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31300000026

第26章 扶桑之旅(6)

浮槎客路三千远,

回首家山一发青。

犹忆前年寒食夜,

与君联步上西泠。

河桥灯火夜正阑,

知汝深闺梦已残。

心事莫从明月寄,

中天恐被万人看。

刻骨的相思,客里梦里!二十岁的年轻人,攻心的书籍,性解放的风气,使他悒悒不欢,青春在他的心房中骚动,他有说不出的痛苦!

学校的功课不怎么紧,因为他们学的主要是语言,郁达夫在这一方面具有他人无法相比的天才。但他在学习之余,感到百无聊赖,情思绵绵,年轻漂亮的少女迎面向他走来,他也会发生一种神经质。他又读了一遍《茵梦湖》,他完全进入书中的角色,那个老年人,年轻时的回忆,童年时代的快乐,和年轻时代的悲哀,便涌现在他的脑际——

“莱茵哈特当复活节即假期到来时,即取道回家,他到家的第二天早晨便去看伊丽莎白。

“‘你长得多么高了!’当这美丽苗条的女郎含着微笑走过来迎接他时,他说着。她红着脸,却没有回答;他把她的手握在手里向她问好时她要想轻轻地缩回;他怀疑地望着她,因为她以前从来不曾这样过;而现在似乎他们中间发生了有点疏远的样子。

“这一种感觉,在家里住了些时候,他天天去看她时,总存在着。他们俩单独地坐在一起的时候,谈话中间总有停顿,这使他心里非常难过,他切望着尽力避去。为了要在假期里有一个固定的事情做,他就开始给伊丽莎白教一点植物学,这学科是自己在大学课程的早初几个月里特别感兴趣的。

“伊丽莎白呢?她是惯于跟随着他的一切事情,而且学习得很快的,乐意于接受这样的建议。因此,他们每星期有几次游行到田野或者到旷野里,如果到中午,他们带回了那满装着的花草的绿色采集箱,莱茵哈特便会下午再来和伊丽莎白分着他们共同采集的东西。”

两小无猜啊!啊啊!郁达夫怀着极其愉快的心情回想起自己的人生道路,回想起她,与她在富春江充满歌声的大堤边,在鹳山的春江第一楼边,还有戏剧场中,他充满了快乐的感觉。可现在她在哪儿?

于是他提笔写信,向他的母亲,长兄提到了他的小邻居,那个他牵挂着的小姑娘的近况。

他得到母亲的回书,大出意料,那个小姑娘早已出嫁。郁达夫仿佛被沉重一击,生病了。母亲的来信很严肃,要他顾全学业,不要想人非非,长兄知道了这事也很不以为然,要他以学业为重,且以地下的父亲的名义责怪兄弟的不懂事。

有关莲仙的信息姗姗来迟,而且她已出嫁,郁达夫十分悔恨。

啊啊!郁达夫好烦躁,神经质起来,心里痛苦得要死,真恨不得立即披上袈裟做和尚去,一种纯洁的感情被愚弄的感觉油然而生,对一个人来说,失去了的倍觉珍贵。他的内心特别凄凉。

哎,随他去罢!只有时间能慢慢医治他的创伤。

郁达夫常常给他的兄嫂写信——

亲爱之兄嫂:

