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2800000010

第10章 论语卷之四 (2)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好,去声。生而知之者,气质清明,义理昭著,不待学而知也。敏,速也。谓汲汲也。尹氏曰:“孔子以生知之圣,每云好学者,非惟勉人也。盖生而可知者义理尔,若夫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亦必待学,而后有以验其实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怪异、勇力、悖乱之事,非理之正,固圣人所不语。鬼神,造化之迹,虽非不正,然非穷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轻以语人也。谢氏曰:“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尹氏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其如予何?”?,徒雷反。桓?,宋司马向?也。出于桓公,故又称桓氏。?欲害孔子,孔子言天既赋我以如是之德,则桓?其奈我何。言必不能违天害己。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几及,故疑其有隐,而不知圣人作、止、语、默,无非教也。故夫子以此言晓之。与,犹示也。程子曰:“圣人之道犹天然,门弟子亲炙而冀及之,然后知其高且远也。使诚以为不可及,则趋向之心,不几于怠乎。故圣人之教常俯而就之如此,非独使资质庸下者勉思企及,而才气高迈者亦不敢躐易而进也。”吕氏曰:“圣人体道无隐,与天象昭然,莫非至教。常以示人,而人自不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去声。程子曰:“教人以学文修行而存忠信也。忠、信,本也。”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圣人,神明不测之号。君子,才德出众之名。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恒,胡登反。“子曰”字疑衍文。恒,常久之意。张子曰:“有恒者,不贰其心,善人者,志于仁而无恶。”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亡,读为无。三者皆虚夸之事,凡若此者,必不能守其常也。张敬夫曰:“圣人、君子以学言,善人、有恒者以质言。”愚谓有恒者之与圣人,高下固悬绝矣,然未有不自有恒而能至于圣者也。故章末申言有恒之义,其示人入德之门,可谓深切而著明矣。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射,食亦反。纲,以大绳属网绝流而渔者也。弋,以生丝系矢而射也。宿,宿鸟。洪氏曰:“孔子少贫贱,为养与祭,或不得已而钓弋,如猎较是也。然尽物取之,出其不意,亦不为也。此可见仁人之本心矣。待物如此,待人可知,小者如此,大者可知。”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识,音志。不知而作,不知其理而妄作也。孔子自言未尝妄作,盖亦谦辞,然亦可见其无所不知也。识,记也。所从不可不择,记则善恶皆当存之,以备参考。如此者虽未能实知其理,亦可以次于知之者也。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见,贤遍反。互乡,乡名。其人习于不善,难与言善。惑者,疑夫子不当见之也。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疑此章有错简。“人洁”至“往也”十四字,当在“与其进也”之前。洁,修治也。与,许也。往,前日也。言人洁己而来,但许其能自洁耳,固不能保其前日所为之善恶也,但许其进而来见耳,非许其既退而为不善也。盖不追其既往,不逆其将来,以是心至,斯受之耳。唯字上下,疑又有阙文,大抵亦不为已甚之意。程子曰:“圣人待物之洪如此。”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为远者,反而求之,则即此而在矣,夫岂远哉?程子曰:“为仁由己,欲之则至,何远之有?”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陈,国名。司败,官名,即司寇也。昭公,鲁君,名衴,习于威仪之节,当时以为知礼。故司败以为问,而孔子答之如此。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取,七住反。巫马,姓,期,字,孔子弟子,名施。司败揖而进之也。相助匿非曰党。礼不娶同姓,而鲁与吴皆姬姓。谓之吴孟子者,讳之使若宋女子姓者然。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孔子不可自谓讳君之恶,又不可以娶同姓为知礼,故受以为过而不辞。吴氏曰:“鲁盖夫子父母之国,昭公,鲁之先君也。司败又未尝显言其事,而遽以知礼为问,其对之宜如此也。及司败以为有党,而夫子受以为过,盖夫子之盛德,无所不可也。然其受以为过也,亦不正言其所以过,初若不知孟子之事者,可以为万世之法矣。”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和,去声。反,复也。必使复歌者,欲得其详而取其善也,而后和之者,喜得其详而与其善也。此见圣人气象从容,诚意恳至。而其谦逊审密,不掩人善又如此。盖一事之微,而众善之集,有不可胜既者焉,读者宜详味之。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莫,疑辞。犹人,言不能过人,而尚可以及人。未之有得,则全未有得,皆自谦之辞。而足以见言行之难易缓急,欲人之勉其实也。谢氏曰:“文,虽圣人无不与人同,故不逊;能躬行君子,斯可以入圣,故不居;犹言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此亦夫子之谦辞也。圣者,大而化之。仁,则心德之全而人道之备也。为之,谓为仁圣之道。 诲人,亦谓以此教人也。然不厌不倦,非己有之则不能,所以弟子不能学也。晁氏曰:“当时有称夫子圣且仁者,以故夫子辞之。苟辞之而已焉,则无以进天下之材,率天下之善,将使圣与仁为虚器,而人终莫能至矣。故夫子虽不居仁圣,而必以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自处也。可谓云尔已矣者,无他之辞也。公西华仰而叹之,其亦深知夫子之意矣。”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癨。’”子曰:“丘之祷久矣。”诔,力轨反。祷,谓祷于鬼神。有诸,问有此理否。诔者,哀死而述其行之词也。上下,谓天地。天曰神,地曰癨。祷者,悔过迁善以祈神之佑也。无其理则不必祷,既曰有之,则圣人未尝有过,无善可迁,其素行固已合于神明,故曰丘之祷久矣。”又《士丧礼》,疾病行祷五祀,盖臣子迫切之至情,有不能自已者,初不请于病者而后祷也。故孔子之于子路,不直拒之,而但告以无所事祷之意。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孙,去声。孙,顺也。固,陋也。奢俭俱失中,而奢之害大。晁氏曰:“不得已而救时之弊也。”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坦,平也。荡荡,宽广貌。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程子曰:“君子坦荡荡,心广体胖。”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厉,严肃也。人之德性本无不备,而气质所赋,鲜有不偏,惟圣人全体浑然,阴阳合德,故其中和之气见于容貌之间者如此。门人熟察而详记之,亦可见其用心之密矣。抑非知足以知圣人,而善言德行者不能记,故程子以为曾子之言。学者所宜反复而玩心也。

