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45000000012

第12章 心中有佛皆净土

茶馆里霎时间静了下来,仅剩下黄乐乐小舌头舔着糖葫芦的声音。徐扬一把将熊孩子抱到身边,警告他若是在发出声音就再也不买冰糖葫芦,小娃娃很识相,用力点点头,然后静静地又舔了起来。

“终到真相大白之日,保公将寺中众人召集到东厢房中,言其已查出真凶为何人。主事僧人也就是悟道大师宣了一声佛号,恳请保公指出真凶。只见保公双眉飞扬,气定神闲,在众位僧人面前缓缓踱过,霍然站定挺拔身躯。”说到此处,声音戛然而止。

众人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陈老,屏住呼吸,生怕错过真相。

“真凶便是戒贤和尚!保公手指戒贤朗声喝道。”

不等陈老继续往下说,底下听客闻得真相大吃一惊,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尤以王胖子最是激动,质问道:“不对,戒贤大师不是有不在场证据吗?”想了片刻,他又道:“戒贤大师在杭天豹遇害那一晚在厢房中整理佛经,可是有人证的!”

在座听客闻言纷纷点头,确实如此,人证物证表面戒贤和尚在那夜不可能出去杀人。

陈老不急着解释,轻啜一口茶水,缓缓开口:“诸位所想与相国寺僧人所想一般,戒贤佛法深厚、慈悲善良,为戒字辈弟子中翘首,更被定位下任主持,其心系相国寺,视相国寺为家,怎可能做出那等事情?其当夜戒贤确在整理佛经,无法脱身离去害人,便是最急于抓出真凶的展昭也不相信其会做出这等事。”

“且戒贤大师确实有不在场证据,在杭天豹遇害当晚,戒贤与明德小和尚在西厢房整理佛经,期间小和尚在亥时睡了一个时辰,醒来时戒贤依旧在忙碌,此时是子时,东西厢房之间的铁门已经锁上。待快天亮时,小和尚又打了会瞌睡,还不小心打翻了墨砚。后来,戒贤叫醒明德小和尚让其准备做早课。那杭天豹于子时左右死在东厢房,而戒贤一整夜于西厢房忙碌,便是想趁小和尚睡着之时出去害人也不可能,因那时东西厢房之间门早已锁上,无法通行。”

众人又吵闹起来,戒贤既是精通佛理的高僧,且有如此确凿的证据,如何说他是凶手?此事完全说不通。

眼看着茶馆中越发嘈杂,以至于陈老无法继续讲下去,徐扬起身道:“吵什么!你们这是来听书还是来吵架的?”李大海、赵四也起来帮腔,总算是将场面稳定下来。

陈老对着徐扬微微颔首,继续说道:“面对寺中僧人的质疑,保公沉稳依旧,似笑非笑瞧了戒贤一眼,开始道出其杀人真相。”

原来相国寺中东西厢房装饰布置皆是一般,戒贤便以此做文章,在西厢房中用迷烟迷倒明德小和尚,将其带到东厢房,随后潜入杭天豹杭知府的房中将其杀害。等到天微亮之时再次将明德迷晕,趁着东西厢房间铁门打开之际搬回明德。待明德小和尚醒来之时,只道自家一整夜在西厢房,却不知已是在东西厢房之间来回一次。

上述推理虽说有理,可终究是空口无凭揣测而来,故事中的僧人与茶馆众人然就不能信服。

“保公也不着急辩解,缓缓走到茶桌旁,引着众人目光伸手一指,地下正是一滩淡淡的打翻墨砚的痕迹,随后派人去西厢房查看,茶桌之下丝毫没有墨水痕迹!”

陈老如此一说,在场茶客立即反应过来,墨砚不是在西厢房打翻的吗?怎么东厢房地上也有痕迹,难道说戒贤

当真将明德小和尚抱到了东厢房。

“相国寺僧人纷纷呵斥戒贤,让其给出个解释,戒贤端坐在旁,冷笑不语。保公料到他会如此,对着诸人说道,戒贤大师设计杀害杭知府有两个原因,一是杭知府要挟他交出大日如来咒,二是为了在他房中搜寻重要之物。”

