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00500000001

第1章 胭红如血(1)

“老佛爷西巡!洋兵打进来了!”

晁子轩扑进了院门。他的腿脚有点不方便,拄着拐棍,右手的纸扇忘了扇,身上的短袖绸衫湿透了,额头上的汗如线串着的珍珠一般,直往下淌。他的前脚刚刚迈进门槛,颤抖的声音就喊了出来。

长天一片肃穆,西边的天幕如被火焰烧得通红,遥远的天际,隐隐约约有隆隆的炮声传来。树枝上,知了像和炮声比赛似的,叫得此起彼伏,丝毫不受影响。

听到声音,从京西胭脂铺店堂里跑出三个年轻人。他们穿着丝绸短衫,各自手里抓了一把纸扇,不停地扇着。店堂向院子开有后门,他们是从三个不同的后门跨进院子的。这三个人中,有两个是晁子轩的儿子:长子信文,次子信武。另一个三十多岁,出来的那扇门离照壁远些,所以他落在最后。他是京西胭脂铺掌柜晁子霖的长子信仁。

晁子轩刚刚转过照壁,两个儿子已经抢到他的面前,争着问情况。晁子轩用拐杖在地上杵了两下,右手的扇子快速地扇着,脸上挂满了汗。晁信文顾不得自己了,忙用手里的扇子扇父亲的后背。

晁子轩不理会儿子,却问站在后面的信仁:“你爹呢?”“在后院呢。”晁信仁说,“二叔,今儿个又有什么不好的消息?”

晁子轩看了看正门上面的“诚义仁信”四字金匾。这是一个三进的四合院,照壁后面是一口天井,四面回廊,雕梁画栋,虽比不上王府,却也是大富大贵的人家。院子里的树已经有几十年了,挺拔高大,浓荫蔽日,平常倒是一个极好的处所,今天,这知了却叫得人心烦。

晁子轩将手里的纸扇扔给老二,伸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沿着回廊向正堂走去,一边走一边说:“皇上和太后跑了,说是西巡。洋兵已经破城,北京城恐怕要遭难了。”

“破城了?”晁信文和晁信武兄弟俩同时惊叫了一声。晁信仁露出惊愕的神色,有些惶恐地说:“二叔,那您快想办法啊。”晁子轩停下来,掉过头看了看信仁,说:“信仁啊,这恐怕是一次劫难啊,躲得过躲不过,就在这两天了。你劝劝你爹,还是去西边躲一躲吧。西太后和皇上都可以西巡,我们平头百姓为什么不能去?好汉不吃眼前亏,避开洋兵,等局势稳了再回来。”

“我爹哪里肯听我的?”晁信仁有些懊恼地说。晁信武说:“那我们不能这样等死啊。”

晁信文说:“爹,您快点想办法劝一劝大伯吧。”晁子轩摆了摆头,什么都没说,转身从天井边的廊道向前走去。晁家是京西的大家族,共四子,老大子霖,是晁氏家族的主心骨,也是京西胭脂铺的大掌柜。老二子轩,年轻的时候是个败家子,染上过鸦片,被晁家老爷子打折了一条腿,至今走起路来还是一瘸一瘸的。长子信文出生之后,子轩才开始浪子回头,现在主要负责处理京西胭脂铺与官家的联络。老三子瞻,主要负责家庭作坊的生产。老四子寅,主要负责前店的销售。

早在几个月前,北京闹拳民,政府虽然一再下谕旨剿灭,可越剿越多,越剿越乱。坊间传说,这些拳民其实是受慈禧太后暗中指使的,目的就是想借助拳民逼一逼洋人,替太后出一口恶气。

那时,晁子轩就劝过大哥,是不是暂时避一避,可大哥不肯。到了五月底,外国政府以保护使馆为名,强行向北京城派兵,晁子轩听宫里传出的消息说,外国人这次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太后又听信谗言,以为拳民真的刀枪不入,可以对付洋枪洋炮。果然,到了六月,局势更加乱了,拳民在京城四处搜杀洋人,围烧教堂。

那段时间,晁子轩天天只做一件事--找宫里的熟人打听局势。宫里负责采买的刘公公,是太后面前的红人,从他口里传出的消息,是一片大好。说自从鸦片战争以来,朝廷受尽了洋人的欺辱,这次要借助拳民好好出一出这口恶气。但从另一些人那里得到的消息,却没有那么乐观。有些胆大的私下里说,西宫太后一个女人家,能有多少见识?又常年生活在深宫之中,对外面的事一概不知,完全听信身边几个人在那里胡说八道,人家说什么,她就信什么。

