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14500000002

第2章 理想与求知(1)

力争上游,虽然辛苦,但也充满了机会。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该有一番雄心壮志,立下远大目标,用热忱激发自己干事业的动力。

1.船长的理想,似船的人生

李嘉诚祖籍潮州,潮州地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潮汕又是粤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潮人大批移居海外,始于明清,而潮人移居海外的高潮,则在上世纪中叶,潮人极富有冒险精神和开拓意识。

李嘉诚生活在这种大的文化氛围之中,尽管接受的是传统家教,但他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在潮汕,处处流传着海外游子创业致富的传奇故事,虽说历经艰辛,但仍能构成潮人涉海闯荡的原动力。

李嘉诚从小就酷爱读书。据其堂兄李嘉智回忆说:“嘉诚从小就像个书虫,见书就会入迷,天生是读书的料子。他去香港,办实业成为巨富,我们都感到吃惊不小。”

从教的父亲李云经从小就教育李嘉诚做人要真、要善、要有骨气、有毅力。他不仅仅教给嘉诚知识,更教给他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于这些,李嘉诚从小就铭刻于心,终身不曾忘却。深受父亲的影响,李嘉诚也一心向学,如果不是风云突变,李嘉诚会沿着求学路一直走下去。同时,也极有可能继承父业,在家乡做一名教师。

虽然李嘉诚的理想是当一个教育家,而不是商人,但由于父亲早逝,家境陷入贫困,为了全家人的生活,他才不得不去从商。

李嘉诚后来回忆说,从商之初,他的理想依然是“赚一大笔钱,然后再去搞教育”。

深受父亲的教诲,李嘉诚从小就立下大志:勤勉苦读,出人头地,报国为民。李云经是一个很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尽管他很疼很爱自己的儿子,但他知道,过分的溺爱只会害了孩子。他把自己心中的慈爱,转化成另外的形式表现出来。

李云经喜欢带着儿子去看海。他认为,海的浩淼、海的雄壮,能够使孩子的心胸博大,让他的生命充满激情。

有一次,李云经领着小嘉诚到了汕头的海边。他一边指着港口来往如梭的巨轮,一边给李嘉诚讲着生活的道理。

李嘉诚一边似懂非懂地听父亲讲述,一边用他那大大乌黑发亮的眼睛,好奇地看着蓝天下波光粼粼的大海,看着万吨巨轮。他简直弄不懂这深深的水,怎么可能稳稳地浮着这么大的船,而且还是铁的,他太佩服船长了。

他认为能让这么一条大铁船稳稳地浮在海面上的人,一定是个大英雄。于是他向着大海,向着那艘万吨巨轮喊道:“爸爸,将来我也要做大船的船长!”

李云经疼爱地抚摸着他的头发,高兴地说:“好孩子,有志气!阿诚,做一个船长不容易,他必须考虑很多、很全面的问题。”然后,父亲又极其认真地告诉李嘉诚,“你看,现在天气很好,是难得的晴天。但是,出海后,风暴来了怎么办呢?做船长的,就要提前想到,就要提前做一切事情。而且,阿诚,要记住,做任何事情就像做大船的船长一样,既要预先准备好一些事情,又要随时准备应付突然来临的一切事情。”

从此以后,船的形象,船长的意识紧紧地伴随着李嘉诚奋斗的一生。李嘉诚从小就把自己的人生比作一条船,把他驰骋商场、纵横东西的李氏王国比作一条船,所以,他很自豪地宣布:“我就是船长,我就是这条行进在波峰浪谷中的船的船长。”

“在稳健中寻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是李嘉诚在看不见硝烟却战火熊熊的商场上,给自己定下的座右铭。

这短短的15个字,却是李嘉诚在几十年的商海拼打中总结出来的。从20世纪40年代替人端茶倒水的小杂工,到初露锋芒的工厂推销员;从50年代独树一帜的小厂长到香港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塑胶花大王,再到80年代戴着“超人李”的桂冠,最后一跃成为香港首富和全球超级富豪,他始终铭记着这15个字。

2.由小到大,积沙成塔

李嘉诚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不仅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而且也塑造了一套独有的人生哲学。他的成功,来自于他的精明能干,更来自于他真诚坦荡地做人。

