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镇是一个美丽富饶的沿海城镇。富饶的只是海产,人只富了一小部分。近几年柳镇大兴旅游业,凡染指旅游业的人都富了起来,而另一大部分没富起来的只能干瞪眼,恨自己没有一双慧眼。
周大龙不幸成为这一大部分人。九四年夏天,周大龙喜得一子,却悲失一妻。老婆在儿子出生数月后不幸车祸去世,丢下父子俩相依为命。周大龙在家楼下开了一个烟酒店,嗜烟酒如命,所以干起来十分卖命,恨不得打折搞促销。无奈柳镇地广人稀,生意一直不冷不热。周大龙成天抱着儿子在门外拉张破木椅借烟消愁,抽起烟来嘴巴仿佛蒸汽火车的烟囱,于是儿子周羽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咳嗽。烟店门前胡乱地堆放着周大龙抽完的烟头烟盒,捏造出一派生意兴隆的假象。周大龙自己消费的烟草总比别人消费的多,所以挣不了几个钱。但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烟草,让他感到精神上的满足,活得挺自在。
周大龙望子成龙心切,买了十几本育婴书籍,开始学做母亲。但男人天生缺乏母性,更缺乏母乳,所以只好喂周羽吃奶粉。可周羽不争气,一岁多了除了咳嗽什么都不会。周大龙急了,把问题归咎于奶粉上,换了五六种奶粉,谢天谢地谢祖宗,周羽在两岁时终于能叫出爸爸了。
周大龙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如今错过了珍贵的胎教时期,千方百计想弥补,最后决定让周羽早一年读书。
班上多数人属鸡,周羽狗立鸡群,自小调皮捣蛋,有与生俱来的恶作剧天分。幼儿园时常拿剪刀剪女孩子的头发,犯罪手法高明,受害者都是事后放学被家人问及才察觉自己心爱的头发少了几撮。班上大多数女生都遭过周羽的毒手,所以周大龙三天两头被叫到学校向受害者家属致歉,并当众表明决心,勒令周羽撅起屁股准备受打。周羽掐准时间嚎啕大哭,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林黛玉的本领——想哭就哭。周羽眼泪鼻涕和口水一齐涌下,仿佛要排尽体内所有水分。受害者的家属们被周羽的哭声吓到,心生怜悯,忙劝周大龙:“哎,小孩子不懂事,没事的没事的,这事我们也不追究了。别打了别打了——多可爱的一个孩子啊——”这些廉价的眼泪,多次保住了周羽的屁股。
幼儿园班主任小王老师温柔善良,时常对周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周羽每次都流下鳄鱼的眼泪,盯着王老师乌黑浓密的秀发,恨自己手里没拿剪刀。
周羽的顽皮令周大龙头疼不已,想方设法让儿子能安静下来。一次在与小王老师的交谈中,小王建议周大龙让周羽报名学校开设的兴趣班,可以去学学美术、书法或乐器等艺术课,培养周羽一些艺术细胞,说不定能让周羽安分下来。
周大龙一听这话在理,一口气给周羽报了美术班、书法班和钢琴班,望子成龙的心再次涌起——让儿子未来当个画家、书法家、钢琴家。无奈专业选不对口,周羽对这些兴趣班没有丝毫兴趣,恶作剧的本领倒是提升不少。美术课画了头猪贴在老师后背,书法课把墨水洒在老师裙子上,钢琴课趁老师不注意偷偷用脚来弹奏。
周羽的努力没有白费,三位艺术课老师纷纷把周羽遣送回家。周大龙不服气,辩解说周羽的才能还处在萌芽阶段,望各位老师网开一面。周羽又开始哭,哭得三位老师手足无措。随后老师们经过协商,决定把兴趣班的费用全额退款,只求别再让周羽来干扰他们教学。周大龙悲痛欲绝,后来运用经济头脑转念一想,不花一分钱让儿子白上了一个月的艺术课,权衡一番,根本没有损失,终于释怀了,接受了儿子的三条艺术道路行不通的事实。
上了小学,周羽的顽皮得不到收敛,上课没法集中精神。班主任大刘怀疑周羽有多动症,建议周大龙带儿子去医院检查。周大龙一口回绝,举出李白幼时调皮,后遇磨杵作针的老奶奶,最终成就一代诗仙的例子,把责任推给大刘,说她管教无方。大刘自然不服气,无奈周大龙比自己年龄大,只好把怒气转移到周羽身上。
班上学生是单数,自然多出一个位子,单独的一张课桌躺在教室的角落,有时显得很突兀,但更多的是被人遗忘。上课时周羽成天神游太虚幻境,在自己想象中的王国里呼风唤雨。然而现实却不如此,他被大刘镇压在这个角落的位子上。周羽成了大刘眼中坏了一锅汤的老鼠屎,这个单独的位子舍他其谁。