六月,果然传来洋兵在天津大沽登陆,正向北京杀来的消息。同时,还得到消息说,北京的一些达官贵人,早已经做好准备,一旦洋兵接近北京,他们随时举家逃走。甚至有些高官已经安排家眷等,分散离开了北京。另一些消息灵通的商人也都纷纷离去。那时,晁子轩已经数次和晁子霖商量,京西胭脂铺是不是也要考虑避一下风头。晁子霖的态度坚决不容置疑:不走。

晁子轩正急急地往前走,迎面见大哥跨出门来,他的身边跟着三弟子瞻和四弟子寅。

晁子霖喝道:“慌什么?天塌不下来。”声音不高,却极具穿透力。别说是院子里的人不敢出声了,就连树上的知了,似乎也被吓了一大跳,有那么一瞬间,半点儿声音都没有。

晁子霖说:“别在这里杵着,都给我进屋。”话音落后,知了仿佛听到命令一般,立即大声地叫起来。晁子霖魁梧高大,浓眉,刀条脸,一双虎眼,不苟言笑,不怒自威。他稳稳地站在正堂门口,手里同样拿着扇子,却没有动。待他转身进屋,其他人也跟着进去了。

晁家的正堂,中堂悬挂着一幅画像,这是京西胭脂铺,也就是当年的晁记胭脂坊的创始人晁老太爷。在他的画像之下,还有四幅较小的画像,一字排开,上面分别是京西胭脂铺的四位前掌柜。在这些画像之下,有一张长条形供桌,供桌的正中摆着香炉,两边排满了牌位,所供的均是晁家祖人。供桌前面还摆了一张八仙桌,八仙桌的两边摆了两张太师椅。

晁子霖走上前,取了三炷香,点燃后摆了摆手,让明火灭掉,然后将香插进香炉,再退后几步,在正堂跪下来。

晁子轩、晁子瞻、晁子寅跪在哥哥身边。晁家的男丁,在他们身后跪下一片。晁子霖给祖宗的牌位烧了三炷香,又磕了三个头。身后的晁家子孙,也都跟着磕头。

拜过祖先,晁子霖站起来,走近八仙桌,在左边的太师椅上坐了,对在场的人说:“你们坐吧。”

大家陆续坐下,晁子轩坐在八仙桌的另一边,老三和老四分别坐在两位哥哥的身边。晁信仁等晚辈,只能坐在正堂两边的椅子上。

晁子霖端坐,腰挺得笔直,声音不大,但字字入耳:“晁家的男丁,只有信义不在,今天,我们商量一下……”

晁子霖说的晁信义,是他的第二个儿子,今年已经二十四岁,文武双全,胆识过人。十八岁的时候,晁信义一个人到甘肃、四川、湖北一带采购做胭脂的原料,从来没有出过差错,深得晁子霖、晁子轩的喜爱。正厅之中一阵静寂。

晁子霖的目光落在晁子轩身上,不紧不慢地问:“老二,你先说说情况吧。”晁子轩看了大哥一眼,伸手入怀,掏了掏,掏出一枚精致的鼻烟壶,旋开小盖,递到鼻子底下深深地吸了一口,仰起头,闭上眼,深深地吸一口气,再睁开眼,平视前方,缓缓呼气,说:“大哥,情况不妙啊,洋兵已经破城。”

听说已经破城,在场所有人都暗吸了一口气,只有晁子霖稳坐那里,不动声色。

晁子轩继续说:“我去宫里打探过了,老佛爷和皇上,还有那些王公贵族,今儿一早就跑了,还说什么西巡,车辇摆了好几里远。”

晁子霖眼睑抽搐了一下:“消息准吗?”

晁子轩道:“千真万确。我回来的时候,差点和洋人撞上了。那些洋人到处乱窜,见了人就放枪。我亲眼看到好几个人倒在街上,地上是一摊一摊的血,连尸体都没人收。”

晁子霖看了看弟弟:“王记胭脂坊有什么动静?”晁子轩一怔,迟疑了一下说:“我一天都在打听宫里的事。”晁子霖将目光投向两个侄子。

晁信文说:“今天下午我还看见王家栋了,没什么动静。”王家栋,王记胭脂坊的少东家。王记胭脂坊,京城第二大胭脂铺,是京西胭脂铺一百多年来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最近几年,王记胭脂坊一连开了几家分号,让晁子霖突然觉得竞争形势严峻起来。

