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力争上游,虽然辛苦,但也充满了机会。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该有雄心壮志,立下远大目标,用热忱激发自己干事业的动力。
1.船长的理想,似船的人生
理想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
李嘉诚祖籍潮州,潮州地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潮汕又是粤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潮人大批移居海外,始于明清,而潮人移居海外的高潮,则在上世纪中叶,潮人极富有冒险精神和开拓意识。
李嘉诚生活在这种大的文化氛围之中,尽管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但他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在潮汕,处处流传着海外游子创业致富的传奇故事,虽说历经艰辛,但仍能构成潮人涉海闯荡的原动力。
李嘉诚从小就酷爱读书。据其堂兄李嘉智回忆说:“嘉诚从小就像个书虫,见书就会入迷,天生是读书的料子。他去香港办实业成为巨富,我们都感到吃惊不小。”
从教的父亲李云经从小就教育李嘉诚做人要真、要善、要有骨气、有毅力。他不仅仅教给嘉诚知识,更教给他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于这些,李嘉诚从小就铭刻于心,终身不曾忘却。深受父亲的影响,李嘉诚也一心向学,如果不是风云突变,李嘉诚会沿着求学路一直走下去。同时,也极有可能继承父业,在家乡做一名教师。
虽然李嘉诚的理想是当一个教育家,而不是商人,但由于父亲早逝,家境陷入贫困,为了全家人的生活,他才不得不去从商。
李嘉诚后来回忆说,从商之初,他的理想依然是“赚一大笔钱,然后再去搞教育”。
深受父亲的教诲,李嘉诚从小就立下大志:勤勉苦读,出人头地,报国为民。李云经是一个很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尽管他很疼爱自己的儿子,但他知道,过分的溺爱只会害了孩子。他把自己心中的慈爱,转化成另外的形式表现出来。
李云经喜欢带着儿子去看海。他认为,海的浩淼、海的雄壮,能够使孩子的心胸博大,让他的生命充满激情。
有一次,李云经领着小嘉诚到了汕头的海边。他一边指着港口来往如梭的巨轮,一边给李嘉诚讲着生活的道理。
李嘉诚一边似懂非懂地听父亲讲述,一边用他那大大乌黑发亮的眼睛,好奇地看着蓝天下波光粼粼的大海,看着万吨巨轮。他简直弄不懂这深深的水,怎么可能稳稳地浮着这么大的船,而且还是铁的,他太佩服船长了。
他认为能让这么一条大铁船稳稳地浮在海面上的人,一定是个大英雄。于是他向着大海,向着那艘万吨巨轮喊道:“爸爸,将来我也要做大船的船长!”
李云经疼爱地抚摸着他的头发,高兴地说:“好孩子,有志气!阿诚,做一个船长不容易,他必须考虑很多、很全面的问题。”然后,父亲又极其认真地告诉李嘉诚,“你看,现在天气很好,是难得的晴天。但是,出海后,风暴来了怎么办呢?做船长的,就要提前想到,就要提前做一切事情。而且,阿诚,要记住,做任何事情就像做大船的船长一样,既要预先准备好一些事情,又要随时准备应付突然来临的一切事情。”
从此以后,船的形象,船长的意识紧紧地伴随着李嘉诚奋斗的一生。李嘉诚从小就把自己的人生比作一条船,把他驰骋商场的李氏王国比作一条船。所以,他很自豪地宣布:“我就是船长,我就是这条行进在波峰浪谷中的船的船长。”
“在稳健中寻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是李嘉诚在看不见硝烟却战火熊熊的商场上,给自己定下的座右铭。
这短短的15个字,却是李嘉诚在几十年的商海打拼中总结出来的。从20世纪40年代替人端茶倒水的小杂工,到初露锋芒的工厂推销员;从50年代独树一帜的小厂长到香港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塑胶花大王,再到80年代戴上“超人李”的桂冠,最后一跃成为香港首富和全球超级富豪,他始终铭记着这15个字。
2.艰难困苦,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上天要想把重大的使命交给一个人,必定要首先困苦他的思想意志,劳累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身体肌肤,使他身受贫困,拂逆、扰乱他的作为,用来使他内心警觉,性格坚忍,增长他不具备的能力。
