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31900000002

第2章 前言浓缩思想精华(2)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例子。在20世纪80年代,IBM在电子业中占有无可争辩的领导地位,IBM的大型计算机和个人电脑产业都处在领先地位。但是,在80年代中期,IBM也面临着一个选择:在大型计算机和个人电脑之间,应该把精力放在哪一边呢?

最后IBM决定,把精力放在大型的计算机领域里面去,也就是说,基本上把个人电脑这一块放弃了。为什么如此选择呢?因为IBM在大型计算机这一领域里占有霸主的地位,而IBM的个人电脑是刚刚起家,而且IBM认为个人电脑的利润非常微薄,所以这样选择会取得丰厚的利润。这就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说来有趣的是,这一决定正是追求高效率的结果。这一选择的结果,导致了IBM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的严重衰退、危机,甚至在90年代到了考虑“拆散拍卖”的地步。

我们举第三个例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教授在80年代写了一本十分重要的书,名为《第二个工业分水岭》。他们在这本书里,以汽车工业为着眼点,分析了世界工业国家因为选择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而带来了后来的工业的大起伏。他们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这样的:在19世纪产生了第一个工业的分水岭。在当时,大批量生产的技术出现了。一些国家,比如说美国、英国,选择了这种“大批量生产”的技术,而另外一些国家,如德国、日本,选择了或者说保存了以手工技术为主的生产方式。大批量生产的技术使用机械和自动技术的流水线工艺制造出了大批的标准产品,达到了规模效益。而这种技术的特点是:只需要使用专一化的机械,只需要半熟练的操作工人就可以了。而手工技术的特点是高度依赖熟练工人长期积累的技术,它使用的是多用途的机器。这种手工技术所使用的多用途机器可以用来生产各种产品,而大批量生产技术所使用的专一化的机器只能用来做某一种产品。

问题是,哪种生产技术有利于工业发展呢?答案是不一定,这取决于特定的环境条件。在20世纪20年代上半期特别是二战以后,西方工业化国家进入了一个经济繁荣期,这个时候消费者对汽车、对耐用品的需求急剧增加。而且消费群体的分化性不太大,各个阶层的需求十分类似。比如,一般的家庭如果能买一辆家用汽车就很不错了,对款式怎么样,颜色怎么样,型号怎么样,没有什么太多的追求。所以,这种大批量生产的技术特别适应这种市场环境,因为它可以大规模高效率地生产出标准产品来满足需求。福特公司的“T”型轿车,实际上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这两位教授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与美国在19世纪选择了大批量生产的工业技术是分不开的。所以,他们认为在19世纪第一个分水岭时,大家做的选择影响了以后一百年各个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道路。

但是,一旦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这种生产技术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桎梏了。例如,二战以后,随着工业化国家的生活富裕,消费者的口味开始发生分化了,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大批量生产技术所制造的标准产品了。比如,现在大家对车型、车身的颜色、车的功能等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大批量生产的技术,很难生产出非标准化的产品。这种现象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后表现尤为突出。石油危机以后,节油的小汽车特别受欢迎。但是,美国车一直都是那种很大型的,所谓的豪华的、舒适的车型。

因为美国的大型汽车生产使用的是专用型机器,工人没有熟练技术,所以转而生产节能款型汽车的反应慢、成本大、过程长。与此相反的是日本、德国当时采用的技术,含有很多的手工成分在里面,使用的是多用途机器,而这些机器很容易被重新组装调整,再去生产新的产品。工人的熟练技术可以不断改善、完善以适应新的工艺流程,对新产品的开发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这种条件下,日本和德国的这种生产技术,都特别适合当时消费需求的变化。因此,石油危机以后,日本和德国的汽车突然在美国市场上占领了非常强大的地位,而美国汽车工业长时期在低谷中徘徊,一直到90年代中期才有所好转。

上述这些例子,是要说明企业所面临的“追求效率和长期适应能力”之间的矛盾。

福特公司、IBM、美国的汽车工业都曾具有极高的效率和竞争能力,但是,它们都暴露出了对未来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非常弱的缺点。这些例子还说明,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不是某个组织或某个经营者所遇到的个别问题,而是各式各样的组织都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并且,现在企业的成功和发展往往很可能为今后的危机和衰落埋下了种子。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困难是什么

如果要提出应对战略,我们必须首先理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困难是什么。

首先,我们知道,没有一个组织可以独立生存,任何企业或组织都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发展。一个企业需要引进技术、引进人才,还要卖出它的产品,需要通过和外界环境、其他组织进行交换才能生存。大学也必须引进教学研究人才,招收学生,输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所以,任何企业组织都必须适应它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然而另一个问题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企业必须要提高效率,比其他的组织做得更好,才能得到资源,提高竞争能力,从而得以生存发展。所以,企业追求效率,可以说是对此时此地的环境条件的适应。