“什么重要东西?”赵四深深沉浸到推理故事当中,再加上他本就是官府查案的衙役,闻言不由地问出了口。

此时此刻与之前截然不同,大伙皆是按捺住心思,一言不发静待下文,听见赵四打岔,纷纷恶狠狠瞪他一眼。

赵四尴尬笑了笑,不再言语,心中却在想:这话本都是俺老大写的,嚣张个屁,有机会把你们全都抓进牢里尝尝苦头。

没了赵四打岔,陈老又往下说去。

在衍悔大师遇害之夜,三位戒字辈僧人在房中答写一份名为《空明百问》的佛经,答完之后准备交予杭天豹杭知府评审,而那三份答卷后来自然落在杭天豹。戒贤密谋杀害杭天豹正是为了销毁答卷,因当晚他杀害衍悔大师之后匆匆忙忙赶回房中不及细答,心慌意乱之下随意乱答,全然不符合平日里的高僧模样。

哪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衍悔大师的师弟悟道竟然让人将答卷重抄了一份,正被握在保公手中。

“保公质问,不知戒贤师傅可还记得答卷中写的是什么?戒贤当夜乃是胡乱书写,根本不记得自己写了什么,一时间无言以对。”

要知道戒贤乃是相国寺戒字辈最出色弟子,任戒律堂首座,以天资聪颖闻名,此等人物若是用心答完卷子又怎么可能将答案忘得一干二净?

发展至此,众听客在曲折情节中绕了许久,总算理清思路,将所有焦点集中于戒贤身上。

讲了许久,陈老已是口干舌燥,饮了小口茶水,再继续:“保公见戒贤和尚无法反驳,又开口指出戒贤或许非是争权夺利、残忍无情之辈,其所作所为当是为了大相国寺的名声。”

随后,保公终于点出整件凶案的关键所在,便是锦毛鼠身上的文身。

锦毛鼠身上文有一副猛虎文身,竟与相国寺主持衍悔大师身上的纹身一模一样。

“衍悔大师俗家名为高飞虎,与知府杭天豹乃是同乡至交,二人身上分别刻有一道猛虎文身与黑豹文身,按二人故乡习俗,此文身需世代相传。寺中众人见了锦毛鼠身上的文身,纷纷长叹,宣了一声‘阿弥陀佛’。”

事已至此,众人皆已明白那锦毛鼠正是衍悔大师亲人,想不到相国寺得道高僧竟犯了色戒。

“悟道大师万万没想到师兄会破了色戒,且他深知戒贤脾性,其一生以恩师为榜样以维护相国寺为几任,绝不吝为此大开杀戒。大师平复下波澜心境,指着戒贤哀叹道,事到如今,你还不从实招来?此时此刻,戒贤再无法辩白,重重跪倒在地将事件始末道了出来。”

三十年前,衍悔大师出家不久,号悟法。有一日,他携重宝下山遇上数十名强盗,一番激斗之后,大师不敌对方落下山崖。后为一采茶女所救,二人耳鬓厮磨、渐生情愫,竟发生了关系。事后,悟法和尚后悔不已,自觉罪孽深重,加上他仍旧心系相国寺,最后给采茶女留下一串佛珠,离开村庄回到相国寺。

回到寺庙之后,悟法将此事禀明师傅,甘愿受罚。悟法万分悔过当日之事,改名衍悔以示其意,面壁思过多年,终明悟佛法成一代高僧,任相国寺主持。又是多年以后,农夫抱着婴儿来到衍悔大师面前,说是婴儿家乡惨遭瘟疫,婴儿的奶奶在临死前托人将孩子送到大师面前。

衍悔大师瞧见婴儿脖子上挂着的佛珠和背上的猛虎文身,便已知晓这孩子正是他的孙儿。大师把孩子交给相国寺山下的一对夫妇收养,只望孩子能健康长大。不想那对夫妇意外身故,孩子也流落在外,结识另四名孩童并成了常年偷盗的五鼠。

故事发展至此本也没了波澜,可不想有一日,四大弟子之一的戒空和尚在教训偷食的五鼠时发现了锦毛鼠身上的文身和佛珠。戒空乃是衍悔大师弟子,深知师傅来历,瞧见这一切便明白那锦毛鼠正是衍悔大师的孙儿,同时意味着相国寺方丈竟犯了色戒。

有此人证物证在手,戒空登时起了野心。他清楚戒贤视衍悔如父、视相国寺如家,定不愿见到丑闻暴露,于是他要挟戒贤,让其相助自己登上主持之位并夺得大日如来咒。戒贤恨其卑鄙,一怒之下将其推下山崖给杀害了。戒贤深感罪过,将此事告知了衍悔大师。大师心中悲恸,多年前犯了色戒,如今戒空又因他而死,不异于再犯杀戒,身为主持却连犯两大戒,当真是罪孽深重。衍悔大师长叹一声,竟是自断经脉而亡!

