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42000000007

第7章 中国哲学和西洋哲学的比较研究(5)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这两句话,是道家哲学的纲领。道何以成?行之而成;物何以然?谓之而然。这即是说,行之之中见道,谓之之中见物。宇宙之流行,万象之流动变化即是道;人间的称谓,世俗的名言区别即是物。换句话说,无名言区别即是道,有名言区别即是物。所以《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和物根本是一件东西,不过一无名言区别,一有名言区别而已。物既由名言区别而定,则亦可由名言区别而乱之,故日:“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但名言区别毕竟有名言区别的作用,这便是所谓“约定俗成”。所以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然而名言区别,毕竟不过是名言区别而已,却并不是物的本身,即康德所谓“物自体”。在这里便当透彻“以名遣名”的道理。所以说“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我们从上面这些说明,可以知道物的本身即是道,即是流动变化的东西,这与“天之生物”的物是完全不同的。

新唯物论以为物的本身经过一度人的制造,便变成“我们的物”了。

道家不然,道家以为物的本身,经过一度名言区别,便变成我们的物了。

表似相同而实不同,便是道家缺乏实践一层工夫。道家以后,谈物的便很少了。宋儒明儒好言“格物”,根本上是些名词的游戏,无非拿禅家的道理敷说一番,换上一些儒家的名词而已。所谓“无心外之物”,“无性外之物”,这些说素,如何够得上唯物论之一驳呢?

我们换一个方面,看看西洋唯物论发展的情形。朗格(I~anage)在他的《唯物论史》(eschichte des Matei4alismus)上一开始便这样说道:“唯物论和哲学一样古旧,不会比它更古旧。”这句话至少可以使我们知道,自有哲学,便有唯物论。希腊哲学开祖的达雷士,便是唯物论者,同时又是无神论者。自从德谟克利特士的原子论产生,唯物论在哲学上的领域便开始扩大。他能说明原子的世界是离开我们的感觉而独立的,同时又为我们感觉的源泉。不仅如此,他还能说明原子的性质是相同的,即无异说明世界是物质的整一性,而一切观念论的要素便无法溷人其中。又能说明物质不灭,即无异说明物质的生灭增减,并不是物质本身的消灭,而是形态的转换,即物质常在结合和分离的转换形态之中。自经他这样一度说明,于是十六七世纪英国的唯物论,18世纪法国的唯物论,19世纪德国的唯物论,遂相继而起,并以方兴未艾之势而发展,这在中国的哲学界,是绝对梦想不到的。

就中十八世纪法国的唯物论,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他们虽然从力学出发,用力学的观点观察自然的全体,因此不免自陷于机械论的物质观,可是比中国人的名言的物质观却是进步多了。他们虽然不能说明物质的发展,可是他们的唯物论所含反抗的要素实很丰富,为当时新兴阶级对封建关系厉行革命之精神的武器。这些都是狃于封建惯习的中国思想家所想像不到的。

唯物论和无神论是互为因果的。一个唯物论者要贯彻他的唯物的主张的时候,必然地会走上无神论。因为唯物论从物质本身说明宇宙的起源,说明生命的真因,不须凭借自身以外之物作说明的帮助,因此,用不着神的假设。并且在这点,又表明唯物论和物活论(Hylozoism)不同,即是物活论不能单凭物质说明物活,唯物论却可以单凭物质说明物活了。这样看来,唯物论对有神论加以摈弃,成为必然的结果。西洋的唯物论者几乎都成为无神论者,德谟克利特士是这样,十八世纪法国的唯物论者也是这样。若在中国的哲学界便不如此。中国哲学本谈不上真正的唯物论,自然无神论的思想亦无从发生。儒家祖先崇拜的思想是无神论吗?墨家天鬼崇拜的思想是无神论吗?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乃至曹思文、萧琛、沈约等难神灭论的思想,又是无神论吗?在这里,又使我们不能不想起道家。