那么,企业是怎样追求效率的,怎样适应环境的呢?企业组织的效率和适应,是通过组织的结构化、稳定化来实现的。这里指的是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和正式结构的组织结构化、稳定化。这些组织制度对企业的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保存组织学习的经验教训,协调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关系,为组织的信誉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础。企业结构的稳定性促进了生产分工的精细化,提高了效率。所以,企业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资本。比如信贷机构愿意贷款给那些具有稳定结构的企业,人才也愿意流动到这样的企业。反之,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阶层经常改革,它就很难以一个稳定可信的企业形象出现在市场上,它也很难和环境建立稳定互利的交换关系。因此,组织的效率是建筑在稳定的组织结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常常观察到,一个成功的企业特别强调要健全规章制度、建立稳定的组织结构,强调提高效率、提高竞争能力。

既然这样,强调效率有什么不好呢?经济学家十分推崇效率,我们不妨用经济学的矛来攻经济学之盾。经济学家常说的一句话是这样的: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追求效率代表着什么?追求效率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代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未来环境的长期适应能力的削弱。

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认识这种长期适应能力的困难。第一,稳定的组织结构,意味着有稳定的信息收集和加工渠道。高效率的组织过程,大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结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一环套一环。一个成功的企业,通常会利用企业文化来强化这种组织关系。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成员之间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建立的一种规则和行为规范。既然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的行为规范化,那么,组织的稳定化、信息的程序化和行为的规范化又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通过分工精细、协调有序的工艺来提高生产效率,使得一个生产过程可以把外界的干扰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但是,这样做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企业对外部市场环境的敏锐度下降了,重组生产过程的成本就大大提高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汽车业正是面临这样一个困境。二战以后,大批量生产的成功促使美国的各大汽车公司采纳了专一化的机械设备、工艺流程和与之配套的人力资本,也就是半熟练工人,他们只会操作标准化的工艺流程。这样,一旦环境条件变化了,这些汽车公司就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

首先是旧的信息加工渠道不适于收集新的信息。设计某一类汽车的工程师很难接受汽车模型、汽车制造的最新的技术信息。其次,适应新的环境的代价是很昂贵的,因为要更换大批的固定资本和机械,还有很多的人力资本,代价是非常大的,这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所以美国汽车业花费了近二十年才走过来。

因此,组织研究发现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当一个企业的效率越高时,这通常意味着它的适应范围就越窄,适应能力就越弱。

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一下。经济学家Kenneth Arrow曾经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指出了这样一个现象,可称之为“近邻效应”。所谓“近邻效应”就是说,人们总是愿意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附近寻找答案。例如,一个学哲学的学生如果想选修其他学科的课程,他通常会选择一门和他的原来领域比较接近的课程,比如说历史系的课程。

这样,他会觉得有很多相通之处,不会觉得跨度很大。再比如,一个企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化工领域,那么,在开拓新产品时,就会倾向于在化工领域或者和化工有关的领域里寻找。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途径依赖”现象。

Arrow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解释。即信息这种资源,有一个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特点,就是信息和占有者的不可分离性。有很多资源,在被出售后就和原来的占有者分离了,占有权就不存在了。但是,信息资源不是这样的。比如说,我有一项发明,我可以把这项发明的专利权转卖给别人,但是这个信息还在我的脑子里,它依然可以影响我的思想,影响我的行为。对于一个组织也是这样的,当它有了一些信息以后,它就有了相应的处理问题的办法,有了相应的经验,这些信息是通过组织结构、企业文化被保存下来的,而且很难被分离出去。信息的这个特点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呢?因为获得信息是有成本代价的,所以理性的个人、企业都试图降低获得信息的成本。而在已有信息的近邻区域去获得新的信息,比到一个崭新领域去获得新信息所付出的代价要低得多。

一个哲学系学生去修一门历史学课程,他所要花费的代价和成本,比修一门数学课程的成本要低得多。一个化工企业要得到和化工领域有关的信息,比要获得机械制造领域的信息所付出的代价要低得多。比如说,在当年福特汽车公司的“T”型号轿车大获成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时,它收集、加工有关其他车型的制造工艺的机会成本就增加了。Arrow提出的“近邻效应”的重要意义在于:人们从理性角度出发对效率的追求,恰恰可能导致适应范围、适应能力的萎缩。人们很愿意集中在这个近邻的领域,很难走出这个圈套。

