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900000007

第7章 主持传播中的逻辑原理(2)

主持人的职业角色

角色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从社会学、心理学与人类学三大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跨学科的综合行为科学理论倾向。角色理论研究者较为普遍接受的一般观点认为:现实社会中的个人同出现在戏剧舞台上的演员一样,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社会身份的。而个人在各自“舞台”上扮演自己的角色的过程,也正是整体社会发挥其社会职能的过程。实际生活中人们的“表演”,也如同演员在一出戏中的表演一样,一方面要受到环境、社会规范、领导者及其他人的制约,一方面也可以在个人对角色理解的基础上独特地扮演一个角色。

1.角色定位

你可以不喜欢一个人,但是你不可以不愿意和他合作,因为这是职场,不是你可以自己选择的朋友圈;你可以不喜欢做一件事情,但是,如果职业岗位要求你做,你就应该高高兴兴地去做;生活中你可以情绪化,但是工作中不可以情绪化。如果你有很强的角色意识,就不会情绪化,因为工作碰到困难是正常的,不断有新的挑战是正常的。要和你不喜欢的人打交道,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这些都是角色需要。

有角色意识,是职场人士的一种修炼。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扮演了多种角色,在不同的场景里,相对于不同关系的人,也需要不同的角色规范。和其他社会职场不同的是,被称为“杂货铺”的主持人主持一种类型的节目换一个角色,被称作“专卖店”的主持人一辈子只“扮演”和“塑造”一个角色。

仔细想来,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几乎无一不在观众心目中塑造出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每当我们谈起某位节目主持人时,往往离不开其主持的节目。在节目形象与主持人形象互相依存的统一体中,节目形象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它对主持人形象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新闻节目主持人与文艺节目主持人,少儿节目主持人与体育节目主持人之所以形象迥异,主要是受不同节目形象的制约造成的。随着被采访人流泪的倪萍塑造的是邻家大嫂的角色;被称为“催泪弹”的朱军塑造的是感受人生的大哥的角色;知天文、熟地理的杨澜塑造的是都市白领的角色;善解人意的董浩塑造的是儿童阿舅的角色……有意无意地掌握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关于在角色创造中准确适度地支配精力、操纵情感、调配色彩、节制张弛的方法论。也可以说,“一个成功的主持人,在一期节目、一个类型的节目甚至一生主持的节目中,都必须进行‘角色分析’、‘角色的形象构思’、‘角色的性格创造’。否则,主持的节目肯定是千人一面、清汤寡水、死记硬背、呆板僵硬。”

不论是什么节目,都是由人来主持的。一个节目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是靠主持人来体现、完成的。同一个节目,不同的人来主持效果大相径庭,道理就在这里。在节目的宗旨、内容等确定之后,主持人的优劣,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节目形象的优劣。正确认识和把握节目形象与主持人形象的关系,对于当好节目主持人,树立优秀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主持人在“角色性格创造”方面必须下和戏剧演员相同的工夫。演员和主持人都应当在角色创造中遵循“人物的行为逻辑”:戏剧演员需要根据剧情发展遵循人物的行为逻辑,根据性格逻辑处理台词、选择行动。节目是主持人施展才华、“生根开花”的土壤。所以,在选择节目主持人时,一定要考虑节目的宗旨、特点、内容、形式等要素对主持人的要求,努力使主持人形象更加符合节目形象,再也不能做“一人障目,不见节目”的蠢事了。主持人同样需要根据所主持节目的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严格遵循行为逻辑,当采访对象变更时,主持人的情绪、称谓、节奏、台词处理都得随之变化,选择行动同样适合主持人。所不同的是,主持人还担当着一个把握方向的任务,他必须根据节目需要、编导的要求,按照准确的“行为逻辑”引导被采访对象。否则,在谈话类节目中就会不自觉地把嘉宾带到沟里。这也是主持传播的重要内容。

