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25600000002

第2章 有关厌学的心理概述(2)

人们经常遇到挫折,其结果既有有利的一面,亦有不利的一面。挫折如果不超过个体的承受能力,则是一种磨练,它可引导个体的认识产生创造性的变迁,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人们用更好的方法满足需要。然而挫折过久过强,超过了个体承受能力,则可能引起情绪骚乱、不良反应或行为偏离。这里的承受能力是指挫折容忍力或耐受力,即个体遭遇挫折情景时能否承受,有无摆脱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衡的一种忍受能力。如果一个人经常受到逆境的磨炼,生活经验丰富,就能正确对待挫折,正确分析挫折的原因,找到合理的心理适应方法,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而一个自幼被人宠惯,任何需要欲求能都得到满足,一生一帆风顺的人,稍有风吹浪打就会无所适从、处于紧张状态,产生严重的情绪反应。

可见,一个人会不会发生心理障碍,问题不仅在于有没有受到挫折,还在于是否具有耐挫折的能力。有意磨炼自己对挫折的耐受力对一个人的心理卫生具有重要意义,还是孟子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应激的产生

应激是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由于客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人们所处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用于人时,这种刺激就会被人感知到,从而引起主观的评价,进而产生一系列相应的心理的、生理的变化,对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当刺激比较强烈,超出了机体的正常反应能力时,就会引起机体心理、生理平衡的失调——紧张反应状态出现,即机体进入应激状态。换句话说,如果强烈的刺激需要作出超常规的努力才能进行适应性反应,那么这种刺激就引起了有机体的应激反应。

人们在进入应激状态时,会把各种潜力调动起来,集中各种力量积极活动来应付紧张局面。所以应激状态对机体有其积极的一面。具体来说应激能使人具有特殊的防卫和排险机能,调动潜力能使精力旺盛,激化活力,增强反应能力,及时化险为夷。过度的紧迫感还能促进学习和工作,有利于提高活动效率。应激状态也有消极作用,能使人意识范围缩小,认识机能下降,自我估计丧失,从而使动作行为有些混乱。长时间的应激状态对人的影响是十分不利的,甚至是危险的,因为在强烈的刺激下机体产生的一系列的应激变化,会引起植物神经、生化方面的改变和心理方面的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应激状态的长时间持续会使人各种潜能逐渐枯竭,最终使人的心理、生理发生病变。

应激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应激状态的出现总伴随着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下面主要谈应激状态下人的情绪和行为表现。

1.情绪反应

有人通过研究发现,应激使人的情绪向低落或高涨两个方向发展。情绪低落时,人的面部表情冷淡,幽默感降低或消失,常有忧郁、绝望、消沉、沮丧等感觉。情绪高涨时的心情则特别激动,或兴奋,或暴躁、愤怒、怨恨、嫉妒、恐惧,并常常不分场合地表现自己。这种情绪极度低落或极度高涨的不正常情况是某种应激状态的必然反应。

2.行为表现

(1)攻击性行为。这是人们在应激时常采取的一种与愤怒行为有关的行为。攻击可以直接指向造成应激状态的人或事物,称为直接攻击。其方式可为嘲笑、漫骂或动手打人,甚至杀人。攻击行为也可采取间接方式,当攻击的目标过分强大,惹不起或不能攻击时,就把攻击的对象转向弱小对象,即所谓找“替罪羊”。鲁迅笔下的阿Q惹不起假洋鬼子便去欺负小尼姑,就是典型的攻击转移的行为反应。间接攻击还可以指向自身,如采取自我惩罚,甚至自杀的行为。

