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节思村有名气,傅秋涛的人马散落在这些沟沟垅垅里,叫做游击队,很有些气候,国民党的王紫剑县长颇为慌神,数次跑到长沙,央请省府的赵主席求些中央军来清剿,于是就引出了杨森到蒋山这出闲话。
蒋山是块穷地方,山多,芦溪河费了好多周折,才从这里找了个口子钻出去。兵慌马乱的日月,这个口子自然就重要起来。口子旁侧有块旷地,黑压压地铺陈了一些烟砖层,成就一方村落,村落房间不少,人丁也还发达,住户是一色的杨姓,还有祠堂,这地方,山里人也就随口叫它杨家祠堂了。杨家祠堂是保长办公的地方,热闹。
杨森来了,从浏阳取近道,翻连云山来的。队伍穿了制服,扛着枪,很雄武。杨家祠堂是进入思村腹地的要冲,杨将军自然就把军马驻扎到了此地。
据说杨将军从小轿车中走出时,脸上是很为冷峻的,威严的目光里,也似有火星闪烁,大家知道,此人是来者不善了。
杨将军却笑了,因为他看到了“杨氏宗祠”乌黑的牌匾。他拒绝了王县长摆好的宴席,执意要先人祖厅拜祭祖宗。他取下军帽,光着肥硕的脑袋,虔诚地向列祖列宗三磕九拜。屋场外,兵勇们慌忙齐齐持枪朝天,一阵砰砰乱射,算是鸣炮。那场面,真个是气势如虹。
因了杨将军的尊祖,躲兵的杨家人便齐齐回来,参拜祖宗的俊彦,将军兴致于是愈高,满脸的麻子灿灿地舞动。
兵马就进山清剿去了,回来枪头却只挑几只山鸡野兔——傅秋涛的人都躲起来了。与族中长者开心交谈的杨大将军见状自然要发怒的,勒令手下继续寻找。第二天总算是抓回几个,细审才知都是杨家兄弟,杨森手一挥说,自家兄弟,放掉。自此他也就不再言剿共的事了。
杨森在杨家祠堂小住了一阵,把祠堂中供奉的杨氏宗谱细细读完后,才决定班师回长。回路走十八盘,杨兵不熟,山路又险恶,杨森就请宗祠里的杨家人引路,并帮他抬轿。杨家人欣然应诺。其时是夏日,天炎山高,兵马走得辛苦,一会儿就迷迷糊糊了。在十八盘山腰,杨家人趁机把轿子扔下山谷,之后钻进丛林,逃之天天。
杨森没摔死,只受了些惊吓。他想不通,深受自己信任的杨家人为啥要跟他过不去?杨家祠堂的人也想不通,这狗日的怎么也姓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