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朱元璋率军起义,沿长江水陆并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这一年,朱元璋率部攻至金陵(今南京),遭到了金陵水军守将康茂才的顽强抵抗。朱元璋正欲拼火筏火烧元军,被军师冯国用拦住了:“元帅,金陵龙蟠虎踞,愿定鼎金陵,倡仁义以一天下,切不可用火,一旦用火,金陵将成一片废墟。”朱元璋一听,点了点头:“军师说的有理,可康茂才骁勇善战,水陆难进,你让本帅如何是好?”冯国用微微一笑:“在下早已想好了破城之策,保证不动一兵一卒,就让康茂才将金陵城拱手让与元帅。”朱元璋一听大喜:“军师还有如此良策?不妨讲来。”冯国用摇了摇头:“此乃天机,不可泄露也。”朱元璋知道冯国用足智多谋,便摆了摆手:“那好,破城之事就由军师酌办吧。”
第二天,冯国用来到朱元璋帐中,请求朱元璋退兵十里。朱元璋一听,有点不高兴了:“军师,你不让本帅火攻金陵也就罢了,因何还要本帅退兵呢?”冯国用道:“此乃攻城之策,欲进先退也。”朱元璋一听,欲进先退?我就没听说过,想不答应冯国用的请求,可他已经把话说出去了,攻城之事全由冯国用决定,便点头道:“好,本帅就退兵十里。”心中暗道,本帅退兵之后,你若攻不下金陵,本帅定治你个遗误战机之罪。
军令如山倒,睡眼之间,起义军便退兵十里。朱元璋退了兵,冯国用又来到朱元璋帐中,要求给他100名伙夫调遣,他要连夜安全攻城之事。朱元璋一听,冯国用要用伙夫攻城,怎么攻啊?拿烧火棍子攻啊?攻就攻去吧,攻不下来再说。想着,便传令各营抽调100名伙夫到冯国用帐下。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冯国用便独自来到金陵城下,让守城官向内通秉,他要面见康茂才。
这时,康茂才正在城上饮茶,听说冯国用来见,马上传令:“请。”这康茂才与冯国用本是老乡,小的时候经常在一块玩,可现在他们各为其主,见面之后,康茂才不得不防着。
冯国用一到,康茂才便说:“冯儒士,你若是来给朱元璋当说客就请回吧。”冯国用一笑:“康元帅,在下今日无事,来和康元帅叙叙乡旧。”康茂一听,这才露出笑容:“冯儒士请从。”
两个人分宾主坐定之后,说了一会儿家常,冯国用就拿话把康茂才往正题上引:“康元帅,时下兵荒马乱,不知元帅对时局有什么看法?”康茂才喝口茶:“我只知道拿国家奉禄,就得给皇帝当差,一介武夫,我不想那么多。”冯国用说:“那你可知日后江山哪谁一统,皇帝又由谁来做呢?”康茂才一听,瞪起了眼:“日后江山当然还是顺帝一统,皇帝当然还是顺帝来做了,你以为朱大麻子(朱元璋生着一脸麻子)还真能成气候不成?”冯国用一笑:“我也不知道朱元帅能不能成就霸业,我也不知道元朝这江山做得长做不长,但是老天爷在上,老天爷最清楚将来谁主沉浮。”康茂才一听:“老天爷知道又怎么样?老天爷又不会把他知道的告诉我。”冯国用站了起来,说:“昨晚我夜观天象,推算今日午时天将降旨,我想,将来何去何从,我们得听从天意。”康茂才一听,就你还会夜观天象?我真没看出来,小时候一块玩尿泥,你还没我搓的泥球圆呢。想着,康茂才就笑了:“今日午时,如果老天爷真的降旨,我就按老天爷的旨意办,老天爷让我保谁,我就保谁。”冯国用点点头:“那好,我们就到城头一观吧。”
康茂才和冯国用来到城头,冯国用看了看天:“午时将至,老天爷马上就要降旨了。”康茂才问:“老天爷在哪降旨啊?”冯国用说:“这是天机,谁会知道,我们仔细观看就是。”
两个人正说着,长江两岸十里内的沙场上突然由浅变深出现了两行字,字体苍劲有力,每个字都一里见方。那些字写的是:“玉帝有旨,朱公为君,诸候俯首,抗旨灭门。”康茂才一见,当时就傻了,这好好的地上怎么会出了字了?看来还真的是老天爷降旨了!想着,便跪倒在城墙上,连连向天磕头。冯国用一看,也在城墙上跪倒,磕了三个响头。
过了一会儿,长江两岸的字渐渐变淡消失,冯国用站起来,问康茂才:“康元帅,现在你打算怎么办?”康茂才说:“既然天意如此,我为什么不弃暗投明呢?我马上城门大开,迎朱元帅进城!”冯国用给康茂才深施一礼:“那好,我马上回去向朱元帅秉报。”
回到营中,冯国用把康茂才已经答应投靠朱元璋,迎接朱元璋进城的消息一说,朱元璋当时就瞪大了眼睛:“康茂才这么快投降了?军师,你到底用了什么手段?”冯国用一笑:“我只不过略施小计,代天降旨而矣。”
原来,那天晚上冯国用事先在长江两岸用白灰写好了“玉帝有旨,朱公为君,诸候俯首,抗旨灭门。”几个大字,然后命100个伙夫在大字的上面洒满红糖,一夜的工夫,长江两岸的蚂蚁纷纷聚到红糖上,冯国用推算,到了今日午时,蚂蚁会集聚到最高峰,那时,长江两岸的蚂蚁就会形成两行大字,用不了多久,蚂蚁会把那些红糖运走,那两行大字也就没了。
康茂才却不知道冯国用耍的花招儿,还以为真是老天爷降旨了呢,便投降了朱元璋,将金陵城拱手让了出来。
朱元璋听罢冯国用的妙计,连连点头,告诉冯国用此事不准再让第三个人知道,然后下令秘密处斩了那100个伙夫。进驻金陵之后,朱元璋便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号,没多久,朱元璋便攻进京城,成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