因为道家在古代毕竟是最进步的思想的表现。所谓“天地不仁”,所谓“其鬼不神”,这样带有无神论色彩的议论,恐怕除站在唯物观点的道家以外,是不容易得到的。

第三、从辩证法的唯物论方面观察

由上面的说明,我们知道中国哲学有辩证法,也有仅少的唯物论,然则有没有辩证法的唯物论的思想呢?那只有一个“否定”的答复。因为辩证法的唯物论,绝不是辩证法和唯物论的总和。就令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Feuerbach)的唯物论相加,也绝不能说便是辩证法的唯物论。

中国的哲学现在将要开始走上辩证法的唯物论的步式,这固然有其他的社会背景,也不能说不是西洋哲学之赐。辩证法的唯物论是古来各派哲学的大集成,也是古来各派哲学的总清算。我们不妨在这里单叙述辩证法的唯物论几个根本要素。

辩证法的唯物论研究的对象,是整一性的物质体,它以为所研究的范围,只有这一物质体的世界,此外不承认有任何世界。当然不承认有所谓理念界,或其他超绝的世界。既以这整一性的物质体为研究的对象,则这对象呈现于我们的前面,明明白白地是流动变化的。在所谓理念界或其他超绝的世界,也许可以假想它是不流动变化的,但在这现实的世间,却无法否认流动变化的事实。质言之,这现实的世间便是一种过程。既无法否认流动变化的事实,试问流动变化何以发生?这便是由于矛盾作用,即由于对立的统一和统一的分裂。在这里,便是把现实的世间看作一种发展的过程。既谈到发展,便有两种见地:一种是把发展当作量的增大或减小,仅由于一种外的动机;一种是把发展当作质的变化,乃由于矛盾之内的合法则性。前者是机械论的见解,后者是辩证法的见解。后者认宇宙一切事物,是对立的统一,同时又是统一的分裂,即认宇宙事物是统一而分裂的过程,是统一和分裂的相互关系。明白地说:对立的统一是相对的,统一的分裂是绝对的。也就是说:矛盾本身即为物质体自己运动的源泉,亦即为一切发展的起动力。这便是辩证法的唯物论理论的核心。

上面已经提到量和质的问题。在发展过程内有量和质相互移行的法则。没有有量而无质的,也没有有质而无量的,质发生同时量便增大。量增大到某种规定性,即发生新质。这便是量向质的移行。当量向质移行的瞬间,有一定的瞬间,其质量全被保存;在其时过程中断,由一质量向全相异的他质量移行,即由一合法则性向他一合法则性而作一次飞跃。飞跃见之于客观的诸现象,也见之于人类的思维。飞跃并不是不可思议的现象。将要达到飞跃之际,意识间无意识间,或迟或速地,须作一定的准备。水在成为水蒸气之际,须经过温水一个阶段。封建社会在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之际,须依凭商品交换一定的量之增大。不仅如此,由于质的不同,而飞跃的方法有不同,飞跃的形态和速度亦有不同。水对于冰之飞跃,在一瞬间之内即有可能。封建社会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之飞跃,则或需数百年之久,甚或需千余年之久,殊无一定。’在这里,便须明白飞跃的特殊性并须进一步明白这特殊性是非常重要的。观念论派或机械论派的学者,每每忽视这点,所以对宇宙发展终于不能说明。