陈老叹道:“衍悔大师临死前留下一句话,遁入空门当抛弃过往,四大皆空,将相国寺的重担交给了戒贤。”

之后替衍悔大师超度的西域僧人达摩智偶然发现大师与锦毛鼠身上的文身,同样以此威胁戒贤交出大日如来咒,为戒贤杀害。杭天豹杭知府也是一般,因自家野心而丢了性命。可见,戒贤所作所为非是为了一己私欲,而是为了恩师为了相国寺。

众人只道故事已讲完,不想陈老又说道:“戒贤讲述完始末之后,房中众人沉默不语。趁此机会,戒贤和尚一把抓过身中剧毒的锦毛鼠,抱着他跃出窗户往外逃去。”

方才大伙还在为戒贤所作所为感到可悲可叹,谁知眼下情节陡变,那和尚居然劫持锦毛鼠借机逃走。

戒贤劫走锦毛鼠来到一山洞中,当保公等人赶到时戒贤正倒着身子悬在半空,一手抵着锦毛鼠的脑袋,若有若无的白烟自他头顶透出。原来他掳走锦毛鼠不是为了趁机逃命,而是将毕生功力全传给了这孩子,以求解锦毛鼠身上剧毒,救下这年幼生命。

罪孽深重之人自知无法回头,唯有这幅身躯能救得一条性命,也算是弥补些罪过。

“毕生功力耗尽,戒贤大师油尽灯枯,即将死去。他悲叹道,辜负恩师所托,未能护住相国寺名声。见他悲痛,保公走上前叹道,衍悔大师临死前所言‘遁入空门当抛弃过往,四大皆空’是要让你忘却过往种种,以相国寺为己任,重新悟道修佛。而非执着于昔日之事,为了相国寺名声屡开杀戒。”

“戒贤大师幡然醒悟,对保公叹道,枉我修佛二十载,却不及保施主而十分之一。长宣一声阿弥陀佛,声音戛然而止,众人张眼望去,戒贤已是断了气。”

至此,五鼠闹相国寺基本讲完,只剩下一些结尾之语。

茶馆在里众人听完整个故事,起初只觉得在云里雾里万般缭绕,而后推理展开,那一丝一缕皆清晰展示在眼前,放佛是自家在一步步破解案件,若是有所分心漏了些许关键之处,便会失去了线索再也无法理清整个故事。到最后故事结尾,揭开戒贤杀人真相,众人又悲其命运叹其执着。

沉默了许久,有人打破寂静,问道:“敢问陈老先生,那戒贤和尚究竟算是好人还是坏人?是要下十八层地狱,还是去那极乐世界?”

陈老微微颔首,有关此问徐扬已经写在了话本中,老人家先前未说明,便是等人有此一问,“佛家有言破执,戒贤大师执着于维护佛寺和主持名声才会一错再错,最后一刻他仍念着救人,也算是一种觉悟。”

“只要心中有佛,处处皆是净土。”

同类推荐
  • 相宋

    相宋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名列二十四史之首,是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通史,为纪传体史书的创始。《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其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内容浩繁,艺术精湛。因其在史学和文学两大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了帮助青年朋友学习历史、增长智慧,《史记鉴赏》选取了包括述事、人物、议论、典故在内的章节予以注释、翻译,鉴赏精辟,深入浅出。文白对照,译文精微,详而不繁,阅读方便。
  • 朕乃明元大帝

    朕乃明元大帝

    首先我本来是名文科生屌丝,无学历无钱无权。然而我是位将军,戎马一生。最后朕的子民称朕为明元大帝。我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专修文言文,儒学,一无是处,古代的人大多不说文言文!辅修历史,收钱帮人上课点名是我一生最正确的事。我一直在找回去的路,一条长达一千六百年的路。
  • 东汉之寒门

    东汉之寒门

    南宫寒穿越到西汉末年,阴差阳错下成为一个卫戍边疆的小卒,非凡的箭技让他渐渐声名鹊起……而星象的预言,真的会应验在他身上吗?这里有致力改革的王莽,一心复汉的刘秀,还有绿林始祖王匡,如今多了南宫寒,历史会改变吗?这里有端庄秀丽的阴丽华,废后善终的郭圣通,智勇坚毅的刘伯姬,她们的命运是否又会不同?云台二十八将,各路割据势力,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却也是个群魔乱舞的年代。“什么,秦始皇焚书坑儒是魔门所为?”“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儒家报复?”“什么,王匡就是魔门门主?”……“你们都是寒门子弟,而从今天起,你们将是我的寒门弟子。”乱世中披荆斩棘,只为生存。
  • 穿越大唐做娱乐明星

