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39000000005

第5章 尘世中成长(2)

一来到城门口就发现大象的尸体塞住了道路。难陀从人们的议论中了解到事情的原委,他觉得提婆达多的所作所为影响了全城的交通,一定会被国王责怪的,他便想办法来尽力补救。难陀王子分开众人,来到大象尸体边,抓起大象的鼻子,将其拖离城门,让众人通行。这时,悉达多太子也回到了城门口。看见白象死去,他上前摸摸白象的额头,似乎是为它哀悼,然后用左手举起大象,用右手承接,从虚空中将大象扔到城外很远的地方。大象落到地上,砸出一个大坑,人们感叹太子的神力,为了纪念此事,就将这个大坑称为“象坑”。

悉达多太子为白象的死而伤感,那毕竟是降生于世的生灵,却间接地因为他而失去了生命,这是他的过失。但是太子并没有在净饭王面前将此事大肆渲染,使提婆达多受罚。他宽容地包纳了兄弟的过失,理解他的心情,用自己默默的关心来温暖他的心。

§§§第二节思索和探问死亡的权柄掌握在谁的手里?

人的生命为什么有长短?神明在哪里永生?从人的世界到圣者的世界有多远?要走多长时间?能不能到达?神明在哪里?如果我看不见他们,怎样证明他们的存在?……向无极处无休止地探问,用自己的生命追寻解脱之道,这是从悉达多降生之时就开始的宿命。

生母何在

尽管姨母的疼爱如大海般充盈深沉,尽管父亲的期望如圣山般崇高,尽管生活如鲜花一样锦绣甜蜜,尽管生命如莲花一样吉祥……但生母为什么匆匆离世,生命到底是什么,人生是苦还是甜,悉达多常常这样思考,在庭院中默默伫立。不同于别的孩子那样单纯懵懂,不像其他王公贵族一样骄奢傲慢,他是那样温和平静,悠然自在,独自于生活中体味人生真谛。

太子长得无比俊秀,对父亲和姨母彬彬有礼,对周围的人和蔼可亲,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伶俐的口齿毫不迟疑地回答着各种问题,他喜欢男孩子的运动和游戏。但是,他总给人一种可敬不可即的感觉。

他的眼睛是那样晶莹透彻,那里映照着一个凡人不曾涉足的世界。净饭王看着他玩耍、学习,注视着他的眼睛,也从他那双半透明的眼睛里看到一个迄今他所不曾熟知的世界。这种陌生遥远的感觉像一把利剑直刺他的心。

对于生母,虽然悉达多太子连最模糊的记忆也不存在,但是他却有最诚挚的怀念。母亲像夜空中那皎洁的明月,像圣山上那洁白的雪。

母亲居住在神明的宫殿,但是却不能在他面前出现,不能抱着他说着温暖的话语。姨母摩诃波阁波提是和蔼亲切的,她对悉达多太子视如己出,从不偏袒自己的儿子难陀,总是公允而仁慈地处理一切。悉达多感激她、敬重她,但是她仍不是他的母亲。他隐约地体会到生命中抑郁的成分,他常常抑制年少奔腾的热情,采取冷静旁观的态度看待世事.在别人的亲情中体会生母的影子。是什么夺走了本来绽放的生命?诞生和死亡之间相隔多远?那个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记忆的生母,似乎在他心里留下一个烙印,一个初识生死莫测的烙印。

生死何在

太子渐渐长大,日复一日的宫廷生活已不能再满足他那求知欲旺盛的心。皇宫外是什么样的世界,平凡的百姓如何生活,这些对于悉达多太子来说是未解的谜题。他曾经在出巡的时候看到过百姓,路旁的百姓们喊着他的名字为他欢呼,虽然他不曾为他们做过什么;他曾在皇宫的高楼上看到过百姓,他们是如同蝼蚁那么小的一点点,在田地里、街市上劳劳碌碌。

