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43900000008

第8章 富脑计划(1)

一、学无止境

1.知识改变命运

一位作家说:“我深深地知道,离开书的日子越久,内心被世俗缠绕得就越苦。沉人久违的书香之中,我突然醒悟,其实是书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在“知本”时代,谁都不会怀疑知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华为集团总裁任正非的青年时代是在“文革”中度过的,而这也是他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1967年正值“文革”大潮席卷全国之时,重庆的武斗非常激烈。为了躲避武斗,任正非从大学扒火车回家,结果因为没有票,途中不仅挨过车站人员的打,在火车上还挨过上海造反派的打,硬生生地被推下了火车。经过千辛万苦回到家中,父母却在吃惊之余来不及心疼就让他第二天一早赶快回去。

临走的时候,父亲说的一句话让任正非至今仍记忆犹新:“记住。

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背负着这种重托,在社会秩序混乱的情况下,任正非却有毅力静下心来将樊映川的《高等数学习题集》从头到尾做了两遍,还自学了逻辑、哲学和三门外语,当时他的英语水平甚至已经达到阅读大学课本的程度。而任正非对于那些改变了人类命运的科学家们的崇拜和敬仰,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这种崇敬和对知识的追寻也最终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

1978年3月,任正非以军队科技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那时候的他只有34岁;而在60多人的代表当中,35岁以下的仅有150人。

贫寒的家境与对知识的追求,两者交织在一起,贯穿了任正非的整个青少年时代。任正非在给华为负责招聘的人员讲述公司招聘原则的时候经常会说,我们要多招收一些出身贫寒的学生,他们从小吃苦耐劳,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能够经得起挫折和磨难。幼时的经历也让任正非认识到,唯有拥有了知识才能摆脱贫穷落后的命运。

1998年,华为捐赠教育部2500万元,专门用于资助在校的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当时,任正非给这笔基金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寒门学子”基金。

任正非出身“寒门”却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在他眼里,华为集团这样一个靠做代理起家的没有任何背景和资源的“寒门”企业,自己的命运显然也必须与知识和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

有人也许会说,现在许多高学历的人都找不到工作,知识已经不能改变命运了。那我们来看下面的故事:

辛达耀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8年前,33岁的他从安陆农村来武汉闯天下。凭着一股子力气,他很快在一家建筑工地当上了泥瓦工,每天的工作就是和沙、拌灰、砌砖。辛苦一个月下来,七八百元的工资除去生活开支还有大半结余。比起在老家种地,这已经是一份不菲的收入。

但是,辛达耀没有满足,要强的他意识到,没有知识,没有技能,自己始终只能是被人呼来唤去的小临时工。几次求职碰壁更是深深刺伤了他的自尊,“在他们眼里,我是一个没文化的农民,是个无用的苦力工!我下决心要考一个资格证,我要证明,我并不比别人差。”

年近40岁的辛达耀开始了事业的新追求,工余之后的消遣由打牌、闲聊、看电视变成了读书、读书、再读书。他求知若渴,一个劲地用知识充实自己。

2004年3月,辛达耀报名参加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湖北经济技术培训学院开办的进城务工农民技能培训班,并通过考试取得了国家三级抹灰工证书。知识加苦干,辛达耀很快脱颖而出,不久被提拔为项目负责人——凭国家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当上项目经理。

“知识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付出就会有回报。”面对昔日伙伴们羡慕的目光,辛达耀显得很平静,“不管你的底子有多差,年龄有多大,只要你肯钻、肯学,你会做得比我更出色!”“是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如果没有这段学习经历,如果没有取得资格证书,我现在可能还是一个被人呼来唤去的小临时工!”面对眼前豁然开朗的世界,农民辛达耀已经有了更高的人生目标。

辛达耀的转变并非惊天动地,我们之所以把它定格为一种范例,是因为他的故事阐示这样的道理:学习改变命运。

在生存竞争中,一些高学历的人尚难保不被淘汰,而一个缺乏知识的人自然更难以有所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创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新的产业部门将取代传统的产业部门,新的资源与新资源配置方式也将出现。新型阶层必将兴起,知识和信息的拥有者、控制者将成为新时代社会结构的核心和中坚力量,社会财富必然将为新的知识创新阶层所控制。

