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42300000007

第7章 纵浪大化(7)

要说的话已经说完,但是我还想借这个机会发点牢骚。我在上面提到“老龄社会”这个词儿,这个概念我是懂得的,有一些措施我也是赞成的。什么干部年轻化,教师年轻化,我都举双手赞成。但是我对报纸上天天大声叫嚷“老龄社会”,却有极大的反感。好像人一过六十就成了社会的包袱,成了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我看有点危言耸听,不知道用意何在。我自己已是老人,我也观察过许多别的老人。他们中游手好闲者有之,躺在医院里不能动的有之,天天提鸟笼持钩竿者有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这只是少数,并不是老人的全部。还有不少老人虽然已经寿登耄耋,年逾期颐,向着百寿甚至茶寿进军,但仍然勤勤恳恳,焚膏继晷,兀兀穷年,难道这样一些人也算是社会的包袱吗?我倒不一定赞成“姜是老的辣”这样一句话。年轻人朝气蓬勃,是我们未来希望之所在,让他们登上要路津,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对老年人也不必天天絮絮叨叨,耳提面命:“你们已经老了!你们已经不行了!对老龄社会的形成你们不能辞其咎呀!”这样做有什么用处呢?随着生活的日益改善,人们的平均寿命还要提高,将来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还要提高。即使你认为这是一件坏事,你也没有法子改变。听说从前钱玄同先生主张,人过四十一律枪毙。这只是愤激之辞,有人作诗讽刺他自己也活过了四十而照样活下去。我们有人老是为社会老龄化担忧,难道能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统赐自尽吗?老龄化同人口多不是一码事。担心人口爆炸,用计划生育的办法就能制止。老龄化是自然趋势,而且无法制止。既然无法制止,就不必瞎嚷,这是徒劳无益的。我总怀疑,“老龄化”这玩意儿也是从外国进口的舶来品。西方人有同我们不同的伦理观念,我们大可以不必西施效颦。质诸高明,以为如何?

牢骚发完,文章告终,过激之处,万望包容。

1991年7月15日

老年四“得”

著名的历史学家周一良教授,在他去世前的一段时间内,在一些公开场合,讲了他的或者他听到的老年健身法门。每一次讲,他都是眉开眼笑、眉飞色舞,十分投人。他讲了四句话:吃得进,拉得出,睡得着,想得开。这话我曾听过几次。我在心里第一个反应是:这有什么好讲的呢?不就是这样子吗?

一良先生不幸逝世以后,迫使我时常想到一些与他有关的事情,以上四句话,四个“得”,当然也在其中。我越想越觉得,这四句话确实很平凡;但是,人世间真正的真理不都是平凡的吗?真理蕴藏于平凡中,世事就是如此。

前三句话,就是我们所说的吃喝拉撒睡那一套,是每一个人每天都必须处理的,简直没有什么还值得考虑和研究的价值,但这是年青人和某一些中年人的看法。当年我在清华大学读书的时候,从来没想到这四个“得”的问题,因为它们不成问题。当时听说一个个子高大的同学患失眠症,我大惊失色。我睡觉总是睡不够的,一个人怎么会能失眠呢?失眠对我来说简直像是一个神话。至于吃和拉,更是不在话下。每一顿饭,如果少吃了一点,则不久就感到饿意。二战期间我在德国时,饿得连地球都想吞下去(借用俄国文豪果戈里《巡按使》中的话)。有一次下乡帮助农民摘苹果,得到四五斤土豆,我回家后一顿吃光,幸而没有撑死。怎么能够吃不下呢?直到八十岁,拉对我也从来没有成为问题。

可是,“如今一切都改变”。前三个“得”,对我都成问题了。三天两头,总要便秘一次。吃了三黄片或果导,则立即变为腹泻。弄得我束手无策,不知所措。至于吃,我可以说,现在想吃什么就有什么。然而有时却什么也不想吃。偶尔有点饿意,便大喜若狂,昭告身边的朋友们:“我害饿了!”睡眠则多年来靠舒乐安定过日子。不值一提了。

我认为,周一良先生的四“得”的要害是第四个,也就是“想得开”。人,虽自称为“万物之灵”,对于其他生物可以任意杀害,也并不总是高兴的。常言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人无二三”,这两句话对谁都适合。连叱咤风云的君王和大独裁者,以及手持原子弹吓唬别的民族的新法西斯头子,也不会例外。对待这种情况,万应神药只有一味,就是“想得开”。可惜绝大多数人做不到。尤其是我提到的三种人。他们想不开,也根本不想想得开。最后只能成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

