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咸丰年间,交城县有一家万发灯笼铺,掌柜的叫刘万发,做得一手好灯笼,特别是他做的莲花灯,惟妙惟肖,百里闻名。
在交城一带,每到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搭稷稷”(搭棚子)、堆“塔塔火”(把煤码成塔状引燃)、烧香、上贡、挂灯笼,祭祀天地诸神,“祈福”、“叫子”、“求财”、“保寿”。莲花象征着祥瑞,人们在上贡的时候就都摆“莲花贡”(把馍馍做成莲花状),挂灯的时候都挂“莲花灯”。刘万发的莲花灯做得最好,传闻他家里还有祖传的宝物“宝莲灯”,他做的莲花灯得了“宝莲灯”的仙气,祈福叫子特别灵验。所以,每年的正月初十以后,刘万发的灯笼铺门前就排满买莲花灯的人。
这一年的正月十一,万发灯笼铺门前照例是人头攒动。刘万发正忙着收钱卖灯笼,人群外头突然一阵大乱。紧接着,县衙里的两个捕快张英赵雄就提着铁链闯到刘万发跟前。张英用手点指:“你是刘万发呀?”刘万发连忙点头:“我是刘万发,差爷你有什么事吗?”赵雄一听,“哗啦”一声就把刘万发给锁上了:“你放什么屁?没事能找你吗?你犯事了,跟我们走!”说着,拉起铁链就走。刘万发一见,当时就蒙了,瞪着大眼珠子跟两个捕快理论:“两位差爷,我规规矩矩做买卖,凭白无故地犯了什么事啊?”张英踢了刘万发一脚:“犯什么事到大堂上就知道了,走!”两个人封了刘万发的灯笼铺,推推搡搡,不多时就把刘万发押到了县衙大堂。
刘万发往大堂上一走,三班衙役就喊起了堂威,吓得刘万发腿肚子都要转筋了。张英赵雄一左一右,把刘万发按倒在地,向堂上通秉:“吴大人,人犯带到!”
知县吴德撩眼皮看看跪在地上的刘万发,突然一拍惊堂木:“刘万发,本县数日前接到公文,有个贼人从紫禁城盗了国宝宝莲灯逃至此地,说,那个贼人是不是你?!”刘万发一听,赶紧磕头:“大老爷呀,我一天到晚连门都不出,怎会是盗国宝的贼人呢,请大老爷明查!”吴德嘿嘿一阵冷笑:“你一天到晚连门都不出?谁能作证?现在全城都传遍了,说你的莲花灯之所以卖得好,就因为那些莲花灯都得了宝莲灯的仙气,那宝莲灯乃是国宝,怎么会凭白无故到了你家?”吴德这么一说,刘万发头磕得更冲了:“大老爷呀,我家根本就没有什么宝莲灯,大伙那说是抬举我,瞎说的!”吴德一瞪眼:“瞎说?大伙怎么不说别人,单说你?来人呐,到他的铺子里给我搜,把宝莲灯搜出来,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吴德一下话,张英带着几个衙役就下去了。一个多时辰之后,张英带着人提着一大堆灯笼回来了,把灯笼往地上一扔,张英凑到吴德跟前耳语:“吴大人,我们已经搜过了,刘万发家除了这些普通的灯笼之外,没发现什么特别的灯笼。”吴德一皱眉:“没有宝莲灯?不可能,一定是让他藏起来了。”吴德自语着,猛地一拍惊堂木:“刘万发,你到底把宝莲灯藏到了哪里,快从实招来!”刘万发吓了一哆嗦,又急忙磕头:“大老爷,我真的没有宝莲灯啊!”吴德生气了:“看来,不动大刑,你是不招了,来人呐,大刑侍候!”
吴德一下话,衙役们可就“侍候”上刘万发了,刚“侍候”一会儿,刘万发就吃不住了,趴在地上连连高喊:“大老爷,宝莲灯在我家里,我交!”吴德一摆手:“来人,带他到家里去取!”刘万发往那一趴不动地方,声音颤抖:“大老爷,我交灯是交灯,可不能马上交出来,那灯是宝物,在我家地下深藏,我得作法念咒,最少要四个时辰宝灯才能现身。”吴德一听,冲张英赵雄一挥手:“好,你们两个带些人手跟他回家,一家要把他看住,不能让他跑了!”
