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学,我便是副没精打采的样子。背着重得骇人的书包,迈着沉得大地仿佛都在下沉的步子,毅飞则兴高采烈的搂着我大步流星的前进。
上海这地方在我看来啥都好,只是常有着一个星期的梅雨季节。那一段时间的天气就会变得很是糟糕,整个上海都像被紧包着好几层保鲜膜,闷热,潮湿,让人喘不过气来。这还不是最糟糕的,随着而来的会是更郁闷的心情。行人打着伞匆匆走过,而我们这些学生则不得不卯足了精神和老师周旋得精疲力竭。
“叮铃铃——”随着上课铃响起,数学老师便走进来了:“我告诉你们,初中数学是最简单的了,等你们上了高中,哦!你们还得能上高中,上了高中后,数学就难得你们难以想象!”
真不知道数学老师这番话是在贬低自己还是抬高数学。毕达哥拉斯创造“数”的最大意义,其实也只是促进了古希腊人勤思考,顺便发展自己的学派理论罢了,“万物皆可数”的理论在我看来,简直是一帮聪明致极的奥数呆子的信念。还有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一些无法为感官所知,只能借理智和思想去领悟的规律,规则和发展方向。”“上帝每时每刻都在做几何推算。”这些都是哲学家所言。但当我们真实去看待这个世界时,这些东西还会存在吗?每每想到这里我总会噗哧一笑,如果这个世界的数学彻底消失,对,彻底消失。在菜场卖菜的大妈不会在白菜的标价牌上写着:两块钱一斤,而是:“这些白菜应该由最需要它的人获得。”当这个世界失去货币交易,而是通过“任何东西都应该被理所应得”,尘归尘,土归土。我们可能会因而相信上帝,因而没有现在这么聪明,但这个世界绝不会因此而乱套,因为法律和信仰还有道德依旧存在。你的成就动机将不再是为了钱,而是:通过你的努力获得你应得东西。而这一切也没必要去量化,因为所有人的脑中都不存在数学的概念。你也不用担心你的左脑会因数学的消失而萎缩:侦探小说会帮到你。
还有当我们完全失去数学的时候,必然会有新的,能代替数字和几何的东西,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自然而然的诞生。
这就是我数学课上的脑洞。我感觉除非是痛恨数学到极致的人是不会看得懂我上面的描述的。它可能有些荒谬,但却是可以预见的。
毅飞倒是数学好得很,所以一般我的数学作业基本靠他的淳淳教导才得以完成。而他的作文一般都是靠我的奇思妙想才得以过关。我经常把毅飞的作文做为我的试水,我会告诉毅飞很多我不敢在自己作文上所表达的东西,接着写在他的作文上。(换句话说其实就是三观不一定正的文章)。这的确有些不道德。就比如说上次语文老师让我们写:让与美德。
全班所有的同学都在写“让”如何如何体现了现代文明的美德和进步。而我则告诉毅飞:“鲁迅那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句话都是白讲的咯,若让是美德,你让好人怎么做?不断的让咯,因为让是美德嘛;那坏人没有美德吧,他就不断的争咯。最后就会造成社会天平的倾斜,好人太难做啦。”于是毅飞毫不犹豫地将我的观点写在了作文纸上,外带一系列如何区分“让”与“还”的论述…。很自然,这篇三观不正的文章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同,但也算是通过了。
的确,这一切,都只是来源于一个初中生的异想天开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