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900000028

第28章 其他类主持人的语言逻辑(4)

米卢此战也要的是这个“范儿”。他一直等到下半场17分钟才换人,就是在等时机,在等对方显出疲态,而对方的疲态也如他所料地出现。我不想把这归为“神奇”,我认为这反映的是米卢的经验和算度。我们只算到了双方的技战术能力,而他更算准了中国队的体能明显优于对手,算准了中国队的心态不会因暂时的挫折而失控,算准了中国队队员会奋力拼搏到最后关头。这些战略上的东西正是他一直在强调,在悉心营造,在潜移默化地灌输的,现在终于发挥了作用。

平和而论,中国队此战所表现出来的技战术水平并不太高,甚至不如对手。但同时我们却欣喜地看到,中国队有充沛的体力,良好的心态,顽强的韧性和团结拼搏的精神,这些正是过去中国队的弱项,现在大有改观,这是比技战术更重要的制胜因素。附带说一句,中国队在伤停补时阶段的表现不太令人满意。本可以乘胜追击的大好局面,却因一些人思想上的放松与不统一而险些被对手再度破门。这应当认真加以总结。此时给他们泼点冷水不是坏事。这是张路在赛后对于双方的表现进行的专业而客观的点评。“平和而论,中国队此战所表现出来的技战术水平并不太高,甚至不如对手。但同时我们却欣喜地看到,中国队有充沛的体力,良好的心态,顽强的韧性和团结拼搏的精神,这些正是过去中国队的弱项,现在大有改观,这是比技战术更重要的制胜因素。”这是一种对队员的激励,更鼓舞了受众的信心,变得更有人情味了,这些注重人文关怀的语言开始出现在荧屏上。

体育传播的人文关怀其实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最佳诠释:“奥林匹克精神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大奇迹。他期望建立一个没有任何歧视的社会,培养人们之间真诚的理解、合作和友谊,承认在平等的条件下为获得荣誉的公平竞争,为人们在社会的其他领域树立了一个独特而光辉的榜样。”而评论中逻辑的正面引导及客观判断正是受众所需要的最真诚、最公正的东西。

此外,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体育纪录片栏目《体育人间》,将注意力从比赛结果转移到运动的主体——“人”上面来。湖北电视台也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2002年,湖北电视台体育频道拍摄制作了一系列注重人文关怀的电视体育节目,其中获得全国优秀电视体育节目二等奖的专题片《我的同桌》比较有代表性。湖北是跳水冠军的摇篮,当我们把太多的目光投向辉煌的冠军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去关注那些在运动生涯起点上的小运动员们,他们是冠军产生的土壤,是竞技体育金字塔的底座和根基。《我的同桌》选取一个9岁的小跳水运动员和他在小学的同桌,用一个普通孩子和一个小运动员相互的目光来细致地勾勒运动员在成长中的喜怒哀乐、追求和理想,在他们之间的对比和矛盾冲突中揭示主题,透过儿童的眼光来展示竞技体育运动员艰辛的成长历程。成片之后引起了一些社会反响,由此看来,以体育人为拍摄主体但不局限于竞技体育,而是站在社会的角度、站在人的角度延展开去,剖析体育对于人、对于社会深层次的影响,将会引起除了体育迷以外更多观众的共鸣。

体育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生活方式。体育节目主持人作为体育这种生活方式的诠释者应当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专业。2008年的到来给了体育节目主持人更多展示的机会,也对体育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节目主持人应当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以一个更加鲜活的形象出现在受众面前,这样才能感染更多的受众,赢得自己的价值。

