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24500000006

第6章 《三礼》——中国式管理的社会规范(1)

《三礼》内容广博精深,许多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有借鉴意义。《周礼》、《仪礼》要求企业管理须建立合理、健全的运行规则、制度;《礼记·学记》则显示了培训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三礼》是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的合称。孔子认为,《礼》教可以使人“恭俭庄敬”,“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便没有立足社会的依据,因此,必须“立于礼”。礼所包括的范围很广,从国家的典章制度,直至个人的行为准则。

现在人们所能见到的礼书,有《周礼》、《仪礼》和《礼记》。《周礼》讲周朝官制;《仪礼》讲各种典礼节仪,如冠、婚、丧、祭等具体仪式;《礼记》是孔子学生以及后人传习《礼经》的记录,内容有关礼的性质、意义和作用。东汉学者郑玄分别给《周礼》、《仪礼》、《礼记》作注解之后,才有了“三礼”一说。“三礼”都与孔子“礼”的思想有关,只有《仪礼》由孔子整理编订。

《三礼》可分三部:《周礼》一部,《仪礼》一部,《礼记》包括《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视为一部,但它们是不可等同看待的。《周礼》和《仪礼》是经,《礼记》是传,其中一部分解释《仪礼》,一部分为通论。《仪礼》所记载的礼仪是儒学意义的载体。梁启超论《三礼》时说:“《三礼》的名称,比较地发生得很迟,从前并没有。东汉末,郑玄注《周礼》、《仪礼》、《礼记》,才合称《三礼》。即现行《十三经》的三书是。”

《周礼》又名《周官》、《周官经》、《周官礼》,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官制记录,为西周政治制度和礼仪制度的汇编。全书6篇,包括《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各篇分为上下卷,共12卷。其中《冬官司空》早已散佚,汉代时补以《考工记》。

对《周礼》的作者、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是周公所作,有人认为它出于战国,也有人认为是西汉末刘歆所伪造。近人从周代青铜器铭文所载官制,参证该书中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学术思想,多认为是战国时的作品。也有人认为,《周礼》成书于汉初。

历代都有对《周礼》的注疏之作,东汉郑玄撰有《周礼注》,唐朝贾公彦作《周礼正义》,清代孙诒让也撰有《周礼正义》,这些注释是后人研究《周礼》的重要参考资料。

《周礼》详细记录了西周的官制,正是这样系统的分工,社会才得以正常运转。分工合作、团队精神是《周礼》给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启发。

周朝的最高统治者是周天子,是奴隶主贵族的总代表。辅助周天子的大官有太师、太傅和太保三公。

在周王及其师保之下,朝廷中最高的官职是卿士,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合称六卿。六卿经常在周王左右。三左是太史、太祝、太卜;三右是太宰、太宗、太士。他们在朝廷中分立于周王的两侧,协助周王处理政务。太祝是最大的祭祀官;太卜管卜筮,位于人神之间;太士是神职官吏;太史是商代以来的作册;太宰是朝廷中的政务总管;太宗管周朝的宗族和谱系。六卿还有许多僚属,各有专职,总称为卿事寮。

周朝还设有五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土、司寇。司徒管理土地和农业生产;司空管理百工职事;司马管理军赋;司徒、司马和司空的职权相当,合称“三有司”。司土管版籍爵禄,司寇管刑罚,其地位仅次于“三有司”。五司下有很多僚属,构成专门的官僚系统和集团。

此外,周朝还设有许多专职官吏,如管理山林川泽的、管理市场货物的、管理贵族吃、穿、用以及娱乐的。周朝官吏大都世袭,世代享有特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度,封国被称为“四方”,是周朝的地方政权。有的大国诸侯经周王授予特权,可以调动附近的中小诸侯,从事征伐,捍卫周天子,称为方伯。方伯是一方诸侯之长,不是诸侯的封号。有些诸侯兼作王室大官,拥有公卿头衔,如周公和召公。

周朝的官僚机构和制度由商代“内服”和“外服”两套官职发展而来,机构更加庞大,体制更加系统。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构成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体系,对封建社会有很大影响。