但是那些陌生的百姓,是他将来要保护的群体,他要带给他们祥和的生活,而他却一点也不了解他们是如何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百姓与贵族们一样也是神明的宠儿吗?太子决定去市井村落亲眼看看。

净饭王为太子的请求踌躇了好一阵子,终于还是同意了,他加派官员和侍卫伴随太子出游,并要求他们绝对保证太子的安全,不可带领太子观看悲惨的景象,太子有什么举动言语都必须及时向他汇报。

于是群臣陪伴太子来到城外观看耕田犁作的人劳动的场景。见到吉祥的太子到来,农人们欢欣鼓舞,连连示范耕田的动作、技巧,老一辈的农人们还忆及当年太子诞生时那美丽的丰收景象。看着农人黝黑的皮肤,看到他们颗颗汗珠滴落泥土,看着锋利的犁具将泥土划开翻起,太子为眼前的景象沉思。泥土翻开,泥土之下的世界显露,虫子随泥土一起被翻出,转瞬间又被各种鸟雀啄食,鸟雀飞上天空成为猛禽的食物,猛禽猛兽也会成为人类餐桌上的食物,人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衰老、最终死亡。思索这其中的因果,悉达多太子生起慈悲之心,哀叹世间竟有如此巨大的苦痛。时光匆匆,世事变迁,人的生命如同朝露一般短暂,忧愁和畏惧无可限量。日月穿梭,时光流转,呼吸一旦停止,人就死去结束一生。无论王室贵族、黎民百姓,在由生而死的道路上无一幸免。一切生灵都不能逃脱最终死亡的结局。天、人的开始和终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这三道的痛苦,简直无法说出、不可记载。地狱、畜生、鬼、人、天是为五趣,这五趣的生生死死、轮回转世没有边际。人沉没于生死循环的苦海而不觉悟,这种痛苦难以言喻。

田地旁边有一棵阎浮树,它高大粗壮、枝叶繁茂。悉达多太子走到这棵树下继续默默思索。他结跏趺坐(见第42页),专一心境进行禅思,无念无想,纳法在心,犹如明镜无心现物。这是悉达多太子第一次进行禅思,也是天上地下第一等的大事。虚空中有许多神仙飞翔,至此却不能通过。仙人们就停下来落到地上,看到菩萨禅思打坐人定,他们纷纷赞叹这是天上地下从未有过的事。那时,明媚的阳光洒遍大地,驱走一切黑暗,阎浮树弯曲枝干遮覆住菩萨的身体,一切树木全都曲躬,向着菩萨。随行的臣子看到此情此景,不觉也惊呆了,等回过神来,他们便立刻飞奔去向国王禀报。净饭王听了臣下的汇报后很快来到树下,他看见悉达多太子威神吉祥,体态无比高大,双目微合,似乎正与另一个世界的众生交流。

后世人们这样称颂道:如同大火在高山顶上燃烧,如同月亮在群星环绕中放光,佛显现身体(应化身)在树下禅定,威严光明无处不在。他幼年之时,就自然打坐禅思。他身体上的威赫神光,明亮透彻普照世间。十方世界、神仙凡人都由此得到救济超度。

超越生死的苦痛,脱离轮回的苦海,领悟世间的真谛,悉达多太子以此为目的,为解救世人苦苦思索。他那深邃的思想,慈悲的胸怀,在天地之间释放光明。

命运何在

观看过田间农耕之后,太子随净饭王驾车回宫。一路上,太子还在细细体味人生。王室贵族、黎民百姓、隐者沙门、鸟兽鱼虫……世间万物都在有限的时光里挣扎,那命运多么不同,又是多么相似。

这是个贵贱有别的世界,人世间并不是宁静的圣地。这片宽广的大陆上,有许多割据的小国。每个国家都有种族等级,职业分化。婆罗门自封为最高领导者,是第一个等级,从事祭祀,教授吠陀,其他等级均要无条件服从。刹帝利是第二等级,即王公贵族,他们掌握军政大权,统治整个国家。第三个等级是吠舍,即一般的农工商,是平民。他们没有权利读书认字。第四个等级是首陀罗,是最下层的人。人们说他们是前世的罪人,今生的奴隶。婆罗门与王公贵族们享受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在鲜花和锦绣中礼赞神明,他们得到的一切浸透了下层人民的血汗。平民们日日劳作,辛苦得食,还要奉养上层阶级的人。