2.角色冲突

人无完人,笔者曾读到《读书》杂志上刊载的一篇题为《尴尬的主持人》的文章,它使我发现主持人角色冲突的普遍性。该文作者显然也是节目主持人,我们可以从他的表述中看出角色冲突给他带来的困惑与无奈。主持人的公众知名度带来的表面性辉煌,常使有些人的角色知觉渐渐迟钝起来。当他们进入节目情境时,往往疏忽、淡忘了特定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使命和行为规范,这时就成为“不自觉角色”了。2006年德国世界杯,中央电视台体育解说员黄健翔在现场解说意大利队与澳大利亚队的比赛时,情绪失控,高呼“意大利万岁”,并对失利的澳大利亚队语带嘲讽,引发了很大争议,被称为“解说门”事件。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主持人职业素养的思考。人们对这一事件的普遍看法是,黄健翔混淆了不同社会角色间的界限,导致了严重的角色冲突。有学者进一步指出,不只黄健翔,许多节目主持人都有这个问题——将个人化言说当成了个性化表达,尤其是在当前十分火暴的电视民生节目中。而这种错位已经成为此类节目成长的重要障碍。正确的个性化表达,应当是节目主持人在适合媒体传播语境的基础上,充分展示个人经验特长、性格爱好的言语表述。这些表述涉及的观点可以是主持人的个人观点,但前提是要“适合电视传播语境”。这一“语境”应既包括国家宏观的文化传播制度,又有中观的媒体性质与职业要求,还有微观的栏目宗旨。因此,“从偶像性的个人化表述变成中立、客观、第三者的具有‘个性化’色彩的表述,是主持人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角色冲突”是指因角色期待或角色认知的矛盾、对立或抵触,个体在角色体现时所出现的进退两难的状况。主持人作为具有多重属性的媒介角色,其角色本体的定位、角色形象的确立和完善以及角色任务的完成,从本质上说,都无可回避地处于角色冲突和角色调适、平衡的过程之中。这种角色冲突还体现在市场期待性和功利性方面。某知名地方台女主持人,依据受众的角色期待确定自己的角色形态和角色行为方式,港台腔十足地出现在节目里,希望博得受众的倾心,没想到这种一厢情愿的“出位”却引起了观众的一片哗然。相反,《新闻联播》的罗京,一如既往地保持原有主持风格,人们终于从他“入而陷,淡而离”的冷峻中体味到他特有的新闻理念和某种忧患意识。这是十多年前我国媒介角色寻求“出位”的一次耐人寻味的尝试,罗京在传受双方角色互动中取得了主导权。

节目主持人作为广播电视文化产品的制造者,作为一个具有强烈主体意识的文化角色,他们带着自己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理想走上这个岗位,都有进入表现性角色境界的愿望。但是,如今的广播电视正在渐渐发展为商业文化的载体,节目主持人都身不由己地要参与具有产业性质的通俗文化、娱乐性的消费文化或快餐文化的生产,这样他们就必须撕下表现性角色的“人格面具”,而以赤裸裸的功利性角色出现。这就使节目主持人原有的角色形象扭曲、角色行为失调、角色文化身份错位——主持人经常被告知“必须”用热情的语言恭维节目赞助商。春节前后,许多电台、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纷纷亮相荧屏拉广告,他们在节目的片头片尾或举着“财运亨通”的长条幅,或双手抱拳、齐声高呼“恭喜发财”。我们能看到他们为增加广告收入而“作秀”时的无奈。

3.角色冲突的解决之道

主持工作是一种对新闻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和扩散的工作。它是商业媒体赢利和服务公众利益这两个动因之间的矛盾和张力的产物。它在西方的产生,有着特定的语境,内容包括“一套关于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主持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和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

培养主持人的专业角色意识,其目的在于保障公众利益与社会公益,传递信息,娱乐大众。必须倡导“专业主义”精神,建立严格的专业标准(professional standards),这样才能不至于逾越新闻自由的范畴。而这种严格的专业标准,就是媒体自律(Press self-regulation)。从职业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一个行业的自律,是这个行业迈向专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角色冲突是许多专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当主持传播在履行传播信息、观点的职能的过程中面临角色冲突时,如果在商业或其他利益的驱动下,放弃专业角色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它的病变就是一种必然。由于大众传媒对社会有强大的作用力,病态的传媒对社会的安定、繁荣和进步就会构成一种巨大的威胁。

2.2语言逻辑是关于思维的科学

什么是思维科学思维与自然、社会并称三大领域,思维科学也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提并论。自然科学想必大家都比较了解,在此就不多赘述。社会科学着重研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等社会生活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着重进行事实判断,力求达到像自然科学那样客观科学地认识事物。按照《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观点,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地理学、教育学、历史学8个学科。《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则列举了10个学科:人类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法学、政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社会学、统计学。图书分类的《杜威十进位分类法》列举了以下8个学科:民俗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统计学、行政管理学。思维科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思维领域中的现象与规律的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是意识,是广泛地抛弃具体内容的高度形式化的高级物质运动形态。思维科学包括:语言学(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逻辑学(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心理学、哲学认识论和人工智能等具体学科。它是一个学科群,其中既包括了人文学科,也包括了社会学科,所以,它和社会科学的关系是交叉关系,而不是包含关系。

人正是因为有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大脑,所以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间接地、概括地、更加深刻地认识世界。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花了30年时间积累了行星运动的大量观察材料,但没有发现什么重要的规律,而他的学生——德国的开普勒在第谷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终于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种认识的上升、飞跃靠什么呢?靠的是艰苦的思维活动。牛顿从开普勒的三定律的引力概念中,通过思维活动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一般人总认为牛顿是看到苹果落地,才偶然发现这个定律的,事实上,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牛顿在多年的观察和学习过程中,长期思考的结果。他说:“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一些问题用了很长的时间去思考罢了。”“我一直在思考、思考、思考……”这里,牛顿说出了他的两条秘诀,其中一条就是在研究中要勤于思考。