李嘉诚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家学渊源对少年李嘉诚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李嘉诚的许多优秀品德就是在这深厚的家学中得到了培养。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自幼聪颖好学,15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立金山中学,毕业时成绩名列全校第一名,由于家境贫寒无力继续求学,只得秉承家训,走上了治学执教之路。李嘉诚3岁时就能咏《三字经》、《千家诗》等诗文,正是幼童时代的启蒙读物,使李嘉诚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李嘉诚5岁时入小学念书,“之乎者也”的读书声与观海寺的诵经声交相混杂,回荡在街头巷尾。年幼的李嘉诚并不满足于先生教授的诗文,极强的求知欲带领他展开了更为广泛的阅读,尤其对那些千古流传的爱国诗篇,他更是沉醉于其间,这在少年李嘉诚的心里,深深埋下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基。李氏家族的故宅,有一间珍藏图书的藏书阁,李嘉诚每天放学回家,便泡在这间藏书阁里,孜孜不倦地阅读诗文,由此,他被表兄弟们称为“书虫”。年少的李嘉诚读书非常刻苦自觉,经常点灯夜读。

李嘉诚在这样的求学、求知的氛围中,读完了小学,也完成了对他一生都有深刻影响的少年时代对国学知识的汲取,为李嘉诚后来的发展与辉煌奠定了宝贵的基础。

李嘉诚对儒学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我看很多哲理的书,儒家一部分思想可以用,但不是全部。”他又说:“我认为要像西方那样,有制度,比较进取,用两种方式来做,而不是全盘西化或者全盘儒家。儒家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短处,儒家进取方面是不够的。”

李嘉诚摒弃家族式管理,而采取将中西方管理的优长糅合在一起的管理机制。李嘉诚常说:“唯亲是用,必损事业。”

唯亲是用,是家族式管理的习惯做法,这无疑于表示,对“外人”不信任。在李嘉诚的长实系,有他的亲戚,更有他的老乡,他们都没有因这层关系而获得任何照顾。相反,得到他重用和擢升的,大部分不是他的老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外国人。

加拿大记者John Demont记录过李嘉诚的一件小事,为此赞叹不已:“李嘉诚这个人不简单。他不摆架子,容易相处而又无拘无束,可以从启德机场载一个陌生人到市区,没有顾虑到个人的安全问题。他甚至亲自为客人打开车尾箱,让司机安坐在驾驶座上。后来大家上了车,他对汽车的冷气、客人的住宿,都一一关心到,他坚持要打电话到希尔顿酒店问清楚房间预订好了没有,当然,这间世界一流的酒店也是他名下的产业。”

3.总凭知识铸辉煌

李嘉诚说:“无论何种行业,你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识,没有资金的话,小小的付出就能够有回报,并且很可能达到成功。”

李嘉诚从小就喜欢读书,经常在父亲的书房里点煤油灯看书,很晚才睡觉。如果不是时局动乱,他可能会继续沿着求学治学的路走下去。可是,老天并没有给他过多的学习机会。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到两年的时间,李嘉诚的家乡潮州沦陷,小学未毕业的李嘉诚失学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了学业,因为他知道,只有学习才能让自己明白事理,只有读书才能救中国。于是,他躲进自己家中的藏书阁读书、学习。在此期间,他博览中国古典文学和历代英雄事迹,尤其喜欢屈原、陆游、杜甫的诗词,深受文天祥、岳飞等民族英雄的英雄事迹鼓舞。他决心一定要发奋读书,掌握最有用的知识,为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尽一份力。

在全家逃难到香港后,他进了香港一所中学读书。虽然那时香港还未被日军占领,学习条件比在老家好多了,但是,李嘉诚并未因此忘记了学习的重要性。为了能让李嘉诚上学,他的父亲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全家人省吃俭用给他筹学费。在他的父亲生命垂危之际,为了能支付李嘉诚的生活费,父亲宁愿不治疗、不住院。家人的支持和父亲的行为,让李嘉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更加刻苦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不仅学会了说广州话,还能听懂英文课,用英文进行答题解题了。每当李嘉诚向父亲汇报学习情况时,父亲总是流露出宽慰的笑容。

后来由于父亲病逝,辍学的李嘉诚来到茶楼打工,每天要工作15个小时以上,回到家后,他还要就着油灯苦读到深夜。由于学习太用心,他经常会忘记时间,以至于想到要睡觉的时候,已到了上班的时间。他的同事们闲暇之余聚在一起打麻将,李嘉诚却捧着一本《辞海》在啃,时间长了,厚厚的一本《辞海》被翻得发了黑。后来他到舅父的中南公司做学徒,白天做工,晚上的时间全由自己掌握。这时,李嘉诚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利用工余时间自学完中学课程。尽管李嘉诚有十分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却为没有教材而发愁。因为他的工资微薄,既要维持家用,还要供养弟妹上学,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用来买教材,李嘉诚只能买旧教材。

