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44800000023

第23章 耳听、心听、神听(1)

文子跟李耳来到函谷关后不几天,突然接到他的学生范蠡托人送来的书简,说是他现在陪同越王勾践率领大军与吴国交战,经过几年的卧薪尝胆,越国国力兴盛,眼下正是报仇雪恨之时。一旦胜利后,他会按照李耳送给他的“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的教诲去做的。范蠡忘不了文子领他在京都拜见李耳时的情景,他有一件宝贝东西要送给李耳,那是他在卢氏的一个地方(即现在的卢氏县范蠡镇)拾到的,现在他老家的一个地方放着,叫文子立即去取。

文子接到书简后,去找李耳。可李耳那天刚好外出,找不到,便找尹喜商量该怎么办。尹喜正与楚国的一位大夫交换文书,那位大夫准备小憩后返回。文子急急忙忙把事情说了一遍,尹喜略一考虑道:“李耳外出,不知几天返回。现在你要去楚国范蠡的家乡取东西,刚好这位楚国大夫正要返回,你们同路岂不更好?等取回东西再交给李耳也不迟!”

于是,尹喜叫孙景给文子牵了匹白马,打发他和楚国的那位大夫上路了。

文子照着范蠡给他写的书简,骑马过卢氏来到楚国南部宛地的一个地方(即现在的南阳内乡县),那是范蠡的家乡。

文子下马询问范蠡过去住的房子,可问了许多人,都摇头说此地没有叫范蠡的。这下,文子可为难了。难道范蠡给他写的地方不对?他取出书简,又把这个地方仔细看了一遍,明明是在这儿,怎么人们会不知道有此人呢?这时,过来一位上了年纪的人,看到文子在纳闷,便问了他关于范蠡的一些情况。当文子讲了后,这位上年纪的人忽然拍掌大笑:“你原来说的范蠡,就是我们这里的范疯子呀!我们只知道他叫范疯子,根本不知道他叫什么范蠡的。他原来住的地方,就是前边不远的那间破茅草屋。”上了年纪的人用手给文子一指。

文子朝前一望,那间破茅草屋已倒塌一半,像一堆垃圾堆在那里,会有什么宝贝东西!心中不免有些恼怒。何况这位上了年纪的人说他是疯子,总是有它的由来。别看他是范蠡老师,但只管把李耳过去教给他的学问全都倒给范蠡,从不过问范蠡过去的事。于是,便问道:“老先生,范蠡过去怎么会是疯子,能讲给我听听吗?”上了年纪的人说:“那有什么不能讲的,在我们这里,他的疯子事是家喻户晓的。也正因为疯子的事,他后来才发了迹,由小官爬上了大官。”

“那您就快给我讲讲,”文子催道,“我还没有听说过疯子能当大官的!”

“你既然千里来了,不嫌耳朵累的话,我就给你讲讲。”

范蠡年轻的时候,狂放不羁,为世人所不容,整天喝得酩酊大醉,狂骂世道不公平,是远近有名的酒鬼。

文种当时是宛地这里的地方官,得知本地有一个狂放的书生,就派了一位小官去请范蠡。有人早早把这件事告诉了范蠡,叫他务必小心做好准备,不要像往常那样喝得醉醺醺的,像个疯子似的乱骂。

范蠡听后,不屑一顾:“是他来请我,又不是我请他,准备什么!”

那天,一位小官骑着匹马,刚走到范蠡住的村边,就见一位穿得破破烂烂的人,手里提着酒瓶,喝得满脸通红,身上沾着猪粪,摇摇晃晃走了过来,对着骑马的小官喊道:“你就是文种派来的官吧!告诉他,哪有这样请我的。你,你快给我滚回去,这哪是干大事情人的做法!”说着,他把酒瓶朝马头摔去。马一受惊,把那位小官摔了下来。小官没有去追受惊的马,而是恼羞成怒,挥着马鞭朝范蠡身上抽来。范蠡在地上打了个滚,像碌碡似的滚走了。

小官回去以后,就把事情的前前后后对文种讲了。文种听后,范蠡的那句话总是在脑际回旋:这哪是干大事情人的做法。他觉得这话有理,于是,第二次让小官抬着大轿去请范蠡。

这位小官让人抬着轿,又来到范蠡家。一看门上落着大锁,放下轿后,把整个村子都找遍了,就是不见范蠡的踪影。眼看天就要黑了,一个放羊娃抱着一身烂衣服,摔到轿跟前,“范先生讲了,他的身上有点痒,去找一位医生看病了,叫你们把这衣服抬回去,就能交了差!”