(2)抑制或逃避性行为。应激状态下较多采取的一种与抑郁和恐惧等情绪有关的行为反应。抑制性行为表现为活动减少、沉默寡言、不爱交往、表情呆滞、行为退缩、躲避现实、疲乏无力等。严重时出现木僵状态,麻木不仁,陷入不能自主的深度抑制状态。逃避反应常常是出于害怕的恐惧情绪,但有时也是出于判断和思考的一种策略,即“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刻板式行为。这常常发生在紧急应激状态下,由于伴随着理智上的混乱,倾向于重复无效的行为动作,又称为“病态固着行为”,如剧院失火,人们想往外冲出去,但却往往拼命推拉上了锁的大门,虽然大门打不开,越是重复这种动作,就越可能丧失逃避的机会,但人们往往还要继续重复这种动作。此外,不顾一切后果的一意孤行地蛮干也是刻板式行为的一种表现。

(4)习惯性失眠行为。它发生在一个人经历了多次应付后仍不能解脱强刺激的挑战,而认为自己无能力改变现状的时候,表现为软弱无力、无所适从、无所作为和消极被动的行为,或在处于慢性应激状态时寻求精神寄托,信仰宗教迷信,求神拜佛以求神灵保佑。

(5)倾吐和发泄行为。处于应激状态的人往往寻求向亲朋好友诉说苦衷。一是发泄内心的积愤,二是求得别人的同情与安慰。

(6)特殊反应行为。有人吸烟猛增以驱散忧虑和烦恼;有人喝酒甚至酗酒,以便一醉解千愁;有人则要求大剂量服用镇静药;有的人则暴食。事实上这些对于应付应激是徒劳无益的。

心理冲突的类型

心理冲突是个体由于在两种或多种矛盾的愿望中选择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痛苦及与客观实践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是需要与非需要之间的矛盾。心理学家将心理冲突分3类:

1.双趋式冲突

有两个共存的目标都符合自己的需要,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两者不可兼得,这时便产生了两者难以作出取舍的心理冲突。如因经济或个人能力的限制而无法同时获得两个目标,必须选择其一,舍弃另一目标。双趋式冲突有时也会使人苦恼,但这种冲突较易消除,几乎不会带来行为上的障碍,如要在两个同样美丽、文静、善良的姑娘中选出结婚对象。在这类冲突中一旦实现了某一目标,而另一目标的吸引力便自动丧失。

2.双避式冲突

有两个并存的目标都违背自己的需要,但由于客观环境所迫,又不得不选择其中一个目标对象,才能避免另一目标对象。在作出这样的抉择时便产生双避式冲突,如高层建筑失火,个人面临被烧死与从高楼跳下摔死两种威胁。两者对个体都不利,均属要避开的目标对象,迫于客观形势只能接受其中的一个,方能避开另一个。如果选择从高楼跳下,便可避免被烧死的危险。但必须作出抉择,忍受双避式冲突。比之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更为严酷。

3.趋避式冲突

对于同一目标,可以满足某种需要,但同时也可能构成威胁、在进行抉择时产生趋避式冲突。如一位同学参加一次集体活动,当他被邀请时,他很难说“不”字,以免失去这个机会,可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性格孤僻,不擅长社交,笨嘴笨舌,怕在活动留下不好的印象,在作出这样的抉择时,常因权衡利害得失而陷入犹豫不决的困境,引起强烈的不满情绪。

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冲突不仅经常发生而且情况错综复杂,常常不能获得妥善的解决,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成为一个干扰因素。心理冲突如果加剧,成为超强度的、不能忍受的,或者心理冲突不是超强度的,但长期持续作用,都会导致紧张和焦虑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强烈的或持续的不良情绪与易感的身体素质相结合,可能成为某些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

心理冲突的适应

人们处于挫折冲突时会努力应付,试图通过调整自身或环境作出适应性反应,摆脱困境和苦恼。冲突的适应性反应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自我防御反应

1.压制

人人都免不了有一些为社会所不容的动机冲突,而这种心理压力不易发泄,于是就进行压抑和克制,使其排除于记性之外。当然,被压抑的东西并非消失,只是被意志力克制,在一段时间(可能相当长)内潜伏着,一有机会仍可能逸出,如触景生情、梦、口误、失态等,甚至转化为心理失常、精神障碍等身心疾病。否认、自欺、自残、超脱都属压抑的不同方式。

