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以诸葛先生如日中天的声望,恐怕一丁点话不投机就会变成别人攻击的目标。暗箭伤人,防不胜防。苏章见先生毫不在意,所以担心先生的安全。”好一个舌灿如花的苏章,短短几句话就吓得诸葛嶷背脊发凉。苏章的忠告切中要害,令诸葛嶷毛骨悚然。
诸葛嶷不是一个胆小的人,也不是一个粗心的人。但他哪里想到离开政治这块是非之地,危机依然潜伏。昨夜见过茶仙的愉悦心情荡然无存,他感激地望着苏章,问道:“在下无权无势,哪里来的仇家?”
“先生对CD影响深远,嫉妒你的大有人在。再说人家要害你,未必一定要是仇家。”不等诸葛嶷反应过来,苏章的背影走出苦寒门,消失在清晨的曙光中。
******************************************
“事情办得如何?”蒋琬见苏章回府,急切询问。
苏章露出一个自信的微笑,恭礼道:“大人所料不错,诸葛嶷果然警觉。希望他在苦寒门平安度过。”
“明府不放心,所以安排我照顾他。你是我最信任的心腹,所以差你去办理。诸葛嶷生性狂傲,行事不合常理。就怕益州派那些人会对他死缠烂打。除了谯周和秦宓等少数人外,其他益州派士人对诸葛嶷颇有偏见。”蒋琬不无担心地说道。
“不是益州士人敌视诸葛嶷,而是他们想借助诸葛嶷趁机打击一下我们荆楚派。益州派里除了秦宓和邓芝,再没有几个心胸广阔。丞相联合益州派的做法似乎不够顺利哦。”苏章擅长言谈,在蒋琬面前毫不拘束。
他知道蒋琬的为人,他知道自己没有危言耸听。蒋琬不会怪罪自己,很多时候他与自己不谋而合。
“大局为重。我们荆楚派井水不犯河水,也不希望他们益州派制造事端。区区一个诸葛嶷,就被人家拿来大做文章。唉,有时候回头想想,声名鹊起也不见得就是好事情。伯岐现在就开始担惊受怕啦!”蒋琬苦笑着摇摇头。许多文人都羡慕诸葛嶷名声大涨,但在这些政客眼里,名声在外很容易变成别人利用打击的棋子。越出名就越容易受人关注,越被关注,难免百密一疏。
“在下愿深入苦寒门,一则监视诸葛嶷的行事,二来可以暗中保护他。”
“你?不行。谁都知道你是荆楚派的人,你一去势必引起益州派的警惕。未免打草惊蛇,我已经安排合适的人选进入苦寒门。呵呵,没想到啊,因为诸葛嶷,好端端的学舍也变成了战场。”蒋琬苦笑不得地拿出一份名单,上面记载着CD大大小小的学舍,苦寒门赫然纸上。
***********************************************
秋天是写诗的季节。在这座繁华的都市里,充斥着舞文弄墨的文士。诗赋、学术成为这个季节的主旋律。欣欣向荣的学舍成为文雅的乐园。CD南郊偏僻简陋的苦寒门就找不到一寸净土。这里依然有政治的气息。因为政治事件被贬黜到苦寒门求学的诸葛嶷无意间给这片学子的乐园带来了政治的气息。
这座小学舍因为一个诸葛嶷很快闻名。苦寒门在以后的两个月内迅猛发展为CD学术的中心,诸葛嶷就是身陷中心的主导力量。
火红的枫叶赛过二月的奇芳。茂密的枫树林那头,几间茅舍矗立其中。因为枫林苦寒门地势偏僻,也因为枫林使它变得风景独秀。
脚步声踏破辰光的寂静。一位背负寒衣的青年敲开学舍的大门。
“请问这里是苦寒门么?请问诸葛嶷先生在这所学舍没?”很多学子就是冲着诸葛嶷来的。他也不例外。
屋内慢腾腾出来一位长者,上下打量了青年,还没开口。又是一人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劈头盖脸地问道:“这里可是苦寒门?我是广汉王离,特地来求学的。听说你们这里有位诸葛嶷先生?”
