌大仙道没有立身之地!一双肉拳破天伐道,血染青天!
  • 大明海盗王

    大明海盗王

    明朝嘉靖年间,奸臣严嵩当道,倭寇横行,海盗猖獗,佛朗机夷虎视眈眈,欲要叩开大明海防,明朝处于内忧外患中。航海迷王朝来到明朝,成了一名海盗.建立舰队,重启郑和开创的航海伟业,纵横在大海之上,创造不朽的传奇:平定倭寇、收复台湾、灭小日本、征服印度阿三、进军新大陆、征战欧洲……
  • 武天子

    武天子

    人生在世,不应碌碌无为,应拾三尺剑,进天子阶。
  • 网游之绝世仙武

    网游之绝世仙武

    九九连环登天路,十万野怪乱攻城,百万玩家夺派门,千亿豪侠竞风流……这是一个网游大时代,一人傲立,毒攻天下,仙武称尊!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奇谋诡计:辅国良臣

    奇谋诡计:辅国良臣

    东汉末年,中原板荡,诸侯割据,外族扣关,是埋首林泉,还是匡正离乱,安毅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
  • 中都梦

    中都梦

    《中都梦》描写宋、金交战时期,北京城历经金朝三代帝王的真实历史故事,在短暂的62年间,丛盛至衰的历史背景中,涌现出的历史人物众多,再现了八百五时年前,古都北京的历史场景。
  • 弑灵舞者

    弑灵舞者

    嘿,你所在的这个世界,是你所想的世界么。每天起床看见的第一眼景色还是以前的理所当然么?每天还能保持对家人一如既往的微笑么?还可以在学校学习各样知识,例如数理化么?如果某天,你突然意识到,你所认识的世界已经崩坏,你还会如此面对每天的太阳么?啊,什么?你说生化危机,僵尸成群,世界毁灭?或者是2012世界末日了?呵呵,是啊~那的确是我们所讨论的热题。但那只是曾经而已。为什么是曾经?这里不是地球,难道真的毁灭了?不,这的确是地球,依然是太阳系8大行星中的一员,地球。只不过……
  • 异能巅峰

    异能巅峰

    浮世之下,异能纵横,都市里,少数异能者隐于人群之中,元素控制、肉体再生、精神侵染,无数奇特的能力争奇斗艳。小至家族,大至国家,究竟谁,才能窥得无上的异能巅峰?主角平凡出身,意外觉醒,又如何在危险的都市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是独闯天下,还是被国家招安?请看笔者为您一一道来。ps:本书都市到底,没有毁灭地球的情节,更没有后期改玄幻修仙,纯粹都市异能,希望大家喜欢^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