来书敬悉。此番冬假,为迁居梅林事忙煞,欲稍读书,终不可得。

今日往永坂处,交兄来信。午后微雨,陌上泞泥积将寸许。在道上遥思北京城中,当积雪如泥也。一切妄想抛去矣,此后当少将谨饬耳。

迩每读smiles司马候耳氏《自助论》及弗兰克林Frankling《自叙传》等,防闲居之不善也。诗并不多作,大约于校课有余暇时为之,然大抵皆得来不费功夫也。梅林中二层楼,本为日本诗人片桐氏——这铃木总兵卫之友人——氏别邸。现片桐氏死,惟梅花开日,纵人游览。故此室但于旧历正月中热闹,平时深锁不开也。弟访得后,月以租金四元得之。能俯瞰大海,回视名古屋市。风景不逊孤山放鹤亭,惟四面梅花,无近邻入眼,似稍觉寂寞耳。然弟每欲学鲁宾逊之独居荒岛,不与人世往来,因弟已看破世界尽为恶魔变相——如饮食男女——故亦不厌凄凉,反对松竹之清坚,梅鹤之洁厉,别具一种幽趣,所谓曾经沧海,百物皆虚,荒野林寒犹堪友吾(泥退生诗)者也。南方乱党犹欲操戈。鲍郭空争(鲍郎当筵笑郭郎),何时能已。然弟能生存一日者,即读一日书,天下大事,非白面书生所当言。所耿耿于怀者,恐乱事从生,资釜不继耳。然天生吾才,当不令我饿死,此种穷境,想亦有破除术也。吾嫂学诗,盛唐不及中唐,中唐不及晚唐。与其失之粗犷,宁失之纤巧,女人究竟不应作“欲上青天揽日月”等语,弟意李杜诗竟可不读,入手即应从李义山、温八叉诸人诗。在宋则欧阳永叔、曾南丰、陆剑南诸家诗可颂。元明诗弟未曾披读,故不敢言。然如王世贞、李东阳诸家究不合使闽阁中人模仿。吴梅村诗风光细腻,唐宋诗之集大成者。家中曾有全集在,可取读之。不必半年,行见吾嫂之诗句较香菱更敏丽矣。清朝诗惟王渔洋全集可颂,赵瓯北、袁子才诸家诗瑕不掩瑜。近人樊樊山、陈伯严诸人大抵为画虎不成之狗矣。沈归愚尚书最喜用好看之字面,昔人所谓至宝丹也。然女流诗人,正不可少此至宝丹,究竟堂上夫人,较庵中道姑为愈耳。弟诗虽尚无门径,然窃慕吴每村诗格,有人赞“乱离年少无多泪,行李家贫只旧书”为似吴梅村者,弟亦以此等句为得意作也。曼兄再三诫弟以勿骄,前年弟曾有百钱财主笑人之习,近且对黄狗亦低头矣。前次狂言,惟向我亲爱之兄嫂言之,以示得意,决不至对外人乱道也。知念故及,余后告。

文顿首

九日午后十时

后近作二首

晴雪园卜居

元龙好据胡床卧,

徐福真成物外游。

望去河山能小鲁,

夜来风雨似行舟。

月明梅影能同瘦,

日夕潮声海倒流。

只恐故园戈未息,

烽烟缭乱怯登楼。

元日感赋

逆旅逢新岁,

飘篷笑故吾。

百年原是客,

半世悔为儒(厌不详者,作念载可也,然语气不佳)。

细雨家山隐,

长空雁影孤(或作高楼雁影枯)。

乡思无著处,

隐几倒屠苏(或作一雁下南湖)。

碧岑长嫂惠鉴:

此番春假考,弟考一半,共七科目,弟只考三科耳。官立学校无补考。此番不考各科,须待遇暑假考完了后,再定分数矣。所以不能考者,因半途神经病发作故(所谓神经病者,即刺激性神经衰弱,一时昏绝如羊癫病,但无痉挛状态耳,记忆力,忍耐力,理解力皆已去尽矣),今日犹未痊也。医师劝弟休养,弟亦不得已听之。富阳来信,殊令人厌。嗟嗟予欲何言。……此信系未病前二日来也。……

春假中本欲往东京,以现势观之,已不能矣。病后犹咏一绝,嘱同学书以与汉文先生松本云:“大罗天上咏霓裳,亦是当年弟子行。今日穷途余一哭,由他才尽说江郎。”同学某日,才未尽也。呜呼!才纵未尽,其如人之将尽何!

弟颇愿牺牲一身,为宗教立一线功。不识曼兄亦许弟否。祖母未死前,弟决不出家也,恐伤老人心耳。前家信中,弟但云“暑假不能归,欲参禅也。”别无激烈语,想二老尚不识弟心耳。伤哉祖母……弟之出家云者,非谓抛弃学业也,但欲将来斋戒忏悔,披袈裟,读佛经,医贫入耳。第一学期(去年九月)弟来名古屋后觉为人无趣味可言。每有弃此红尘,逃归山谷,作一野人想。是以日日课余后,跑三里余路,到八事山(在名古屋西乡)散步。藉一得人生趣。

近则以普渡众生为心,即贫者病者欲使之不贫不病。是以有暇则埋头书卷中,欲求得一真学问,使能用之于实事也。然脑病作矣。

吁。弟不得不为天下苍生哭……

此事若使曼兄知之,不免又须愤怒,然岂得已哉,岂得已哉!

