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男孩8年级毕业了,因为阿肯色州的中学不招收黑人,他只能到芝加哥读中学,家里没有那么多钱。那时,母亲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让男孩复读一年。她则替整整50名工人洗衣、熨衣和做饭,为孩子攒钱上学。
1933年夏天,家里凑足了那笔血汗钱,母亲带着男孩踏上火车,奔向陌生的芝加哥。在芝加哥,母亲靠当佣人谋生。男孩以优异的成绩中学毕业,后来又顺利地读完大学。1942年,他开始创办一份杂志,但最后一道障碍是缺少500美元的邮费,不能给订户发函。一家信贷公司愿意借贷,但有个条件,得有一笔财产作抵押。母亲曾分期付款好长时间买了一批新家具,这是她一生最心爱的东西。但她最后还是同意将家具作了抵押。
1943年,那份杂志获得巨大成功。男孩终于能做自己梦想多年的事了:将母亲列入他的工资花名册,并告诉她算是退休工人,再不用工作了。那天,母亲哭了,那个男孩也哭了。
后来在一段反常的日子里,男孩经营的一切仿佛都陷入谷底,面对巨大的困难和障碍,男孩已无力回天。他心情忧郁地告诉母亲:“妈妈,看来这次我真要失败了。”
“儿子,”她说,“你努力试过了吗?”
“试过。”
“非常努力吗?”
“是的。”
“很好。”母亲果断地结束了谈话,“无论何时,只要你努力尝试,就不会失败。”
果然,男孩再一次渡过了难关,攀上了事业新的巅峰。这个男孩就是驰名世界的美国《黑人文摘》杂志创始人、约翰森出版公司总裁、拥有三家无线电台的约翰·H·约翰森。
智慧感悟
约翰森的经历向我们昭示:命运全在搏击,奋斗就是希望。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放弃努力。除非你放弃,否则你就不会被打垮。
功成名就是一连串的奋斗。那些伟大的人物,几乎都受过一连串的无情打击,他们每个人都险些宣布投降,但是他们因为坚持到底,终于获得了辉煌的成果。例如伟大的希腊演说家德莫森。
德莫森因为口吃而生性害臊羞怯。他父亲死后给他留下一块土地,希望他能过上富裕的生活。但当时希腊的法律规定,他必须在声明拥有土地权之前,先在公开的辩论中赢得所有权。很不幸,因为口吃加上害羞使他惨败,结果丧失了那块土地。但他没有被击倒,而是发愤努力战胜自己,结果他创造了人类前所未有的演讲高潮。历史忽略了那位取得他财产的人,但几个世纪以来,整个欧洲都记得一个伟大的名字——德莫森。
有太多的人高估他们所欠缺的,却又低估了他们所拥有的,以至丧失了成为胜利者的机会,这是个悲剧。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取代毅力,才干也不可以,教育也不可以。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很普遍。世上充满了学无所用的人。只有毅力和决心无往不胜。
成功就是复制简单的事
案例
萱子8岁了,她在学习时总是不能认真,教她一点东西,她总是坐不住,老是这弄弄那摆摆,不愿意学。萱子的妈妈不知该怎样才能让她提起学习兴趣,培养起她的耐性。也有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我这孩子并不比别的孩子笨,就是没耐性,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案例分析
孩子因为性格不稳,行为举止自制力差,因而喜欢随心所欲,坚持度不高的孩子更是如此。做事是否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属于心理活动中的意志品质问题。意志是否坚强,对孩子长大后学习、工作的成败都有重要的影响,因而需要家长格外注意这个问题。
专家支招
那么,要想帮助孩子改变这种不良习惯,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耐心呢?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1.家长要做出榜样。
许多孩子没有耐心,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做事的要求往往也是虎头蛇尾。所以,首先要求家长要注意不养成孩子半途而废的行为习惯。在开始一种新的活动之前,必须让他把正在进行的活动有个了结。如让孩子去洗澡,应在开始烧水时就告诉孩子画好这张画后,就去洗澡。然后在孩子洗澡之前别忘了认真检查画到底画完了没有,这本身就是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2.给孩子设置点障碍。
家长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点障碍,为孩子提供一些克服困难的机会。因为耐心是坚强意志磨炼出来的,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越能锻炼孩子的耐心。要鼓励他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做好一件事要经过努力,才能完成。孩子经过努力完成一件事时,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强化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选购一些可变性强的玩具,如接插镶嵌的组合玩具、螺旋的组装玩具等。开始时引导孩子自己看图,后来可慢慢鼓励她自己创造。家长则通过积极肯定、展示她的作品等方式,让孩子体验成功的愉悦,使孩子愿意自己研究玩具的玩法。
3.要集中孩子的精力,使他们持久地沉浸在一种活动中。
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许多事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有时孩子饿了马上要吃,渴了马上要喝,想要什么玩具当时就要买,家长可有意延缓一段时间,不要立刻满足孩子的要求,以培养孩子的耐心。
4.要注意孩子的持久力和好胜心的培养。
对于意志力差和好胜心不强的孩子,家长应注意激励培养他。孩子有了较强的持久力,有了不甘落后的好胜心,那么做事就有了驱动力,从而去想方设法做完一件事。
5.让孩子做事时,应注意适合孩子的实际水平。