泰伯第八凡二十一章。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周大王之长子。至德,谓德之至极,无以复加者也。三让,谓固逊也。无得而称,其逊隐微,无迹可见也。盖大王三子,长泰伯,次仲雍,次季历。大王之时,商道蜪衰,而周日强大。季历又生子昌,有圣德。大王因有翦商之志,而泰伯不从,大王遂欲传位季历以及昌,泰伯知之,即与仲雍逃之荆蛮。于是大王乃立季历,传国至昌,而三分天下有其二,是为文王。文王崩,子发立,遂克商而有天下,是为武王。夫以泰伯之德,当商、周之际,固足以朝诸侯有天下矣,乃弃不取,而又泯其迹焉,则其德之至极为何如哉。盖其心即夷、齐扣马之心,而事之难处有甚焉者,宜夫子之叹息而赞美之也。泰伯不从,事见《春秋传》。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葸,丝里反。绞,古卯反。葸,畏惧貌。绞,急切也。无礼则无节文,故有四者之弊。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君子,谓在上之人也。兴,起也。偷,薄也。张子曰:“人道知所先后,则恭不劳,慎不葸,勇不乱,直不绞,民化而德厚矣。”吴氏曰:“‘君子’以下,当自为一章,乃曾子之言也。”愚按,此一节与上文不相蒙,而与首篇慎终追远之意相类,吴说近是。

同类推荐
  • 雨花香

    雨花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 忍经·劝忍百箴(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忍经·劝忍百箴(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四库全书精华:经部(第一卷)

