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13900000013

第13章 公文文种解疑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12)

“批复”虽然是答复性文种,但它答复的是下级的请示内容,其中包括的是批准、确认或否定以及一个新的决策,而不是一般常规性的说明与回答,它所针对的是下级报上来的“请示”,而不是带有询问性质的“函”。所以,不能用“批复”。

70.上级向下级询问问题,当下级对此进行答复时,应当使用什么文种?是使用“报告”,还是使用“函”?

【解答】应当使用“报告”。《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二章明确规定:“‘报告’用于……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71.为召开工作会议申请所需经费,几个单位各自向市财政局行文。一个是市审计局,一个是市财政局直属分局,它们所使用的文种一样吗?

【解答】不一样。虽然都是申请会议所需经费,而前者是平级关系,在各自的职权范同内,相互办理和答复审批事项,根据新《条例》的规定,应当使用“函”(即申请函)与“复函”(即答复雨)。后者由于具有上下级的隶属关系,故应用“请示”,对应“请示”的应当是“批复”。

72.上级向下级询问相关事宜,可否用“通知”?

下级向上级询问相关事宜,可否用“请示”?

如果都不妥,那么应当用什么文种合适?

【解答】前者用“通知”不妥,因为这里不是就工作中某一问题作出新的指挥部署,而是了解下级的某一情况,属于询问打听有关事宜,故应用“函”。后者使用“请示”同样不妥,因为它不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某一事项,而是向上级探询、了解既定的某一事宜,不需要上级机关进行专门研究决定,更不需要上级机关做出新的决策,加以确认,属于工作中的日常常规行文,所以要用“函”。

73.“通知”与“通报”,在具体使用上如何把握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同是为了指挥下级的工作,为什么有的时候用“通知”,有的时候又用“通报”?

【解答】奥妙之处就在于要看所依据的事实是某一方面问题的情况综合,还是刚刚发生的某一典型事例,虽然都要提出解决的意见,要求下级去办理,但如属前者就应用“通知”,如系后者则可用“通报”。比如,入冬以来,火灾不断发生,为扼制火灾上升的趋势,我们将近一个时期以来发生火灾的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原因,提出要求,特别是在“两节”期间要坚决防止重大火灾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行文就应用“通知”;如果不是属于上述情况,而是就近期某市某购物超市所发生的一起群死群伤的特大火灾情况而向下级行文,为举一反三,严防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提出一系列防范要求,在此种情况下不可使用“通知”,而应以“通报”为宜。

74.为什么说“请示”“报告”与“意见”(上行)三个文种是同轨不同迹?

【解答】这三个文种同属上行文,这是它们的同轨之处。但所谓同轨不同迹,主要表现为:

“报告”与“请示”虽同属上行文,但两者之间却有着严格的区别。比如,“报告”对上级没有肯定性的批复要求,而“请示”则相反。在行文时间上,“报告”是事中或事后行文,而“请示”是事前行文。上级对下级报送的“报告”,可作批示也可以不作批示,一切全由上级酌情处理,如确需批示时,只能使用“批示”这一文种;而“请示”则不然,不论所请示的事项上级同意与否,按理都应及时作出批示,但批示时所使用的文种是“批复”而不是“批示”。

“报告”与上行的“意见”,不仅在行文方向上完全一致,而且内容也很近似,均含有陈述性的内容,有时在陈述情况的基础上均有相应的今后工作意见。但这两个文种之间也有一定的不同。“报告”侧重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多数情况下不涉及今后的具体工作意见,也不要求上级做出批示。只有所反映的情况涉及工作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时,往往顺势针对问题提出今后的解决办法,要求上级加以批转,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呈转性报告”。“意见”(上行的)虽然也陈述情况,但这里的情况具有特定的内容,它通常是对工作中遇到的某一重要问题做出了分析,提出了见解,而不像“报告”那样是对工作情况的综合与归纳;“意见”陈述情况的目的在于给意见的提出做铺垫,所提的意见,不是要求上级给以批示,就是要求上级加以批转,而不像“报告”那样在多数情况下对上级没有批示或批转的请求。

“请示”与上行“意见”的区别在于:向上行文,凡属要钱、要物、要机构、要编制、要干部、要出境出国等问题时,要用“请示”,而不能使用“意见”。“意见”与“请示”的本质差别在于:它向上级要的不是“人、财、物”等硬件,而是“政策”“办法”等“软件”。

75.什么是多头主送“请示”?