2.托辞

当一个人追求某项事物而得不到时,或者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为了不失面子,减少内心的失望,维持个人自尊而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以自圆其说,就像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狐狸一样,所以称“酸葡萄心理”。以此冲淡内心的不安和痛苦,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这种总想对自己所作所为给以合理解释的做法,俗称“找辙”。推诿亦属找辙的一种。

少年维特之烦恼插图

3.升华

指当一个人本能的冲动或者自己的意识不能被接受和容忍,也为社会道德所不容时,就及时地改弦易辙,将不为社会所认可的动机或欲望导以比较崇高的方向,使其具有创造性、建设性,符合社会规范和要求,加以净化、提高后再宣泄出来,以保持心理平衡。历史上有许多升华的范例,如歌德失恋后写成震撼欧洲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升华是一种有积极意义的自我防卫。

4.认同

生活就像一团麻,不可能事事都理出头绪,符合自己的心愿和认识。偶尔也要屈服,改变自己的认识。胸怀大志的人眼光放远,“退一步天宽地阔”。只要大事不受影响,在无足轻重的小事上可不必过分坚持,作出让步、认同,可以减轻自己的烦恼。

5.幻想

通过回忆和想象的作用,把自己处于一个理想的境界,用脱离实际的虚构的方法应付挫折和冲突,在幻想中处理心理上的纷扰,让欲望得到满足。如鲁迅笔下的阿Q所采用的精神胜利法,还有的用相信命运的迷信方法缓解内心的冲突。这种自我安慰、虚构想象、求神拜佛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紧张的心境,但也容易陷入与现实分离的境地,产生更大的烦恼。幻想如果运用得当,亦可激发一个人奋发向上。幻想的常见形式之一是“白日梦”和“精神会餐”,借此脱离现实,在幻想中得到满足。

6.善于对内心进行表达

心绪纷乱解不开时,去找老师或亲朋好友,或其他信得过的人畅述心境、利用幽默或“将心比心”等不同的方式婉转或直率地表达内心,调节内心的冲突,求得别人的疏导和指点。

二、直接控制法

1.少思

在一定的时间内只去做或思考一件事,以减少精神负担。心理学家认为,面对许多急需处理的事情,精神压力大,易患忧郁、精神崩溃等疾病。

2.冷漠

冷漠绝非感情冷漠、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它是一种情绪体验和内心活动,只是将这种受挫折后的不快暂藏心底,以减轻烦恼,起到稳定和调节情绪的作用。

3.语言暗示

语言具有独特的高级心理功能,语言暗示对人的情绪乃至行为都会有奇妙的影响和调节作用。它可以使紧张状态放松,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语言暗示可以用不出声的内部语言,亦可自言自语,或在无人处大声疾呼以加强效果,还可以悬挂词语等方式鞭策自己。

4.孤立

就是从不能满足的情境中退却,尽量避免同现实接触的反应。如受了批评避免同友人、同学交谈以减少烦恼。

5.补偿

把某些情绪化为行为的力量,它具有修复和补偿功能。如其貌不扬,便把精力集中到学习和科研上,从学习和事业成就中得到补偿。

三、直接行为控制

1.迁怒

即“找替罪羊”,把一股怒气发在无辜者身上,是改变目标的间接攻击。如丈夫在外面受气回家同妻子发泄,夫妻吵架打孩子。其愤怒虽没直接指向目标,但由于得到发泄,可以使心情得到一时的平静。

2.执拗

故意重复做某种无效的动作,尽管这种动作无任何效果,但仍然要做下去,以表示自己不满的抗议,往往不能被其他适当的行为所代替。

3.幽默

以间接攻击代替直接的人身攻击,一束鄙视的目光,一个刻薄的嘲讽,或半真半假寓意颇深的玩笑,都可以使对方感到屈辱,从而使自己的怨恨得到缓解。

4.攻击

这是在消极情绪下产生的,受愤怒情绪所支配的行为。如嘲笑、斥责、殴打,甚至杀害使其受挫折的对象。

5.转移注意力

即把注意力从消极的情绪上转移到积极方面去。如在苦闷的时候听听音乐等,或者强迫自己做一些与激情相反的动作,如开窗、踱方步。另外,踏青、观景等行为也是转移注意力,驱散烦恼的有效方法,正如王羲之所说:“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心理疾病的三个发展阶段