小官只好把范蠡的脏衣服放进轿里,抬了回去,向文种交差。

文种瞧着脏衣服,真的有点气恼了,“不识抬举的家伙!”他用脚去踢那脏衣服,脏衣服一滚,露出了一块白帛布。文种拾起来一看,只见那上边用苍劲刚遒的流利笔锋写着:“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这不正是自己心中所想的吗?”文种拿了起来,不断地念着。“怎么这位疯子范蠡知道自己的胸中大事。定倾者与人,定倾者与人……”他嘴里不断喃喃自语。

求贤若渴,文种当即叫仆人给他收拾行装,他要连夜去见范蠡。可天黑路远,不能行装前去。

第二天天刚亮,文种就步行着去见范蠡。范蠡呢,这天也早早起来,向邻人借了套新衣服,穿戴整齐,在家门口迎候客人,嘴里不断说着:“今日有贵客,我也要以礼相待。”引得旁人都叽笑他,“你两次都把人家给疯走了,今天哪会有贵客来,真是白日做梦!”

话音刚落,文种就走上前去,握着范蠡的手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前两次多有冒犯,请您多多包涵。今天我是专到府上求教,请多多赐教!”

“走,到屋里坐。”范蠡像老朋友似的把文种拉到家里。他俩整整在屋里谈了一天一夜,谈得是那样投机,那样亲切,两人都相见恨晚。

他俩在屋里谈话,一会儿鼓掌大笑,一会儿掩面大哭,共同的语言,撞击命运,撞击人生。笑吧笑吧,笑到太阳落山;哭吧哭吧,哭到月亮升起。原来他俩早就相互倾慕,相互敬佩。

总得要有分手。文种最后恋恋不舍地离开,范蠡则步步相随远送。文种说:“我等你到来,完成大事业!”范蠡说:“时机一到,我定会前去找你的。一言为定,驷马难追!”

就这样,他俩相互告辞。过了些年,范蠡觉得时机成熟了,就决定去找文种。他走的路线正好经过卢氏,不知怎的,在卢氏的一个地方又停了些时候。

上了年纪的人讲到这里突然停住,想了一下说:“前些日子卢氏来了几个人,到范蠡住的地方翻腾了一阵子,说是范蠡在他们那个地方教老百姓养蜂,教老百姓修渠引水、灌溉良田,还抽出时问给老百姓看病,在那里留下了一串串好事。他们为了纪念范蠡在那个地方做好事,就把原来叫榆树沟的地方叫范蠡了,所以他们到范蠡老家来找纪念物,说是修庙祭祀用的。说不定你要找的宝贝叫卢氏的人拿走了。”

文子听了上年纪人的话,走到塌倒的房子跟前,根本进不去,他翻腾了一阵,什么宝物也没有找到,只好再返回卢氏范蠡住过的地方,去寻那宝物了。

文子骑马返回卢氏,沿洛河东行,两岸青山相连,鸟声不绝于耳,山花烂漫,香气袭人。眼前洛河清流,晶莹见底,河湾中鱼群如梭,两岸人隔河相望,渔歌互答。他顾不得欣赏洛河两岸迷人的景色,只顾策马赶路,走着走着,前边的留村挡住了去路。只见村口放着许多养蜂箱,几乎把通往村子的路都放满了,成群结队的蜜蜂在村子的上空飞舞着,就像一把飞动的伞,在村子上空飘移着,遮下一片片黑影。