奴隶们没有自由没有财产,一切都属于主人,命运不由自己主宰。人一出生,就决定了等级,还懵懂未知就被设定好了命运,贵族呼风唤雨,贱民苟且偷生。人的命运多么不同。悉达多太子看看自己的锦衣华服、车马仆从,想想耕作的农人疲惫消瘦、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不由得眉头深锁。

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人世间并不是温情的花园。入耕作,虫儿翻出,鸟雀吃虫,猛兽吃鸟,人吃鸟兽,为了活命而残酷无情地杀害弱小,众生都是这样弱肉强食,直至死之将至。人与鸟兽的生命轨迹不同,不同等级的人生命经历不同,但是,无论人或鸟兽,无论贵族奴隶,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一样地摆脱不了吃人与被吃的命运,最终也逃不脱死亡的结局。命运又多么的相同!悉达多太子想到众生来世上一遭,辛苦挣扎,又在相似的悲苦中死去,顿时产生慈悲之心,不由得落下泪来。

这是个等待拯救的世界,命运可以得到救赎。婆罗门守着吠陀,向神明祈求奢华;刹帝利紧握权力,一心要统治世界;吠舍苦苦劳作,但求温饱;首陀罗战战兢兢,在主人的恩威下讨生活;隐者沙门逃脱物欲的苦海,追求精神的崇高,修行一世,解救了自己,顾不得他人。众生在自己的命运中沉浮,经历苦痛却不自知。唯有寻求解脱之道,领悟世界真谛,修炼大慈悲之心,才能跳出无边苦海。悉达多太子再三思索,却还不能得知真正的解脱之道是什么,不禁感到前路漫漫、责任重大。

净饭王留意观察太子的表情。他那深锁的眉头、怜悯的神色、晶莹的泪珠都令净饭王心惊肉跳,阿私陀仙人和相师们的话又回响在耳边。“不,我不要佛,我要转轮圣王!我精心培养的儿子一定要成为转轮圣王。”净饭王也开始暗暗思索未来……

同类推荐
  •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本书讲述了《红楼梦》的一些故事。全书忠实于原著,在保持原著故事连续性的同时,保持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全书语言简洁易懂、生动形象,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 随意的溪流

    随意的溪流

    如梭的岁月,在这口井的井口留下了深陷的痕迹。那木头上竟被井绳锯磨出一道道凹槽,仔细想一想,就感觉有些惊心动魄。你想啊,一方是柔软的绳子,一方是坚硬的木头,双方却在漫长的过程中互为对手。坚硬的木头磨损了柔软的绳子,而柔软的绳子通样也磨损了坚硬的木头。那么,究竟是谁厉害呢,说来说去建是时间这个东西厉害。
  • 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爱国: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创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求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奉献: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1981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转发国家经委党组《关于工业学大庆问题的报告》,以中央文件的形式肯定了国家经委党组对大庆精神的概括,即发愤图强、自力更生,以实际行动为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无所畏惧、勇挑重担,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讲究科学、“三老四严”,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忘我劳动,为国家分担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楚辞)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楚辞)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女主求抱大腿

    穿越之女主求抱大腿

    在21世纪饱受煎熬的尹以沫在上网时看到了一个自己心仪已久的咒语——穿越咒语.穿越?好像挺好玩的。信念?我有啊。白蜡烛?去买呗。于是乎,尹以沫踏上了一条勾搭男女主以求生存的阳光大道~
  • 风云之长生

