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画龙需点睛,金蝉易脱壳
话说董卓听从了郭嘉的计划,在长安节节败退,一面通告黄巾兵向长安集结,一面上报大将军何进要求增援。一切都应了郭嘉的预言,丝毫不差,董卓与黄巾兵僵持已经持续一月有余,董卓的军队也消化的差不多了,眼下只剩下亲卫队和精锐了,董卓已经退到华山附近,借着天险黄巾兵不敢贸然进攻。
这日董卓收到信报,朝廷援兵已经到了潼关,来的都有谁:冀州袁绍、长沙孙坚、幽州公孙瓒、并州丁原、扬州袁术、徐州陶谦………以卢植为大元帅,左将军皇甫嵩,右将军朱儁,浩浩荡荡开赴长安而来。董卓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正当董卓要继续安排明日与黄巾开战,继续消耗兵力的时候,郭嘉却出来阻止了他。
“郭嘉,先前我已按你的计划,逐步散兵了,眼下还有一战便可散尽,为何却阻止我了。”董卓显然不知道郭嘉是何意。
“将军现在剩下的都是精锐部队,这部分不需要拆散了,相反将军这些部队需要聚在一起才能发挥威力。”郭嘉还是一样不慌不忙的说道。
“郭嘉,你可别耍什么花招,我随时可以把你杀了。”一旁的李儒倒是急眼了。
“将军别急,请听我说。开战已经有月余了,将军之前的部队应该也已经顺利到达洛阳了,如今朝廷精英倾巢而出,对付洛阳何进的士兵已经远远足够了。现在这部分都是将军你的精锐部队,要让他发挥最大的作用。”
“哦,那你且说说,怎么发挥最大的作用?”董卓问道。
“眼下这华山乃是天险,黄巾兵也知道,所以几天不敢进攻了,想必他们也在等后援部队,将军此时将精锐留于华山之西,不与开战但却一定要挡住黄巾兵,不能让他们翻过华山。将军只领十余骑兵,诈称兵败火速前去潼关请卢植出兵。待到卢植大军将到,将军精锐迅速退出战场,却不离开,转到华山之巅进行隐蔽。让朝廷与黄巾兵在华山之西进行开战,此役无论谁赢谁输肯定都元气大伤,将军精锐立即将华山封锁,不放一兵一卒,以便将军洛阳起事。”郭嘉这计让董卓坐收渔利。
“如此甚好!”董卓听完已经开始流露出喜色了。
董卓跟李儒商议后决定,李儒随董卓诈败,董卓前去潼关,李儒却直接奔洛阳主持大局,待到董卓脱身到达洛阳后立即起事。留郭嘉在华山,等开战后董卓再带着郭嘉直奔洛阳。
董卓跟李儒分头行动后,很快来到卢植的中军帐。
“见过卢元帅!”
“董卓,我问你,一月有余你节节败退,一场胜仗都没有打过,你让大汉脸面何存啊。”卢植责问到。
“董将军该不会是纸糊的吧,哈哈……”帐下说话的正是冀州袁绍。
“敢问董将军还剩下多少人马啊?”扬州袁术也不忘羞辱一下董卓。
“今日遭黄巾贼突袭,亲卫誓死相护这才突围出来,其他兵将被黄军贼冲散,誓死是活已然不知了。”董卓说完呜呜大哭了起来。
“董将军这男儿流血不流泪,将军这哭哭啼啼的,手下该不会都是女儿兵吧!哈哈”董卓一看却是并州丁原,董卓却也不想解释,但是观看丁原后面站一小将,确实威风凛凛气度不凡,相貌也俊俏,看着不禁让人产生爱惜之心。
“董将军,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不比介意,待我们立刻为将军报仇。”说的的真是兖州曹操,这曹操其貌不扬,身材短小,但却极对董卓胃口。
“是啊,不比在意,我们这就杀奔长安去,元帅下令吧。”眼下正式长沙太守孙坚,看来已经等不及了。
“如此,各位立刻出发,直捣长安,此役一定要斩草除根,彻底消灭黄巾贼。”卢植下令出发,各路兵马浩浩荡荡杀到华山。
董卓随大军到华山以后,在约定地点找到自己部队后,立刻部署封锁华山,在没有得到命令情况下一个人都不许放过。但是令他懊恼的是,这郭嘉却找不到了,有兵士汇报。当日董卓跟李儒走后,郭嘉拿着董卓亲笔写的契约,离开了,由于将军没在,见信如见人谁也不敢阻拦。董卓疑惑的是,当时只给过华佗跟张鲁手信,这郭嘉又是怎么弄了一份的啊。
原来当日在董卓府上,董卓答应放华佗跟张鲁离开,留郭嘉随军的时候,郭嘉已经想好了脱身之计了。他告诉华佗,让华佗领着张鲁从大路走,董卓肯定会依自己的计划行事,如此华佗跟张鲁已经威胁不到董卓了,自然也就顾及不到他们两,必定不会追兵加害。董卓的通关书信郭嘉却没有给华佗,而是留着给自己脱身时候用。
虽然不见了郭嘉,但是董卓按照郭嘉的计划已经接近实现了,也没有顾得上去寻找,调集五百亲兵,火速奔向洛阳。此事贵在神速,稍有迟缓不但计划落空,自己也将死无葬生。
董卓此行究竟结果怎样,请看下回:第十回风云有变化,二虎相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