【解答】下级机关就有关要钱、要物、要编制、要机构、要人员等内容事项写给上级机关的“请示”,原则上其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如果此事也需另一个上级机关知晓,应当用“抄送”的形式,而不得同时用“主送”行文。例如,某市粮食局拟建立一个大型粮食开放交易市场,按道理此“请示”应当主送给市人民政府,抄送给省粮食厅即可,而该市粮食局却把市政府、省粮食厅一并列人主送机关上报“请示”。市政府收文后,考虑到已请示省粮食厅,很想听一听省里的意见再作决定,结果未及时批复;省粮食厅接到“请示”后,也有类似想法,觉得先看看当地政府的意见然后再作批复,结果使本来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被拖延下来。这是该“请示”多头主送的结局。幸亏这份“请示”两个主送机关谁也没有批复,如果市政府批了“抓紧办理”,省厅回复“暂缓进行”,相互顶牛、撞车,将使请示机关无所适从。从这一事例中我们看到,向上级机关行文“请示”,切不可“多头主送”;如受双重领导,也要分清主从(指在所请示的这件事情上),俗话说:“拜佛拜一尊,敬香敬一炉”,千万不要“四处烧香、八方拜佛”。

假若报请之事需要几个上级单位共同认可怎么办?可按先后次序,先报请一个上级单位,然后把这一上级单位的批复意见附上再报另一上级,同样不可一并主送。

76.为什么“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解答】“请示”对上级机关具有肯定性的要求,按照习惯,所请示的事项不管上级机关同意与否,都应给下级机关一个批示性的答复,即“批复”。但“报告”就不具备这一点,对下级机关报送来的“报告”,按照习惯,上级机关可以做出批示告知下级机关(用“批示”告知而不能用“批复”),也可以不作任何批示性的回复。再说明一点,对“报告”上级机关可批也可不批,究竟何从,完全取决于上级机关的自身考虑。

鉴于上述,当我们以“报告”行文给上级,在陈述汇报某一工作、某一问题、某一事项的同时,又相继提出了一些今后工作的意见,而这些意见中又不乏夹杂着一些有关“扩大人马”“追加经费”“增加设备”“修改方案”“变通办法”等需要上级机关加以决策、批准、认可的事项。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对这份“报告”中的意见事项,需要上级机关批示,可是我们使用的文种是上级可批而又完全可以不做任何批示的“报告”,假若真的这份“报告”发出后如石沉大海,杳无回音,那你今后的工作义如何是好呢?所以,我们要强调在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的同时,不可夹带请示事项。正确的做法是,把这类“报告”一分为二,即涉及有关工作汇报的内容用“报告”行文,而有关的请示事项则另行使用“请示”。

77.在实际工作中,为什么“函”经常被人们“遗忘”?

【解答】按照党和国家公文法规的规定要求,向不相隶属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要使用“函”来行文,这种批准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平级机关之间相互请求批准;二是无任何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请求批准。除此之外,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也要用“函”。

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看到:有的地方该用“函”请求批准的事项却使用了“请示”,例如,某石油勘探管理局拟招收部分高中毕业的职工子弟进入油田做工,在行文给当地省劳动厅时却用了“请示”;有的事情该用“函”询问和用“复函”答复的问题却分别使用了“请示”与“批复”,例如,某县政府就所属各局牌匾的字体、规格等问题向市政府进行询问及市政府答复询问时,就曾如此;有些事情该用“函”询问的却用了“通知”,例如,某地行政公署对所辖某县政府有关开办群众集资信用合作社一事的询问等。这样行文的结果,就使“函”处于被“请示”“通知”及“批复”淹没的境地。某地级党委、政府机关,在一年的发文之中,“函”寥若晨星,显然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平级机关之间商洽问题要用“函”,向主管部门请求批准要用“函”,无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有事行文要用“函”,上下级机关之间有事进行询问要用“函”,上级答复下级的询问也要用“函”。面对如此情况,“函”岂能寥若晨星呢?显然是被一些机关、单位“遗忘”了!