想不开的事情很多,但统而言之不出名利二字,所谓“名缰利索”者便是。世界上能有几人真正逃得出这个缰和这条索?对于我们知识分子,名缰尤其难逃。逃不出的前车之鉴比比皆是。周一良先生的第四“得”,我们实在应深思。它不但适用于老年人,对中青年人也同样适用。

2002年6月16日

老年十忌(1)

我已经在本栏写过谈老年的文章,意犹未尽,再写“十忌”。

忌,就是禁忌,指不应该做的事情。人的一生,都有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共性。老年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有一些独特的不应该做的事情,这是特性,老年禁忌不一定有十个。我因受传统的“十全大补”、“某某十景”之类的“十”字迷的影响,姑先定为十个。将来或多或少,现在还说不准。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一忌:说话太多

说话,除了哑巴以外,是每人每天必有的行动。有的人喜欢说话,有的人不喜欢,这决定于一个人的秉性,不能强求一律。我在这里讲忌说话太多,并没有“祸从口出”或“金人三缄其口”的涵义。说话惹祸,不在话多话少,有时候,一句话就能惹大祸。口舌惹祸,也不限于老年人,中年和青年都可能由此致祸。

我先举几个例子。

某大学有一位老教授,道德文章,有口皆碑。虽年逾耄耋,而思维敏锐,说话极有条理。不足之处是:一旦开口,就如悬河泄水,滔滔不绝;又如开了闸,再也关不住,水不断涌出。在那个大学里流传着一个传说:在学校召开的会上,某老一开口发言,有的人就退席回家吃饭,饭后再回到会场,某老谈兴正浓。据说有一次博士生答辩会,规定开会时间为两个半小时,某老参加,一口气讲了两个小时,这个会会是什么结果,答辩委员会的主席会有什么想法和措施,他会怎样抓耳挠腮,坐立不安,概可想见了。

另一个例子是一位著名的敦煌画家。他年轻的时候,头脑清楚,并不喜欢说话。一进入老境,脾气大变,也许还有点老年痴呆症的原因,说话既多又不清楚。有一年,在北京国家图书馆新建的大礼堂中召开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的年会,开幕式必须请此老讲话。我们都知道他有这个毛病,预先请他夫人准备了一个发言稿,简捷而扼要,塞入他的外衣口袋里,再三叮嘱他,念完就退席。然而,他一登上主席台就把此事忘得一干二净,摆开架子,开口讲话,听口气是想从开天辟地讲起,如果讲到那一天的会议,中间至少有三千年的距离,主席有点沉不住气了。我们连忙采取紧急措施,把他夫人请上台,从他口袋里掏出发言稿,让他照念,然后下台如仪,会议才得以顺利进行。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来,我不再举了。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不是每一个老人都有这个小毛病,有的人就没有。我说它是“小毛病”,其实并不小。试问,我上面举出的开会的例子,难道那还不会制造极为尴尬的局面吗?当然,话又说了回来,爱说长话的人并不限于老年,中青年都有,不过以老年为多而已。因此,我编了四句话,奉献给老人:年老之人,血气已衰;煞车失灵,戒之在说。

二忌:倚老卖老

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前期,中国政治生活还比较(我只说是“比较”)正常的时候,周恩来招待外宾后,有时候会把参加招待的中国同志在外宾走后留下来,谈一谈招待中有什么问题或纰漏,有点总结经验的意味。这时候刚才外宾在时严肃的场面一变而为轻松活泼,大家都争着发言,谈笑风生,有时候一直谈到深夜。

有一次,总理发言时使用了中国常见的“倚老卖老”这个词儿。翻译一时有点迟疑,不知道怎样恰如其分地译成英文。总理注意到了,于是在客人走后就留下中国同志,议论如何翻译好这个词儿。大家七嘴八舌,最终也没能得出满意的结论。我现在查了两部《汉英词典》,都把这个词儿译为:To take advantage of one’s seniority or old age.意思是利用自己的年老,得到某一些好处,比如脱落形迹之类。我认为基本能令人满意的;但是“达到脱落形迹的目的”,似乎还太狭隘了一点,应该是“达到对自己有利的目的”。

