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3900000033

第33章 参考文献(2)

117.龚鹏程:《文化符号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8.Roger D.Wimmer,Joseph R.Dominick.Mass Media Research:An Introduction(Sixth 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影印)

119.John D.Zelezny.Communications Law:Liberties,Restraints,&the Modern Media,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影印)

120.Stephen W.Littlejohn.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Seventh 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影印)

121.Ken Metzler.Creative Interviewing:The Writer's Guide To Gathering Information By Asking Questions(Third Editio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影印)

122.Shearon A.Lowery,Melvin L.De Fleur.Mileston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dia Effects(Third Editio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影印)

123.Joseph R.Dominick.The Dynamics of Communication:Media in the Digital Age(Seventh Editio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影印)

124.Charles U.Larson.Persuasion:Reception And Responsibility(Tenth Edi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影印)

125.Patricia GeistMartin,Eileen Berlin Ray,Barbara F.Sharf.Communicating Health:Personal,Cultural,And Political Complexities,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影印)

二、参考论文

1.刘宏:《传播的场所》,《青年记者》2006年第19期。

2.栾轶玫:《从媒介形象角度看经济广播的形象定位》,《视听界》2006年第5期。

3.栾轶玫:《媒介形象的“三重资本”价值》,《今传媒》2006年第12期。

4.栾轶玫:《媒介形象建构的四个标准》,《现代视听》2007年第10期。

5.罗长海:《关于形象五层含义的哲学思考》,《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3期。

6.修宇:《大众媒体俯视效应及对策》,《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期。

7.丁俊杰:《对湖北卫视媒介形象塑造的九个建议》,《现代传播》2001年第5期。

8.胡智峰、史雪云:《湖北卫视媒介形象塑造的战略与策略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年第12期。

9.胡智锋:《生存环境战略思考策略问题——湖北卫视媒介形象塑造三论》,《现代传播》2001年第5期。

10.于丹:《在公益的天空下》,《现代传播》2001年第5期。

11.黄升民:《也谈电视节目改版问题》,《现代传播》2001年第6期。

12.吴飞:《名誉侵权的“实际恶意”原则评析》,《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3.绍志择:《“时报—沙利文原则”与公众人物的界定——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几个原则》,《新闻大学》2004年秋季号。

14.刘燕南:《译者前言:〈受众分析〉解读与思考》,《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张立伟:《传媒竞争十大法则》,《新闻与传播》2006年第7期。

16.张洪忠:《媒介公信力的判断维度构成及特点》,《新闻与传播》2006年第5期。

17.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的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自然杂志》1990年第1期。

18.赵亚男、刘焱宇、张国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方法论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2月号。

19.何晶:《报刊对中产阶层的话语建构》,《当代传播》2007年第4期。

20.甘险峰《英国的小报化改革》,《新闻与传播》2005年第4期。

21.刘小燕:《政府对外传播中的“软销”与“硬销”》,《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8期。

22.程曼丽:《国家形象危机中的传播策略分析》,《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3期。

23.刘鸣:《表象研究方法论》,《心理科学》2004年第2期。

24.王树人:《“象”思维与原创性论纲》,《哲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5.黄小寒:《试论系统哲学与结构主义的异同》,《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2期。

26.朱晓斌:《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嬗变》,《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27.葛恒云:《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哲学倾向》,《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28.江明华、曹鸿星:《品牌形象模型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29.罗子明:《品牌形象的构成及其测量》,《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30.范秀成、陈洁:《品牌形象综合测评模型及其应用》,《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31.昝廷全:《论传媒经济学与系统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新闻与传播》2006年第8期。

32.喻国明:《传媒业“渠道霸权”时代的终结》,《采写编》2005年第2期。

33.喻国明:《传媒市场面临拐点》,《新闻与传播》2005年第12期。

34.于景元、周晓纪:《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的实现和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0期。

35.曾凡安:《电视媒体的品牌经营》,《中国记者》1999年第3期。

36.施永康:《从〈申报〉看媒介形象传播》,《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37.张晶辉:《CIS:电视媒介的品牌战略》,《青年记者》2006年第16期。