在上面所述的两个根本要素——对立的统一,统一的分裂的法则和质与量相互移行的法则——之外,还有一个根本要素,便是否定的否定的法则。这个法则是使“对立的统一”而具体化的东西。在矛盾的一个发展阶段,是新矛盾(质和量)对从前矛盾的否定,迨至其次的新矛盾成熟之际,便把曾经否定的矛盾再来一次否定,这便是矛盾发展的法则。譬如一粒麦种,这麦种当发芽生茎之际,便自身腐烂,而遭受一次否定,迨至新麦含穗,长成数十粒乃至数百粒的麦粒之时,则其麦枯朽,便又遭受一次否定。于是由一粒的麦粒向数十粒乃至数百粒的麦粒而发展。此外如米,如粟,乃至其他植物,虽其形态、环境等有不同,而所以根据这种法则以遂其发展之道则一。不仅植物如此,动物亦如此。譬如一条蚕种,是对于此前的卵的否定而产生。迨经三五夜以后,便制成茧巢,而变为蛹,于是又作第二次否定的蛾的准备。这第二次否定蛾,得产数千颗乃至数万颗的卵。于是由一颗的卵向数千颗乃至数万颗的卵而发展。此外如牛马猫鼠之类亦莫不如此。这样看来,否定的否定的法则,几遍动植物界而皆然。但观念论派或机械论派的学者每每把这种法则看作和黑格尔的三段式(%一ad)相同。结果不是二次否定,而是三次否定。譬如上面所举的蚕种的例子,单从外面的形式的方面去考察,便有这样的变化,即是卵一蚕一蛹蛾,这不是二次否定,而是三次否定。这便是由于不理解否定的否定的法则所产生的结果。否定的否定的法则之真正的意味,是由一矛盾向他矛盾转化,即由一合法则性向他一合法则性转化。否定卵的蚕一蛹一蛾的变异阶段,并不含有新的合法则性,迨达到蛾产卵的阶段时,始有新的合法则性之产生。这点不能理解,其不能获得正确的观察,乃势所必然。我们观察否定的否定的法则,不可凭依外面的形式,而须根据内部的矛盾的进展。否则便不免陷于图式主义,而认否定的否定的法则与黑格尔的三段式相同。我们绝不能说昆虫被鸟吃掉,鸟又被猛兽吃掉,是否定的否定的法则。这只是三段式的机械看法,而不是辩证法的否定。这在研究辩证法的人是应该特别注意的。

上面所述三个根本要素,是现代唯物论的理论阶段,这不仅中国哲学谈不到这步,即西洋哲学亦未必都理解到这点。不过单就哲学的基础说,它的发展可能性是比较地大。因为辩证法的思想和唯物论的思想,它都能得到平均的发展;有了这样的基础,要走上辩证法的唯物论,自然比较容易。况且自然科学的发达,如进化论、相对论、发生学、细胞学等等的发生和发展,都是促进这种新哲学发展的旁因。那么,西洋哲学确实比中国哲学要有希望的了。不过新哲学的发展,并不完全依据固有哲学的基础,而社会的发展阶段,自亦为其要因。照这样说,中国哲学在最近的将来究竟发展到如何的程度,这并不决定于已往的收获,而只决定于我们现在的努力。我们正不必一切从已往推测未来,也不必为未来而抹杀既往,我们只要把握住辩证发展的法则,就随时随地都可以确定我们研究的指针。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胡适成名作,在北大讲义内容基础上,胡适经过一年的删补修定,写成《每天学点中国哲学》(原书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它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辉煌成果。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绝对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思维决定成败。思维控制着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了人的视野和成就。正确的思维方式,让你事半功倍,青云直上;错误的思维方式,让你茫无头绪,劳而无功。然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提高。本书概括总结了12种思维方式、精选了54道思维名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你如何正确地思考和选择,让你在一筹莫展中找到突破,在乱七八糟中理出头绪,在山穷水尽时峰回路转,从而增强你的思维能力,激发你的大脑潜能,在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
  •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他从来都是一个面对世人冷遇及逆境仍能保持意志力强大、内心坚毅的人,而对于身后的声誉他也是充满信心的:“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20世纪的序幕刚刚拉开,尼采在受尽精神疾病折磨后溘然长逝。然而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不久之后,尼采的思想逐渐被发掘并得到重视。
  •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灿烂夺目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彩虹。
热门推荐
  • 离火炼器师