    风云之长生

    邓宵意外来到风云世界,看他如何在这个风起云涌的世界,掀起万丈波澜。
  • 弱水女神

    弱水女神

    一部当代富豪成长的传奇经历,一部情仇爱恨交织的离奇故事,一部惊世骇俗再现的心路里程。写给商场冲杀拼搏的富豪们,在把握商机创造财富的同时,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场生活,跌宕起伏的情感世界,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驾驭自己的情欲,把握自己的命运,创造自己的前景。这是一部财富人生的生存法则、情感激励和行为规范。为读者揭示富豪们鲜为人知的私家生活与奋斗历程,用惊心动魂的事这实告诉人们,财富不是唯一的幸福,金钱不是唯一的追求,还有比金钱与财富更珍贵更神圣的理念,那就是灵魂的修炼与社会的价值。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异闻默示录

    异闻默示录

    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拾荒者在两只神秘部队交战过的战场捡到了一本空白的本子。六十八年后,大学老宿舍楼传说中闹鬼封闭了七年的宿舍514再次打开了门。我们在宿舍里找到了一本神秘的笔记本,引发了骇人的巨变。两年后,一场离奇的车祸,一位陌生的老人再次把早已丢失的笔记本交给了我。危险随之而来。惊悚,悬疑,爱情,鬼怪,超能,科技,平行世界,高维生物入侵——随着我一次次险象环生的经历,最终,一个破碎坍塌的宇宙出现在我面前。
  • 倾尽天下:重生宠妃

    倾尽天下:重生宠妃

    鬼影,因一次被人算计的任务而一朝穿越成光明大陆上东离国大家族的废柴小姐。前身懦弱,未婚夫又被姐姐抢了去。却让鬼影重生于身上,且看她如何报仇。不过,她一直有个疑问:每天黏在她身边的某只妖孽是怎么回事?且听我细细道来
  • 道门鬼闻抄

    道门鬼闻抄

    清朝末年,天下大乱。关东奉天行省辖下昌图府,有一门捉鬼降妖的师徒,有一众光怪陆离的鬼怪山精。官兵、富商、八旗子弟,戏子、书生、道士、和尚,无非都是在世的皮囊。胡黄常白各路仙家,在人间上演了一出出好戏。魑魅魍魉种种鬼怪,未必是天生的孽障。讲书的一落惊堂,众客官细闻其详。本书内容纯属鬼说鬼话、鬼言鬼语、鬼哭鬼笑、鬼打鬼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第一眼爱情

    第一眼爱情

    一见钟情。只是四个字,她却尽了全力去追寻,羞辱,误会,无数的疼痛只为了抓住心口最深的悸动。一见倾心。只是四个字,他却深深地抗拒着,爱情来得太快,太措手不及,让不相信爱情的他慌乱了,抵抗,逃避,只为了避免再一次的伤害。爱情,不可抗拒无可逃避,再多的推都无法熄灭那在心底燃起的火焰。第一眼爱情,用眼泪和疼痛演绎一场唯美的爱情故事。
  • 胤乾坤

    胤乾坤

    荒淫暴君纣王后裔,至圣仙师鬼谷门生。孔孟岂敌修为,老庄何媲道行。窥我华夏泱泱文明,我为苍生斩幽冥!绝我殷商绵绵国祚,我为血脉改天道!传国玉玺在手,天下我有!九龙神鼎我有,我主神州!诸君,饮胜!
  • 我家猫仙大人

    我家猫仙大人

    “少年我看你骨骼惊奇,是个练武奇才,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不干!”“让你撸啊撸上王者!”“这……考虑考虑!”“帮你泡妹子!”“维护世界和平一直是我最大的心愿!”林奇义正言辞的说道。
  • 物华天择之太平道

    物华天择之太平道

    本书是《物华天择惊悚探险系列小说》之一,书中围绕三国时期张角的《太平要术》及其护法圣器的传说而展开。当中大量涉及宗教、历史人物、神话及古代传说,但皆取自有关史料和民间传说。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紧张剌激,悬念叠起、逻辑严紧,各种迷团往往在意料之外,却又都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