38.杨逍:《CIS与传媒品牌包装》,《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6卷第1期。

39.许向东:《CIS与媒体形象的塑造》,《新闻与写作》2004年第3期。

40.许向东:《媒体形象的理念与塑造》,《新闻爱好者》2003年第5期。

41.莫智勇:《CIS战略的整合与传播趋势》,《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

42.刘丹:《媒体品牌经营的实践途径》,《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

43.朱春阳、王铃宁:《媒介形象创新:同质化市场环境下传媒竞争的新支点》,《中国广播》2005年第2期。

44.李勤:《记者形象与人际交往技巧》,《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

45.张同道:《记者还是学者?——简论电视文化栏目主持人形象》,《当代电视》2000年第2期。

46.蔡怡波:《电视媒介:该为自己包装了》,《新闻界》2004年第2期。

47.郭琳:《从凤凰卫视看电视媒介品牌竞争的制胜之道》,《采写编》2006年第4期。

48.董宽:《塑造健康的农民工媒介形象》,《新闻三昧》2006年第三期卷首语。

49.麦尚文:《新时期中国典型人物“媒介形象”的变迁与突破》,《新闻大学》2006年第2期。

50.麦尚文:《传媒形象传播研究》,《新闻传播》2003年第5期。

51.赵维:《“走出黑暗时代的第一场大戏”——媒介形象与媒介策略札记》,《书屋》2003年第11期。

52.赵维:《斯大林是怎样“伟大”起来的?——媒介形象与媒介策略札记》,《书屋》2003年第7期。

53.王玉荣:《公益广告与媒体形象》,《采写编》2000年第2期。

54.陈康汉:《公共关系与报纸形象》,《报刊管理》1999年第9期。

55.姚琴:《活动营销塑造媒介品牌形象》,《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4年9月第17卷第7期。

56.詹成大:《媒介形象的塑造与经营》,《当代传播》2005年第3期。

57.詹成大:《电视媒体的品牌资产及其运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4期。

58.詹成大:《电视媒介品牌经营探析》,《现代传播》2004年第4期。

59.相德宝:《英国媒介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对〈泰晤士报〉的实证研究》,《对外大传播》2006年第9期。

60.杨珍:《“被看的女人”——媒介传播中女性形象的符号学批判》,《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第3卷第1期。

61.张鸣:《媒介传播中女性形象主体性的缺失》,《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总第276期。

62.曾尼、尹山鹰:《传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新闻界》2005年第5期。

63.敬蓉:《传播者的云南意识与媒介中云南形象的塑造》,《云南社会科学》之《学习十六大精神理论专辑》。

64.万隽媛:《美女与怨妇——传媒对女性形象的扭曲》,《东南传媒》2005年第5、6期。

65.邓巍:《大众媒介对女研究生形象塑造的偏差》,《青年记者》2006年第2期。

66.乔同舟、李红涛:《农民工社会处境的再现:一个弱势群体的媒体投影》,《新闻大学》2005年第4期。

67.王蕾:《电视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偏差”》,《新闻界》2006年第4期。

68.张诗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新读——以农民工媒介形象为例》,《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69.王星:《城市农民工形象建构与歧视集中效应》,《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1期。

70.彭波、阮超:《从凤凰卫视包装浅谈频道品牌形象的塑造》,《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4年第9期。

71.陈嬿如:《爱国主义宣传与国家形象塑造》,《当代传播》2002年第2期。

72.金霞:《“美丽制造”与媒介的女性观》,《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

73.卢惠民:《传媒形象与传播者形象》,《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74.李紫薇:《赖斯媒介形象战略浅析》,《今传媒》2006年第3期。

75.于晓静:《政府官员媒介形象作用初探》,《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76.李建明、李建强:《论大众传播与警察形象》,《公安教育》2005年第10期。

77.刘可铄:《媒体自我形象广告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第24卷第6期。

78.易欣:《解析媒体形象广告口号》,《传媒观察》2006年第3期。

79.张弢:《传媒形象代言初探》,《新闻知识》2003年第10期。

80.项晨:《媒介公关的误区探析和理念把握》,《广告大观(媒介版)》2005年第5期。

81.韦琦:《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及其在危机分析中的运用》,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2月。

82.李克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7月。

83.宋丽霞:《电视媒体构建TIS的基本设想》,西南师范大学公共关系与CIS硕士论文,2002年5月。

84.马培昕:《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形象调查研究》,西南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85.卢迎安:《媒介形象再现与社会真实建构:国内主要报纸对农民形象的建构》,苏州大学传播学硕士论文,2004年5月。

86.肖遥:《弱势群体报道研究》,武汉大学新闻学硕士论文,2005年4月。

87.李亚:《从工程系统复杂性到社会系统复杂性》,中国系统工程第13届年会论文,2004年。

88.李红涛、乔同舟:《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40期,2005年7月31日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504091g.htm

89.陆琼琼:《弱势群体在中国电视中的“弱势”》,世界经理人网2004年1月15日http://media.icxo.com/htmlnews/2004/01/15/64873.htm