当李嘉诚回首这段往事时这样说道:“先父去世时,我不到15岁,面对严酷的现实,我不得不去工作,忍痛中止学业。那时我太想读书了,可家里是那样的穷,我只能买旧书自学。我的小智慧是环境逼出来的。我花一点点钱,就可买来半新的旧教材,学完了又卖给旧书店,再买新的旧教材。就这样,我既学到了知识,又省了钱,一举两得。”每当谈起这件事,李嘉诚都非常兴奋,好像比赚了几亿港币还要高兴。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财富人生百事乐,总凭知识铸辉煌。”古往今来,知识日益成为财富的代名词。中国广为流传的《劝学》诗歌,无不折射出令世人奉若珍宝的财富之道。比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等等。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领悟到:“书籍是打造创富平台的奠基石,知识是瞭望财富世界的探照灯。”

4.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

李嘉诚认为:“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填充新知识,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不然你就会被那些拥有新知识的人所超越。”

少年时的李嘉诚,就显示出与众不同。只是他的社会地位低下,不引人注意。他在茶楼打工时,常常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默读英语单词。他怕遭到茶客耻笑和老板训斥,总是靠着墙角,迅速地掏出卡片溜一眼。他深知眼下吃饭比求知更重要,只能给自己定下最低目标——不遗忘学过的单词。

大凡成大器者,聪明是其一,重要的还是勤奋。他年少位卑,骨子里却有股不屈的傲气,渴望出人头地,像舅父,像茶楼遇到的大老板,干一番大事业。

李嘉诚总是说:不会学习的人就不会成功,不会总结的人就难以战胜失败。创业、成功,要把握商业道德,要有勇气和能力,通过不断学习去克服过程中的艰辛。从清贫困苦的学徒少年到“塑胶花大王”,从地产的大亨到股市的大腕,从商界的超人到知识经济的巨擘,从行业的至尊到现代高科技的急先锋……李嘉诚一路走来,几乎都能占得先机,发出时代的新声,争得巨大的财富。他一生勤奋学习,博览群书,靠知识引导前行,敢于不断尝试新的未曾涉猎的领域,并屡有丰厚的收获。他的每一次战略抉择,既能适应产业、行业趋势的变迁,又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学者评价李嘉诚说:“他是跃进到现代化的永无止境的变动之中的人。”

曾经有记者问李嘉诚:“今天你拥有如此巨大的商业王国,靠的是什么?”李嘉诚回答:“依靠知识。”有人问李嘉诚:“李先生,你成功靠的是什么?”李嘉诚毫不犹豫地回答:“靠学习,不断地学习。”是的,“不断地学习”就是李嘉诚取得巨大成功的奥秘。

在六十多年的从商生涯中,李嘉诚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望。他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看半个小时的书或杂志,学习知识、了解行情、掌握信息。他说,读书不仅是乐趣,而且令人启迪心智,刺激思考。据他自己讲,文、史、哲、科技、经济方面的书他都读,但不读小说。他不看娱乐新闻,认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他在回忆过去时这样说过:“年轻时我表面谦虚,其实内心很‘骄傲’。为什么骄傲?因为我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新的东西,每天都在进步,这样离我的目标就不远了,现在仅有一点学问是不行的,要多学知识,多学新的知识。”

同类推荐
  • 从故事中学会团结友爱(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从故事中学会团结友爱(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商汤网开三面,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我们要从历史中学习团结友爱。
  • 16节职业素质课(下)

    16节职业素质课(下)

    人,是国家的关键,提高人们的素质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人,也是企业的关键,提高员工的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本书作者一直在职业素质教育的第一线工作,累积了大量的职业素质教育经验,从而创作出这本本土化、适合中国企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培训读本。书中对中国人职业素质的缺失做出了深入的剖析,更总结出了一套提高个人职业素质的理念与方法,是每一个职业人士的素质提升读本。
  • 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

    青少年时期是养成高尚情操的重要时期,人一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取决于这个时期。青少年时期需要有正确的引导,本书选取了能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这些故事具有启发性和代表性,力图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导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道德指南。
  • 给人生加点淡定