如果过难,孩子尽最大能力亦不能成功,这会打击她的积极性。如果偶然一件事还不至于的话,那么连续几件这样的事就很可能使孩子不再去想,不愿去做,而丧失自信心。
6.家长要随时指导。
孩子做事的过程中,父母在关键的时刻要给予指导和提示,这不是代替而是帮助孩子想办法,以防孩子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而灰心丧气。当孩子想不出办法又不愿去想,有偷懒或依赖父母的迹象时,父母不可给予帮助,但引导与鼓励不能少,必要时给予批评并监督孩子独立地做完某件事情。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孩子的能力提高了,习惯养成了,做事也不再半途而废了。
总之,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随时发现孩子做事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他自己克服困难,帮助他把事情做完,使他养成不轻易放弃的习惯。
成功故事
全国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作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
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那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作精彩的演讲。当大幕徐徐拉开,只见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运动服,脚下是一双白色胶鞋。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作出什么举动。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好多年轻人站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台上。
老人便和他们讲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什么解释。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用小锤“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然后再用小锤“咚”敲了一下,再停顿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咚”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持续地做着……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老人仍然一小锤一小锤不停地工作着,他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叫喊什么。人们开始愤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
大概在老人进行到40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女人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那间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幅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好像都听到了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
老人开口讲话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智慧感悟
很多的人以为成功很难,成功要付出太多,等待成功的过程会很痛苦,就不去追求。那是不是说不成功就很舒服、很自在、很潇洒呢?当然不是。事实上,不成功才真的更难。
有的人不肯付出一时的努力去博取成功,去换取一生的幸福,却甘愿用尽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的痛苦。
实际上,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吃惊地发现,成功其实并非那么遥不可及,它只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如果这事情本身很复杂,那就先把它简单化,然后再去重复地做。但是,往往简单的事情没有人肯重复地做、持之以恒地做,所以成功始终只属于一小部分人。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重复做,重复做的事情创造性去做!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你的习惯无法改变,但可以用好的习惯来替代。
成功很简单,关键要把简单的事情,全力以赴地去做,养成习惯。然后,经常地检讨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
小贴士
缺乏耐性孩子的特征
缺乏耐性的孩子会出现三种倾向:过度的暴力性、依赖性及散漫性。
1.暴力性。
这是缺乏耐性儿童的最大特征。不管是谁让自己做不愿做的事或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就失控地尖叫、骂人或打小朋友等。刚开始自己还会自责,不过一旦形成习惯,自责感就会消失,连父母的劝导都听不进去,反而会使性子、发火。
2.依赖性。
碰到稍陌生或困难的问题,便丧失了独自解决问题的意志,转而向别人求助,这种依赖性会使孩子渐渐变得意志薄弱。
3.散漫性。
没有耐性的孩子做事肯定没有持久性,因而会显得注意力低下、散漫。玩玩具时,看看这个拿拿那个;参加钢琴、美术、书法等学习班,没有一个能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