90.蔡蕙如:《进步的揭弊性格?——“爆料新闻学”在台湾》

三、参考学术期刊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现代传播》

《国际新闻界》

《新闻大学》

《中国记者》

《新闻与传播》四、参考网站

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

中华传媒网

新华网

人民网

新浪网

传媒博客网

联合早报网

同类推荐
  • 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目前,西部大开发已进入“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的新时期。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政府管理创新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动力。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二者联系在一起,对其进行整合性研究。认为,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政府管理创新的路径是廉洁行政、高效行政,服务行政、协调行政,依法行政、诚信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
  •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主要内容包括:蒙尘的亲情、变调的《摇篮曲》、背负不起的父志、发生在校园的另类盗窃、“网”里花落知多少、歧路玫瑰静悄悄地开性,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等。
  • 白话老子·列子

    白话老子·列子

    “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普通的“道”。“名”也是可以阐明的,它亦非一般的“名”。“无名无形”是万物的始端,“有名有形”是万物的根源。
  • 强迫症患者必读:乌托邦清单

    强迫症患者必读:乌托邦清单

    列清单强迫症患者必读。康夏:专栏作者,偏执病人,分类狂,绞尽所有脑汁为构筑美好乌托邦书写清单。
  • 语言艺术全书2

    语言艺术全书2

    说话实在小觑不得,所谓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里体现。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的。语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门艺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就是语言。
热门推荐
  • 割据

    割据

    人间浮沉百年,生死于天。耗尽血力,飞升否?割据一方,孰能一瞥那恢弘天道?泱泱宙宇,容我一身之地,可否成仙立命……自一人始,舍一人终,匆匆万年,你我揽手看穿,天道苍穹,一指比尽,誓把万物天地断然于掌!悠悠玄黄,自有我,有我一人,既有这熙熙攘攘,万里无疆!且看这碌碌一凡人,一窥天道,成仙立命!
  • 分开还是在一起

    分开还是在一起

    爱情是一杯毒药,让人开心让人哭,如果爱了,最终的结果会是如何?言情现实心里成长承担责任付出回报放弃面对坦然
  • 易欧

    易欧

    写易烊千玺的小说,适合千纸鹤,如果想了解我,就加我QQ,3186924261
  • 唐尊前集

    唐尊前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梦天使之星璃

    星梦天使之星璃

    她,出生日本,却,因父母的原因,从小生活在国外……她,五岁时曾与父母一起回国,在八岁时反回英国。后,不到一年便离开父母,独自一人前往中国……她,在中国找到了自己的至交好友!也在中国找到了自己的梦想!
  • 不灭盗尊

    不灭盗尊

    盗人坟墓,如断人气运!重生的陆小天不愿再做这等有损阴德的事。可天地不仁、命运所迫。在这以武为尊的异界时空,陆小天不得不再一次踏上盗墓之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夺气运、继传承,只叫圣皇妒机缘;逆生死、转轮回,敢笑苍天不如人!
  • 荒芜青春你在哪里

    荒芜青春你在哪里

    十字开头的年龄,不应该开心快乐的吗,而她却...易笙,看看我,好吗纳兰晨烁,若有来世,再爱你这个世界怎么了林惜缘,你后悔吗
  • 十世情劫:狐妖异世夺爱

    十世情劫:狐妖异世夺爱

    某天,一只狐狸嘟着嘴仰着头特别不爽的看着某妖孽:“你说,你是不是曾经答应过我的,以后不会不再欺负我,骗我,戏弄我的了!”妖孽瞥了一眼比自己矮了一个头的小狐狸,勾起那邪魅的嘴角,低头在狐狸耳边说道:“嗯那又怎样?我爱你。”某狐狸愤怒的一把推开了那妖孽骂道:“你!你!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我问的不是这个问题!”有?“嗯哼,既然这样那……。”还没说完便长手一伸将可怜的小狐狸拎走了亲们,猜猜他们干什么去了(????ω????)
  • 品论语,学管理

    品论语,学管理

    本书把《论语》所蕴涵的管理智慧和管理哲学汇集起来,为现代企业家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提供宝贵的经验,同时它必然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教导我们用管理学的眼光去读《论语》,开辟出一条通往中国本土化管理的理想路径。
  • 左手国学院,右手哈佛园

    左手国学院,右手哈佛园

    本书汇集中国国学与西方文化的智慧精华,以上下篇的形式对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全景展示。国学院,教会我们审时度势,上善若水的智慧令我们体会为人的谦虚和韬光养晦;哈佛园,令我们激昂振奋,在现代史化的熏染下攀登事业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