不多时,张英赵雄带着十几个人把刘万发抬回了家,锁住房门,守住要道,等着刘万发在屋子里作法。转眼四个时辰就过去了,张英在门外高喊:“刘万发,宝莲灯现身没有?”刘万发在屋子里答应:“好了,宝灯已经现身了。”张英打开房门,进屋一看,好家伙,屋子里四壁生辉,金光灿烂呢!只见屋子正中的房梁上挂着一盏莲花灯,主灯在中央,是一朵盛开的莲花,主灯周围是八盏小灯,都是含苞待放的莲花朵,灯光映处,五彩宾纷,如临仙境。张英赵雄和衙役们眼珠子都直了,原来这就是宝莲灯啊,这可真是稀世珍宝。张英想着,便命人把灯摘下来,急忙赶往县衙。
吴德一见张英赵雄把宝莲灯拿来了,乐得鼻涕都下来了,赶紧让人把灯挂到后堂。吴德把衙役和下人都打发走,一边喝着小酒一边美。一个多月前,吴德的舅舅吏部侍郎曹铮从京城寄来一封信,说咸丰皇帝身体不佳,求子心切,谁若能让皇上喜得龙子,必定官升三级。看完信之后,吴德可就动开了脑筋。他知道,在交城当地,每到正月十五都有不少人跪在莲花灯下烧香“叫子”,好多人都如愿以偿了,自己如果送给皇上一盏莲花灯,替皇上“叫子”,说不准皇上就能得个太子,到那时,自己不就能官升三级了吗?吴德想着想着,就想到了刘万发的灯笼铺。他早就听说刘万发家里有个祖传的宝物宝莲灯,如果能把刘万发的宝莲灯弄到手送给皇上,一定能够大功告成。于是,吴德便命人将刘万发抓到县衙,慌称刘万发盗了国宝宝莲灯,严刑拷打逼刘万发交出了宝莲灯。
吴德得到了宝莲灯之后,连夜命人给曹铮送去一封信,说他有宝物要进献皇上,还说那宝物能让皇上喜得龙子。送信人去了半个月之后回来了,还捎来了曹铮的回信。信上说,曹铮已经把吴德向皇上进献宝物的事奏明了皇上,皇上很高兴,降旨令吴德火速进京献宝。看完信之后,吴德赶紧收拾东西,带上宝莲灯连夜往京城赶。
到了京城之后,吴德先找到了曹铮。曹铮看过宝莲灯之后,连连点头:“这灯不错,明日早朝,我就带你去面见皇上。”曹铮说完,便安排人带吴德到礼部言礼,学会八拜九扣之后好跟他一块上殿。
第二天早朝,曹铮把吴德带到午门外。一上朝,曹铮便奏明皇上,说吴德已经带着宝莲灯在午门外候旨了。咸丰皇帝一听,马上传旨,命吴德进见。殿头官一声高喊,吴德托着宝莲灯走进正大光明殿。行过君臣大礼之后,吴德将宝莲灯献上。太监接过宝莲灯,掀开红绸布,把宝莲灯摆在了大殿之上。咸丰皇帝低头一看,这灯还真是不错,便问吴德:“卿家,此宝物怎能让朕喜得龙子?”吴德连忙磕头:“启秉万岁,此灯叫宝莲灯,是微臣境内一灯匠祖传的宝物,在微臣那个地方,每到正月十五,人们都在莲花灯下烧香‘叫子’,非常灵验,这宝莲灯是莲花灯之祖,若圣上设摆香案,向宝莲灯求子,想必上天会赐子于圣上。”咸丰一听,连连点头:“那好,马上将宝莲灯挂于天坛之上,朕要祭天求子。”
很快,有人将宝莲灯挂到了天坛上,咸丰在群臣的簇拥之下来到天坛。咸丰刚要烧香祭天,抬头一看,刚才还闪闪发光的宝莲灯突然不亮了。咸丰脸色一沉,问身边的太监:“这灯怎么不亮了?”太监赶紧找到吴德,瞪着眼睛问:“这灯怎么不亮了?”吴德一看宝莲灯,也吓了一跳,刚才还着得好好的,现在怎么不亮了?这不成心往我脸上刷色吗?皇上要求子,灯不亮了,这不明摆着要让皇上断子绝孙吗?皇上断子绝孙不要紧,我脑袋搬家了!吴德想着,哆哆嗦嗦跑到宝莲灯跟前,仔细一瞧,大莲花灯的灯座上有把钥匙,吴德一想,这钥匙是不是机关呢?刚才挂灯的时候有人碰了机关,把灯给关上了。吴德想着,就使劲拧了一把钥匙。吴德这一拧不要紧,就听“嘭嘭”几声闷响,一溜火球从宝莲灯里飞了出来,直扑咸丰,咸丰身上顿时火起。吴德一看,吓得“噗叽”一下就瘫在了地上。吴德不知道,这宝莲灯并不是刘万发家传宝物,刘万发家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宝莲灯,吴德严刑拷打,一定要刘万发交出宝莲灯,刘万发没办法,才说要作法念咒让宝莲灯现身,其实,他是利用四个时辰的时间,精心做了一盏莲花灯,这盏莲花灯靠荧火球发光,荧火球放在灯座内,靠弹簧的弹力送到灯蕊上,那钥匙就是弹簧的开关,轻轻拔一下九个荧火球就跳到灯蕊上,荧火球遇风自燃,灯也就亮了。吴德不知道这些,一着急一胆小,用力过猛,把弹簧拔到了头儿,灯座里的荧火球全都弹了出来,冲破莲花灯把咸丰给烧了。咸丰吓得“嗷嗷”直叫,一边扑打身上的火,一边高喊:“刺客,快快护驾!”几个带刀侍卫一见,急忙扑灭咸丰身上的火,并将咸丰护住,另外几个侍卫冲上前去,将吴德剁成了肉泥。
吴德“献宝”升官不成搭进了一条命,吴家满门也受到牵连被抄斩。消息传到交城,刘万发暗暗叹了一口气,他本无心害吴德,只怪吴德心数不正。为防官府将来查到自己头上,刘万发连夜关了灯笼铺,远走他乡,销声匿迹。从那以后,每到正月十五,人们再烧香上贡,就只见莲花贡,再没见过惟妙惟肖的莲花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