本是耻辱的位置,周羽却爱不释腚,这位子对他而言有如风一样自由,与世无争。
班主任大刘二十来岁,语文老师,一向采取******的教学方式——大养特养其“猪”;和火箭争速度,和日月比高低;师有多大胆,生有多大产。
大刘讲课时常讲得唾沫横飞,神采飞扬,像一只捉了鸡的母豹子。周羽趴在教室最后一排,时而望向窗外的麻雀,时而看向大刘晃动的雀斑。
周羽二年级时,大刘教过汉语拼音没多久,学生连字都没识几个,就马不停蹄地教写作。
“写作是什么?写作就是用文字来寄托人的情感,让人产生共鸣,好的作品就是精神粮食——”大刘认为她教的学生很牛,一定能听懂她表达的意思,所以从未察觉到自己是在对牛弹琴。她临放学时布置作业:“今晚回家大家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XX,XX可以是自己的亲人——当然,也可以写我的班主任啦,我的语文老师啦——试着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大刘意图明显,让学生写她、夸她。多年以后,当学生们翻开尘封的作文本,第一篇作文写的是大刘。泛黄的本子上,回忆风起云涌,大刘的音容笑貌浮现在眼前,雀斑在脑海里跳动,身影比英雄更伟岸。第一篇作文和女人的第一次一般宝贵,大刘怎能放过这个机会。
周羽到家,进门就闻到刺鼻的烟酒味——周大龙的味道。周羽甩下书包,进到厨房,一脸疲惫地对周大龙说:“我回来了。好累啊,又学习了一整天。对了,今晚吃什么?”
“你想吃什么?”
“方便面。”
“跟你说了多少次,方便面对身体不好,你还吃。”
周爸其实心里暗爽,就怕周羽提出他想吃佛跳墙,不然自己就得上演龙跳墙。周大龙认为方便面虽然有方便二字,却不能像“方便”一样方便对待。周大龙泡面严谨得有如孔子的治学态度,调料和开水的用量精确得如西方快餐的统一标准。这样一碗经过东西合璧的泡面,飘香四溢,能把没有牛肉的牛肉面泡出牛肉来。
周羽吃完面把碗一扔,进房间开始写作业。他虽上课不听讲,但迫于周大龙的压力,即使百般不情愿每天也得按时完成功课。他尝试过老方法,以眼泪来打动父亲,然而这招只能对外,不能对内,他一装哭就被周大龙打屁股,直到打成真哭。
周大龙每天都喝得烂醉,喝得多了膀胱的负担就加重了,每次上厕所都像个杂技初学者走钢丝般摇晃不止,稍有不慎就会摔成狗吃屎。于是小学二年级的周羽自觉肩负起搀扶周大龙上厕所的重担,渴望用孝心来免去写作业的痛苦。这招同样不奏效,周大龙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再醉不能不检查作业。周大龙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以此类推,人长大了什么鸟都懂。对他而言,二年级儿子的作业就是儿戏。
周羽完成扶父如厕的重担后,回到房间开始解决第二项重担。他回想大刘的话,隐约记得“精神粮食”四个字。他无法理解,便跑去问周大龙何为精神粮食。周爸一怔,“粮食”是好解释的,可前面一旦加了“精神”二字,好比“气”字下面加了一撇,变成了“氕”,完全不认识了,于是周大龙就气了。
周爸一时想不出作何解释,但面子比儿子更重要,为了维持威严,说道:“精神粮食可意会难以言传,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自然会明白。写作业去,写完给我检查。”
周羽又悻悻回到房间,咬着铅笔思索。房门外传来周大龙打火机的声音,周羽任督二脉顿时被打通,把题目敲定:我的周大龙。
即使不知道精神粮食为何物,大刘也讲过过把想说的话写出来,周羽觉得这很简单,写了近百字,拼音占据了半壁江山。写好后,周羽交给周爸检查,周爸瞅了一眼,说:“去给我把这些拼音全部查出来再给我看。”看似周爸对周羽要求一丝不苟,其实他根本不会拼音。
周羽又回到房间,翻字典翻了约莫半小时,把字补填上去——
我的周大龙
我爸爸叫周大龙,我们生活在一起。我爸爸喜欢吸烟喝酒,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闻到烟酒的味道。爸爸每天很忙,每天要卖烟卖酒,还要吸烟喝酒和检查我的作业。吸烟喝酒对身体不好,所以爸爸头发掉得很快,头顶光秃秃的,像一只小乌龟。我讨厌烟酒的味道,但我喜欢周大龙,因为他是我老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