人无论做什么事,总要受相应哲学观点的支配,对思维科学进行研究亦是如此。思维与现实的辩证关系这类问题在哲学中论述较多,富有哲理性,但仅有哲学观点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专门知识作为研究基础。这就是普通思维科学的内容了,需要不断探讨和挖掘。胡思乱想不在思维学之内。因为,有意识的思维包括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三个部分,而语言逻辑正是思维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类推荐
  •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充分关注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在全球多元视野中寻求学术话题,传播学专家与您一起,阐释社会巨变,建构认同体系,寻找传播学的中国问题。
  •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以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为主要内容,将前沿性媒体运营理念与实战性媒体运营实务相结合,涉及媒体实务、媒体运营、新媒体、传媒思想等方面。《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对区域性媒体的运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可作为高校传媒专业参考用书,也可为传媒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本书是一部可以同《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照来读的书。这在热销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大革命并非一定发生在一个国家的贫困时期,在经济发展较好,却导致严重两极分化的时期也可能引发革命。两个时期虽然面临的问题不同,但引起的后果却可能相同。胡适的解剖刀对准的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深恶痛疾的是旧中国的种种痼疾。他主张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而历史却选择了革命。而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同样的风险,又听到了类似的主张。我们能做什么?胡适当年的思考也许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热门推荐
  • 天欲仙殇

    天欲仙殇

    既终有一死,那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然世间有这么一批人,吸天地之精华,炼人体之奥秘,掌控能量,得以延长寿元!在这条路上达到极致的人,传闻可得长生,世人称之为仙!而天若有情,则世间无仙!
  • 穿越异界之蚁霸天下

    穿越异界之蚁霸天下

    蚁潮来袭,尸横遍野。一个受尽苦难,被社会法则淘汰的悲催宅男,带着心中无尽的悲愤穿越到了异界……最弱小的实力和最强大的潜力。墨诺靠着心中那份执念,一步步强大起来,带领无边无际的蚁潮,称霸异界!
  • 齐耳短发

    齐耳短发

    生存在同一个天空下的我们,却各自感受着不同的温度......想要进入你的世界,却牢牢困在了自己的世界。
  • 鹿晗:你一辈子都是我的

    鹿晗:你一辈子都是我的

    “你一辈子都是我的猫。”鹿晗摸着她的头说道“嗯,从初见你的那一天,一辈子,就这么定了。”与伯贤是青梅竹马,与鹿晗是真实恋人,与其他成员一起同居,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剧情?一辈子又会有多长?
  • 血刀梦

    血刀梦

    乔峰是自己的人生偶像,可是越来越发现自己很可能努力一生也只是花铁干,差距也太大了,还是比较喜欢血刀老祖的性子。
  • 游戏玩到异世界

    游戏玩到异世界

    大学最后一年,世界级游戏公司发布了一款游戏,只知其名不知其内容,一切皆为雾中花。主角作为游戏迷当然是要玩,一切从游戏开始。
  • 书穿女配的改造之路

    书穿女配的改造之路

    【楚昭vs禹重华】――楚昭不得不承认,被系统找上是一件非常尴尬(爽)的事情。《倾世王妃》一文错漏百出,文笔超烂,文章巨水,全盘皆崩……楚昭被系统绑定,要求(拨乱反正)提高小说档次,却发现小说里描述的只是冰山一角,各大人物接连登场。“反正任务完成也回不去了,不如让我谈个恋爱?!”――楚昭“管你是何方神圣,我的!”――禹重华“切,我没有弟弟,只有弟妹。懂?”――禹重泉“阿泉,我喜欢你好久……好久了。”――繁奈
  •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

    本书内容涉及中华远古、夏朝、战国、西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直至清朝,对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进行了讲解
  • 刻在三生石上的爱情

    刻在三生石上的爱情

    经人介绍,宁捷认识了临汝中学女教师俞梅花,逐渐喜欢上她。但未曾想,俞梅花性格古怪,生世离奇,宁捷与她在恋爱与婚姻生活均苦不堪言。这种婚姻关系因同事黄羲的介入而迅速支离,宁捷与黄羲再婚。再婚后,宁捷了解到了俞梅花身世真相,也深知俞梅花用刻三生石的方式,一直痴恋着宁捷。因此,宁捷非常后悔,想与俞梅花重归于好。但俞梅花竟然是杀人犯,尽管她杀的人是十恶不赦的凶徒,但法不容情。无良警察陈警官用种种手段得知真相后,想以此要挟俞梅花嫁给他,否则定将送俞梅花法办。宁捷为了俞梅花,想除掉陈警官。此时,意外发生了。。。。。。
  • 成功的追求(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成功的追求(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