孟子的这段话非常著名,两千多年来一直激励着有志之士克服艰难困苦,成就伟大的事业。我们不相信什么上天的意志,但是一个人要想干成大事业,担当大责任,必须从精神到肉体都受到常人所难以想象的磨炼则是一定的。为什么呢?因为安乐的境遇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萎靡不振,直至死亡;而艰难困苦的境遇则使人奋发,从而求得生存和发展。也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还一口气举了六个古代的大贤为例:舜发迹自田地中间,傅说举自筑墙的人中间,胶鬲举自鱼盐贩子中间,管夷吾任用自狱官手里,孙叔敖腾达自隐居的海边,百里奚崛起自市井。可见,艰难困苦乃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问题仅仅在于,你能否经受得住艰难境遇的考验和磨炼。
李嘉诚来到人世,世界已不太平。北伐虽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中国依旧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世界经济经历长久繁荣后,接踵而来的是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
处于天涯一隅的潮汕也已不太平,报章不时以醒目的标题,刊登山河破碎、日寇暴虐的消息。父亲转入郭垄小学任校长,整日忧心忡忡。母亲庄碧琴笃信佛教,敬香拜佛,祈祷佛祖保佑家人乡人平安。
1937年7月7日,日军凭借着嚣张的气焰及先进的武器,逐步侵占了中国的半壁山河。不久,潮州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日军一面大肆烧杀掠抢,一面四处张贴安民告示。城区的居民惶惶不可终日,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人们纷纷逃出城外,去山乡农村投亲靠友,躲避战乱。
1939年6月,日寇占领庵埠,执教多年的李云经(李嘉诚的父亲)彻底失业。他携李嘉诚回到潮州城家中。李嘉诚小学尚未毕业,升学无望,又不敢随意走出家门,只好躲进藏书阁读古书。时事纷乱,李嘉诚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他尤喜欢文天祥、陆游、岳飞、辛弃疾等人的诗词,深深领悟到其间的真谛与忧愤。
太阳旗在潮州城头猎猎飘扬,逃避战祸的人络绎不绝。乃父之心甚于其子,李云经常与城里的知识分子相聚一起,秘密商议抗日大计。不少知识青年投奔抗战前线或敌后游击队。李云经上有老母,下有妻子儿女,未能迈出这一步。他每每想到这一点,心中万分愧疚。
1940年年初,李云经携妻带子逃到澄海县隆都松坑乡,寄住在姨亲家。不久,又辗转逃到后沟,投靠在后沟小学任教的胞弟李奕。兄弟见面,李云经沉痛地说:“我逃荒失业,生活无着。一家人打疟,没医没药,祸不单行,苦不堪言。”这一年,李嘉诚祖母因惊吓和贫困而逝世。
1940年冬天,李嘉诚和弟弟李嘉昭、妹妹李素娟随父母踏上去香港的艰难旅程。这时,重镇和大道大都被日军占领封锁,海路不通,日本军舰在粤东沿海水域横冲直撞。李云经一家只敢走崎岖的山间小路,穿越平原地带则在夜间行动。寒冬腊月,阴冷潮湿,淫雨霏霏。他们不敢也无钱住客栈,或露宿荒山野地,或在山村好心人家的茅屋借宿。他们穿越一道道日军封锁线,所幸的是,没有一次遭遇日本兵。山路上,不时遇到背井离乡的难民,他们或来或去,何处是可以安生的乐土?皆感到茫然和绝望。
李嘉诚说:“无论何种行业,你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识,没有资金的话,小小的付出就能够有回报,并且很可能达到成功。”
李嘉诚从小就喜欢读书,经常在父亲的书房里点煤油灯看书,很晚才睡觉。如果不是时局动乱,他可能会继续沿着求学治学的路走下去。可是,老天并没有给他过多的学习机会。
在全家逃难到香港后,他进了香港一所中学读书。那时香港还未被日军占领,学习条件比在老家好多了,但是,李嘉诚并未因此忘记了学习的重要性。为了能让李嘉诚上学,他的父亲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全家人省吃俭用给他筹学费。在他的父亲生命垂危之际,为了能支付李嘉诚的生活费,父亲宁愿不治疗、不住院。家人的支持和父亲的行为,让李嘉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更加刻苦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不仅学会了说广州话,还能听懂英文课,用英文进行答题解题了。每当李嘉诚向父亲汇报学习情况时,父亲总是流露出宽慰的笑容。
