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60500000043

第43章 延安两忆

冯秉珊

康妈妈

人们叫她“康妈妈”,其实她才20岁,是全队党员中党龄最长的一个,她的成熟程度远远超过了她的实际年龄,是一个典型的党培养出来的优秀共产党员、革命工作者。她公而忘私,严于律己,虽然文化程度不算低,但学习文化和马列不耻下问的精神令人感动。在她身上看不到像她同龄人常有的稚气未脱的天真,全班同学无论年纪大小无例外地受到她的关心照顾,而且一视同仁,绝无使人有厚此薄彼的感觉。她和在敌后一起工作又同到延安的两位同志可说感情深厚,但是从来没人感觉她们之间有什么“老乡观念”或来自一个“山头”。她是党支部的组织委员,对党的号召、上级的要求总是配合得那样默契、执行得那样坚决。个人的思想感情以至喜怒爱好好像都融化在大集体之中了,这些都是常人难以办到的,因此人们又觉得不可理解,她像一块精心雕琢过的玉器,已经看不出这块璞玉的棱角和粗糙的面目了,时代造就出像她这样一批革命的瑰宝,同时也难免留下一些雕琢的痕迹。

1938年严冬,我们从敌后到达延安抗大,当天便被分配到女生队四班,同志们热情地招呼我们打水洗脸洗脚。一位身材瘦弱、有些枯黄间或有几根灰白的头发,鼻间额边几颗浅浅的麻子(大概是农村缺医少药、营养不良的印记吧)的同志和班长忙着安排我的铺位。晚间全班同志各自作自我介绍,我得知她叫康锡玲,贫农的女儿,是冀西易县妇救会主任。她见我唯一的行装是件棉大衣,便把我从炕的一头换到两位同志中间,从她那单薄的被子上扯过一条旧线毯给我铺上,我执意不肯,她有点恼火了:“难道我们看着你冻坏了不成?”全班很“抱团儿”,围绕在老康和班长周围,班长有事总要找老康商量,老康从不乱出点子、瞎指挥,总是亲自动手协助班长。同学们有了缺点,她耐心地劝诫,谁心里有什么不愉快,她一眼就能看出来,不厌其烦地问个究竟,直到解开她的思想疙瘩。

抗大那时党还不公开,每逢星期六,班里的几位党员便悄悄溜走过党组织生活去了。回来时有位同学故意问她们到哪去了,她们不得不支支吾吾,有的说洗澡去了,有的说到大队部取家信,问者答者都心照不宣。老康却从不支吾,而是会心地一笑,笑中饱含着信任和期望的眼光。

一个星期六下午,党员不在,我们照例大扫除,在炕席底下发现康锡玲的一个思想汇报底稿,引起了大家兴趣,互相传着。人们本来对党员的思想汇报就有一种神秘感,怀疑收集非党员的材料。这份汇报原来是为了过河抬粮做的自我批评,调子提得很高,说是自己逞强好胜影响了党群关系,还丢失了队里的财物,同学们看了颇为她这谦虚的自我批评感动,我看了尤其感到惭愧。

我体壮力大,每逢体力劳动总是抢重活干,那时学生每月总要到延河对面粮食库背几次粮食。这次我和老康共抬一袋过河,她个子矮,粮袋总是滑往她那一头,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拉过来。这次我发现她腿肿了,便把粮袋拉到偏我这一端,她坚持不肯,我坚持要拉,站在延水的急流里你拉我扯争执不休,我赌气把扁担一抽,背起袋子就走,还赠了她一句“真机械”。晚间发现她辗转反侧,说粮袋丢了。我迷迷糊糊地说,丢就丢了,快睡吧。谁曾想为了一桩抢粮袋的小小风波,她竟然给自己戴上了“影响党群关系”的帽子,看来心情还挺沉重呢。翌日我和她开玩笑说:“你这帽子也太大了些,那么我也得戴个‘不服从党的领导,破坏公共财产’的帽子呀!”她听了用手捂住我的嘴,咯咯地笑了起来,笑得那么天真——少见的天真,脸上也浮现出一抹青年人特有的魅力。

开荒——大生产时,这个瘦弱的姑娘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有时又故意落在后面,看谁漏了一块,便给补上一镢头,哪块茅草根没锄掉,弯腰给拔个干净,看到后面的队伍没跟上,就来几句安慰又是鼓励的话:“别慌,我们来支援你们”,“快到地头了,不着急”,“同志们饿不饿,白馍送上山了”。有人夸她真是个劳动能手,她总是说:“我们山里的孩子,干惯了,你们可别跟我硬比,小心扭着腰砸了脚。”休息时她耐心地把着手教大家镢头怎样拿法,脚步怎样站法……晚间大家都睡了,她还在小油灯前,写点什么,才悄悄睡下。