人世间确实不乏“倚老卖老”的人,学者队伍中更为常见。眼前请大家自己去找。我讲点过去的事情,故事就出在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吴敬梓有刻画人物的天才,着墨不多,而能活灵活现。第十八回,他写了两个时文家。胡三公子请客:

四位走进书房,见上面席间先坐着两个人,方巾白须,大模大样,见四位进来,慢慢立起身。严贡生认得,便上前道:“卫先生、随先生都在这里,我们公揖。”当下作过了样,请诸位坐。那卫先生、随先生也不谦让,仍旧上席坐了。

倚老卖老,架子可谓十足。然而本领却并不怎么样,他们的诗,“且夫”、“尝谓”都写在内,其余也就是文章批语上采下来的几个字眼。一直到今天,倚老卖老,摆老架子的人大都如此。

平心而论,人老了,不能说是什么好事,老态龙钟,惹人厌恶;但也不能说是什么坏事。人一老,经验丰富,识多见广。他们的经验,有时会对个人甚至对国家是有些用处的。但是,这种用处是必须经过事实证明的,自己一厢情愿地认为有用处,是不会取信于人的。另外,根据我个人的体验与观察,一个人,老年人当然也包括在里面,最不喜欢别人瞧不起他。一感觉到自己受了怠慢,心里便不是滋味,甚至怒从心头起,拂袖而去。有时闹得双方都不愉快,甚至结下怨仇。这是完全要不得的。一个人受不受人尊敬,完全决定了你有没有值得别人尊敬的地方。在这里,摆架子,倚老卖老,都是枉然的。

三忌:思想僵化

人一老,在生理上必然会老化;在心理上或思想上,就会僵化。此事理之所必然,不足为怪。要举典型,有鲁迅的九斤老太在。

从生理上来看,人的躯体是由血、肉、骨等物质的东西构成的,是物质的东西就必然要变化、老化,以至消逝。生理的变化和老化必然影响心理或思想,这是无法抗御的。但是,变化、老化或僵化却因人而异,并不能一视同仁。有的人早,有的人晚;有的人快,有的人慢。所谓老年痴呆症,只是老化的一个表现形式。

空谈无补于事,试举一标本,加以剖析。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标本就是我自己。

我已届九旬高龄,古今中外的文人能活到这个年龄者只占极少数。我不相信这是由于什么天老爷、上帝或佛祖的庇佑,而是享了新社会的福。现在,我目虽不太明,但尚能见物;耳虽不太聪,但尚能闻声。看来距老年痴呆和八宝山还有一段距离,我也还没有这样的计划。

但是,思想僵化的迹象我也是有的。我的僵化同别人或许有点不同:它一半自然,一半人为;前者与他人共之,后者则为我所独有。

我不是九斤老太一党,我不但不认为“一代不如一代”,而且确信“雏凤清于老凤声”。可是最近几年来,一批“新人类”或“新新人类”脱颖而出,他们好像是一批外星人,他们的思想和举止令我迷惑不解,惶恐不安。这算不算是自然的思想僵化呢?

至于人为的思想僵化,则多一半是一种逆反心理在作祟。就拿穿中山装来作例子,我留德十年,当然是穿西装的。解放以后,我仍然有时改着西装。可是改革开放以来,不知从哪吹来了一股风,一夜之间,西装遍神州大地矣。我并不反对穿西装;但我不承认西装就是现代化的标志,而且打着领带锄地,我也觉得滑稽可笑。于是我自己就“僵化”起来,从此再不着西装,国内国外,大小典礼,我一律蓝色卡其布中山装一袭,以不变应万变矣。

还有一个“化”,我不知道怎样称呼它。世界科技进步,一日千里,没有科技,国难以兴,事理至明,无待赘言。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幸福,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它带来了危害,也无法掩饰。世界各国现在都惊呼环保,环境污染难道不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吗?犹有进者。我突然感觉到,科技好像是龙虎山张天师镇妖瓶中放出来的妖魔,一旦放出来,你就无法控制。只就克隆技术一端言之,将来能克隆人,指日可待。一旦实现,则人类社会迄今行之有效的法律准则和伦理规范,必遭破坏。将来的人类社会变成什么样的社会呢?我有点不寒而栗。这似乎不尽属于“僵化”范畴,但又似乎与之接近。