    给人生加点淡定

    文成蹊编著的《给人生加点淡定》讲述了淡定不是平庸,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境界,是智慧的不争,是宠辱不惊,是对简单生活的一种追求。守住属于自己的一份平淡的生活,就能够成为一个幸福的人。《给人生加点淡定》在告诉人们淡定对人生的重要意义的同时还告诉人们如何才能拥有淡定的人生,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平和的心情和积极的状态,进而收获幸福而成功的人生。
  • 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生哲理枕边书

    本书内容分六章,具体包括:要善于学习和思考、做事要先学会做人、实现人生的目标、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找准成功之路、寻找生命的意义。
热门推荐
  • 玄殿之巅

    玄殿之巅

    符术大陆上,无数强者留名在玄殿之中。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无数强者拥有拥有着威力巨大的符术,只为了能够在玄殿留名而努力拼搏着!
  • 对不起,我爱你啊

    对不起,我爱你啊

    [作者懒症晚期,亲们不要大意地催更吧,催更群:375947741]亲爱的对不起,现在才知道原来我是那么爱你。我以为我可以全身而退,但是……
  • 谍战孪生姐妹

    谍战孪生姐妹

    1937年,国民党特工罗芝玉特训结束预奔赴新战场。可是一个意外,打乱了她的计划和人生……半本书完结,接着爆发。
  • 冷面王爷太宠妃

    冷面王爷太宠妃

    别人都说宸王心狠手辣,只有她知道,其实他只是在保护自己!
  • 回到隋末建社会主义强国

    回到隋末建社会主义强国

    两个青年军官穿越到了隋末,本想平静生活,寻找回到现代的方法。强权的欺压,生活的逼迫,一对青年男女被迫自强,起初只想建立一支保卫家园的军队。怎奈人民生活的贫困,战乱的民不聊生,使他们决定运用现代军事技术和社会管理知识,建立一个人民安居乐业、富裕富强的社会强国。并在遥远的古代演绎了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
  • 乾坤八针

    乾坤八针

    自小在深山修行的李锦记,奉师命下山历练。身为神医、武道至尊、杀手之王的传人,李锦江身具上古医术“乾坤八针”、高深武学、神级黑科技能,却不通凡俗世事,懵懵懂懂的撞入都市大染缸……
  • 万界通天

    万界通天

    修真不是挑水劈材力气大就行,修真不是写文章多读多写就行,修真也不是光靠毅力与勤奋就行,大毅力大勤奋之辈凡人有之,而修士更有之,有甚者凡人大毅力大勤奋之人较之修士也不输丝毫,可是修真的道路却是虚无缥缈不以意志为转移,每个人的修真道路都会有所不同对修真的感悟与心得就会有所不同。
  • 重生之娱乐圈御宠

    重生之娱乐圈御宠

    从前的苏瑾年面对前夫一家的极尽侮辱,只会对自己说一声“输不起”,哪怕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五年后的苏瑾,顶着王牌旗下的王牌艺人华丽回归,面对众人的不屑与嗤笑,她以作品来反击。当极品前夫想潜她时,她一笑置之:“江先生,你不觉得对一个有夫之妇做这种事情很可笑吗?他比你帅,比你有钱,会哄女人,基因又好,最重要的还是我愿意为他生孩子,靠这些我还用得着利用你上位么?”ps:此文很爽,喜欢的收藏。文艺范小清新全是扯淡,简单粗暴才是正道!
  • 我的棒棒糖

    我的棒棒糖

    “喂,你看什么看,没看过帅哥呀?”哇,真的好帅哦,帅呆了,酷毙了。我在这个世界上活了18年了,还是首次看到如此………“再看再看,把你的眼珠子挖掉”什么嘛,人家只不过是看了你一眼,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我哪有看你呀,是你站在我面前的,是你在看我吧!!”哼,别以为我不会说话……
  • 重生之朕即国家

    重生之朕即国家

    党争、外患、鼠疫、暴政、内乱、小冰河,这都是大明亡国征兆;科技、农业、军事、航海、文化,这又是大明兴旺的基石。虽有晋商卖国、邪教作乱、饥民造反、建奴窥宝、红毛船炮,但大明还有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的不变国策和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铮铮风骨。是先破后立,还是奋发图强?请收藏订阅,我还你一个不一样的大明帝国?这,不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