对于一个集体、一个公司,甚至是一个国家来说,团队精神都是非常关键的。周朝庞大、系统的官僚机构是周天子麾下的一个团队,维持着整个周王朝的运转。

《周礼》还包含着古代宗教、经济政策、哲学与伦理等诸多方面的历史资料,是一部以儒家思想为主、兼收法家和阴阳五行思想的重要文化典籍。由《周礼》可以看到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等级和阶级的构成,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尚。

《仪礼》简称《礼》,亦称《礼经》或《士礼》。旧说《仪礼》作者为周公或孔子,成书应在战国初期至中叶。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其中的《礼》就是《仪礼》。

《仪礼》主要讲士大夫阶层的礼,是春秋、战国时代部分礼制的汇编,其内容涉及冠、昏、丧、祭、朝、聘、宴享等典礼的详细仪式,主要讲人从小到大应当注意的各种规则、家族活动必须遵循的各种行动礼节、官场应酬应该依照的各种次序以及各种礼器的陈设,宫殿、弁冕、牲醴的制度。

《仪礼》共17篇,大致内容如下:《士冠礼》第一,讲述士阶层的男子二十岁成年举行加冠的仪礼;《士昏礼》第二,讲述士在家长主持下,议婚、结婚的程序和仪式;《士相见礼》第三,讲述贵族之间首次带礼求见和回拜对方的仪礼;《乡饮酒礼》第四,讲述古代社会基层乡里为明长幼之序举行的敬老尊贤的酒会礼仪;《乡射礼》第五,讲述乡里举行射箭比赛大会的礼仪,通过礼仪的训练,培养人的品德;《燕礼》第六,讲述诸侯宴请大臣举行酒会的礼节;《大射》第七,讲述国君主持各级诸侯参加的射箭比赛大会的礼节;《聘礼》第八,讲述国君诸侯去他国访问的仪节;《公食大夫礼》第九,主要讲述国君举行宴会招待各国外交官员的仪节;《觐礼》第十,讲述诸侯朝见天子的仪节;《丧服》第十一,讲述对死去的亲属按远近亲疏在丧服和服期上各有差别对待的礼节;《士丧礼》第十二、《既夕礼》第十三,记载低级贵族从死到葬的一系列仪节;《士虞礼》第十四,讲述士埋葬父母回家所举行的安魂礼;《特牲馈食礼》第十五,讲述士家庙祭祖礼仪;《少牢馈食礼》第十六、《有司彻》第十七,讲述大夫家庙祭祖礼节。

17篇的次序有内在联系,依次为结婚、社交、集体活动、公务活动、去世、死后,这些礼都为道德而设,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都要严守其制,各安其位,不得僭越。礼在调节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重大价值。

贯穿《周礼》、《仪礼》的核心思想就是将一切制度化,统摄这些制度的就是礼和法。《周礼》中的官制、军事组织形式、社会基层组织形式、国家财政赋税、土地人口、社会保证等礼法、经济和政治制度为后世改革和变法所效法。《仪礼》通过冠、昏、丧、祭、朝、聘、射的具体礼仪活动体现人际交往所遵循的道德原则,使人们不知不觉养成良好品德。

《周礼》、《仪礼》中礼、法将一切制度化的思想,提醒管理者要建立明确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实现“定分止争”的功效,使员工分工合作。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使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目标一致。

《礼记》又称《戴记》或《小戴记》,是先秦及秦汉之际关于礼制的一部论文选集。所谓“记”,是对经义的说明、补充和发挥。

《礼记》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关于其作者及成书年代,历来说法不一。《汉书·艺文志》认为,《礼记》由七十子后学者所记,由汉人戴圣传述,又称《小戴礼记》,以区别于戴德所传的《大戴礼记》。

《礼记》第一篇就开宗明义地指出:“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成不庄。是以君子撙节退让以明礼。”这就是儒家重视礼的主要原因。

《礼记》全书用散文写成,一些篇章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生动的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深沉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礼记》共20卷49篇,保存了先秦时代的大量社会史料。

