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段暄的“露腿风波”,业内人士、媒体和网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央视体育频道主任江和平说:“我们一般要求主持人的上装要穿得比较正式,因为这是出镜的部分,但对下装倒没有特别的要求,可以穿得休闲一点,因为下装不用出镜的,网友们反应这么强烈,可能是因为不该在镜头前露出来,但我们不会因此就处罚段暄,也不会处罚摄像,这件事情谈不上追究谁的责任。”白岩松也承认,他自己做节目遇到突发新闻时,通常是接到电话就往办公室冲,根本没有时间换衣服,也是拿件办公室的西服套在身上就开始主持,下半身穿着运动鞋、牛仔裤的事也常有。国内的同行们也在替段暄解围,并说出了这个行业的苦衷。为了保持演播室的灯光效果,主持人所处的位置往往会受到几盏高达几千瓦的灯光照射,再加上演播室面积小,又密不透风,空调温度开得过低又会影响音效,所以,其实主持人在播节目时周围的温度是很高的。另一位从事体育节目解说十多年的资深主持人则表示:“像《天下足球》这样节奏感强的直播节目,更需要强烈的灯光来冲击观众的感官,这样主持人位置上的温度会更高!”
有业内人士称,在体育解说界,穿着短裤进行主持已经成了一种“潜规则”,因为在那样热的环境下,没有人能够裹得严严实实地坐上几个小时,无论解说员有多大牌,都有这样着装不整的时候,外人只看到主持人光鲜的一面,却看不到他们制作一期体育节目的辛苦。媒体也表现出了宽容的态度。东方网认为,主持人穿上运动型短裤,其实是一种创新,而并没有过错之处。《春城晚报》认为,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主持人穿西服就不能穿短裤,央视似乎也没有这样的内部规定。因此,段暄爱怎么穿应是他的自由,只要不是太奇装异服,不损害公序良俗。中国网则认为,在摄像机拍摄的示之于众的公共领域,主持人不能太张扬自我、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但是,摄像机拍摄不到的地方,是主持人的“私人领域”。在这个领域内,主持人有权支配自己的一切。但搜狐网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认为这亵渎了电视媒体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大多数观众还是表达了自己的理解与宽容,认为主持人也是人,做节目很辛苦,应该理解。还有一部分观众认为,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应该注意自己的礼仪。
总之,通过业内人士和媒体同行们对于“内幕”的公开,消除了很多负面影响,段暄“露腿风波”也得到了观众的谅解。
那么,当危机发生后,身处漩涡中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所在的组织,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媒体、面对社会大众,才能够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使危机化解呢?
解决品牌危机,就要进行危机管理。通过建立危机公关意识防范个人品牌危机,进行危机处理,破解危机,努力避免或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遇。
随着社会传播网络的日益健全和信息传播的日益便捷,任何企业都无法避免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但纵观国内企业,重视危机公关的微乎其微,在危机公关方面处理得当的更是少之又少。据《南方周末》披露,爱多财务危机爆发后,面对社会各界的质疑,他们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更不知道自己该为企业做些什么。他们在危机公关方面是失败者,没能够有效维护企业形象,相反的使企业处于不利的公众舆论环境中,恶化了企业的生存环境。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所面临的环境,以及企业与这种环境之间的良好的公共关系,任何来自企业外部的不利因素,如果任其恶化,都随时有可能置企业于死地。企业如何面对不利因素,科学有效地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公共关系,将危机公关处理到最好,已经成为一项生死攸关的课题。对于主持人来讲,个人品牌的危机公关如果处理不好,既有可能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所有在观众面前辛苦建立的良好形象将会大江东去不复返,还有可能酿成臭名昭著的恶果。
4.2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意识《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则故事:森林里有一只野猪不停地对着树干磨它的獠牙,一只狐狸见了不解地问:“现在没看到猎人,你为什么不躺下来休息享乐呢?”野猪回答说:“等到猎人出现时再来磨牙就来不及啦!”野猪抗拒被捕猎的利器,不是它那锋利的獠牙而是它那超前的“危机意识”。同理,从企业组织的角度来看,比尔·盖茨的“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与张瑞敏的“我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任正非的“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及所有国内优秀企业领袖的危机观点,都是各成功企业危机意识的精髓。没有危机意识,单纯的“硬性危机防预体系”是无力的,超前的、无形的、全面的危机意识才是企业危机防范中最坚固的防线。因此,作为主持人的使用者,媒介组织也应该如同企业一样,时刻保有“如临深渊”的危机意识,时刻为主持人准备好“棉衣”。对于主持人来讲,时刻保持警惕感,时时事事行得端、做得正,以严格要求约束自己以及家人,才不会导致个人品牌出现公关危机。
