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9月,在法国的松姆河地区,英法联军与德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德军凭借着坚固的碉堡以及有利的地形,一次次打退了英法联军的猛烈进攻。
9月15日,天刚亮,战场就响起了阵阵枪声。不一会儿,从英法联军阵地上,忽然冒出了像铁盒子似的黑色“怪物”。在这些“怪物”的两边还射出炮弹。德军被这些“怪物”吓坏了,慌忙举枪向它射击。可是,令他们吃惊的是,子弹打上去后就落下来,“怪物”照样向阵地压来。就这样,英法联军仅用两个多小时,就突破了久攻不下的德军防线,占领了纵横500公里的德军阵地。
为这场战役立下汗马功劳的“怪物”就是坦克。这是坦克诞生后第一次公开亮相。参加这次战役的坦克有49辆,可因机械发生故障,到达战场的只剩下32辆。在这32辆中,也只有18辆真正参加了战斗。
虽然坦克的制造技术还很不完善,但人们已看到了坦克强大的战斗力。那么,坦克是怎么发明的呢?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由于对峙中的防御一方,使用大量机枪,并筑有碉堡、挖了堑壕,因此,进攻的一方往往要遭受惨重的人员伤亡。军事界的有关专家都在考虑:能不能制造一种既能攻又能守,兼具“矛”和“盾”的特点的新式武器呢?
有一位将军向英国政府建议:可以用履带式拖拉机装上钢铁外衣,装备上机枪和炮,改装成战车。这样的战车既能进攻,又能防御。
英国国防委员,海军大臣丘吉尔得知后,说:“这主意不错,可以试试。”1915年2月,丘吉尔在他的海军部里秘密建立了“创制陆地巡洋舰委员会”,着手“陆地巡洋舰”的试制工作。
这些海军专家对水上船舰情有独钟。他们想:巡洋舰是很有威力的,应该把这种新式武器设计成巡洋舰一样。于是他们照看巡洋舰的样子,设计出了新式武器:全长30米,宽24米,高约12米,自身重量达1.2万吨;三个车轮的直径12米,钢甲厚度8厘米,装配400马力发动机两部,车内安装大炮两门,随带炮弹300发,枪机12挺,子弹60000发。
设计图完成后,送到海军制造局局长那儿,结果局长否定了这个方案。他解释说:“你们想想,四层楼高的巨大的体重,五条鲸鱼总重量的武器,怎么能适应陆地上作战呢?应该让它小一些,精巧些。”
于是,海军专家们又开始重新设计。经过专家们的努力,新的方案出来了。这个新的方案是将这陆地巡洋舰设计成像一个斜方形铁盒子。它长8.1米,宽4.2米,高3.2米,全身重量28吨,钢甲厚度5~10厘米,装配105马力发动机1部,内装两门海军火炮,4挺轻机枪。
林肯城一家机械制造厂接受了制造任务,他们按照图纸进行制造。1916年1月30日,第一辆实用的陆地巡洋舰问世了!
新式武器诞生了,总得有个正式的名字。该叫什么呢?说来有趣,为了给它起一个好听而又恰当的名字,英国海军界还发生了一场争议。
有人说:“我看还是沿用原来的名字,就叫陆地巡洋舰或者无限轨道机枪战斗车,这名字比较贴切地反映它的特征。”
有人说:“名字不应该暴露它的用途和特征,我看可以叫老母亲,因为它将是未来武器的老祖宗。”
有人说:“可以叫它皇家蜈蚣,这样既不暴露身份,又形象。”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不休。
这时,主持这个课题的总工程师建议说:“我想了三个名字:储水池、储藏器、水箱(英语“tank”的意思)大家看看哪个好。”
“还是水箱好,它既不暴露用途和特征,又形象,还与我们海军有点联系。”大家一致同意了这个名字。
于是,这种新型武器投入第一次战斗,并获得巨大成功后,它就以“坦克”(“tank”的音译)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