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乐在充实的人生中获得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求快乐,但是,却遇到了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询问,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年轻人暂时把寻求快乐的事儿放到了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了树心,造成了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了水,年轻人们把老师请上了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学生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到。”
一个如此智慧的学者在点滴之间告诉我们一个其实很简单的道理:快乐就存在于你的生活之中,不用到处寻找;但有的时候也要制造自己的快乐,那就是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意义。
(一)无所事事就是地狱
有一个人在去阎罗殿的路上遇见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的主人请他留下来居住。这人说:“我在人间辛苦了一辈子,我讨厌工作,现在我只想吃、只想睡。”
宫殿主人答道:“我这里有山珍海味和豪华的床铺供你享用;我还保证你无事可做。”
这个人于是住了下来。吃了睡,睡了吃,十分开心。渐渐地,他觉得有点寂寞和空虚了,便抱怨:“我现在对这种生活已经提不起一点兴趣了,我想找一份工作。”
宫殿主人说:“对不起,我这里从来就不会提供工作。”
这人忍不住说:“如果你不给我工作,我宁愿去下地狱。”
宫殿主人轻蔑地笑了:“你以为这里是天堂吗?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
安逸而无所事事的生活原来也是一种地狱!它虽然没有刀山可上,没有火海可蹈,没有油锅可赴,可它能渐渐地使你的理想毁灭,令你精神颓废,这与地狱又有什么两样啊!
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说过:“快乐是一种副产品,是你在做其他事情的过程中获取的东西。”快乐的人未必是最忙碌的人,但是,他们通常忙于自己所热心的事情。当你专注地从事某项活动时,你就会进入一种全神贯注的状态。这被称之为一种“自如的行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和你所做的事情合二为一;全身心地投入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
你想过得充实,过得成功和快乐,首先你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然后找到实现人生目标的战略方法和步骤,接着加上你不懈的努力,你就会活的很充实。你不仅是充实你的人生,更重要的是充实自己的大脑,比方说看一些有用的书,或者向一些有学问的人请教,吸取别人的经验之谈,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每天都有一点进步,这样时间长了,你自然就充实了。
想要充实,最重要的是懂得奋斗,一个不断上进,不断追求的人,肯定会活的很充实,也不会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空虚和烦闷。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你就应该有一种英雄的精神,而英雄的精神并不是你在大街上看到有人打架,去伸拳头,而是用你一生的时间和行动去实现你的理想,当生命走到尾声时,不管你成功与否,只要你努力了,奋斗了,你就会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工作不仅仅是必要的。如果我们没有工作,只是无所事事地度过每一天,我们将对任何事情失去兴趣,我们的生活也将变得毫无意义。相反,试想我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完成一项艰难的工作,我们将有一种个人成就感。虽然工作之后我们会觉得很累,但是我们有着充实的生活。换句话说,幸福是建立在努力工作之上的。有时我们或许会抱怨我们有太多的工作,而并没有意识到正是工作才使我们持续不断地发展并帮助我们取得成功,获得幸福。
安于现状的人似乎过得很快乐,但我经常怀疑他们真正快乐吗?他们是否已经达到了像孔子最得意弟子的颜渊的那种思想境界了呢?颜渊家中很穷,但好学不倦,孔子曾经称赞过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渊虽然不改其乐,不以贫富为念,但他是有很高的精神追求和欲闻大道的教民、治国之策的,安于现状的人引颜渊来自解,岂不是太可笑了!
