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听到岳进的话,蔡琰好像又想起了什么,顿时小脸羞红,低着头轻应了一声,声音细小的就和蚊子叫一般,要不是岳进耳力好,估计什么都听不到。
岳进翻身上马,伸手握住蔡琰的柔荑,稍一用力就把蔡琰拉到了马背之上。岳进天生神力,单手就能提数百斤重的重物,更何况是蔡琰不过百斤的娇躯,蔡琰都没反应过来就上了马背。
“真细。”岳进双臂环住蔡琰的纤腰,一手拽着缰绳,头凑到蔡琰耳边,下巴压着蔡琰小小的肩膀,轻嗅了一下,顿时一股沁鼻的香气涌入鼻中。“真香。”
“岳……岳公子……”蔡琰羞涩。
“嗯?”岳进眉毛一竖,“叫我什么?”
“进……进哥哥……怎么可以这般无理。”蔡琰含羞轻咛,从小到大她还从未与哪个男子这般亲近,就连她父亲自从她记事以来,都没曾这般过。此时被岳进抱在怀里,顿时感觉自己羞得都快晕过去了。
“哈哈!”岳进大笑,继续抱着蔡琰,知道蔡琰害羞,他也不再逗弄她,反正迟早都是本少的。双腿一夹马腹,烈焰飙风马顿时开始疾奔。“驾”幽云十八骑亦是紧随其后。
岳进等人的马快,策马狂奔了不到一刻钟,岳进一行人就追上了岳家绵延数百米的车队。
岳进环着蔡琰的纤腰,嘴角含笑,催使着烈焰飙风马缓步走在岳云的马车旁。
被岳进抱在怀里的蔡琰则是微微仰着小脸,双眼有些迷离的看着岳进,他,就是自己以后的相公嘛?他喜不喜欢自己呢?
马车之上,岳云与蔡邕二人聊得正欢,二人是多年的至交好友,此时在路途之中巧遇,心中更是欢喜,也就不再像平日里那般讲究,竟然把马夫给赶下车,二人坐在车头叙旧,也不催促,任由拉车的马随着自己的性子走。
“少君。老夫在京城中就对你颇有耳闻,皆言你年少聪颖,自小博闻强记,诸子之言倒背如流,天文地理了然于心,至于排兵布阵文韬武略更是拿手好戏。”眼见岳进跟上来,蔡邕转过头看着岳进笑道:“一岁能言,两岁便可成诗,就是文曲星下凡也不过如此。此事老夫颇为不信。今日老夫就要考校一下你,你敢是不敢?”
“岳丈尽请出题。”抱着人家的女儿,对于这点要求岳进怎么好意思不答应,更何况,岳进还真不相信他能难住自己,毕竟自己可是比他们多五千多年的记忆呢。“小侄愿意一试。”
听到自己父亲要考岳进,岳进怀中从到了队伍中后就一脸俏脸绯红,一直做鸵鸟状的蔡琰微微擎首,竖起粉嫩的小耳朵,想听听自己父亲会出个什么题目。
至于说岳进会不会被考住,蔡琰是不怀疑的,如果自己父亲存心要为难岳进的话,岳进一定会输的。毕竟自己父亲做了几十年的学问,岳进就算是再有天分,也不过是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罢了。
“好!小家伙年龄不大,倒是蛮自信的。”蔡邕笑了笑,低头沉咛思索,他是有名大儒,学识渊博,出题自然不在话下,很快就想出了一个自认颇难的题目,“老夫听闻你两岁便能成诗,今日便要试一试,如今已是七月初,夏季已过,秋季初至,你便以秋为题,临时创作一首诗吧!”
听到蔡邕的问题,蔡琰微微皱了皱眉秀眉,抖了抖可爱的小鼻子,以秋为诗倒是不难,不过也要分对谁,要知道,在中国传统的文学中,自古就有伤春悲秋之说,提到秋季,但凡是文人,最先想到的便是悲伤忧虑愁苦之情。可如今意气风发正处于风华正茂年龄的岳进,又有什么好愁苦的呢。
如果只是用华丽的词句勾成诗,而没有感情蕴含于其中,也不能算是绝句。若是强在其中加上伤感的意味,也只能算是无病呻。吟,难免有做作之色。如此想来,岳进不管是能不能作出诗,都是输定了,蔡邕出的这题,虽然看似不难,但对岳进来说却是颇为难办的。
同样的,岳进也想到了这点,皱了皱眉头,他可不想在自己未来媳妇面前丢脸,也不想被未来岳丈看轻,岳进低头思索着,上辈子背过那么多千古绝句,其中写于秋季的没有一百首也有八十首,但一时间要找到一首适合自己的,也不是那么容易。岳进皱着眉头在自己脑海搜索着,微微低下头,下巴压在蔡琰的头顶,思索间下意识的在蔡琰的头顶微微摩擦。
蔡琰的俏脸有些泛红,心中顿时乱成一团乱麻,再次埋头于岳进怀中,做鸵鸟状。
岳进为之苦恼,而岳云却始终面带微笑,自信的看着岳进。他相信自己的儿子,他从小就是个会创造奇迹的人。
“啾……”就在岳进苦恼的时候,突然天空中突然响起一声鹤叫,岳进抬起头,只见天边一只白鹤排云而上。
“有了。”岳进眼中一亮,眉头松开,嘴角重新带上自信的笑容,转头对蔡邕说道:“岳丈大人,小侄已经做好了。”
“哦?”蔡邕微微有些惊讶,这么快?“说来听听。”
“呵呵!”岳进轻轻一笑,微微抬头看向天空天空,仰视着天边的流云,一首刘禹锡的《秋词》脱口而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岳进话音一落,众人皆惊,转过头愣愣的看着岳进,徐庶双眼发光的看着岳进,主公有如此大才何愁大事不成。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好好好。”而蔡邕更是连连大叫,惊喜的看着岳进,不曾想到岳进竟然能在着了短的时间中就作出这种可以传唱千古的名句。而且最让蔡邕为之赞叹的还是岳进的诗风。
要知道自从战国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而岳进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竟然以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岳进首句便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第二句中更是表露出浓浓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但岳进却以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这其中所表现的已经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