比尔·盖茨的崛起,揭示了企业是智者的游戏,知识是立身创业的资本。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再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穷酸、软弱的穷书生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最重大、最根本的变化,无疑是发生了资本革命,资金让位于知识,知识成为最宝贵的资源、最重要的资本。

知识经验和资本革命向一切富有知识与智慧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纵然你不富有,但只要你拥有一颗智慧的大脑,立志创业,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然后再灵活利用知识,也会富甲天下。

2.让读书成为嗜好

我国有句古语,叫做“书中自有黄金屋”。虽然时代背景发生了变化,但这句古话到现在也没有错:勤奋学习终究会有回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定会终生受益。

有一份统计说明北京的高收入者当中,有一定学历的人所占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没有学历或学历低的人。

这种情形不仅在中国北京,在国外也是如此。加拿大公布的2001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高学历者收入也较高,2000年加拿大全国1640万上班族的平均收人为31757元,比10年前增加7.3%,学历愈高收入也愈高。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加拿大人,六成以上拥有学位。

在美国,2000年11月,高中以下学历的美国人失业率为6.5%,有大学文凭的人失业率为1.5%,到了2001年12月,高中以下学历的美国人失业率为8.3%,而有大学文凭的美国人的失业率为3%。

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居高不下,对那些失业的大学生、白领而言,身有一技之长,倒还可以豪言壮语一番,正所谓:人生所至,到处有青山;而对于那些读书少、又失业的人而言,只有“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

大多数的人读书是为了改变或适应生活环境、工作环境,靠知识改变命运。有人也许就会认为,既然高收入者是那些高学历者,而我只有高中甚至初中学历,那我拿什么资本来改变命运?别急,下面的一项调查结果可以改变你的态度。

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调查,半数的劳工技能在1至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以前这段技能的淘汰期是7至14年。特别是在工程界,毕业10年后所学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1/4。

这就是说,你目前究竟懂得多少并不重要,只要懂得学习,就会获得足够的知识。因此,终身学习,让读书成为嗜好是你正确的选择。

一本好书一定会有力量。它不仅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且还可能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像《汤姆叔叔的小屋》,就曾极大地推进美国废奴运动。连林肯在内战期间召见哈丽叶特·比彻·斯托时也不由得赞赏她说:“原来你就是那个写了一本引起一次伟大战争的书的小夫人啊!”有的经典之书的影响力甚至大到能改变整个世界的程度。像《圣篓酚、《古兰鳓、(伏藏经》、《资本论》等等,对人类的生存、文明、发展都已经产生和正在产生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虽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但是,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则永远不会过时。

阅读好书就像跟历代名贤圣哲促膝长谈,他们高尚的节操会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大量阅读是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或许偶尔读到的一本书,会使你顿悟某个伟大的道理,从此思想产生质的飞跃。

也或许另一本书,把你带人一个全新的领域,从此你明确了奋斗的目标,最终也走向了辉煌。林肯少年时,就因为偶然一次阅读了华盛顿和亨利·克雷传记,从此立下宏伟的志向,最后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总统”。

哈利。杜鲁门也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没有读过大学,曾经营农场,后来经营一问布店,经历过多次失败,当他最终担任政府职务时,已年过五旬。但他有一个好习惯,就是不断地阅读。多年的阅读,使杜鲁门的知识非常渊博。他一卷一卷地读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以及查理斯。狄更斯和维克多·雨果的所有小说。此外,他还读过威廉·莎士比亚的所有戏剧和十四行诗等。

杜鲁门的广泛阅读和由此得到的丰富知识,使他能带领美国顺利度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时期,并使这个国家很快进入战后繁荣。他懂得读书是成为一流领导人的基础。读书还使他在面对各种有争议的、棘手的问题时,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决定。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他顶住压力把人们敬爱的战争英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解职。

他的信条是:“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是一名领袖,然而每一位领袖必须是读书人。”