函之所以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甚至被“遗忘”,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公文撰拟者认识上的原因。

由于平时不注意认真、细致地学习和领会公文法规的有关规定,对“函”缺乏明确的认识,不了解其含义和用途,因而当需要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宜而行文时,便认为既然有求于对方就要“低人一等”,遂以“请示”代“函”,导致了文种的误用。

二是发文机关领导者的原因。

在很多情况下,公文撰拟者用函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这无疑是正确的,却不能过本机关主管领导这一关。例如,某市一所中专学校(县团级)欲举办汽车驾驶员培训班,向市车辆管理所(正科级)行文请求批准,有关人员最初将文种确定为“函”,但最后却被领导者改成“请示”。从撰拟者的角度说,明知该用函却用请示是属于无奈;从领导者的角度讲,这种误用却是由于公文知识特别是对函的使用规定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所致。

三是受文机关的原因。

这是导致“函”错用的主要症结所在。实践中,有关主管部门南于有权审批某一事项(如经商办企业、贷款、用地、房产、减免税、办学、批拨资金或物资、机构设置、人员定编、政策优惠等),便不问是否具有隶属关系,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摆在了领导机关的位置之上,以请求批准机关的“上一辈”,或者“大你一级”自居,非要对方用“请示”行文不可。如不照此办理,就设置障碍不予以审批。而对方一旦使用“请示”行文,他就“大笔一挥”,以批复回文。某市公安局拟购置20辆“金杯”警用面包车,向市财政局行文,将标题拟为《××市公安局关于购置20辆“金杯”警用面包车的函》,其文种的使用无疑是正确的。因市公安局与市财政局是平级关系,均为市政府的下属部门,按公文法规规定,其相互之间的往来行文应当使用“函”。但出人意料的是,该函发出后却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后经催查,对方道出“实情”:要用“请示”行文方可解决。后来该市公安局不得已将“函”改为“请示”,结果很快就收到了财政局的“批复”。

把“函”从被遗忘的角落里解救出来,该是我们应做之事。

78.为什么当前要强调重视对“函”的使用?

【解答】“函”是正式公文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我国现行的党政公文法规将“函”列为主要的公文文种,并且规定适用于平行机关或者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由于“函”具有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的功能,故在公文处理实践中往往被人们与“请示”文种混用,这给公文处理工作造成了麻烦,也给公文写作理论研究带来了混乱。因此,必须重视并正确使用函这一文种。

具体而言,实践中对“函”的错用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以“请示”代“函”。

以“批复”代复“函”。这方面的实例已如上述。

二是以“通知”代“函”。

如某市财贸干部管理学院向直属各财贸公司行文,题目是《关于举办“全市首届财贸干部应用写作讲习班”的通知》。

三是以“通告”代“函”。

例如,某市三大百货商场联合举办“迎接新世纪、拥抱新千年商品交易洽谈会”,向全市有关单位发文,题目为《关于联合举办“迎接新世纪、拥抱新千年商品交易洽谈会”的通告》。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恢复“函”的本来面目,恢复它在正式公文大家族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件当务之急的事情。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实践中之所以出现偏爱“请示”“通告”等而冷落和遗忘“函”的问题,与人们未能从思想上对“函”的重要地位及功用充分重视有直接关系。似乎一提“函”,人们总觉得其效力不如通知、通告以及请示强,也觉得不够郑重,对受文机关不太尊重。其实,这纯属误解。要明确“函”是一个正式文种,用“函”行文时也要采用正式文件的标印格式,不能将便“函”(普通公务便信)视为“函”,也不能把“函”这个正式文种名称与“信函格式”混为一谈。

同类推荐
  • 哈佛东方新秀

    哈佛东方新秀

    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
  •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1997年1月-2011年5月)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1997年1月-2011年5月)

    本书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是关于研究“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的专著,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创新激励篇,下篇为创新环境篇:上篇主要是反映“适应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激励机制”课题的研究成果;下篇主要是反映“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每篇可以自成体系,均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政策研究四部分内容。
  • 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法理与实证研究

    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法理与实证研究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中的网格化管理等机制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来分析政府职能转移的法律规制问题、网格化管理中的网格员队伍建设问题、以及宜昌市探索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等非政府组织运行机制和宜昌特殊的三峡移民管理机制创新等理论与实践问题。
  • 敢问敢答