四忌:不服老

服老,《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承认年老”,可谓简明扼要。人上了年纪,是一个客观事实,服老就是承认它,这是唯物主义的态度。反之,不承认,也就是不服老倒迹近唯心了。

中国古代的历史记载和古典小说中,不服老的例子不可胜数,尽人皆知,无须列举。但是,有一点我必须在这里指出来:古今论者大都为不服老唱赞歌,这有点失于偏颇,绝对地无条件地赞美不服老,有害无益。

空谈无补,举几个实例,包括我自己。

同类推荐
  • 真的假的谁玩谁

    真的假的谁玩谁

    本丛书集合了国内顶尖故事创作高手的精彩作品,多为当代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题材(如传奇故事、市井逸闻、乡土风情、致富理财、婚恋嫁娶等)为主,内容积极健康,语言通俗生动、机智风趣,有较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和阅读亲和感,特别适合农民朋友阅读和讲述传播。本书为丛书之《真的假的谁玩谁》分册。
  •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本书包括缤纷的花墙,泥土的芬芳,真情流露,温馨家园,感悟真情,读懂父亲的真诚,真情如歌,父爱如山,活着就是幸福等。
  • 胡适散文

    胡适散文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爱如山样重·深沉卷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爱如山样重·深沉卷

    本书精选了包括鲁迅、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石评梅以及布拉克、海明威、卡耐基、培根等二十位中外著名作家的亲情散文,这些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感真挚。作家们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身边亲人的琐事,写自己对亲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委婉缠绵,真切感人,从而能产生感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
  • 慢下来,与生命对话

    慢下来,与生命对话

    这是一本与心灵深处的你对话的书。与它相遇,它会用独特的思维使你渐入佳境,与行走匆匆的你进行一次长谈。本书从作者的生活角度,巧妙地穿插着各类故事,或深情感人、或灵光一闪、或禅意浓浓,层层地进行展开,如一朵花的悄然绽放。让你有所感悟、有所感动、心有感言,这,或许就是你想要的!
热门推荐
  •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神经病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神经病

    意外逃生,穿越到异世大陆,却受了两年的牢狱之灾,出狱之后,遭遇仇人逼婚,寻求庇佑,却不经意间卷入一场阴谋。“我曾经信任你,把这条命给了你,你弃之如履,现在,我又凭什么救你?”季峥笑的如同往日那般明媚,“你救了我,我把我的心给你。”我看着他,久久未语。
  • 气衍虚空

    气衍虚空

    万年前,妖魔横行天下,惑乱苍生,在仙人道非子的带领下人类与妖魔正式宣战,道非子以雷霆之势扫尽魔族后,妖族便藏匿与世间,突然有一日道非子消失不见,而后门下四位弟子分别建立了四大宗派,与藏匿的妖族拉开一场持久的旷世战争。在四大宗派的守护下,世间一片安宁。而这时从青鳞山上下来的少年,偶然的机会进入了离阳宗……故事,便从少年开始。
  • 籊籊竹竿

    籊籊竹竿

    可能,他们心里都在想:来了一位好色的新书记——我对天发誓,此时此刻我绝无半分色意——但我哪管得它这么多。我意识里又有点纷乱了,酒劲又越来越强烈地往头脑里窜。……来到酒店后面的花园里。似乎有点晕乎,但又确实是清醒的,只是现实的与记忆的影像在脑海里相互交错,有点分不清楚了……似曾相识的景致,似曾相识的脸……若琪,若琪……我在花园中一圈一圈地走着……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本质上依然是个感性的人。原本以为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官场摔打磨砺,已经成功地将自己的感性因子都捂死了,现在看来还并没有。毫无办法,只好放弃意识里那道原来貌似固若金汤现在看来不堪一击的防线,放弃对顽强记忆的抵抗,任凭思绪翩跹着远去……
  • 权少求宠:老婆大人万万睡