预防危机的难度在于危机的先兆可能很细小,非常容易被忽略;也可能出现的频率很高,以致使人麻痹;还可能从先兆出现到危机爆发的时间极短,无暇顾及。一个社会得以健康、快速发展,它需要的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任何的欺诈行为都能对诚信社会造成致命的伤害。我们之所以要推崇诚信意识,就在于诚信是一个人所需具备的基本素养,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得以持续发展的源泉。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媒体对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加速、放大和扭曲效应。主持人作为媒体传递信息的载体,是媒体与公众沟通交流的窗口,因此这个载体必须本身是正义的化身,具有很强的公信力,必须被认为是诚实可信的。
所以主持人修身养性,树立自己的道德形象是预防危机发生的最好办法。当危机发生后,要坚持统一性原则。面对品牌主持人出现的品牌危机,有必要由专门的发言人来应对。现代生活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社会意识越来越浓,这意味着一个品牌主持人的危机不再仅仅是这个主持人自身的事件,而是与广大社会公众有关的事件。人们希望了解事件的原委与处理结果,这是只有媒体才能胜任的角色。另外,危机事件中不免有种种毫无根据的猜测、小道消息四处流散,混淆是非,这便是传播学中可怕的“葡萄藤”理论。一个毫无根据的小道消息,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就像葡萄藤一样,一个主干可以派生出更多的支干,支干又派生出更多的支干,如此不断繁衍下去,人们每传播一次都会加入自己主观的理解,如此发展到最后,从信源到信宿,可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因此,当公关危机发生时,主持人所在的媒介组织必须及时通过媒体将事件的真相、处理进展传达给公众,以正视听,杜绝谣言、流言,稳定公众的情绪,极力争取恢复主持人的声誉,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危机管理者必须认识到,我们在公众面前怎样管理危机和在实际操作中怎样管理危机,对于有效处理危机是同样重要的。
危机公关破解
对于企业来说,敏锐的公关危机意识和公关危机的预警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最完善的危机公关是把公关危机“扼杀在摇篮中”。然而,即使在预防危机上做足文章,仍难免百密一疏,预防危机的一部分意义在于即使企业有危机发生,充分的准备和正确的处理方式也会帮助企业在最大程度上使危机不至于演变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或是灭顶之灾。危机出现了,它的处理则要求组织采取果断的应急措施,及时控制事态,并及时与新闻界取得联系,准确、客观、公正地报道真实情况,以引导舆论,稳定人心,稳定局面,防止连锁反应,争取公众配合,为妥善解决问题、渡过危机奠定基础。此时,媒介是危机爆发的途径,同时也是危机控制的关键。媒介是典型的双刃剑,挥舞得好,可以击退危机的侵袭;挥舞得烂,则会伤害自身,更深地陷入危机。因此企业在发生危机时需要与媒体搞好关系,借助媒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而对于主持人来讲,其自身本来就是媒介组织的一个成员,对于他们出现的个人品牌公关危机,从事媒体工作的同行们对他们的影响就显得举足轻重。水均益在“泼酒事件”之后,就曾恳请他的同行们不要将此事报道出去。
危机有大小,即使是同样的危机,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其所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我们也清醒地知道,由于每个人看待危机的标准和角度不一样,因此具体到某一事件时也很难形成“整齐划一”的观点和认识。
对于危机的解决,要坚持以下几点。
1.面对危机要及时解决,占领先机,即坚持快捷性原则。事发后的第一个24小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观众对主持人的抱怨问题没有一个权威发言人出面解决,受众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尊重,他们就会寻找其他途径宣泄不满。主要表现为在网上发表一些偏激的言论,这些偏激的言论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后来者的态度,在没有官方态度之前,人们总是会偏信网络上的传言。而要想消除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要花费更高的成本。著名酒店集团里兹酒店有一条“1∶10∶100”的黄金管理定律,就是说,若在客人提出问题当天就加以解决所需成本为1元,拖到第二天解决则需10元,再拖几天则可能需要100元。对于主持人公关危机的处理也应该遵循此定律,越早解决越好。