人还是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的,做一些充实自身生活的事情的,只要你一天有收获,那就是一种成功,只要今天做得比昨天好,这也就是进步,值得你去高兴。但是当你一天下来,似乎忙忙碌碌却无所事事,你不觉得是一种悲哀吗?当然我所说的无所事事是指没有计划、没有目标、得过且过的一类人而言的,并不是让大家整天忙忙碌碌而不知休息,那样的生活也会使你不快乐的。
有个女人叫玛赛尔,曾陪同从军的丈夫一起来到拉美的一片沙漠之中。当丈夫外出训练时,她常常孤零零地独自住在被沙漠包围着的铁皮房子里,有时,甚至很长时间也收不到丈夫的一封来信。
她深感寂寞,虽然当地有土著人、印地安人和墨西哥人,但他们都不懂英语,无法陪她说话,她深感痛苦。恰在此时,远方父母的一封来信给了她极大的鼓舞。
信极短,却充满了哲理:两个人从牢房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了坟墓,一个看到了星星。
她于是恍然大悟,决定在茫茫沙漠里寻找美丽的星星。她开始努力学习当地的语言,努力与当地人交朋友,努力收集各类土产,努力研究当地的一切:包括土拨鼠和仙人掌。才几天时间,她就深深感到,她的生活已经变得充实无比。
第二年,她还将她的收获一一整理成文,出版了一本叫做《快乐的城堡》的书!她兴奋无比,她果然在茫无边际的寂寞中找到了“星星”。她再也不必长吁短叹了!
这不仅说明了快乐在于你自己的态度,还说明了一个充实的生活是极其重要的,它可以充实你的心灵,驱走寂寞和烦闷,找到自己的“星星”,找到自己快乐的心灵天堂。
在一口不深的井旁,两只水桶被吊在井口上。其中一只对另一只说:“我常在想,这真是一场徒劳,我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一种工作。每日都是刚刚重新装满随即又被倒空。”
另一只水桶说:“我倒不觉得如此。我一直这样想:我们空空地来,装得满满地回去,每日这样有收获地过日子,心里感到很充实。”
一只桶之所以感觉空虚是因为它只把目光放在自身空着的时候;而另一只桶呢,它换了一种想法,它只想到自己装满水的时候,因此它觉得自己总是幸福的、快乐的、充实的。这也不仅说明要换一种角度想问题,还说明有收获的过日子,心里就会充实,就会快乐。
其实,不劳而获也会使人感到空虚,也会使一个有尊严的人感到可耻,即使得到也会惴惴不安,感觉人格和良心受到了折磨,也不会感觉到自我的快乐。
有位年轻人天生左手残疾,而他的国家当时正好处在战乱之中。为了谋生,年轻人便来到了相邻的矮人国,想找一份工作来维持生活。
“啊,可怜的人!快进来吧,我将给你一个热乎乎的烙饼充饥。”当年轻人经过一个小矮人开的烙饼店时,店主上前对他说。
“谢谢你,好心的店主。但在吃你的那个烙饼之前,请允许我先帮你做一件事,否则,我就不会接受你的烙饼。”年轻人认真地说。
“真是神经病!你一只手能干什么活?我好心送你一个烙饼,你还死要面子。”店主说完,鄙夷地关上了店门。
一位挑柴火的老者见了,说:“小伙子,我看你有一只健全的手,还能干活,请你帮我把这担柴火挑到我家,我将给你一个烙饼,作为你付出劳动的报酬。”年轻人高兴地答应了。
一个过路的人见了,不解地问年轻人:“现成的烙饼你不吃,却偏偏要通过劳动来换取一个烙饼,值吗?”