一个好读者能够感觉到读书时妙不可言的乐趣。因而他喜欢读书,最终即使不能成为伟大的人,也能成为博学的人。爱好读书的兴趣不是天生的,阅读的习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传统、时局、教育、职业、兴趣或其它原因的影响。所以爱书之人总是一次次地沉溺在不同的领域,并把各种互不相关的知识揉合到自己的思想当中——你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知识,知识却在悄悄改变你的思维方式,最终改变你的命运。

欧美一些未来学家曾经预言:当人类跨人21世纪时,每周的工作时间将压缩到36小时,人们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提升自我,休闲娱乐。但历史的脚步真的迈人21世纪时,人们却惊讶地发现,相当多的人每周工作时间在无限延长,甚至超过了72小时,但还是有不少人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利,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和抛弃了。

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你不努力学习,适应社会,那么你将被社会所淘汰,无法生存。

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说:在19世纪获得一小块土地,就是起家的本钱;而21世纪,人们最指望得到的赠品,再也不是土地,而是联邦政府的奖学金。因为他们知道,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了一把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人。世界500家大企业的CEO至少每个星期要翻阅大概30份杂志或图书资讯,一个月可以翻阅100多本杂志,一年要翻阅1000本以上。

如果你每天读15分钟,你就有可能在一个月之内读完一本书,一年你就至少读过12本书了,10年之后,你会读过总共120本书!想想看,每天只需要抽出15分钟时间,你就可以轻易地读完120本书,它可以帮助你在生活的各方面变得更加富有。如果你每天花双倍的时间,也就是半个小时的话,一年就能读25本书——10年就是250本!

我们在近几年很频繁地听说“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这句话,换句话说,在未来,资本与权力都会转移到知识、方法与技术上去,而过去的设备、厂房、土地,不再拥有不可动摇的价值地位了。

因此,我们说会读书的人拥有知识,拥有知识的人就有用不完、也输不掉的资本,善于用知识武装头脑并转化为行动力的人,一定会成功。

3.学会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篇报告中曾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总量翻番速度不断加快,竞争压力无处不在,“一次性学习时代”已告终结,学历教育已被终身教育所取代。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成了一个人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学习能力越强,成才的速度越快,成功的资本越大;反之,就可能被淘汰。因此,居安思危,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

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是同样的道理,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因此,努力学习、学会学习非常必要而且紧迫。

黄力泓博士说:“农业化时代,你应接受6年教育;工业化时代,你应接受15年教育;知识经济时代,你应接受终身教育。”

实际上,企业与公司里的上班族已成为学习市场上成长最快的人群。

“用学习创造利润”,这已被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公认为当今和未来“赢”的策略。

同类推荐
  •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你必定也已经知道,孔丘老师早就不满足于旅游教学的形式,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更加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们,他便决定不再到处闲晃,专门开办一所成功学校。这可是个干载难逢的机会,上了他老人家的课,成功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你若还是不信,不妨先去试听两节再下定论。瞧!学校已经打出广告:孔氏成功学校,历史悠久(两千余年),师资优良(圣人亲传),免试入学,欢迎试听! 没见过孔子拿西瓜刀砍人? 居然还鼓动学生去收保护费? 放狗咬客人?率众扁人? 有没有搞错,至圣孔子何时成了“极道鲜师? 本书彻底颠覆你对孔子的刻板印象,在嬉笑怒骂之中,让你深刻领会孔子的微言大义。
  • 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鬼谷子》原文生涩难懂,该书配合《鬼谷子》的原文、译文及白话经典故事来诠释当今社会你必学的谋略。读者在短时间内轻松阅读就可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学享受,领悟古典文化的精髓所在。所谓人事无边际,计谋无穷尽。在时下这个社会结构更为复杂,人际关系更为多样的人事中,运用现代计谋来为人处事,选择恰当巧妙的方法来给自己选一条通往成功的大路。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三主讲近世哲学。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内容包括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节选)、产业革命、大城市、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红旗卷起农奴戟。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热门推荐
  • 只有你才能让我疯狂