我们刚才讲的这个效率和适应能力的矛盾的第三个原因是,一个稳定的组织结构,常常会产生稳定的利益集团。比如说,在。IBM考虑主机和PC微机的发展战略时,受到了围绕主机销售、服务而形成的利益集团的影响。因为在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IBM的主机不是卖给各个公司的,而是把主机“租佃”给各个公司的,配套的售后服务、安装、软件的开发、软件的升级、人员的培训等等,都是由IBM一手操办,这一块利润是相当高的,而当时面对纯粹个人用户的微机,利润却是非常非常低的。IBM在大型计算机领域做得十分成功,所以,围绕着大型计算机的利益集团也是非常庞大的。而在决定IBM发展方向的时候,各种利益集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他们说服IBM集中精力发展大型计算机。与IBM相似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汽车业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这一行业中的工会这一利益集团的牵制影响。

有个美国人写了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叫做《集体行动的逻辑》,他提出了一个有关大国为什么衰落的理论,他分析了许多成功大国的演变,写成了这本书。也和我们刚才讲的组织研究的道理一样。在经济繁荣发展的社会,这些利益集团总能建立起分配利益的统一战线。他们的行为常常减慢一个社会采用新技术、适应环境变化重新分配资源的能力,从而降低了经济发展速度。分配利益统一战线的积累促使政府法令变得越来越复杂,沟通越来越困难,从而改变了社会进化的方向。

现在把上面提出的问题做一个小结。短期效率和长期适应能力两者之间,有一个深刻的矛盾,是组织现象的一个悖论。换句话说就是,对此时此地的适应性越强,对未来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就越弱。我们上面讨论了这一矛盾产生的组织内部机制,包括组织的结构化、信息成本的最小化和建立在组织结构上的利益集团,这些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基本困境。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什么

那么,企业在面对真正的矛盾时,它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我们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一下企业环境的特点是什么。

如果企业的环境长期不变,那么,高效率的组织结构是最有竞争能力和生命力的。

如果消费者群体没有变化,那么,福特公司的“T”型轿车是最有竞争能力的。如果个人电脑的技术没有20世纪80年代的大突破,那么IBM的战略也不是错误的。如果没有70年代的石油危机,美国汽车工业也可能不会经历80年代和90年代的大的冲击和深刻危机。

同类推荐
  • 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本书从六个方面,即海外华侨与近代中国、创建组织、舆论宣传、经济援助、武装支持以及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海外华侨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介绍了海外华侨在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等革命组织以及宣传革命思潮、捐助并参加武装起义等方面的贡献。
  • 入唐三韩人研究

    入唐三韩人研究

    本书对入唐三韩人进行系统探讨,从新视角审视唐与三韩的关系。在学界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笔者充分利用正史记载,并结合石志资料、野史、笔记小说、各种文集和杂记等等进行论述。在论述过程中,侧重对“人”的相关情况(生平、出身、家庭情况、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生活追求)的探讨。
  • 走向绿色的欧洲:欧盟环境保护制度

    走向绿色的欧洲:欧盟环境保护制度

    欧洲联盟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根据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成立的,1993年正式运作,其前身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为避免混淆,本书中出现“欧共体”之处特指1993年欧盟成立之前,出现“欧盟”之处则表示1993年欧盟成立以后的名称。
  •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开篇即写道:“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已经有前人绘声绘色地书写过,我不愿意再写。我现在所创作的这部书绝不是为了讲述这一段大历史,而是志在思考、研究、透视这一场大革命。”这部作品从宏观角度揭示了大革命的本质、使命与功绩,从中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制度性诱因,从微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社会性诱因。这部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并从中获得历史的启示。
  • 迈向小康之路:一个基层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迈向小康之路:一个基层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回顾我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及取得的伟大成就,无一不是科学理论指导的结果。我们讲这样的理论、钻研这样的理论底气足、热情高。
热门推荐
  • 白衣公子

    白衣公子

    杨家有九郎,十金。但是世人只知杨家有八郎,十金,这九郎在杨家乃是眼中的宝,但是在世人的眼中这九郎去是杨家的污点。一个没有伴生兽一生不过百年的平凡人。且看这杨家九郎如何能够在平凡中过的不平凡。
  • 秦风(1)

    秦风(1)

    阿犁:匈奴草原上最美丽的公主,却一生颠沛流离,能爱却不能爱,能恨却不能恨。蒙恬:秦国大将,即使遍体鳞伤,也要将阿犁拥在怀中。赢政:千古一帝,有着一统六国的霸气,却无法将最爱的人留在身边。冒顿:匈奴太子,纵有举兵迎回阿犁的能力,却无法得到渴望的爱情。蒙毅:爱着,痛着,护着,却始终未将爱意告诉阿犁。 爱情在历史的这一页太过沉重,无法轻松翻过:草长鸢飞,战马荒漠,爱恨情愁化作秦风,歌唱着绝望的牧歌。本书是宫廷言情小说中出类拔萃的作品,文风绚烂,语言清新,笔触细腻。作者的历史文化底蕴相当深厚,情节设置高潮叠起,紧紧扣住读者的心,让人有读完的冲动。
  • 甘家洼风景