    穿越大唐做娱乐明星

    歌手穿越回大唐,做古代的娱乐明星。古代文人千辛万苦寻不到一首好曲子,而他脑子里可是存了上万首现代的流行歌曲,每一首放出来可都是轰动天下……当这些叼炸天的歌曲放出来,李锦寒顿时火了,矜持的古代美女也开始疯狂追星了。为了听李锦寒的歌,投怀送抱那太正常不过了。
热门推荐
  • 三千位面穿梭系统

    三千位面穿梭系统

    且看一个家族弃子如何在各个位面中修行,成就不朽传奇,(QQ群号码:589277934)
  • 百变仙尊

    百变仙尊

    长生有道需天命,渡厄轮回万年行。大道其行登天难,不堕黄泉羽化仙。三生永叛吾当立,戮仙屠佛噬魂旗。一朝得道踏天行,灭尽九天阎王陵。PS:少年自茫茫妖山中走出,身随十万徒众。PS:我辈皆是魔徒,谁能屠干抹尽?
  • 璀璨巅峰

    璀璨巅峰

    天界坍塌,神迹大陆归于混沌。各种传说中的生物络绎出现,光明与黑暗各种族间,征伐不休。人族英雄整装待发,为了拯救神迹大陆,收复光明荣耀,踏上漫长的征途,无休无止的战斗。
  • 数九荣华

    数九荣华

    容九,他是前朝唯一活下来的皇子,为了复国,在黎国忍辱负重走上了宦官的道路。从小小的太监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岁。倾荣华,在她危难时刻容九救下了她,并治好了她的哑疾。容九把她送入宫中做了宫女。并把她推向了龙床…成了后宫最受宠爱的妃子.他先是利用她,利用到把她对他的爱全都磨灭掉,最后他才发现自己已经早就深深地爱上了她,而她也离自己越来越远。。。。
  • 倾世邪王宠

    倾世邪王宠

    她,温柔且腹黑,时空特工,因一次任务而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这里灵力横行,兽宠遍地,以实力为尊,一切都充满着神秘感。他,邪魅嗜杀,实力深不可测,对谁都是一副拒人以千里之外的冷漠,唯独她是他的例外。“然儿,有我在,谁也不敢欺负你”,他说。“沐默然,你真是一个笨蛋”,他第一次尝到了心痛的滋味。“然儿,就算天下人负了你,我也会陪在你身边,守护着你”
  • 我没勾引你

    我没勾引你

    “哎,你干嘛去?”“我找老公去啊。“我不就是你老公吗,你都勾引我了,老婆,快过来陪我玩”某男坏坏的笑着说。“我没勾引你!没有!”找老公的那位无语问苍天,老天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你要这么对我,呜呜。(本文纯属娱乐,没有啥营养,只为搏君一笑)
  • 时光和爱,都予你

    时光和爱,都予你

    这是一本关于青春的书。青春的伤痛,总有人来为你抚平。故事的主角是青梅竹马,他们从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便注定了缘分。但人生的过程总是聚散分离,结局怎样一直都是个谜……
  • 追昔抚今

    追昔抚今

    《追昔抚今》的书名“追昔抚今”并不是通常说的“抚今追昔”的笔误。今天,我们生活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复兴的基础是五千年的辉煌。复兴人人有责,这就要求人人懂历史、爱历史。遗憾的是,如今有的中国人,对中国历史所知不多,还说:“都什么年代了!”“追昔抚今”这个书名,把“追昔”换到前面,有意突出“追昔”,是友情提醒,更是郑重呼吁:“追昔抚今”还有一层意思,便是从“追昔”入手,把落脚点实实在在地放在“抚今”,强调昔为今用,不致读史写史沦为空谈。具体讲,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合乎逻辑而不牵强附会地让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时代前进中释放正能量。
  • 都市之超能指环

    都市之超能指环

    一枚被盗窃从而遗弃在都市中的超能指环,一个平凡但又不平凡的大学生。机缘巧合之下将两者结合在了一起!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 已故青春

    已故青春

    有一种情绪,叫做痛并快乐着。有一种感情,叫做拿不起放不下。有一种人,叫做我最爱的不是我的初恋,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