    离火炼器师

    生死之间走过两三个来回,大难不死的杨骏考虑生死的意义。超越仙灵的离火之气,吞噬一切的毁天炎帝,杀神戮仙的上古神兵。这是一个俗子以炼器封神的传奇之路。他不再是那个小工匠,他是所有人的主宰!
  • 雁不群飞

    雁不群飞

    深夜空灵的召唤,通向地狱还是,天堂?遗忘,追寻。
  • 太上无果

    太上无果

    忘情而至公,得情忘情,不为情绪所动,不为情感所扰。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命之制在气。死者生之根,生者死之根。恩生于害,害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天道无情,太上忘情。两者皆是抛弃一切之情,但一者为无、一者为有,不可同语。
  • 五道之幽诛

    五道之幽诛

    百人入选,一人证道。独掌幽冥!长生路上独闯木桥!
  • 娇宠之爱妻如命

    娇宠之爱妻如命

    铭记于心,宣之于世,所以他说他叫心铭世,她说好,那她叫心萱。女版简介从没想过世界上有一个人的存在可以让自己如此心安,但是,有司夜的地方就是如此,在他身边的顾安只要照顾好自己,其余的统统可以交给他,因为他是她的靠山,他可以宠她宠到无法无天当听到他已经娶了别人时,顾安觉得心灰意冷,赌气嫁给了另一个男人,但是她不爱那个男人,所以当那个男人公然带女人回家时,她只想出门给人家腾出办事空间,顾安觉得,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人爱她如斯,再没有人如此动真心的疼爱她,活着也是行尸走肉,与其如此,不活也罢当顾安再次睁开眼时,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他的妻子!(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夜光光的爆笑江湖:神偷公主

    夜光光的爆笑江湖:神偷公主

    真正的神偷做了神捕,神捕退隐江湖,于是收了古灵精怪公主为徒,公主劫富济贫,行走江湖,夜不归宿,美名其曰:体察民情。实际则是:逃婚。她不愿意接受政治婚姻,哪怕对方帅的一塌糊涂。然而有偷必有捕,奇迹的是他们成为了搭档,他一袭白衣站于屋顶,她一袭黑衣游走于“财房”,她偷窃,他望风,她将银子盗走,他将贪官伏法。于是,在那场神偷和神捕的追逐里,忽然发现,自古,神偷都逃不过神捕。
  • 叶定情心

    叶定情心

    本文以女主人公筱叶的艰苦生活和她的复杂感情故事为主,重点叙述与其暗恋对象梓木的曲折爱情历程。机缘巧合之下二人相识,然后从对敌冲突到携手共进,再到朦胧生爱、互相促进共同进取,再到扑朔迷离、若有若无、缠绵悱恻,再到后来的水落石出、海阔天明、缘定三生。这其中还包括筱叶等人的错综复杂的爱情关系。本文以筱叶与梓木的淳朴至真的浪漫唯美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农村八零后的婉转曲折却积极向上的生活原型为副线,使我们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和诠释八零后的一代。本文具有极丰富的故事性和极强的趣味性,更以爱情的波荡起伏为主要特色,使我们深入此书其中时仿佛已经身临其境。
  • 仙鼎尘缘

    仙鼎尘缘

    意外得到的一座小鼎让渡劫失败的方尘重生到一个修真世界,成为了一名还在腹中的婴儿。让他更惊喜的是,鼎中的真龙法、鲲鹏法、饕餮法等诸多太古凶兽的传承,似乎都有机会修炼了。
  • 榆枋短歌

    榆枋短歌

    他们的生活如此庸常,他们的奋斗如此艰辛,他们无力冲天高飞,在榆枋间唱出一曲撩人的短歌。
  • 我的青春期日记

    我的青春期日记

    半夜我在酒吧救了个大美女带回了宾馆,一夜过去,没想到她竟然是我的班主任老师!我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