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汜被张济和董承杀败以后,并没有回到长安,而是引兵就地安营扎寨。
郭汜亲自骑马北上池阳来找李傕,“李将军,你我二人为了一口气争得头破血流兄弟反目,谁曾想你我兄弟皆后院起火,让贼人得了便宜。”
李傕见了郭汜气就不打一处来,“郭汜,几日前你还背后偷袭我,今日来是送头来的吗?”
“将军要郭汜头,直接来取便是,只是你我兄弟相争久已,到头来啥都没捞到,反倒是张济董承之辈坐收了渔利,将军不觉得冤么?”
“郭汜,你该比我还要冤吧,哈哈!”李傕也是苦笑了几声。
“今日前来,一是将当日所得皇室器物全部归还将军,这本来便是将军所得,而是请将军发兵你我合兵一处,何愁贼兵不破。”
“若破了贼兵,又当如何?”
“一切听从将军安排”郭汜知道李傕说的是取胜后如何分配的问题。
“如此甚好!”李傕知道郭汜说的也是客套话,自己也不想看着汉献帝这个宝贝流落别人之手。
于是二人联合,兵分三路杀奔华阴县,李傕领一支队伍池阳向东,然后沿黄河南下从潼关上岸,准备截杀王师。
郭汜领一支人马,东渡渭水,在华阴县登陆。郭汜部将伍习,李傕侄儿胡封领大部人马佯攻华山。三路人马包抄,这是要将政府军斩尽杀绝。
胡封和伍习各自打着李傕郭汜的旗号进攻华山,张济等人并不知道李傕郭汜会从水路而来,只料得北方人不善水战,因此没有防备。
张济将部下全部置于华山,说来也怪这李傕郭汜大军向来都是冲锋陷阵,一往无前这几日却只见摇旗呐喊并无强攻。
张济想了一万个对策,其实张济最担心的还是敌军强攻,张济虽然占据有利地形,但是毕竟势力悬殊,李傕郭汜联军将近自己的十倍,如果强攻未必抵挡得住。
张济越想越怕,加派人手进行搜山侦察。
张济万万没想到就在他跟华山与敌军僵持的时候,郭汜已偷偷从渭水绕过了华山暗度华阴,时至酷夏水流湍急,郭汜自长安而下,很快便到。
郭汜大军上岸后径直杀向华阴城,华阴太守段煨加上国舅万余兵马,勉强守住了华阴县,难的就是张济了。
华阴被郭汜围困,张济没了后方补给,没过几天粮草便支持不住了。
张济这下可犯了愁,这将如何是好?华山虽险再守下去,还没杀敌自己先被饿死,如若不守,一则没有天子旨意,二则如今华阴也回不去了。
张济正愁着,侄儿张绣来到,“叔父,这有何难,既然郭汜已到华阴,眼前山下定是乌合之众,给我一支兵马杀下山去,直捣长安,郭汜丢了大本营自然便退军了。”
“侄儿,此话虽然有道理,但是前翻已中过埋伏,郭汜向来诡计多端,必定有埋伏!前次幸有国舅搭救,要不今日你我以无法相见了。”张济跟郭汜同僚这么久,自然知道郭汜为人小心谨慎。
“但是而今进退不得,补给也断了,莫非等死不成?”
“侄儿说的也不无道理,但是与其攻击山下,不如回华阴进攻郭汜,若能取胜便是大功一件,若不能胜好歹城中国舅兵力尚在,也可互相呼应。”
“便依叔父,侄儿这便去准备。”
张济领大军弃关,返回华阴城来攻击郭汜,这还下到山脚下便中了郭汜的埋伏。
霎时,杀声四起,原来郭汜所忌惮的是华山天险,进攻华阴也是之围不攻,郭汜已猜到张济回从山上下来,于是在半山腰已经设好埋伏。
可怜张济而今四面受敌,又失去了有利地形,相反伍习胡封上了华山,自上而下勇不可挡。
张济无奈只得突围逃跑,还好大将胡车儿拼死相护,这才保住了性命。
张济丢了这一仗,不敢回华阴,直接绕道回弘农郡,重整旗鼓,伺机报仇。
这当另说,单说郭汜战败张济,大部队翻过了华山,这个传到天子这,满朝皆失色。
“如此看来,华阴肯定是守不住了,还请陛下尽快启程前往弘农。”国舅董承说道。
献帝与众大臣如同惊弓之鸟,那还有什么主张。
“一切听从国舅安排”
于是国舅董承立刻召集人马,准备突围护送天子及百官东归。
华阴太守段煨也回府打点一切,这时候贾诩来了。
“将军这是要作甚?”
“今日在殿上,国舅已经定好即日突围护送天子百官东迁弘农,我得尽早做好准备。”
“我且问你,天子百官东归,你算什么?你就一地方小吏,纵然天子东归,必定也不会算上你的。”贾诩说道。
“贤弟此话也不无道理,不过我若不跟随,等郭汜杀进城,岂不将我碎尸万段?”段煨说道。
“非也,王师与李傕郭汜对抗,兄长并无直接参与,形势所迫而已郭汜必不怪罪。”
“贤弟意思,不逃?”
“不逃,我特为兄长前程着想。如若今日随天子东迁,顺利兄长依然是华阴太守,如果失败兄长必定遭杀身之祸。我观此次天子迁弘农,郭汜追得急必定仓惶而逃,兄长尽收天子百官遗物宝贝献于郭汜,却暗地里将百官亲属收入府中保护起来,郭汜必定大喜而重用兄长。兄长得到重用后在华阴坐观天下,如果郭汜胜,则兄长达。若天子转危为安兄长再伺机送回百官亲属,兄长又取得郭汜胜任,伺机图之,此乃大功一件,岂能跟随大众而逃,做一个蝼蚁?”
“贤弟一席话,令为兄茅塞顿开!”贾诩一席话说的段煨连连点头。“富贵险中求,贤弟何不留下助为兄一臂之力,你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何?”
“兄长好意,兄弟心领了,只是小弟之前事过郭汜又跟随过李傕,如今身份已暴露,留下来反倒是给兄长增添累赘了,李郭必定容不得我了。”
“既然如此,兄弟尽可将家眷留在华阴城,我必待之如己亲。”
“如此多谢了兄长!”
段煨得了贾诩指点,并不打算跟随大队伍东迁,而是留在华阴县城,董承,杨奉等人也真没有留意华阴的这个小吏。
事态紧急天子与百官各自顾着逃命,那还顾得上家眷,晚走一步都有可能被郭汜追杀,董承护送天子百官东迁,杨奉徐晃领旧部负责断后。
一路上走不动的,腿脚不好的,舍不得老小的慢慢的便跟不上大部队了,段煨按照贾诩的计划,百官亲人尽数安置,家丁丫鬟便顾不上了,遗留器物一律弃于城外。
段煨估摸着大队已撤离,下令打开城门,迎接郭汜大军,郭汜果真没有怪罪段煨,依然令段煨守华阴,并允诺事成之后必当厚待之。
董承护送天子和百官一口气便逃到潼关,看着后面郭汜追兵还没到,以为可以歇口气,哪知道李傕也即将杀到。
董承,杨奉及天子文武从华阴到潼关,依然精疲力尽,确实想走也走不动了,李傕大军又将逼近,究竟如何破敌,且看下回:第四十六回百官遭劫难,一将震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