此后有信请寄名古屋御器所村二十一,成器自修寮。

弟达夫顿首

此信勿令曼兄见。

王粲登楼伤此日,

卢生逐梦悔当年。

不知群玉山头伴,

几到须眉第一天?

红豆秋风万里思,

天涯芳草日斜时。

不知彭泽门前菊,

开到黄花第几枝?

相逢仍在水边楼,

不诉欢娱却诉愁。

三月烟花千里梦,

十年旧事一回头。

竹马当年忆旧游,

秋风吹梦到江楼。

牧之去国双文嫁,

一样伤心两样愁。

生太飘零死亦难,

寒灰蜡泪未应干。

当年薄幸方成恨,

莫与多情一例看。

百丈情丝万丈风,

红儿身是可怜虫。

荼蘼零落春庭暮,

九子铃高倩影空。

呜呼尚欲何言!此后岁月当不知如何过去耳。附上日本乳母多摩子一信请转交j慎勿为曼兄见。其中但行以此事耳闻。善视之。弟看世界皆恶魔之变态,此后关于女色一途当绝念矣。”

最后他还希望长嫂到日本学裁缝,因为名古屋有教裁剪的学校,郁达夫真希望长嫂能来到身边呢。

他太忧郁了!寂寞!孤冷!无名的烦恼。在他给长嫂信中所附的那一束诗中,我们看到郁达夫完全沉浸在失恋的旋涡中,没法倾泄,只有向亲爱的长嫂低声倾诉。而且他还害怕长兄知道,诫长嫂慎勿为曼兄所知。他害怕长兄,祖母与母亲……那信中他深悔自己不该东渡扶桑,他失去了太多太多。他至今还梦想那位赵家少女,深悔自己薄幸,他只有逃向书中,逃向虚无中,可是他逃得了吗?临考之前,大病一场,他欲哭无泪。

郁达夫爱上了种种书籍,他喜欢一切文学用书,不拘是日文、英文、德文、法文、汉文。在此,他逃避世界,而在文学界上得到颇多的收获。

后来轰动全国的《沉沦》就是成书于这一段时间——他有些清高,不喜欢与庸碌的人交往。朋友们中偶然来了几封信,张资平从冈山五高写了信来,但也没有什么样的新意,无聊之极。同班倒有个同学是四川人,叫冯伟民,可人家又富有又庸俗,道不同不相与谋,一点骨格也没有,与小日本相处得倒挺好,郁达夫自视高风亮节,很少与这种人在一起。文学的爱好,诗歌、小说的阅读,并不能使郁达夫烦恼的心有所抑制,相反却成了他苦恼的催化剂。他喜欢那些悲哀的诗人、穷愁潦倒的小说家。济慈、波特莱尔、槌口一叶、陀思妥也夫斯基、屠格涅夫、惠特曼、大卫生、道生、王尔德,一个个都是怀才不遇,贫穷潦倒。郁达夫为此得出一个结论:自古才人多薄命。李贺、黄仲则不是这样么?“天生我材必有用”,也许就是李白发自内心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哀叹罢了。他越来越觉得教科书味同嚼蜡,毫无半点生趣。天气晴朗的时候,他往往捧了一本爱读的书跑到山腰水畔,沉醉在孤寂中。在万籁俱寂之间,水天相接的地方,他去看草木虫鱼,看白云碧落,全觉得自己与那些作品中的人物,与那些苦难的作家融为一体了。他有时觉得自己是七里垅边钓鱼台上的严子陵,是一个孤高傲世的贤人,是一个超然的隐者。有时山边来了一个农夫,也当成知己,而对他的课程却发生了本能的反感。