    敢问敢答

    本书从录像从录音从回忆中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问答”,挑挑捡捡地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大获读者的青睐。用本书敢字来修饰来修饰问答,有点可笑,有点张扬,更有点故意标榜,倘若你一口气或是两口气但绝不会三口气看完这本书时,就会觉得我的这个敢字用得挺恰如其分。
热门推荐
  • 想走的路

    想走的路

    一个隐秘山村里的孩子,本应该向大人们一样过着种植庄稼来终老一生。但是在一次捉迷藏的时候,他遇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从此再也忘记不了,直到她要离开这片土地的时候,主角杨如风再也控制不住,决定离开这片养育了自己的村子,追下去........
  • 物流盟

    物流盟

    《物流盟》:他们曾经是生死之交,在冷锋的带动下都加入了物流行业。后来因为被人挑唆,从而走向分裂;在高彦的努力斡旋下,最后终于又走向联盟。
  • 星心相印:杠上腹黑经纪人

    星心相印:杠上腹黑经纪人

    童瑶瑶永远也不可能想到也不会相信她有一天会为了钱而爬上别人的床,可事实却告诉她一切皆有可能!一夜缠绵他食髓知味意犹未尽,为了追妻他从冷酷总裁变身表面暖男肚里腹黑的金牌经纪人。他一步步把她捧上了国际天后的宝座却又在她最光彩的时候一举让她跌落低谷!他一点一点的融化了她的心却又亲手“葬送”了他们的孩子!她不知该如何面对所以决定离开他!他没有阻拦,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几年后一位辣妈带着一只萌宝出现在机场闪瞎了众人的狗眼!“妈咪,你不要冲动!”“宝贝儿你不要阻止我,我要杀了那个负心汉!”“这事儿我们去床上谈吧,乖~”某男闪亮登场霸气侧漏!“你下流!”“怎么会呢宝贝儿,你不是最喜欢了吗!嗯?”宠文,微虐~
  • 勿忘之途

    勿忘之途

    每一次的失去每一次的经历,都没有意义吗?就算所有人都忘了我的存在,可是我不会忘。
  • 谁是下一个演说家

    谁是下一个演说家

    你演说的能力决定了你事业成就的大小和生活的品质的高低。主持会议需要演说,商务谈判需要演说;接受采访需要演说,鼓励员工需要演说;凝聚人心需要演说,化解矛盾需要演说;宣传动员需要演说,改革创新需要演说;汇报工作需要演说,加薪晋职需要演说;竞聘上岗需要演说,工作述职需要演说;问题解释需要演说,说明情况需要演说;介绍产品需要演说,自我推荐需要演说;沟通思想需要演说,建立人脉需要演说;激发士气需要演说,征服他人需要演说。
  • 那一年,我们许下的诺言

    那一年,我们许下的诺言

    一个儿时许下的诺言,本以为根本不会实现,可是,冥冥之中似乎有一条线在牵引着他们,又一次的相遇,不知道他们是否还记得儿时的诺言。但是,牵引他们的线已经慢慢把他们捆绑在一起,再次的相遇,使他们牵引出一段浪漫的邂逅…………
  • 影淡旋律

    影淡旋律

    艾利斯顿,令人神往的魔法学院。凌羽音,一个不爱说话,令人捉摸不透的女孩。星暮女巫?咒纹耀?冥主?神秘离奇的事件接二连三,冷漠女孩如何应对,面对生身父亲和伙伴,她如何抉择?请锁定小沫处女作萦淡MF旋律,求支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霸占你的心

    霸占你的心

    第一部霸占你的心属于总裁严森和美女加才女胡梦茵的故事那个总裁不费吹灰之力就霸占到的美女几经曲折却还是被迫离开总裁的身边总裁开始进行一系列的追女之路..第二部总裁的甜心养女,为何选了这样一个养女让他欲爱而不能为了让她死心为了让她离开他去寻找幸福他狠狠伤害了她的心而当她和另一个男人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去陷入疯狂
  • 花千骨之画骨虐爱

    花千骨之画骨虐爱

    白纸画卷,花开千朵。一世轮回一局棋,千年愁断曲迷离。错遇小女心暗许,似水流年难追忆。星辰斗变六界移,逆天破荒有何意?今妖神涅磐重生,前缘今生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