“即使王记胭脂坊已经离开了京城,京西胭脂铺也应该留下。而现在王记胭脂坊还在京城,京西胭脂铺就更不能离开了!王家在京城打不赢我们,现在向外围发展。我们一旦离开,京城的市场,王家就会乘虚而入。王家一旦占了外势又占了内势,我们就可能败在他们手里。”晁子霖语重心长地道。

晁子寅年轻,有些担心,问道:“那如果洋兵打过来了,我们怎么办?”晁子霖说:“洋兵要对付的是官兵和拳民,我们是生意人,没碍他们什么事,他们为什么要对付我们?不过小心一点是应该的,大家跟工人们说一说,这几天就不要出门了。”

大家默不做声,早些日子听到洋兵要攻打京城的消息,已经有很多人逃走了。后来,听到了洋兵攻城的炮声,又有一批人逃走了。京西胭脂铺所在的昌延里,大大小小几百家胭脂铺和其他商铺,现在还在营业的只剩下一半,相信这几天,又会有些人躲出城去。

以前,政府一次又一次败给洋人,尽管败得很惨,可那些战争都远离京城。这次,却是打到了家门口,有谁不害怕?

晁子霖一生敢作敢为,这次,却做了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

他说:“尽管如此,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现在听我的安排,老二,这事会闹多少天还不一定,所以,家里的粮不能断,你负责多运些米回来。”

晁子轩说:“我昨天查过,家里的米用半个月没有问题。”晁子霖说:“那就再准备半个月用的。”

晁子轩答应之后,晁子霖又对晁子瞻说:“老三,胭脂铺暂时停工,家里所用储水的工具,都要储满水。这些水由你掌管,任何人不准动用,要防止一旦断水的情况发生。”

安排了水,又安排灯火。这件事由晁子寅负责,既要多采购一些油料,还要多采购些蜡烛,同时,要对院里的灯火控制好。

最后一件事,是护院,这件事由晁信武负责。院子里有不少树,家里还有些木头,都能派上用场,可以用这些木材加固各个门,预防洋兵冲进来。

听到晁子霖如此安排,晁家人安心了。在大家看来,晁子霖到底是当家人,临危不乱,安排得井井有条,滴水不漏。有这样一个主心骨,京西胭脂铺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谈过这件事,晁子霖又开始谈京西胭脂铺未来的发展。

他说:“这次洋兵入侵,整个京城都乱了。昌延里的胭脂铺,逃走的大约有一半。留下来的,大概也不可能立即投入生产,到底什么时候能恢复生产,还真说不定。所以,今后一段时间,至少半个月,市场将会严重缺货。如果王家也逃走的话,市场缺货就会更加严重。对于我们来说,原本是一次最好的发展机会。可是,就因为我们准备不足,无法提供更多的产品给市场,因此,明知是机会,我们也无法抓住。”

大家都明白他所说的无法抓住是什么意思。

就算把整个京城的市场全部给晁家,他们也吃不下。京西胭脂铺是由手工作坊发展而成的,虽经几代人努力,生产规模一再扩大,但这种发展却是缓慢的,也就是由最初的一家人生产,发展到晁子霖的爷爷时,请了几个工人。再到晁子霖的父亲,除了工人之外,又请了几个技师。现在发展到晁子霖这一代,光是技师就有十几个,在后院生产和前店经营的工人加起来已经近百人。

可是,京西胭脂铺还满足于北京市场的时候,王记胭脂坊已经开始悄然扩张。

几年前,王记胭脂坊的少东家王家栋从东洋留学归来,一开始,晁家并没有将他当一回事,见他把辫子盘起来,用一顶礼帽盖着,穿着一套洋装,每天招摇过市,以为他其实没什么料,只是一个纨绔公子。可是,半年后,王家在上海开了第一家分号,不久,又在汉口开了第二家分号。

王家在商场的任何动静,都会引起晁家的高度关注。王家每开一家分号,晁家的男丁都要坐下来讨论好多次。最后,他们得出结论:第一,王家人丁不旺,开了分号,没有人去管理,只能委托给别人掌柜,那等于把机会拱手让给他人,自己失去控制,增加了风险。第二,王家和晁家一样,都是作坊式生产,王家的技师比晁家还少好几个。以王家现在的生产能力,也就是满足京城市场的需求,最多能支撑一家分号。开了好几家分号,哪有产品供应?如果供应不及,只能降低质量来提高数量,那等于是砸自家的金字招牌,这种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