养蜂老人看见文子来了,连忙抱了一罐蜂蜜递给他:“尊贵的客人,请下马歇歇,喝罐范蠡先生给我们留的蜂蜜吧!一来解渴,二来清火,看你都跑得满头大汗了。”

文子也真的渴了,下马端起养蜂老人递过来的蜜罐,喝了两口,道:“好甜呀!怎么这蜜蜂是范蠡教你们养的。”他真想不到范蠡竟然会养蜂。

“是这样的。”养蜂老人像数家珍似的,讲起了范蠡当年教他们养蜂的事:

留村原来住着一位祖传养蜂的老人,每年收获蜂蜜数千斛,蜂蜡也相当多,有时他家的财富比得过一个侯。老人死后,他的儿子继承养蜂业,但不到一个月,有的蜜蜂就开始全窝飞去,可他却不闻不问。没几年功夫,蜜蜂全飞光了,他的家境也就贫困了。

范蠡接到文种的书简,叫他前去越国,可他的一位好友病了,需要几种名贵药材,听说卢氏的药材好,便到这里来找。

范蠡“出山”前非常注意一个地方的商情变化,当他在这里采了几味药后,觉得过去这里养蜂曾热气腾腾,现在却萧条荒芜,原因何在?一位老人告诉他:“从前这家老人养蜂,园里有草屋,屋里有人守护,把木头剖开挖空当蜂房,既没有缝隙,也没有烂木的臭味。那蜂房的安放也疏密成行,新旧有序,坐落有秩,窗口有方向,二十五座为一排。一个人掌管着它们,注意它们的生息,调节蜂房的冷暖,修固连缀的木架,按时用泥涂塞漏洞,除掉那些蛛蝥、蚍蜉,覆盖那些土蜂、蝇虫的滋生地。蜜蜂繁殖多了,就顺从它,分开它;少了就给予它,聚集它,不使它们同时有两个蜂王。夏天不让烈日晒,冬天不使冻成冰,狂风吹来不动摇,大雨浇灌不被浸。到收取蜂蜜时,分割出那些多余的就可以了,不能全部割光而用尽。由于这样做,使老蜂安宁,新蜂能得到生息,养蜂老人不出门就能得到它的好处。如今他的儿子就不是这样了。园屋不修整,污秽不清除,干湿不调理,开关无节制,居处动摇不安定,出入有障碍,而蜜蜂当然不喜欢它居住的环境了。时间久了,毛毛虫爬进了蜂窝还未发现,蝼蛄、蚂蚁钻进了蜂窝却还不禁止,白天鹩鸠掠取它,晚上狐狸盗窃它,却没有人察觉,直到蜂蜜取光了为止,这样又怎么能不冷冷清清呢?”

范蠡听后十分感叹,觉得这位老人不单单是在讲养蜂,治理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把养蜂老人讲的话认认真真记了下来,不断回味着养蜂老人的这些话,又把当时各国的形势分析了一下,觉得“出山”的时机还不成熟,就决定先在这里住了下来,发动山民们来养蜂。完全按照养蜂老人说的办法去做。没多长时间,这里的养蜂业又蓬勃发展起来,而范蠡呢,则从这养蜂中悟出了治国之道。

有一次,范蠡采药归来,骑着一头毛驴在山路上走,走着走着,忽见道上沥沥拉拉洒着一溜血点儿,他下来仔细一看,血还是新鲜的呢。他趴在地上用舌头舔了舔,马上骑着驴飞跑,还嫌驴跑得慢,惊得路上的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而他在驴身上大声喊:“快让开路,不然少妇的命就没救了。”他策驴快跑,顺着路上血迹,来到一片坟地,那儿正在埋死人。他跳下驴双手分开人群,对着墓坑吼道:“这个少妇不能埋,她还没死!”

正埋的人都愣了,不知出了什么事。范蠡望着墓穴中棺材说:“这少妇没死,快把棺材拉上来,我来救她!”

少妇的男人一听,忙拽住范蠡胳膊,结结巴巴地问:“先生,她确实是怀孕生不下孩子死的!我们刚埋的,难道你能把死人救活?”