他的身体常常很差,是肺病。在学校里,他自己总是躲避同学,然而无论到什么地方,总觉得同学们的眼光像是怀着恶意,在背后盯着他。上课时他虽然坐在同学们之间,然而觉得孤独得很。在大庭广众之中感到的这种孤独,倒比一个人在清冷的地方感受的孤独更难受。

他知道这极不正常,很想打开这种闭关自锁的状态,但是忧郁的心态,使他有说不出的烦恼。他知道家里惟有祖母与长嫂记挂到他,而严厉的母亲和长兄对他太苛求了。为此他非常失意,常常偷偷地给长嫂写信,仿佛他的长嫂才是他的知己,他希望长嫂能到名古屋来,那更好。

他有时神态恍惚,可他的同学们,日本与中国的,心境都比他好,他们在那里兴高采烈地听先生的讲课,而他耽在无边无际的空想里。

那是一种特殊的心态,有它成长的过程。自幼失怙,缺乏父爱。母亲既不能代替父亲的爱,过分严厉使她连母爱都予以撤销了。兄弟之间是一种复杂的感情,往往以自己的理智、经验代替感情,恨不得包办一切。失父的痛楚、苦闷、孤独,使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中。由怨生恨,由恨生了嫌隙,他恨不得立即遁入空门,做一个清心寡欲的和尚。过多的想法,他陷入一场灾难之中,身体更加差下去了。他的同学们,日本与中国的,没有几个不是有强大的爱为后盾的,对于人家的兴高采烈,他羡慕妒忌,进而眉头深锁,恨不得躲人一个无人之地大哭一场。他太敏感,神经太纤细。对那些寻欢作乐,谈笑聊天的异国同学,他产生了一种怨恨的感情。他以为他的母亲与长兄太不关心自己。他也希望与他的同学能作对等的谈话,然而他们都各自寻找快乐,一见他那副忧郁的样子,都不愿意理睬他,因此他愈来愈怨恨他的同学了。

“他们都是日本人,他们都是我的仇敌,我总有一天来复仇,我总要复他们的仇。”

一种复仇的心理油然而生,对岛国的学生的确他难以信任。从他出世前后,中国就面临日本人的欺侮,甲午年七月日本军队闯人朝鲜王宫,之后在黄海不宣而战,向我“济远”“广乙”两舰突然袭击,击沉我运兵船“高升”号,挑起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甲午八月中日宣战,十月渡过鸭绿江,侵占中国边境,翌年一月侵犯我威海卫,二月刘公岛陷落,北洋水师全军覆灭。以阴谋的做法,日本人割走了我中国的澎湖、台湾,奴役了我中国的保护国朝鲜。庚子年,这日本军国大盗又恶性膨胀,参加了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与列强一起攫取中国白银两万万两!迫使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一到悲愤的时候,他就想起没有人性的日本国。然而,平静下来的时候,他又不得不嘲骂自家:

“他们都是日本人,他们对你当然是没有同情的,因为你想得到他们的同情,所以才怨恨他们,这不可笑嘛?这岂不是自己的错误嘛!”

同类推荐
  • 管德传

    管德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管德传》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管德传》记述了管德的成长经历和为航空事业做出的贡献,可以使青年一代科技工作者更多地了解管德、学习管德。
  • 赫鲁晓夫全传

    赫鲁晓夫全传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尼基塔·赫鲁晓夫是一位在联合国大会上敲鞋子的苏联领导人,事实上,他也是20世纪最复杂、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他谴责斯大林,释放数以百万计受害者,并为他们平反昭雪。他努力减缓冷战紧张气氛的笨拙尝试引发了柏林与古巴两次危机。作为斯大林之后头十年的苏联统治者,赫鲁晓夫给他的国家和整个世界打上了其自身矛盾的深刻印记。此外,他的一生和从政经历为我们勾勒了苏联时代的整体画卷:革命、内战、饥荒、集体化、工业化、恐怖政治、世界大战、冷战、斯大林时代、后斯大林时代。
  • 特殊材料铸人生