最后,晁家经总结得出,王家栋是个败家子,由着他折腾下去,不出几年,王家就会完蛋。

不料,今年年初,王家开了第七家分号,同时有消息传出,他们在玉泉山以西香山以东,买了一大片地。

这件事,让晁子霖一下子醒了。王家栋显然不是在瞎折腾,而是有计划地扩张。他先建分号,是想将王记的产品向全国铺开,同时,他已经着手买地盖工厂。也就是说,王记胭脂坊准备脱离传统的作坊生产,向工业生产跨越。

晁子霖有些痛心疾首,说:“我接手京西胭脂铺,无时无刻不是小心翼翼,克勤克俭。可我千算万算,却算错了一件事,让我现在想起来心痛不已。”

这话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说了,每当说出此话,大家都只能沉默。

他继续说:“想当初,王兴业把儿子送到东洋留学,我认为他是瞎折腾,是在败家毁业。现在才知道,我错了,大错特错了。今后,我们要定出一个计划,陆续把晁家儿孙送出去。事实证明,洋人确实有很多技术、理念,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厅堂里很静,只有木风扇呼呼的声音,应和着外面的枪炮声和知了的聒噪声。

晁子霖话锋一转:“现在,我们来议一下开分号和开厂的事。子瞻,开厂的事,是你负责的,你说说吧。”

同类推荐
  • 摸金传人4:史前斧冢

    摸金传人4:史前斧冢

    陶城朱家是沿袭了三百年的摸金世家,却因父母早亡在朱笑东这里断了传承,直到朱笑东被骗进明陵疑冢,被推下白骨累累的万人坑。暗无天日的万人尸坑鬼影幢幢,大战人面蜘蛛九死一生,机关重重的百年皇陵,惊险刺激的古墓探险彻底激活了流淌在朱笑东骨子里摸金传人的血脉传承,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大漠探险,千年楼兰,香妃为何与小和卓同眠于此?百年活尸、摄魂珠、迷宫鬼火……楼兰古城到底还有多少谜团?大清祖穴,长白龙脉,神出鬼没的守护部族,冰封千里之地的世外桃源,清朝早已成为历史,他们还在守护什么?盗墓者、收藏家、雇佣兵、黑势力各藏机心,闯入生命禁地。巫王墓前,七宝现世,千古疑云是否能够揭晓?
  • 锦香亭

    锦香亭

    《锦香亭》以安史之乱作为小说背景,写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无穷苦难,贫苦百姓流离失所。客观上已对耽于酒色的皇帝进行了批判。《锦香亭》以才子佳人加历史演义式的写法新颖、别致。在明未清初小说中占有一席之地。
  • 巅峰亮剑

    巅峰亮剑

    雪山高昂着头,冰川排列着队,达坂紧握着拳,阵阵寒风伴随满天飞舞的沙尘,峡谷深涧传来毛骨悚然的回荡,山梁云端迸起惊天动地的轰鸣。这是什么在发怒,这是什么在呼号,这是什么在碰撞,这是什么……没有谁生来就伟大。平凡,是每个人的生命原态,它就像横亘在前行路上的栏杆——有的人终其一生难以跨越,日复一日地进行着艰辛的生命徘徊;有的人却能以非凡的智慧和坚韧而骐骥一跃,超越平凡达到新的人生高度。
  • 痛苦收集者

    痛苦收集者

    初三女生田田的课桌里,出现了一枚断掉的手掌,原本宁静的早读课乱成一团。可惊悚还在继续,和田田同在校田径队的队友,相继被绑架去参加一个关于“选择”的恐怖游戏。失忆少年月川一直在寻找13岁前失落的童年,同是田径队的他,发现每个受害者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并且每一次有人失踪,自己的记忆就会隐隐浮现。
  • 魂行道2:东湖往生

    魂行道2:东湖往生

    和《魂行道 1》一样,这个故事依然发生在东湖边的女生宿舍……在东湖之滨的某所大学校园,有间破旧潮湿的女生宿舍。我就是住在宿舍里的女生之一,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像一切这样的故事一样,当我开始住进去的时候;当午夜的宿舍门莫名其妙地锁死的时候;当锁死的门下面的缝隙,会准时地有影子晃动,却没有声音的时候;当镜子里会在午夜十二点准时地浮现出一个影子的时候;当所有人都搬离宿舍,只有我还坚守的时候,我就知道:一切,才刚刚开始……
热门推荐
  • 方士世家