长者没有回答,瞅了眼王离,不高兴地说道:“新来的学生请到左边茅舍里休息。等会有人负责安排住宿。”
大多数学子在苦寒门一呆就是一年半载。虽然大米蔬菜都是自己三天两头带来,但床铺仍然要由院方安排。
“你好,在下王离,字伯元,广汉人氏。家贫读不起书。”王离憨憨地笑着说道。他的年龄不过十七八岁,长着一副娃娃脸。
先前来的青年也笑道:“在下郤正,字令先,河南堰师人。父亲…早死,自幼茕茕孑立。”郤正成熟许多,尽管他只有十七岁。他的祖父郤俭灵帝末还是益州刺史。但传到父辈就家境破败。他的父亲郤缉是孟达营的都督,跟随孟达降魏。这在蜀汉可是极其丢人的事情,家里人都称父亲遇难,他的母亲改嫁。留下十几岁的他独自生活。郤正酷好学问,仰慕诸葛嶷的大名,不远千里跑到CD求学。
这两个月来,诸葛嶷和其他学生很少交流。即便研究学术,他也只谈儒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自从苏章来访以后,诸葛嶷就意识到周围的危险。平时高调的他突然冷寂许多,谈谈爱国总不至于被别人误会吧,他这样安慰自己。
更多的时候,他更加重视武学的修炼。从文不通就得从戎,若不是丞相让他到苦寒门求学,说不定他早报名参军去了。稍有空闲,诸葛嶷就爱逛天香楼。不知道为什么,他感觉这里有种寄托。天香楼有上品的茶叶,能让他有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在这里经常能听见动人的天籁之音。那是茶仙精心为他准备的琴曲。如果没有邀请,极少能再目睹仙子的芳容。面对真淳得无与伦比的仙子,诸葛嶷自惭形秽。仙子孜孜不倦地追求礼乐治国的大道,而明哲保身的他没有勇气再用实际行动去宣扬礼乐治国,他感觉无颜面对仙子。
从天香楼归来的诸葛嶷总有股余韵未绝的心情。琴曲着实美妙,让人心旷神怡。还沉浸在音乐的美好中,诸葛嶷迎面撞上一个素未蒙面的青年。这些日子来苦寒门的学子多了,他也就不觉得希奇。
“请问您就是传说中的诸葛先生?在下王离,字伯元,久仰先生大名。”王离的眼神充满惊喜。传说二字更是真实心情的写照。诸葛嶷在他心目中仿佛无所不知的神。
“伯元,很好很好!”诸葛嶷再也不跟一面之缘的人称兄道弟,在结交朋友时他开始变得谨慎小心。苏章的忠告让他学会中庸之道。这不是儒学的真正要义。但对于现在危机四伏的他却是防身要义。
诸葛嶷的冷漠让王离失望。苦寒门有许多诸葛嶷的超级粉丝,提起这位偶像大家无不称赞。但第一次见面诸葛嶷没有给自己留下良好印象。“您博学多才,在下仰慕得很。希望先生能替我指点迷津。”
“你平素爱看些什么书?”诸葛嶷问道。
苦寒门学习条件比起潜龙学舍艰苦得多,就连授学的老师都凑不齐几个。至于拿着一本旧书,不厌其烦地给学生逐字逐句念诵的方法,更是让诸葛嶷头疼。更别提经常讲述典籍时犯错不断,简直误人子弟。诸葛嶷嘴上不说,心里明白。上课的时候也就心不在焉,免得被那些庸师给误导。但他暗暗为这些学子捏了把汗。大家的学费都来之不易,又被这些庸师浪费青春,整一个“惨”字了得。
“自幼家贫,没读过书。”王离害羞地回答。没钱读书的苦日子,随着印刷术的发明渐渐一去不复返。这一切还真得感激眼前的偶像。
“很好,很好。你不妨看看《论语》。如果学得好,半本《论语》可以治理天下。”不知何时诸葛嶷变成了好好先生。不过他推荐《论语》倒是极有建设性的意见。宋初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家思想强调德治,强调教化。《论语》主要在于为政和修德,其民本思想博大精深。
“《论语》?太好啦!”王离如获至宝,兴高采烈地回到宿舍。整天就抱着一部《论语》反复咀嚼。
“伯元兄成天就在看《论语》?”郤正很好奇。刚来时的王离还嚷嚷着要学治国术,怎么几天不见竟然对儒家的经典《论语》感兴趣?
“诸葛先生说过‘半部论语可治天下’。”王离很兴奋,说起偶像眼神流露出期盼。仿佛诸葛嶷的话就是金科玉律。
“你见到诸葛先生啦?我也想去见他!”郤正差点欢呼起来。
来到苦寒门几乎没有人不认识诸葛嶷。就连那些搞月旦评的学士提起他都要翘大拇指。他见过月旦评的人,学术高深让人叹为观止,他们都崇敬的人就更加非凡。
很难想象在这样艰苦的学习条件下,还能产生这么多学术高深的人。其实诸葛嶷是学识过于出众,在他眼里一般的老师,在其他学子眼里是大大的厉害。足可见汉代平民庶人的文化程度有多低。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郤正走进诸葛嶷的住所。
“学生郤正,字令先。爱好学问,特地来请教先生!”郤正必恭必敬地望着诸葛嶷。他是个普普通通的青年,不过二十三四岁左右,看不出英伟之气,也看不出灵气。第一眼让郤正怀疑是否认错人。
“你是郤正?很好很好!”诸葛嶷的眼里反倒流露出一丝惊喜。他记得三国志里有个蜀汉名人就叫郤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