1940年夏,女生队解散了,有的分配了工作,有的转入女大学习,老康则跟随周副主席到重庆办事处工作,以后又调到南京、广州等地,从事艰苦的、默默无闻的党的内部工作。“文化大革命”后,她刚刚工作不久,因极度兴奋和长期病弱,在一次会上昏倒在地,从此再没有站起来。多么好的一位同志,在党的哺育下,始终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耕耘,但是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写到这里,“康妈妈”的朴素无华,用自己的热暖着人们的心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又出现在我的面前。

双丰收

延安的早春三月,河水刚刚开化,大地还没有换装。天不亮我们这批劳动大军便出发,爬沟越岭,到目的地已是红日高照快10点钟了。抬头是一望无边的秃山,脚下遍地荆棘,没有个落脚的地方,天啊!陡直的山坡两脚站也站不稳,更不要说抡镢头了。我使出爬五台上太行的气力,一镢镢地往上扒,直累得腰酸腿疼,猛抬头,前面已是黑压压的一片,几位文弱姑娘和我竟远远地落在队伍后面。瘦弱的康锡龄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边掘边招呼后面:加油,加油!快休息了,我心里暗自咒她:想当模范,不要命了。休息了,我累得头昏脑涨,不知谁向我扔来一枝甘草根:“尝尝,可甜。”我躺在山坡上,眼皮抬也不抬,一阵拉歌的喊声,此起彼落。我粗声粗气嚷着:“你们有劲没处使了!”

晚间,躺在炕上虽然很累,却辗转反侧睡不着,两种思想开始折腾:一个说边区军民十几万,不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国民党要扼杀我们,边区农民负担过重要脱离我们,只有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才是唯一的出路;另一个说靠这些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担担的知识分子一天挖不了几分地,收的粮食还抵不上一天两三顿白面馍(开荒时改善生活每天都吃白面馍),干什么不比种地划算,真是得不偿失。两边都有自己的道理,各有自己的劳动价值观。但是干什么能换来粮食?边区生产如此落后,一亩地收不到百斤粮食,边区农民半年糠菜的生活,在他们身上能换来什么,想来想去得不到答案。

我困惑但不埋怨,跟着大家早出晚归,逐渐地两腿不那么僵硬了,手上长了茧子拿起镢头也顺手了一些,翻地的速度普遍加快了,眼看一座秃山荒岭在人们的镢头下一块块被吞噬着,在阳光下新翻的土地散发着热气。闪着金黄色的土地记录着新开垦的面积每天累进,鼓舞着大家征服大自然的勇气。我的心情不再那样低沉了,这座小山也对我不再是望而生畏、高不可攀了。天快晌午了,四路人马集中突击最后一个“堡垒”,没有人声没有笑语,只听镢头着地的锵锵声和“吭唷”的喘气声,汗水从前额流到眼边,从眼边掉到地下,忽然脑海里闪出了一句农谚:“一颗汗珠掉地摔八瓣”,这是旧社会的农民苦难深重的写照啊!以后逢到农村参加割麦、干农活满头大汗时,“摔八瓣”就在脑中浮现出来。苦和累就不那样折磨自己了。

1944年边区劳模大会上,无可争辩的事实告诉人们边区大生产的成绩,三五九旅开发南泥湾两年的拼搏,千亩良田的硕果展示在人们面前。粮食生产不仅自给,而且交了公粮。全边区部队粮食达到自给、半自给,战士干部每人都能穿上边区工厂自纺自织的棉布军装,中级以上干部还能穿上一套粗毛料服装。饭桌上再不是一天三顿土豆,鸡蛋、西红柿、猪肉、白菜、粉条,已不是稀有的菜肴了。日常生活必需品,像火柴、蜡烛、煤油、纸张、药品……也都能自己生产,一些机械制造、军火生产、化学工业都已初具规模,技术人才也有了用武之地。边区的文化教育也提到日程上来了,著名的杨家湾小学就是农村的样板。劳模大会上的报告发言和实物展览,把我引入深思:国民党反动派逼着我们走出一条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道路,也逼着我们学会生产管理的办法和经验,涌现出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培养了大批管理经济和掌握技术的人才。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锻炼了人们敢于向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学会向困难作斗争的本领,在困难中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在我身上经历着同样深刻的变化,我们得到的这些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财富,它的价值将是无法用天平计算的。想到这里我顿觉豁然开朗了,我的“得不偿失”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同类推荐
  • 第七连:丘东平作品精选