    方士世家

    方术之士千年传承,红白黑青四大方士家族,千年来互相牵制,四大世家,医、卜、星、相各司一职,彼此守候着千年的秘密。我只是个普通的小人物,23岁之前过得平平淡淡,可是没有想到在爷爷失踪以后,我居然经历了一场诡异的旅程,从秦岭山脉中的上古遗迹,到黄河源头的诡异神庙,再到千年古城下的迷宫,最后的答案居然在千里之外的缅甸野人山,一段段梦幻一样的经历,一次次幸运的死里逃生,终于我知道了四大世家流传千年的秘密,也明白了我自己的身世。
  • 九九玄宫

    九九玄宫

    天地人,仙魔神,生死道!山村少年为何身怀绝世灵根,人皇殿的存在究竟是因为什么。让我们一起随主角游历浩瀚宇宙,看无数文明潮起潮落。看小说十来年了,突然想自己写一本,希望读者朋友们支持,书的大纲已有,可能会更新慢,但不会太监
  • 七世缘结,再入轮回

    七世缘结,再入轮回

    顽劣无比的黎真真仗着自己的姐姐是创世女神黎夏,姐夫又是神界第一大将军端木凌,招惹了不少神界大家族。终于,神帝决定罚她到人界体验生老病死,爱恨情仇。谁知道她竟因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第一世穿越奇缘华丽展开。一世长安过于奢侈。一枚玉扳指,一曲惊鸿舞,一场繁华梦,作为永恒有何不可?(本书前后差异会有点大,前面不喜欢的读者可以往后翻一翻,但请不要随便瞄一眼就给此书判了死刑,谢谢【笔芯】)
  • 王妃姐姐在王府的生活

    王妃姐姐在王府的生活

    这是一篇古代小说,主要是讲王妃姐姐在王府的生活和个人特别!
  • 以剑绝仙

    以剑绝仙

    冷酷无情,不敌人情冷暖!七情六欲,贪念嗔痴,怎奈世态炎凉!血海无涯,敢问路在何方!既无路,任它无边苍穹,浩瀚星空,必剑气如虹,誓要绝仙!
  • 守望吾土吾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

    守望吾土吾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

    本书收录33篇文章,介绍了阆中市的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等内容。
  • 都市至尊兵王

    都市至尊兵王

    特种兵王杨天辰回归都市,掀起了火辣与铁血的狂潮!他的功夫深不可测,他的飞刀举世无双,他是少有的全能天才,创造财富,俘获美人心,一路高歌,潇洒自在。
  • 神的人

    神的人

    笑着的人类把周天万象最沉重的情绪锤炼成一柄锋利的匕首,在光明与黑暗交替的黄昏,刺进了最后一位天神的心脏,天神临死前充满不屑的往文明深处啐了一口浓痰,像极了街道上磕着瓜子的尖酸婆娘。一群蠢笨执着的凡人把天神尸体囚禁在时代的狭隘角落,他们要开启新的时代,他们要做天地的主宰。九仙历最后一天,当世圣贤南图于万圣峰兵解,三千丈白发化为三千结,造化众生。太升历第一天,天柱界一个婴孩带着一缕风出生…ps:新人新书,请大家多多指教,多多支持。感谢…
  • 盛世谋心:特工皇妃嫁到

    盛世谋心:特工皇妃嫁到

    一朝穿越,往事具休。再睁眼时,佼佼特警成了孤女元惊鸿,被救命恩人南宫凌转手送给了太子南宫朱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之尊,玩弄权术得心应手,偏偏遇上这女人后渐失心防?“前路纵使沟壑难平,高山望海,我亦陪殿下。”元惊鸿颔首以笑,眉目满是深情。“他日若我爱上别人,便叫我不得好死。”南宫朱雀傲然回应。可当爱纶入阴谋诡织的朝堂密网,风云变波之际。却听她嘶吼“你曾说你爱我!”男人面无表情,眉眼里却是不易察觉的心痛困苦。
  • 神魔天争

    神魔天争

    在这片不知名的大陆上的修炼并非人人都可,大陆能量的稀薄使人们渐渐忘记了它的名称,而这里的一切却十分的蹊跷,幕后究竟是什么,隐藏着多么滔天的秘密?在这片大陆上以内力修炼为主,实力为尊,世间万物强为尊者,没有实力就没有一切!本书等级分化制度:武者,武士,武侠,武宗,武尊,武豪,武圣,武帝,武仙,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