“快开棺材,别废话,不然时间就来不及了!”

旁人听说能救活死人,赶紧把棺材拉了上来,迅速打开了盖。

范蠡从随身带的药囊里拿出一包药,用小姆指盖儿挖了点儿,放进少妇的鼻孔里。随后,产妇慢慢有了气儿,越喘越大,一会儿,“哇”地一声,不但活了,后来还生了个胖小子。众人又惊又喜,没想到范蠡不但教他们养蜂,而且还会医术,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是不敢相信,都把他围了起来,问他是如何懂得医术的。

其实,范蠡学医已是很早的事了,只是他平时不显露罢了。他高超的医术还挽救了楚国王朝的一次危机。有一年夏天,楚王让一位有学问的衡做令尹。衡对楚国王宫的事不十分了解,便询问一位楚大夫。楚大夫告诉他,楚王年轻而庞臣又多,他做令尹不好办,于是衡就装病推诿。楚王不信,派御医前去查看。当时正是五黄六月,天气很热。可御医到衡家里一看,见衡躺在病床上,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还捂着个皮袄,一点儿都不觉得热,身上还冒着凉气,整个屋子都是冰凉冰凉的。御医在屋子里冻得直发抖,连忙跑出去向楚王报告,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怪病。走到路上刚好碰见范蠡,他知道范蠡懂得医术,便把衡的病情说了一遍。这引起范蠡注意,就说:“让我再去看看。”

范蠡来到衡的病床前也被寒气打了个冷颤,他仔细端详了一阵,对御医说:“病是弱到了极点,不过气血正常!你回去向楚王报告,就说他的病吃上几副药就好了。”

御医走了后,范蠡才对衡说:“先生,你病的确实不轻,过了今天不救,明天就活不成了。”

“什么,我明天活不成了!”衡一下子从床上坐起,“我根本就没有病。”

“是的,你这是弄巧成拙。”范蠡指着他的床下说:“你在床下挖着冰窖,身旁又放着冰,才使你穿上皮袄不觉得热。可时间太久了,寒气已浸到了肌骨,再不治就没命了。”

衡看到范蠡揭穿了他装病的原因,大吃一惊,没想到范蠡竞观察得这么仔细,这是要犯欺君之罪的。这时他才感到后悔,忙问道:“先生,您说我现在该怎么办?”

“刚才我不是当着御医的面讲了吗,吃两副药就好了。”

“呦,正像您说的,我病得确实不轻。”衡感到身体有些异样,似有一团火,从额头上升又往身下行。凡是火过的地方都冒起了血泡,他急得有些呼不出气,胸口像压着块大石头,作垂死的挣扎。

也就在这时,只见范蠡冲到衡身边,掏出自制的药丸,给衡灌了下去。不一会儿,衡就苏醒过来,感到那团邪火没有了,身体也好了许多,连忙起来谢恩。

范蠡连忙拉住他道:“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叫你的家人赶紧把这几副药熬后吃了,才能从根本上治好你的病。”

同类推荐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 7天教你读懂哲学

    7天教你读懂哲学

    本书为普及哲学知识的书籍。书中大量介绍了外国许多著名的哲学大师及他们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著作等,并对每一位大师的生平成长之路和求学之路做了深刻的剖析,旨在向人们宣传和阐述他们的哲学观点和理论。本书通俗易懂,知识性强,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菜根谭(第三卷)

    菜根谭(第三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一书文约义丰,人誉为哲学诗,可谓博大精深。它涉及面很广,有时讲到政治经济,有时又讲到教育,还有时讲军事等,不过都体现着它的哲学思想。当然不仅包含哲学,还涉及美学、历史、文学、宇宙学、人体科学等,就总体上讲是“道家哲学思想”。本书采取“化整为零”分章简介,以便读者理解原著。
  •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也做了周密的考量,最终 选择按照先天八卦的次序,分八个卦宫,分别予以讲 述。在每一卦的结尾处还附上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 。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轻而易举地读懂周易。
热门推荐
  • 驱人者