第一,关于婚丧祭礼的17篇对于研究先秦以及秦汉时代的婚丧嫁娶制度、家族制度、社会风俗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第二,《礼运篇》描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理想——大同世界。儒家认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第三,《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学记》有许多合理的经济思想和教育思想。《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自宋至清的六七百年间,成为青年学子入仕应考的必读书。《大学》中说:“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中庸》中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科学的治学方法。《学记》中说:“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些语言闪现着教育理论的精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第四,《内则》中记载的家庭规则和敬老制度,《大传》中尊祖敬宗和大宗小宗的区别,《大学》中有关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等,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家庭结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三礼”之学是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中国后世政治制度、社会思想、文化传统、伦理观念影响很大。

《礼记》按内容共分5类,第一类为通论,也是《礼记》中最有价值、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礼运》是政治学论文,提出以礼治为中心的国家政治制度的理想;《学记》是儒家教育学论文;《乐记》是文艺论文,探讨音乐的起源和作用;《经解》是经学论文,论述六经的教学目的;《儒行》是德育论文,论述对儒者品格和行为的基本要求;《中庸》是哲学论文,论述儒家的道德准则和思想方法;《大学》是哲学论文,论述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哲学。第二类为诠释《仪礼》的专篇,有《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宴义》、《聘义》、《丧服四制》。第三类记述孔子言行及孔门杂事,有《孔子闲居》、《仲尼燕居》、《檀弓》、《曾子问》等。第四类记述古代的礼仪制度,并加以考证,有《王制》、《曲礼》、《明堂位》、《礼器》、《祭法》、《丧大记》、《少仪》等。第五类记录古代格言。

《学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较为系统、深刻的教育理论著作,以较多篇幅论述了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提出“教学相长”、“官先事,士先志”、“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师严道尊”、“善譬善喻”、“善问善答”等原则,直到今天仍为教育名训。

《学记》重视教育的作用,把国民的学习和教育放在首要地位。这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方针告诫管理者,要积极培训员工,将教育和培训贯穿于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使其成为企业最稳定可靠的人才资源。

同类推荐
  • 销售员心理素质训练

    销售员心理素质训练

    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心理素质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其事业的发展,本书根据销售员特定的工作类别、工作方式,分别从自信心、勇敢心、责任心、进取心等各方面出发,针对销售人员的心理品质、心理调节及心理控制三方面的训练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可以说,本书是集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于一身的优秀读本,对于销售员提升自身心理素质、提高销售业绩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 现代保险企业管理

    现代保险企业管理

    本书分为五章,详细内容包括保险企业与业务规范发展、保险企业风险分析、保险企业业务发展、保险企业基础建设、保险企业与体制改革创新、体制改革创新概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分配激励机制创新、营销方式管理创新、保险企业制度创新、保险企业与投资管理、保险企业投资概况、保险企业投资原则、保险企业投资展望、保险企业与内控制度建设、内控制度建设的总体目标、内控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内控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保险企业与经营管理等级考核、考核指标设置的原则、考核指标体系的构成、经营管理等级的划分。
  • 推销原理与实务

    推销原理与实务

    本书从介绍推销的一般概念入手,界定了推销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介绍了产品与市场分析、顾客分析、寻找与接近潜在顾客、顾客异议处理技巧、服务与顾客维系技巧等知识。
  • 强势领导,强势管理

    强势领导,强势管理

    在激烈的市场丛林中,强者战胜弱者,快者淘汰慢者,这永远是不变的竞争法则。商场竞争不相信眼泪,不相信空泛的口号,相信的是实力,相信的是效益。在行业分工越来越细、技术变革越来越新的今天,每天都有公司破产,每天都有公司倒闭,这些企业倒下去的原因千千万,但是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强势管理。
  •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每个深谙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凡成就大业的领导者不以“江山社稷、用人为先”为准则,从而因用人而兴——齐桓公重用管仲,成就了一番春秋霸业;秦始皇利用韩非、李斯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刘邦有张良、韩信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谋而成为西汉的开国之君;刘备以隆中对识得诸葛亮,而得“三分天下”之势;唐太宗正是采用“慎择”的用人方式,终有“贞观之治”的盛景;朱元璋凭借自己的真诚感到了心如死灰的前朝落魄士子刘温,使他终归自己账下……举不胜举的领导者在挥洒着他们的用人艺术,以至于无数后人为此拍案叫绝。
热门推荐
  • 玻璃窗上的血色长发