人们产生心理疾病时,大都有个从浅到深、从轻到重的发展演变过程。我们若是了解到它的发展过程,就会有助于判断心理疾病患者究竟“病”到了什么程度,然后,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心理疾病大体上有如下3个发展阶段:

(1)初期阶段。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主要表现是,接受身体的内部或外部刺激后,会直接地,甚至是立即地产生“反应性”(也可以叫作“应答性”)变化。例如,惊叫、否认、不予理睬、心悸、血压升高等现象。属于这一阶段的“患者”,一般会表现出如下一些情况:

①有的“患者”自我解嘲。他们的行动往往像是无意识地、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做的,甚至会“自欺欺人”式地为自己的行动辩解,认为自己的行动是合理化的、理想化的。例如,自己干了一件蠢事,当别人批评或劝阻他的时候,他反倒振振有词地说什么“你不懂!”“你外行”等等。

同类推荐
  • 如何减轻压力

    如何减轻压力

    适度的压力可以挖掘人的潜能,一个普通人充其量也只不过使用了其潜能的十分之一。适度的压力是动力,对人大有益处。如果压力过度,就会千万生理方面的反应,心跳加快,骨肉紧张,血压升高,背痛,腹胀,失眠等等一系列症状。接着是各种各样的疾病蜂拥而至,比如心脏病,胃溃疡等。据调查75%的疾病是由于过度的压力造成的,其次是心理方面的反应:忧虑、沮丧、恐惧、消沉、心悸、急躁......过度的压力像一个狰狞的魔鬼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心灵,生活甚至生命。所以减压刻不容缓;减压迫在眉睫;减压势在必行;减压十万火急!
  • 心灵每日下午茶

    心灵每日下午茶

    阅读本书能使读者激发对人生的思考,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心灵问题,能够从更高的人生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未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处在人生的高潮还是低谷,本书都能给予心灵的启迪和力量。
  • 我对强迫症的理解

    我对强迫症的理解

    《我对强迫症的理解》分为三章:第一章,强迫症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病;第二章,我的强迫症治疗之路;第三章,精神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强迫症。如果您是一位强迫症患者或是患者家属,我建议您对此书内容的阅读原则是“重治疗,轻理论”。
  • 色彩其实很有趣:“卉”生活“卉”色彩

    色彩其实很有趣:“卉”生活“卉”色彩

    生活里人们离不开色彩,正确地使用色彩不仅能提升你的形象、美化你的环境,还有助于你的健康。资深色彩培训师伊卉老师通过本书向大家分享了有关色彩的心得:通过了解色彩的特性掌握色彩的秘密,利用色相环轻松练就色彩搭配高手,学习基因色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颜色,甚至还可以以色彩为职业成为色彩顾问去帮助别人。
  •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

    本书主要介绍了在不同的动因驱动下旅游者的知觉、情绪情感、态度、个性、社会心理,以及旅游企业员工的心理特点、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维护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王俊凯,你我剩下多少爱

    王俊凯,你我剩下多少爱

    与他的相爱只是一场骗局!以为可以将骗局完美的进行下去!孰不知自己已经爱上了他,也不知我俩的爱剩下多少!
  • 仙神道记

    仙神道记

    2016年,突然出现了一个名为“恒的世界”的头盔式虚拟游戏,大学生张元平和他的几个朋友一起进入了这个游戏,发现这个游戏越来越奇怪,越来越像是真实的世界,而且在现实中的身体也发现了一些不可思议的变化,更让他们不知道的是正是这个游戏带来了一场全民修仙,地球能不能在未来的星球修仙大战中生存下来?
  • 死生契约与子成悦