    权少求宠:老婆大人万万睡

    人人皆知:焦躁狠厉如暴君的权氏总裁有三个一,一气不顺就掀桌,一言不合就打人,一见女人就隔离,不过最后还是为一人倾了心。他从高高在上的金字塔尖走下来耍尽各种手段,只为追妻,偏偏表白对象一脸懵逼,权少就咆哮了:“林木,你敢不答应老子,老子就干死你!当然权少只是说说,根本不敢,他对所有人都狠辣,包括他自己,偏偏在林木面前像个温顺的赖皮狗,人送外号:犬少!来听听大家的呼声:权家老人叹:“我们这么高贵的家庭怎么培养出一个魔王来?”权家父母嫌:“没关系,不是还有林木这个如来佛吗?”权氏员工哭:“总裁夫人,救命……”【权少高调秀爱追妻计】权少接受某电视台的访问,记者赔笑:“感谢权总百忙之际还来参加我们的访问,荣幸之至。”权少:“你们的确挺荣幸的,这一点你们谢谢我夫人就行了,我是为了她而来的。”记者:“…是…”权少:“我很忙,早晨起来我要跑步,要一直保持体力满足夫人的需要,回来给夫人煮粥做饭,伺候孩子穿衣,然后中午还要赶回家做饭给她送去,晚上辅导孩子做作业,等他们睡了,在擦桌子,拖地,给夫人洗衣服,工作挣奶粉钱……”记者瞪大眼睛:“权少还要做这么琐粹的家务?”权少:“当然,她的内衣内裤我都要亲手洗。”记者:“那权夫人的人任务是?”权少:“她呀,给我暖床就行。”记者:“权少对权夫人真好。”权少无奈:“谁让我喜欢那个女人呢,连头发丝都喜欢。”林木听了怒,打电话:“权倾,你给我瞎说什么?”这么隐私的东西当着全国观众的面说出来,丢不丢人?权少得意:“傻女人,我就是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我对你多好,你要是在逃,全国人民都会对你发出通缉令。【本文一对一,宠文不虐。】
  • 最强读心术

    最强读心术

    江可可,一个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穷学生。一次偶然的机遇下,习得了两项非凡的本领——读心术和摄魂术,从此开启了他并不平凡的人生。
  • 毒舌千金成长史

    毒舌千金成长史

    高冷毒舌大小姐南宫羽,踏入了正式的校园高中生活,得理不饶人的她,引来了很多人的不满。然而,一向和她最亲密的男友慕云峰和闺蜜苏诺,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位霸道的少爷司徒翼,闯入了南宫羽的生活,当他们两个正处暧昧的时候,司徒翼的旧情人,赵紫嫣联合司徒翼的父母棒打鸳鸯,对于这些,南宫羽又会如何面对。
  • 灰姑娘华丽变身记

    灰姑娘华丽变身记

    她是一个插班生,父母是很普通的工薪阶层,父母用多年的积蓄买了套小户型房子,每个月勤勤恳恳工作,但是挣到的钱也仅够还房贷和一家的生活费,她有一双爱笑的眼睛、嘴巴常常都是弯弯的笑着翘起来的,她的宣言是:天塌下来也要笑着去顶起来,她还是一个极富正义感的女孩。他是一个班主任的得意门生,众多女生的男神,白皙的皮肤、180cm的个头、犀利的眼神、帅气的脸,雄厚的家底,阳光集团的唯一继承人,从小他的目标就是全世界每个角落都有阳光集团的产品,他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成熟和睿智。本应两个世界的人,因小摩擦开始他便认定她就是他未来孩子的妈,于是打造她成为他的主要任务,而她始终认为门当户对比较适合…..
  • 我是家政服务能手

    我是家政服务能手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亿万农民的大事、实事、好事。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养新农民。农村要小康,科技做大梁;农民要致富,知识来开路。本书的出版发行让农民朋友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用书上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早日把家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书主要介绍了家政服务人员所需具备的素质、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家政服务人员面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家政服务人员择业的注意事项、如何做好家政服务、家政服务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常见家政技能须知、家政服务涉及的工作范围、如何照顾老年人等知识。
  • 24位著名CEO给青少年的忠告

    24位著名CEO给青少年的忠告

    本书精选了对青少年有较大影响力的24位CEO,以他们成功的经验展开了一次与青少年的“对话”。内容深入浅出,符合青少年成长的需要。每一个“对话”的主题都能帮助青少年解决一个疑惑,不但让青少年了解各行各业精英的成功事迹,还能让青少年在每一位CEO的人生智慧中汲取营养,超越自己。
  • 不完美少女之完美逆袭

    不完美少女之完美逆袭

    她是不完美的少女,仇恨与背叛都降临在了她的头上,她要逆袭!她要让那些曾嘲笑她的人受到报复!但怯,懦弱拜拜了,就在这时……她的命运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