    玻璃窗上的血色长发

    高中新转学生白曼曼,在刚转学的第一天,就惹到了学校里最不能惹的两个人物。她还被学校安排在一个两年都没有人住过的空床位。自从入住的第一晚起,每天的凌晨12点,白曼曼总是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起初,她以为只是风吹动窗户的缘故,后来她才发现,在这扇只有电脑屏幕般大小的玻璃上,居然残留着一根血色长发…………
  • 十四到十八的世界

    十四到十八的世界

    大城市里,汽车在灯红酒绿的街上飞驰;小地方中,枫在枫树下静静的梦想,所谓爱情,从轰烈蜕变平实到沉寂。所谓友情,从拥有到失去到真实。所谓事业,从平实到轰动到认识时间。你,是否和枫一样,也像风一样,一起成长。
  • 仙道兵途

    仙道兵途

    仙者,修仙问道,逆天求长生者。兵者,兵器也,杀人之器也。兵途,非法器,非战器,亦非神器也。兵途,乃枪炮核武器之一途也。修仙之路,以炼器之法,演绎仙道与兵途的终极结合。且看主拿着手枪扛着大炮穿着盔甲大战修仙界,再一步一步重建一个崭新的修仙界。
  • 小花仙之新的考验

    小花仙之新的考验

    这本书主要写了动画片中主人公夏安安和她的少女战队一起打败雅加,最后夏安安当上了新的花神的故事
  • 大汉第一人

    大汉第一人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而王澈却做到了文武双全,天意弄人王澈死后重生到了汉末。胸中万千韬略,掌中一二利刃。此生不应留下任何遗憾
  • 奈笙情

    奈笙情

    “我不求你只有我一人,只要你爱我就好’’“我只为你琴诗作画,只为你……”“意外的来到你身边,虽然只是你的侍卫,但我奢望你的心中能有我的一席之地……”“我穷,我知道我配不上你,我知道我是痴心妄想,我都知道的……”…………“我不一定给的了你们幸福,但我可以给你们,我的爱”本文是一女多男的文文,可能临时会增加几个男主。我第一次写文,有点激动,写得不好的地方表介意。我看过很多作者写文都跟别的作者撞文了,被读者说是抄袭,我有没有撞文我不知道,没看,但是如果撞文了就说出来,不要没凭没据就说抄袭,我一直很讨厌这个现象,我相信有素质的宝宝们是不会这样说的^ω^
  • 无限挽歌

    无限挽歌

    神秘的轮回空间,无限的轮回世界!我们在生与死之间挣扎求生,为了活下去,我们曾不择手段!当水晶破碎,主神降临!我们的路,又该何去何从?泪断无限,一曲挽歌!我只想,谱一曲,属于我们的无限挽歌。祭奠曾经的,无限殇情!喜欢传统无限流的朋友,欢迎您的阅读与评价~~小七的交流群:496266802,欢迎各位的加入!
  • 丧嫁

    丧嫁

    我嫁人的那天是红白喜事一起办的,老人说红白喜事一起办不吉利,诸事不顺。
  • 我真不是好人

    我真不是好人

    这个城市一直是黑着的,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那些景物和空气都像是有侵蚀性的外来物,一天一天地吞噬者我受伤的心。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的命运就刻上坎坷两个字,没想到这两个字一直遮掩着我整个青春,我一手握着仇恨,一手握着逆爱,行走在无人路上,没有人谅解我的逆爱,没有人理解我的仇恨。颠覆性别和风格的尝试,以一个女孩眼光去描述男孩的叛逆青春,究竟它是怎样的?
  • 魔煞狂

    魔煞狂

    许多许多年前,我在屋子里挑灯夜读,突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我走过去打开门,门口站着一个美艳的女人,一身紧身裙把身材勾勒得完美无瑕,我略带讶异的问道:“请问姑娘深夜前来有何事?”女人扭动着腰肢,摇摆着丰臀进了屋,小手掩口一笑,娇羞的道:“公子,我在这附近游玩,晚上却迷路了,刚才在路上遇见几个歹人,情急之中闯到此处,还望公子搭救,小妹可否在此借住一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