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陈
铺陈是指元旦期间百姓的日常节庆活动的一个细节。铺陈尤其在台湾地方民俗中颇为盛行。铺陈的主要内容是:民间元旦人家门口张灯结彩,八仙桌面摆放水仙和鲜花,大门口两边门框竖立甜美甘蔗。《琵琶记》里面有所谓:“铺陈得整整齐齐。”刘熙《释名》说得更是比较明确:“敷布其义谓之赋。”实际赋也就是铺陈。铺陈是一种直书其事、体物写志的艺术表现手法。朱光潜在《诗论·诗的境界》以为:“汉魏时赋最盛,诗受赋的影响,也逐渐在铺陈词藻上做功夫。”
人日
农历正月初七是民间的“人日节”。顾名思义,人日就是人的生日。民间“人日节”又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等。这个日子并不是某一个人的生日,而是传说中整个人类的生日。古时候,人日是民间庆祝的大节日之一。早在远古,东方就有人首蛇身的女娲造人之讲。西汉时期,东方朔《占书》的排次以为:“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由此可见,人排笫七。唐代,民间相当重视人日节。高适的《人曰寄杜二拾遗》诗中就有:“今年人目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感怀,表达了唐代人日节不仅仅祈祥祝安,而且有添福思亲的气氛。
民间传说女娲初创世,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目。汉朝开始已经有了人日节俗。魏晋以后开始重新重视起来。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所谓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做彩胜或者华胜,从晋朝开始已经有了剪彩为花的习俗。过去皇上在人日这一天往往赐给群臣金彩人胜,所谓“胜”也称之为“巧胜”,是一种民间装饰品。北方的人日里习惯吃春饼卷盒子菜,并且在庭院内摊煎饼,号称“熏天”。西南地区的成都人自古就有人日游览杜甫草堂的民间习俗,这也表示了成都百姓对诗圣杜甫的尊敬和怀念。
元旦
依据史书之说,中国的元旦起始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关于“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的吴自牧在其《梦粱录》卷一里的“正月”条目记有:“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旦在《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称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中国学者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当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巅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过考证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发现了被简化的“旦”的象形文字。民间的“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或农历,也就是阴历正月初一。
元旦还有“初”和“始”的意思。元旦的旦说的是“日子”。元和旦两个字合起来称为“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中的第一天。在汉语中,元旦在各地方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还有叫“正月初一”的等等。那么正月初一从哪一天算起呢?至少在汉武帝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夏朝夏历以孟喜月即元月作为正月。商朝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作为正月。周朝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作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阳春月(十月)作为正月,也就是每年的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时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作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即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这种元旦叫法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这是中国最初的夏历,也就是农历或者阴历。不过这个元旦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数百年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为了跟民间农历大年有所区别。老百姓也就不再把春节当成元旦了。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上正式使用是公元1912年。规定阳历即公历1月1日为新年。今天,我们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开始。于是“元旦”列入了法定节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统一的新年节日。
腊八
民间有“要过春节,先进腊月”的说法。对于腊月,历史上文人刘言史有诗日:“不知何树幽崖里,腊月花开似北人。”农历腊月里的腊日。是指农历十二月的第一天。杜甫的诗曾经这样表达对于腊目的感受:“腊日常年媛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腊月初八”是百姓最讲究的喜兴字眼。“腊”最早出自周代社会,腊的原意是指古代时候农历十二月的一个祭名。《左传·僖公五年》有这样一句话:“虞不腊矣”。因为有了这个腊字,所以后来百姓把整个农历十二月都叫做腊月了。腊月通常是一年当中的第十二个月的俗称。
其实。腊月的问世还跟旧时民间百姓信佛有关。所以这个腊,还是一个佛教术语。相传来自古代印度婆罗门雨期禁足旧习之风。在佛门戒律当中规定,受戒之后每年夏季雨时三个月安居一处,修习教义,这一时期称为一腊。
佛子受戒一年时光也叫做一腊。相传每一年的农历腊月之八属于佛教的节日,都会煮粥供佛。这个粥就叫做腊八粥。早先时候,腊八粥的又名叫七宝粥。过去的百姓总是愿意把农历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当做美食,看成是进入春节大年的头一顿上品宴席。周密的《武林旧事卷三》这样记载道:“农历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酪、柿子、栗子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民间名章《燕京岁时记》更有翔实的记录:“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之类以作点染。”确实,这样丰盛的腊八粥,应该是传统春节里的第一口美食。
大年
在百姓日常生活中,人们总还是习惯把春节叫做“大年”。所谓“大年”,在中国古代的含义是果实丰收的象征。禾谷果实一年一熟,“年”字便与生活时间有了联系,经过逐渐演变发展,人们就把“年”作为时间单位。在远古时期,人们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欢庆丰收活动,后来相沿成习,就把立春前后的农历正月初一定为举世欢庆的民间节日。每逢到了这个时候,人们就要团聚在一起过年了。其实,民间百姓为了纪念一个名叫万年的人,把所过的春节也叫做“年”。关于过年有一个古老传说:相传商朝时候,有一个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民间节令并不有利农事安排,就想把民间节令测定准确。他受到了日光之下树影移动规律的启发,设计发明了测日观影用的计算天时长短的“日晷仪”。可是,当时日晷仪还有缺陷,一到阴雨天和夜晚,就无所作为了。于是,万年勤思苦想,又受到山崖滴水的启发,设计了一个什么时候都可以用的五层漏壶。以此用来计算天时。通过仔细观察和记录,万年发现每隔365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次,最长的一天是夏至,最短的一天是冬至。
当时,商朝的天子叫祖乙,他对节令的无常也很着急,便召集百官查找原因商讨对策。当时的节令官名叫阿衡,他害怕国君怪罪自己,便谎称是人们得罪了天神,才使得节令失常。祖乙听信了阿衡的话,亲自带领百官祭天,仍然不见成效。万年知道了,带着日晷仪和漏壶去见天子,当面向国君说明节令不准的原因和日月运行的规律。祖乙听后便留下了万年,并派人跟随万年建好日晷仪和漏水壶亭,继续观测。万年受到天子重视,阿衡非常嫉恨,怕万年定出新历后受到责罚,就派出刺客刺杀万年,结果刺客被抓住。太子重罚阿衡。且登上日晷台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着祖乙说道:“现在正是十二月刚满,旧岁已完之时,新春又将开始,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高兴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后来万年制定出太阳历。这时,他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万年把太阳历献给继任国君,国君被万年的献身精神打动,于是就把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并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扫尘
清洁衣物被帐,打扫屋顶屋角,洗净台凳桌椅的污垢,谓之“扫尘”。相传它始于古代人们除疫祛灾的一种迷信仪式。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民间把这一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做“扫尘日”。北方称“扫房”,南方叫做“掸尘”。春节前扫尘是我民间百姓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阊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关于扫尘的由来有一故事,相传人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像影子一样跟随人行踪。三尸神是一个喜欢阿谀奉承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说得脏乱不堪。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是一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有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正在诅咒天帝,而且还要谋反天庭。玉皇大帝怒气降旨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又命王灵官除夕之夜下界,对谋反者满门抄斩。灶君神发现了三尸神的恶行,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很快想出了一个办法:腊月二十三目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不清洁的人家灶王爷拒不进宅。于是民间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团聚欢乐,找不到任何劣迹,就赶回天上把人间祥和安乐、凡人如意的和美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百姓为了感激灶王爷除难消灾,所以新年开始,扫尘保留了送灶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