    第七连:丘东平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李渔文学思想的审美文化论

    李渔文学思想的审美文化论

    本书以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剧作家、出版家、戏曲导演李渔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学思想中的审美文化做了9个方面的专题研究,揭示了李渔在中国审美历史上应有的地位、意义和价值,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书将转换研究视角,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切入,进一步全面地认识和客观地评价李渔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在中国审美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意义和价值,从而作一种崭新的揭示、剖析与阐述,以期更加纵深而全面地把握李渔的文学思想。
  • 初恋记忆

    初恋记忆

    钟跃民:“陕北这块地方很奇特,从表面上看,这是块贫瘠的土地,可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表象后面隐藏着一种很深奥的东西。
  • 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鲁迅卷)

    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鲁迅卷)

    《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鲁迅卷)》是鲁迅的随笔选。所选作品,不包括《野草》和《朝花夕拾》中的篇目,也不包括鲁迅上世纪30年代写下的大量文艺论战名篇,内容上以社会、思想、文化、生活见闻方面的随笔为主,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偏向于“准风月谈”的那一类文字。这些作品基本上按照发表时间的顺序排列。其中1918-1919的“新青年”时期、1924-1925的“语丝”时期、1933-1934的“申报·自由谈”时期可以说是鲁迅随笔创作的三个高峰期。
  • 心灵的印记

    心灵的印记

    回忆,真是很奇妙!久留心底的往事,可以在回忆里让其情景再现。消逝的故乡、远去的童年,甚至是自己至亲至爱的故人,都能在回忆中一一找回来。本书再现作者走过的、看到的、听到的,历经作者精心打磨,跃然纸上,读来温馨、雅趣,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纳米技术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纳米技术

    一个微小的精灵——纳米,却具有非凡的能力,科技的发展成就了它的伟大与不平凡。它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不仅弥补了传统工业中一些材料的弊端,而且还带来了许多新事物,例如在工业、微电子行业、医学界等领域的突出贡献。纳米技术是一个新诞生的科学宠儿!了解它的人很少。事实上,纳米的出现结束了微米时代,开创了纳米新天地。正由于此,它被人们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虽然它的出现时间还不算久,但是却有许多关于它的传奇故事。既然纳米技术如此神奇,那么就让这本书带你走进这个崭新的纳米世界吧!
  • 黑道少爷,丫头记性不太好

    黑道少爷,丫头记性不太好

    他们从小就见过,并且他对她一见钟情,而她却只把他当做哥哥。在相遇,他恼怒,她竟然不认识他了,连名字都不记得。她是他的,只是时间问题。男生的接近,他会把他们赶走。女生的示爱,他会残酷的拒绝。终于骗她结了婚,有了宝宝,她似乎也开始依赖他了,可是却被迫分开。。。
  • 法医回忆录

    法医回忆录

    一把解剖刀带你进入法医的真实工作现场,让尸体开口说话,让罪恶无处遁形,让犯罪现场重现。萧默说:“我是法医,为死者代言。为了追求最终的真相,为了让凶手不至逍遥法外,为了让活着的人得到安慰,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胆大心细一双鬼手,沉冤得雪一片佛心。一个个谜题般的悬案将被揭开,欢迎胆大的书友入坑,保证不弃坑!
  • 霸爱旖旎:荆棘恋

    霸爱旖旎:荆棘恋

    她是钟sir之养女,毫不知情地遇到了国际大集团总裁的他。随着感情升温,许多真相也浮出水面,她的清冷淡泊、静逸睿智;他的霸道深情、固执唯尊,这一段荆棘一般艳丽伤人的爱情,是该松开,或是拥得更紧?
  • 异域扬威

    异域扬威

    唉,都说了没必要弄过来吗.不过既然大家要求,就回来贴一下吧
  • 妾不可欺:废柴嫡女要翻身

    妾不可欺:废柴嫡女要翻身

    幕府嫡女幕清乐,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她是罪妻之女,无权无势不被待见。幕府安排了姻缘,未婚夫却是京都有名的瘸子。呵呵,幕府大小姐原本才貌双全,久病缠身只是谣言?
  • 诗女传

    诗女传

    白若皓玉盘,雪落春雪三,佳人雨中伫,人也舞长安。随着一首藏头诗,拉开了两代人的恩怨,父亲突然离世,朝野震动,又有谁愿意呵护一生,生死相随?文艺范比较足,和作者笔名不般配,不过读着不细腻,不安静你来打我!恩就这样。欢迎大家进群565427107《邵家老五》欢迎大家
  • 斗士星空

    斗士星空

    一个星球一分为二异族大战男主花枫从一个由最低点起步从而达到人生巅峰
  • 传说旅途

    传说旅途

    龙珠闪耀,帝具璀璨,尾兽纵横,巨龙咆哮,圣杯现世,无限之旅开启,灭世之歌响起。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