2.要坚持主动性原则。当危机发生后,不可以回避或者被动接受,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控制局势发展。等到记者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到小道消息发布出来后,要想挽回局面就很难了,必须自己首先占领先机,表明自己的态度,使媒体通过正当的途径向社会公布。
3.要坚持统一性原则。面对品牌主持人出现的品牌危机,有必要由专门的发言人来应对。因此,作为媒体,需要建立自己的媒体发言人制度,这样才能在危机出现时统一口径,维护形象,将危机化解。同时也需要拥有自己的一个宣传平台,达到信息的最快、最全、最广泛的传播。
4.要坚持真实性原则。欲盖弥彰的道理大家都懂,当危机发生后遮遮掩掩,试图掩盖事实真相的做法反而会增加人们的好奇心、猜测甚至反感,且会延误处理危机的时机。回顾一下,在中国企业发展的进程中,有多少个活生生的惨痛教训值得我们吸取:资产曾经达到40多亿元的三株“帝国”,1996年在“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的爆炸性新闻批评炮击下轰然坍塌;2003年初,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山西海鑫集团董事长李海仓遇刺,舆论大哗,一家重要媒体连续炮制有关海鑫集团资产注水、银行贷款比例过大的“独家新闻”,引起各方,尤其是合作伙伴、业务单位和银行系统对海鑫集团的猜疑,致使本已横遭厄运的海鑫集团处境一度险象环生;此后,在阜阳奶粉事件中被冤枉的河北三鹿集团,因资金链断裂、又被舆论追打而连连丧失良机的德隆集团,被媒体称作“铁本第二”而陷入绝境的宁波建龙集团,被一家媒体旧事重提而差点被送上断头台的山西安泰集团都曾遭遇过舆论危机。他们有的侥幸脱身,有的则应对不周,陷入困境而难以自拔。不仅企业会遭遇种种不测,对于个人来说,这样的案例也不少见,在著名主持人身上也出现了这样的事件。水均益“泼酒事件”发生后,就是因为没有坚持真实性原则,给受众一个合乎情理的解释,或者告知当时的真实情况,才给其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5.要坚持真诚性原则。媒体在报道公关危机事件时,一是没有义务按照你的理解和希望去确定报道角度或重点,二是有可能因不准确的语言描述背离了所想表达的内容。美国提运公司副总经理玛丽安娜·拉斯马森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处理好消费者的投诉=提高消费者满意程度=增加消费者认牌购买的倾向=更高的利润。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企业能处理好因为自身行为不当所导致的消费者投诉的话,消费者不仅不会远离企业,相反,他们会认为这是一家值得信赖的企业,从而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并极大地刺激消费者的“二次购买”。对于主持人来讲,问题出现了不回避、不敷衍,而是采取及时必要的措施去弥补,将不利的影响降到最低,自始至终保持开放坦诚的态度,与媒体和公众进行坦诚的沟通,诚实地向观众告知事情原委,并真诚地向观众道歉,反而更能赢得观众的谅解与支持,毕竟,谁都有可能犯错误,关键是犯错误后的态度。而中国又是一个仁爱、宽容的国度,相信只要以诚相待,即使犯了错误,也会赢得观众的谅解。
危机中的机遇
危机=危险+机遇危机可以是陷阱,也可以是推动企业、推动个人发展的助推器,好的处理方式将更有助于巩固品牌形象,失之东隅,也可能收之桑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自身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同时又互相依存,并依据一定的条件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对于危机来说,它同样存在相互矛盾的两方面:一方面,它在不同程度上会导致主持人个人影响力、公信力下降、所主持栏目收视率降低,个人品牌、栏目品牌形象受损,甚至某一档节目无法继续,面临被取消的危险;另一方面,危机同样存在可被主持人借势的有利因素,危机就是“危险”和“机会”的统一体。这就是“危机中的机遇”。比如,世界著名音乐家谭盾在北京电视台参加《国际双行线》栏目的节目录制时,因为忍受不了国内著名指挥家卞祖善对其音乐的批评而离场,这一意外“出走”却捧红了本来并不著名的《国际双行线》,同时也让更多人认识了谭盾,认识了卞祖善。
同样,李梓萌微笑播报灾难新闻事件,也使本来并不十分走红的李梓萌,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成了人们茶余饭后闲谈的对象。李梓萌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喜欢她的观众甚至认为在微笑播报灾难新闻这件事情上,她受了很大委屈,这件事更增添了这一部分人对她的喜爱和支持。让我们记住著名企业危机管理与公关专家奥古斯丁先生的话,更乐观地去看待每一次出现的公关危机事件,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变被动为主动,这才是危机公关的精髓。总之,要尽一切努力避免陷入危机,但一旦遇到危机,就要接受它、管理它,并努力将你的视野放长远一些。真心地希望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无论是有名的大众人物还是默默无闻的平民百姓,都要重视危机的存在,以最诚挚的态度面对危机、转危为机,为自己的发展擎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