    只有你才能让我疯狂

    愿得一人如林初寒,愿受千年忘川之苦。她叫唐诗苑,八岁丧母,十岁被林家收养,十二岁那年,见到那个叫林初寒的人。他是个急脾气,很粗心的男生,她和他恰好相反,为了在林家生存下去,她学着讨好别人,学着察言观色,有了和同龄人不一样的理智。遇到她,应该是他的缘还是劫?她因为自己的噩梦,因为自己的复仇计划,不敢接受他,他就一次次的等待,一次次的被伤害,所以才有了,只有你才能让我疯狂。他身上究竟有多少伤口,数不清了,零零碎碎,大大小小,全部因她而起。每一次,都要看着她的背影无奈,但是从未放弃,因为,他已经把爱她,当成了信念。只有相信真爱,才能遇到真爱。它和母爱一样伟大,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能让我你我甘之付出生命。“从来都是我听你的,就这一次,你听我的!”如果可以重来,她绝对不会选择报仇,如果知道是以他为代价。
  • 神书之新世界

    神书之新世界

    旁白:对于人类而言,他们素来所居住的地方只有一个地方,那便是浩瀚星空宇宙中的一颗行星,地球,而对于神而言,地球只不过是众多星球中的其中一个星球,与其他星球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这个星球上拥有着祂所创造最为复杂的物种,人类而已。而在人类的眼里,他们更习惯于把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能力当做神迹,但实际上,那有那么多的神迹?可人类哪在乎这些?他们渴望,又极度奢望拥有这种能力,甚至为此付出不菲的代价,所以人类的世界又被称之为大千世界。
  • 一心翼毅

    一心翼毅

    避雷针,此文女穿男,雷着慎入,慎入。一朝醒来,女人变成一个苍白无力帅小伙?随后一个接一个的遇到对自己有意思的男人们?且看小受如何换一种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
  • 诗话花草

    诗话花草

    本书主要选取了部分名花异草加以抒写,共有三十九节组成,大致分为名花和异草两部分。用优美的笔调、丰富的想象,对所选取的花草逐一描写,其中大量引用了诗人们吟咏花草的诗章,从古至今、十分丰富。文中还穿插了不少有关的逸闻趣事,生动有趣。
  • 乞丐女太惊人

    乞丐女太惊人

    “想不到吧~被你们抛弃的小女娃娃长大后是那么富裕吧"天可怜我不愿我英年早逝。大把大把的钱滚滚来!就让你们羡慕我。。“孩子、孩子。原谅我们吧!我们....”“够了!我不想听”小乞丐打断了美丽少妇接下来要说的话!“我要什么都会有!但我不会要抛弃我的人!你们可以走了”
  • 追夫三十六计:殿下别想逃

    追夫三十六计:殿下别想逃

    “喂喂!你要干嘛?再过来我喊人了!”南欣不停往后挪直到撞到另一个东西。“我的亲亲王妃,你在喊我吗?跟我走吧,那条臭龙有什么好?”一身绯衣的妖孽男子低头妖娆的朝看到他呆愣的南欣边抛媚眼边诱拐着。“你敢!”“我能说我一个也不想跟吗?”南欣看着前方出声的冷面杀神害怕的咽了咽口水。“不能!”俩男人同一次异口同声的回到。南欣欲哭无泪啊!怎么办?前有狼后有虎不对是前有龙后有狐。我命休以啊!!4848快救我!!!4848我木听见我木看见!(南欣你自求多福吧!这俩大神我都惹不起啊门。)南欣:没义气的东西。。。。
  • 我是分位

    我是分位

    东艾西科,南麦北卡掀起了分位时代辉煌的浪潮,随着他们的老去,韦德的伤病缠身,谁能扛起分位的大旗,让辉煌继续?是哈登,还是汤普森,还是他?“我只是一个分位,一个带着前辈的期望走下去的分位。”罗伯特如是说。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末世之返祖战争

    末世之返祖战争

    兄弟年上,神算脑神哥哥VS天才机甲师弟弟。地心巨变,导致生物出现返祖现象,到底是因为什么才导致地心之变?隐藏在地底下的十六颗紫色晶石又是何物?兄弟俩又能否冲破危机,寻找出真相?将局面扭转乾坤?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