“当然值!因为这个烙饼是我通过劳动换来的,我才吃得下去。我虽然贫穷,但没有丢掉做人的尊严。”
这位年轻人的话虽简单,却掷地有声。的确,我们可以贫穷,但我们不能失去自尊。自尊,是人的一种美德,是无价的,是人最珍贵、最高尚的东西,因此,一个自尊的人也不会无所事事地苟且而生。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尊,他就会自卑、自馁,就不会爱惜自己,就会自暴自弃,什么也不干,什么也干不成。当然也只会感觉到自己的无用和低人一等的悲哀,更谈不上人生的乐趣。
有一首歌唱得好“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她在辛勤的工作里,她在艰苦的劳动里。她在精心的耕耘里,她在知识的宝库里。”虽然,伴随着劳动的是艰辛、汗水、寂寞甚至还会有痛苦,但作为一种追求的过程它也隐含着甜蜜。
西西弗斯周而复始地推动巨石,在常人群那是不可思议简直等同于白痴和傻子,但在他,他全部的快乐和幸福就在于此。因为,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无限期地推动巨石正是他毕生追求的事业,在他,这就是幸福。
农人没有春天辛勤的播种就不会有秋天收获的喜悦,战士没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汗水就不会有战场上的凯旋,莘莘学子没有十年寒窗的苦读哪来成才之日。慈善家付出的是金钱得到的是助人的幸福,朋友有难雪中送炭是仗义的幸福,努力工作取得骄人成绩是回报的幸福,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培养成材是满足的幸福,秉烛夜读是精神的幸福,冥思苦想寂寞地行走在写作道上是自娱自乐的幸福……
也许你已经明白快乐的真谛,不再在乎世俗的评价,也不会积极追求着人们所谓的成功;也许你在一次又一次的达到自己的目标后仍不满足,仍不快乐。可以说前者是我们希望达到和追求的良好心态,而后者则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但我在这里想说的是第三类人,也是我们中的大多数。
我们中的许多人或者对现在的生活状况不太满意,也为自己的无所建树而闷闷不乐,单纯的改变心态也许对你很难奏效,那么你需要用自己的努力,来求取自己设定的目标,但你要记住的是当你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的时候,你还是不一定快乐,但我相信在你已经经历了这么一个自我努力奋斗的时刻,你的心中可能没有了太大的遗憾,你也可能会换用一个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快乐观和成功观,从而重新找到你的快乐。
也许人人都是鹰,只不过按鸡的方式或在鸡的环境下生活久了便不再相信自己的潜力,但你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并展翅高飞的时候,你也许会欣喜若狂,从此也不再自卑,也会有一个乐观而健康向上的心态来对待生活,那时候你也许就可以达到第一类人的思想境界,从此快乐。我奋斗,我快乐,对于许多人来说努力奋斗、追求成功是适合去尝试一番的,即使你没有达到最后的成功,但我相信是会有进步的,最起码是有收获的,在这个时候其实你就值得让自己放松心灵,享受属于回报自己的那份快乐和喜悦。
(二)小有收获就是成功,就值得快乐
成功是每一个人的梦。这个梦与生命同在,至死方休。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生来就有“做伟人”的欲望。“做伟人”其实就是“成功”的集中表现。弗洛伊德之后的一些心理学家经过研究,也得出了一个相似的结论:不论民族、文化、历史、家庭、性别和年龄,人天生就有爱受赞美、喜受人尊重的强烈愿望和倾向。这是“人”的共性。
因此,可以这么说,成功的渴求与生俱来——因为,成功是获得赞美与尊重最有效的途径。正如美国的约翰·杜威所认为,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是“希望有重要性”。以至于有些罪犯自述,他之所以纵火、杀人,就是为了让人们知道他,亲眼目睹别人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如同五雷轰顶,那是他最感满足的时候。
◆追求成功是人类的本能。人为成功而来,也为成功而活
绝大多数人能坚忍不拔地走完人生历程,就是因为成功的渴望始终存在。把它称为信念也好,使命也好,责任也好,任务也好,总有企盼和牵挂,总有要完成的欲求。否则心有不甘,难以瞑目。
成功意味着富足、健康、幸福、快乐、力量……在人类社会里,这些东西总能获得最多的尊重和赞美。人人追求成功。普天之下,贫富贵贱,有谁会站出来说,我不想成功,我不愿成功!
一个成功的人,是能不断完成自己目标的人。一个人怎样才能算一个成功的人,相信我们中的许多人一定思考过这个问题。大多数人会认为事业有成就是成功的人;有的人可以认为挣钱很多就是成功的人;有的人则认为受人尊敬就是成功的人……当然,你可能有不同的观点。有些人很穷,但活得很快活;有些人很有钱,但活得很不开心;当然也不乏很穷的人不快活,有钱的人活得很开心。那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每个人成功的标准不同,以致对快乐的感觉不同。
一般而言,成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社会承认的个人的价值,并赋予个人相应的酬谢,如金钱、权力、事业、尊重等物质上和名誉上的肯定。第二个方面,则是自己承认的自己的价值,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对人生有充实感和个人生活的幸福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