    驱人者

    凡人都有私欲,无外乎凭外力为自己躲灾避祸、争权夺利,能驱使机械的人只需数日之功,能驱使鸟兽的人就要数月之功,如果要成为能驱使人的人,那是虽然用尽十年之功也不一定能修成的。
  • 待到枝叶扶苏时

    待到枝叶扶苏时

    那个我深爱的男子,我的妹妹也深爱着。妹妹,这么多年,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如今,你爱他,我也把他让给你。以前,我就知道一个成语——枝叶扶苏,我想着那应该是怎样的景色,一定与普通的大树不同,尽管它们也可以枝繁叶茂,而且我倔强地认为,枝叶扶苏,说的就应该是我,和苏慕生。但是我忘记了,我还有个双胞胎妹妹,她与他更加般配。
  • 撒旦之眸

    撒旦之眸

    末日危机从松吉镇弥漫开来,主角是一些和你我一样再平凡不过的人们,小说想描绘出现实的残酷、对人性的反思、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末日来袭,从最初的惊诧慌乱慢慢冷静下来的人们将何去何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大灾变下更加经不住考验,人们又该如何抉择?当秩序崩塌,靠什么来制约人性里的丑恶?当生存成为唯一需要关注的事情,是否还需要良知?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们在捍卫什么?作者想描绘出一个最真实、最现实的末日世界,希望读者朋友能产生共鸣。撒旦之眸小说交流群397028310,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 网游之生化降临

    网游之生化降临

    李陌因一些原因从国外回到了自己的祖国,正好赶上了《生化灾难降临》的开服。闲来无事的他便打算当个职业玩家。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一名异能者的原因,获得了一个极为强大的英雄职业。而他豪情的对这个世界喊道:“传奇并不是只有在现实中出现,而我的传奇将在这里依旧延续!”(本文的一些设定是向穿越火线这一系列的游戏中拟定出来的。而其中的一些设定和大纲都是自己编写出的。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全能天才:绝色逆天大小姐

    全能天才:绝色逆天大小姐

    她是二十七世纪的绝世天才:世界总统,第一杀手,绝世神医……全都不在话下,一次飞机失联把她带到异界,身份大扭转?!一身傲骨的她,瞬间变成人人唾弃的封门世家大小姐!?未婚夫带着新欢前来打脸,却反遭殃,不过只是一个王公贵族而已,我照样把脸打得“清脆响亮”!自以为修炼能力逆天的一双“废柴姐妹”,却没想到,人家分分钟升个级都是小事一桩!一次密室逃脱,却遇到了他,从此,本不平庸的人生变得更加不平静!“我不认识你。”某天才一脸平淡。“我是你夫君。”某帝邪笑满脸。“我还未婚。”“但我已婚。”“证据拿来。”“回房去,我慢慢证明给你看。”某帝笑得更加肆意。
  • 太初神魔记

    太初神魔记

    大世兴起,种族林立,百舸争流,十万年前的极尽辉煌,今世的乾坤逆转,百族出世,逐鹿中原,万古法与今世法并存当世,是再临武学绝巅,还是又一世的凋零?
  • 台阳笔记

    台阳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限之心路

    无限之心路

    如果,在某一天,你拥有了无尽的金钱,无双的力量,亘古不灭的躯体,以及不老的容颜,你会怎么做........
  • EXO之我们恰好

    EXO之我们恰好

    她来到异国,机缘巧合下结识了他们,原本以为不会再有瓜葛,怎奈缘分作怪。
  • 凤落江山之锦绣王妃

    凤落江山之锦绣王妃

    世人皆知宰相府嫡长女奇丑无比,痴傻无能,整日做着嫁入皇府的美梦。可又有谁知道,面具下藏着的容颜倾国倾城。偷龙转凤,新婚当日她从正妻变贱妾,怒悔婚书,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皇宫宴会之上,她摘下面具,亮瞎了众人的钛铪金狗眼!渣男后悔了,抱着某闷骚女大腿求和好,却被某腹黑男一脚踢开。“滚开,美人只能是我的。”说完一把将她摁倒,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