    特殊材料铸人生

    本书是颜鸣皋院士的一本人物传记。作者以深沉的情感、翔实的史料、流畅的文笔、精彩的描写、动人的情节、传奇的故事,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传主在曲折和苦难中漫漫求索,在风霜及忧患中拼搏奋斗,在使命与责任中攻关创新,在光荣与自豪中无私奉献的精彩人生!阅读该书,不仅可以了解一位中国科学家真实而又辉煌的一生,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新中国航空工业忠诚践行“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宗旨,曲折前进、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本书不仅适合航空从业者及社会公众阅读,尤其还对广大青少年读者具有教育启迪作用。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华人十大科学家:竺可桢

    华人十大科学家:竺可桢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竺可桢》由张清平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竺可桢》记述了竺可桢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热门推荐
  • 道可通神

    道可通神

    国术的修炼,需要时间和悟性,所以叫功夫。尽量还原真实国术,还原前辈们的武林轶事。什么是太极拳?什么是内家拳?真实的武林是什么?真实的国术又是什么?我将给各位读者朋友们一个最接近真实的答案。当然,小说为了效果,肯定会有夸张,但是,我保证关于功夫的解释,绝对原汁原味,道统纯正!
  • 万界旅

    万界旅

    强者从不止步于生存止步于生存的只能是弱者强者的本能就是变得更强即使前路就是死亡又能如何?战胜死亡,或者被死亡战胜这才是强者的宿命
  • 我在异界玩修仙

    我在异界玩修仙

    他,本是天子骄子,却意外遭贼人所害!重生异界,却仍是草根,看他一步一步修炼,登上巅峰,抱得美人归!
  • 凌仙之路

    凌仙之路

    修炼之道,根骨为基;若根骨上佳,修炼便可事半功倍,最终成为一方高手,甚至渡过天劫,飞升仙界;根骨若差,即便苦苦修炼,终究不过修仙路上一抔黄土。“你说我根骨普通,悟性再高也难成大器?你哪知悟性的玄妙?在逆天的悟性面前,根骨算什么?它也不是不能改变的!”看一个出身低微却拥有极高悟性的少年,如何凭借一部逆天功法,写就一段波澜壮阔的修真史,最终走上自己的凌仙之路……
  • 欲路之灯

    欲路之灯

    本书名叫欲路之灯其中寓意耐人寻味希望能给深处欲望黑暗当中的人们提供一盏微弱的灯,给予其启迪。不仅启迪方向,也要提供一些自己总结的改过方法,与大家共勉。
  •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收入这个集子的学术报告,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大学按照这些报告中的一个报告人丁学良教授的说法,没有一流的大学,就没有一流的国家。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国家图书馆,也就没有一流的国家。
  • 都市猎杀者

    都市猎杀者

    随着地球科技的发展,人的思想开始进步,想要去尝试探索蓝天天空背后的神秘,从认知到迷惑,结果沉醉而不能自拔。但是,地球人反而忽略了人类的存在,因为在几千年过后,地球已经成为了整个银河系中,最适合生物生存的世界,所以人类的地球,同时已经成为了地球以外生物的寄存地点。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地球上不只是住着地球人,而且还有着其他的物种,比如妖兽、外星人甚至是神话当中才能够出现的吸血僵尸等……
  • 逆神战

    逆神战

    修炼职业中,分为武修者、异能者、天擎者,楚廷则是拥有着这三种职业,他霸战天下,以这三种职业的各种特性打败了一个个的敌人,最终屹立于众多强者之首!境界划分:战级、武级、王级、圣级、纵横、久世!
  • 青梅竹马:缘来如此

    青梅竹马:缘来如此

    世界就是个巨大的娃娃机,而我隔着玻璃只想要你。——题记
  • 神龙高校

    神龙高校

    地球网瘾少年电竞梦破碎猝死,重生在一个有狗头警察、精灵舞者,牛头同学的修灵强者世界。啊天杀的还成了一个的贫苦咸鱼小贩的儿子,侥幸成为最强武者摇篮神龙高校的学生,居然成为学校公敌,奇葩的学校社团。不可一世的学生会引爆的混乱,我只想说在场的通通都是垃圾,我林木木才是站在神龙高校顶点的男子,略略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