    死生契约与子成悦

    花的心藏在蕊中,懂一个人不难,用心就好,有时多一点糊涂,比多一分精明要来的更舒服,他敢等,她或者她们愿意等,等一个没有名分的相守,至少值得,你觉得呢?
  • 术偶君王

    术偶君王

    在这片大陆上,术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可以通过吞下并燃烧元素获得不同的能力。燃烧铜,能获得强大的力量。燃烧钠,能获得极快的速度。燃烧铁,能够瞬间愈合伤口……但每名术偶都只能燃烧其中一种元素。“这才符合逻辑嘛,如果我们能燃烧所有元素,岂不是早就称霸这片大陆了?”有人这样说。但墨离不这么认为。许多年以后,他终于揭开了术偶能力的奥秘,他成为了这片大陆的最强之人。这时候,他已经能燃烧一百种元素!
  • 复仇女孩的恋爱

    复仇女孩的恋爱

    她本是全市最令人羡慕,最幸福的女孩,但因为一场误会,让她走上了复仇的道路。误会解除,获得亲情又获爱情:“老婆,咱们去看看妈吧。”“姐姐,一起去给妈妈送她最喜欢的话吧!”可是好景不长,有人从中破坏,因为不信任,她离开了他们。后来,梦中醒来,每个人都获得幸福,唯独他,他该如何是好?千里寻人,有没有希望?一直以来,他伴她左右,却没抵得上他的一句话,或许,彼此都应该放下了,还是,不应该离开后的相聚,再相聚后的消失
  • 讲给孩子的人体使用手册

    讲给孩子的人体使用手册

    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的书,所以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它的语言轻松活泼,使深奥的人体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每一章都从孩子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开始引出话题,段落短小,形式多样,以减轻孩子的阅读负担,同时又做到内容全面,不失严谨的科学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其次,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阅读特点,本书还配有许多相关的图片和漫画,力求做到图文并茂,使单调的身体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最后,它加入了许多动手、动脑的小板块,让孩子从通常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创造者,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
  • 化神赋

    化神赋

    “看,这天下何其之大啊!居于其上者不过几人而已,寥寥众生,何人不是苍天的棋子?”“那,有脱去此局的方法吗?请您教我”“想让我教你如何跃出这渔网之中,你却要先有一颗敢鱼跃龙门的心,你有吗?”“我不知道我有没有,我只有手中的这把长剑。”“有它,便够了”
  • 暴君当道,巫女小心

    暴君当道,巫女小心

    大婚那天,她穿上了姐姐的嫁衣,还留在姐夫的洞房,企图做他的新娘。一场相逢误,便错嫁衣人。他扔掉红盖头一踩而过,最后,绝决的离去。婚后,他憎恨她,厌恶她,甚至觉得她爱自己是一种耻辱。在大婚后的第三天,便喂她吃下一颗忘情丹。从此,她忘了对他的情,瞬间从新娘子变成了他的臣子,这便是她的情劫。她曾以姐姐的身份救过他,对此一见钟情,三年的爱,不过是镜花水月。她几经生死是为了他,全世界的人都不知道,她曾为他埋在雪中差点死去。她所做的不求人知,但求无悔。一颗忘情丹,断了她的回忆。忘情容易,绝爱却难。她为护他,在夜狼城外被俘。最终逃不过为他不顾一切的宿命。
  • 网游之传奇里的道士

    网游之传奇里的道士

    不怎么会写大家可以先看看,已经想好了怎么结局,在完善细节内容绝不太监。
  • 往生一切从头开始

    往生一切从头开始

    杀手不是杀人就是被杀,顶级杀手-千夜亦是逃不过这样的命运。重生后,她决定要让自己成为一代强者。母亲被仇家杀死,父亲郁郁而终,姐姐恨不得扒了自己的皮,伯父对自己也是恨之入骨。惟有爷爷和身边的小丫头珍视自己。不为其他,只为这颗爱护的心—我愿拼尽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