后来由于父亲病逝,辍学的李嘉诚来到茶楼打工,每天要工作15个小时以上,回到家后,他还要就着油灯苦读到深夜。由于学习太用心,他经常会忘记时间,以至于想到要睡觉的时候,已到了上班的时间。他的同事们闲暇之余聚在一起打麻将,李嘉诚却捧着一本《辞海》在啃,时间长了,厚厚的一本《辞海》被翻得发了黑。后来他到舅父的中南公司做学徒,白天做工,晚上的时间全由自己掌握。这时,李嘉诚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利用工余时间自学完中学课程。尽管李嘉诚有十分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却为没有教材而发愁。因为他的工资微薄,既要维持家用,还要供养弟妹上学,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用来买教材,李嘉诚只能买旧教材。
当李嘉诚回首这段往事时这样说道:“先父去世时,我不到15岁,面对严酷的现实,我不得不去工作,忍痛中止学业。那时我太想读书了,可家里是那样的穷,我只能买旧书自学。我的小智慧是环境逼出来的。我花一点点钱,就可买来半新的旧教材,学完了又卖给旧书店,再买新的旧教材。就这样,我既学到了知识,又省了钱,一举两得。”每当谈起这件事,李嘉诚都非常兴奋,好像比赚了几亿港币还要高兴。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财富人生百事乐,总凭知识铸辉煌。”古往今来,知识日益成为财富的代名词。中国广为流传的《劝学》诗歌,无不折射出令世人奉若珍宝的财富之道。比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等等。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领悟到:“书籍是打造创富平台的奠基石,知识是瞭望财富世界的探照灯。”
正如商业社会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世界上没有免费的晚餐。”等待少年李嘉诚的,将是更大的磨难。这些磨难为李嘉诚的成才打下了基础,李嘉诚经过了艰难困苦,终于成为了一代商界俊杰。香港改写了李嘉诚的人生之路。数十年后李嘉诚重返家园,昔日跟随父母逃难的单薄少年,已成为蜚声世界的巨富。
3.做人不要太“精明”
你要相信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精明,要令人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是最重要的。所有的俊杰,能够正眼看待现实,不浮躁,不虚妄,敢于直面人生的悲欢遭际。
李嘉诚说:“做人最要紧的,是让人由衷地喜欢你,敬佩你本人,而不是你的财力,也不是表面上让人听你的。”
消除了自私自利思想的人,能表现出客观、永恒、无限的精神,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得到世世代代的人的尊敬。那些能以神圣的谦卑放下架子的人,他不仅清除了自身的自私品性,还把自己无私的博爱精神奉献给别人,使他的才能受到极度的尊崇,并掌握人的精神世界。
所有否定个人的奢华享受和回报,拒绝世间权力之争的人,能够真正领悟超脱个人的客观真理。比较他们的生活和信念,你可以发现同样的纯朴、自我牺牲和谦卑,还有他们实践并宣扬的高尚品德与爱。他们遵循同样不变的原则,并付诸实际以消灭罪恶。
人生在世能减少一些麻烦,就多一分超脱世俗的乐趣。如交际应酬减少,就能免除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困扰;闲言乱语减少,就能避免很多错误和懊悔;思考忧虑减少,就能避免精神的消耗;聪明睿智减少,就可以保持纯真本性。假如不设法慢慢地减少以上这些不必要的麻烦,反而千方百计去增加这方面的活动,那就等于是用枷锁把自己的手脚锁住。
东汉的西域都护班超直到70多岁高龄,朝廷才允许他退休。接替他的任尚向班超请教对治理西域的经验,班超忠告他说:“兴一利不如除一弊,生一事不如省一事。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要他以简易宽和为主。任尚觉得这是老生常谈,就抛之脑后,还对人说:“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后来不过4年,任尚因过于严苛急躁,失去与边疆民族的和睦关系,导致西域各国纷纷叛汉来攻打他,任尚退到班超精心经营的疏勒根据地,靠疏勒人的保护才捡回性命,但西域的土地却全盘丢失了。可见求大同、存小异,才能真正把握全局。班超经营西域达30年,得到西域各民族人民的钦佩和拥戴,使汉朝扬威异域直达中亚细亚,因功拜定远侯,正是依靠这一要领,可见这乃是英雄人物处世的方法。
在中国古代做人术中,“大智若愚”演变为一套内容极其丰富的韬光养晦之术。
乐毅率燕军踏平齐国,田单又率齐人大破燕军,功成名就之时,却是遭君王猜忌之日。那些见过大风大雨的“过来人”对老子的名言“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理解格外深刻,因而每当身处一些“特殊关系”的微妙场合,或者在面临生命威胁的紧要关头,韬晦一方无不恬然淡泊,大智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