    四库全书精华:经部(第一卷)

    被称为“汗牛充栋,文化渊薮”的《四库全书》的编纂工程浩大,机构庞杂,人员众多,除以刘统勋、于敏中等30人为正副总裁外,下设总纂外、总阅处和总校官等,据“《四库全书》在事诸臣职名清单”所载,有362人在与了编纂工作,而其中又以总纂官纪昀、陆锡熊、戴震为最有力。《全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百科全书,文化长城。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菜根谭)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菜根谭)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十年爱你依不变

    十年爱你依不变

    “即使我们之间有太多的误会,即使时光流逝,物是人非,我也依然爱你”“即使孤身一人处在异乡,即使不知道你在何处,夜深人静时,依旧想起那个温润俊朗的少年,我依然爱你。”他们本是朋友眼中最相配的一对,女生可爱活泼,男生温润俊朗。却因误会让彼此相距甚远。七年后的相遇对否能让彼此化解误会?
  • 薄荷音少年的约定

    薄荷音少年的约定

    前提【本小说纯属虚构,请看的家人不要当真哦!】这本小说写了黎韵音_小汤圆与TFBOYS王源的约定。在一次偶然中,王源与黎韵音就成了一对欢喜冤家,在之后两个人居然还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还成了同桌,之后就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搞笑事情,黎韵音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怎么会没有人喜欢呢?正是因为这样,黎韵音的好闺蜜-单橙儿,总是会给韵音出一些馊主意,从这里也可以知道,单橙儿是一个搞怪的女孩子,从而,让韵音出了许多笑话,也让韵音很头疼......【限木子-作者的文化有限,如有写的不好的地方,多指教哦】木子-作者qq3268370282,希望家人可以喜欢木子的小说,谢谢┏(^ω^)┏?木子会加油的!
  • 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及对策研究

    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及对策研究

    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会通过需求的升级及机制的完善内生出提高农村经济主体参与生态环保的动力及能力。本书从多个侧面对中国农村经济与生态环保的互动机理作了探索与剖析,提出了以“激励相容”为特色的对策新思路。
  • 魔神养成系统

    魔神养成系统

    穿梭不同世界,打破空间障壁,异世界只是我成神的垫脚石。“什么,获得小龙女的崇拜”“神仙姐姐也要求我带她玩转仙界”成神真的不要太容易:“恭喜宿主获得本世界10名女修的崇拜,成功将撒旦的影响扩大到异域,正式成为撒旦的使徒。”魔鬼的诱惑算什么,我们的口号是——干掉撒旦,我就是老大。
  • 韩情轶事

    韩情轶事

    一个会说故事的人,通常有很多的故事。光怪陆离,不胜枚举。然而其中,有多少是别人的故事,又有多少就是他自己的……故事or人生?我不知道,您想知道吗?
  • 若如初见之梦魇

    若如初见之梦魇

    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 极致元世

    极致元世

    孤单的少年,在元世里,挣扎,由爱错到不会爱,再到真正的学会爱,因为少年的冲动,因为没有力量,当简单的阴谋被击破后,努力的生活,继而强大,拥有力量,当力量与才智结合,他终于在这样的世界里获得了想要的一切。
  • 时光你慢点—原地等待

    时光你慢点—原地等待

    青春荒唐我不付你,也请你放过我,我们真的......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友情是一推人的事情而我或许只是尘埃中的一粒不起眼的沙粒。
  • 相思不胜醉颜欢

    相思不胜醉颜欢

    一世等待,一世寂寥。一生轮回,岂非朝夕。五百年的情缘纠葛,五百次的爱恨别离。只愿来生,再不见君。
  • 糜觯列传之霖欣传

    糜觯列传之霖欣传

    穿越?没错一个穿越故事。可谁知人心难测,身处江湖,哪能不挨刀,看屌丝逆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