    甘家洼风景

    在这部由二十个短篇构成的长篇小说《甘家洼风景》里,作者王保忠塑造了城镇化、现代化浪潮中一个正在逝去的村庄典型——甘家洼,呈现农耕文明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尴尬处境,留守农民和外出务工者复杂的精神遭遇,试图为他们不甘泯灭的“野心”存史立传。
  • 大神匠

    大神匠

    从特殊部门黯然退伍的简仁本想简简单单浑浑噩噩的度过人生,但是上天却和他开了个玩笑,将游戏中的所有生活技能全部融合到他的身上,使其竟然在瞬间成为了神匠师。从此之后,养神兽,造神器的生活开始。什么,你有手枪大炮?这不算啥,哥们是符法师,既能制符又能制法阵,火符冰符玩死你。什么,你说你会治病?嘿嘿,哥们虽然不会看病,但是咱会炼丹啊,管你啥病,一颗药丸子下去,管好。……总之一句话,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咱做不到的,于是牛哄哄的人生,开始啦。
  • 霸道夫君:赖上懒懒警妃

    霸道夫君:赖上懒懒警妃

    她是金牌女警,慵懒灵动的眼眸下透着精明凌厉。一次爆炸引发的穿越,她依旧能风生水起!顶着废材之名的落魄族嫡女?墨欣幽绝美一笑,拍拍身边的火神:“火萌,让他们瞧瞧什么叫做废材?”太子:你身为我的未婚妻,就不能去沾花惹草。她慵懒一笑:太子你贵人多忘事吧,我早不是你未婚妻了。随后某门主一把将她抱入怀中:小幽幽,你把我看光了,要负责哦。墨欣幽咬牙:“你就是个无赖。”某门主邪魅一笑:对啊,我就赖上你了。
  • 绝世诛神后:傲娇帝上你别跑

    绝世诛神后:傲娇帝上你别跑

    【1对1,宠甜爽】二十七世纪,一个风起云涌的科技时代,争相研究穿越时空,获得诺贝尔奖走向人生巅峰,而她黑手帮的Boss大人,因为一块捡到的墨玉奇葩穿越,上演古代苦情剧!虐贱男搞渣女,根本没什么阻力。过几天好日子之后,知道了自己....有个....儿子!那聪明绝顶的模样枪杀了所有的妖孽。带她穿越的墨玉中存有一缕神识!赠她容纳戒,没想到是三维养成游戏!现实梦幻两边跑!某次那只容纳戒发病失控了,掉入了另一个地方.......
  • 快穿:渣渣,你已被锁定仇恨

    快穿:渣渣,你已被锁定仇恨

    她是为爱痴狂的骄傲贵女;她是追逐光芒的内敛少女;她是忘却前尘的执着孤魂;她是苦苦谋划的可怜庶女;她是无辜牺牲的善良女孩……她是谁?她是来自三千世界的时空管理者。“你有什么未了的心愿,我们替你完成”“汝应付出同等的代价!”……“任务开始!”————————————————封面由本书读者群的无相友情制作哦~感谢!
  • 我的上司有点冷

    我的上司有点冷

    莫名其妙被女票逼婚我也就认了,凭什么还硬让我到全是妹子的美容企业上班?
  • 这个玩家在开挂

    这个玩家在开挂

    运营了十年的游戏终于迎来了它的落幕,在最后的一刻,依然在线的几个玩家穿越到了一个和游戏有莫名联系又不尽相同的世界,满级的他们在以为自己可以吊打世界的时候,神奇的超次元竞技场邀请了他们参加来自多维度宇宙的超大型排位赛,热血高昂的竞技场,多彩的二次元,将在这里一一展现。如果你对一下关键词敏感的话请点进来:二次元、少女召唤师、承诺不俗套、旧日支配者、黑化、无节操日常、群像。
  • 兵至左丘

    兵至左丘

    战争来去,士兵永存。左丘明刚到部队便经种种考验。连长说他是最搓的兵,没有之一。战友嘲笑他是个无法超越的神话。面对种种失意,种种困惑。校花女友的离去,战友的牺牲,家人的不解。关键时他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孩---苏宁。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狠狠的咒骂它,然后好好睡一觉,第二天继续生活。这是苏宁对他的嘱托。是的,他没有被打倒,依然勇敢的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