少儿类节目语言的逻辑特点

从节目的服务对象——少儿的身心特点出发,是讨论研究少儿节目语言逻辑特点的前提。

3~6岁属于学前期。这个时期的儿童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脑的发育很快。但是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还不平衡,不能从事长时间的智力活动,因此注意力既不易集中,又不易持久。另外,他们的是非分辨能力较弱,情感也容易受外界环境和周围人们的影响。针对这些心理特点制作的少儿节目要短小精悍,色彩感强,是非分明,故事性强。因此,适合他们收看的节目主要是健康向上的动画片、木偶剧,短时间的写画、手工制作,讲故事、听故事等。7~10岁的儿童已进入小学,属于学龄初期。这个时期的儿童身体发育很快,特别好动,求知欲极其旺盛,其思维也开始由具体形象性向抽象的逻辑性过渡,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我意识逐渐形成。针对这些心理特点设置的这个年龄段的少儿节目应有更多的知识性,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动态节目则应从手工转向游戏,这些游戏最好是既有体力运动又有智力测试;儿童剧、小品则应具有一定程度的思想性,留有简单的思考空间。11~14岁是少年初期。这是少儿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在性格上处在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交织的时期,也是一个人人格、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这些心理特点制作的少儿节目应有突出的思想性和较大的思考空间。动态节目则应由游戏转向竞赛。这种竞赛应侧重综合能力的考察,以培养少年的独立性。

针对不同时期少儿的身心特征,少儿节目的语言逻辑也可以主要从三方面来体现。

1.从少儿逻辑出发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首先要能够与小朋友们沟通交流,摆正自己与孩子们的关系,孩子才是话语的主角。

中央电视台1994年少儿春节“红红火火迎犬年”节目,是鞠萍和另一位儿童节目主持人在古城西安主持的。在为纪念古丝绸之路建造的硕大雕塑群面前,鞠萍对一群小朋友们说道:小朋友们、同学们,你们看,这么巨大的雕塑群啊,是为了纪念古丝绸之路修建的。在1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是从这里开始出发,把我们古老的文明、文化,还有什么?(问小朋友,小朋友答:“还有丝绸。”鞠萍与小朋友齐说:“还有劳动技术。”)带了出去,传了出去;同时呢,又把西方的文明、文化带了回来。如今的西安也可以说得上是内陆开放的大城市了,是不是啊?(小朋友回答:“是。”我们除了纺织业还有什么?小朋友回答:“轻工业。”鞠萍和小朋友齐说:“电子城。”)高新技术产业集团的开发区叫“电子城”,它们都是鼎鼎有名的了。古丝绸之路照成年人的思维介绍,对于小朋友们来说,理解起来就太困难了。所以鞠萍从古代的西安开始说起,后讲现代的西安,小朋友们不仅能够听懂,而且思路非常清晰。从小朋友求知欲极其旺盛的特点出发,鞠萍不搞“一言堂”,和小朋友们一问一答,极大地提高了小朋友们的参与热情,将他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了。

上海卫视《欢乐蹦蹦跳》的主持人经常和孩子们展开平等而有趣的谈话,一次,主持人与孩子们聊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衣》,边讲故事边提问题,比如最后问到“皇帝出了丑以后会怎么样呢?”那些三四岁的孩子们积极开动脑筋,认真地答道:“他以后就让孩子做宰相了。”有的说:“他再也不听宰相的话了。”还有的说:“他再也不穿新衣服了。”某电视台的少儿节目主持人问小朋友:“大雁为什么飞成一条线?”孩子们抢答道:“因为它们怕回家迷路。”如果此时主持人说:“不对,应该是……”那么,一个创造性的回答就被“一棍子打死”了。

的确,孩子们的思维逻辑往往令大人们忍俊不禁。从成人的眼光看,当孩子打破我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思维方式时,结论有时确实让我们感到可笑。但如果从另外的角度分析,我们就会感到,孩子的思维不仅不可笑,而且值得喝彩。众所周知,儿童期作为一个特殊时期,发散性思维异常活跃,往往出现不懂就问现象,提出的观点天真单纯、富于幻想、超乎逻辑,在成年人看来显得幼稚可笑。事实上,正是思维“离谱”和“异想天开”的孩子,才是最有创造潜力和发展前途的。这正是节目的童真所在,这才是属于孩子们的节目。又比如在同孩子们做游戏的时候,一个有经验的主持人,也总是要细心地揣摩自己的语言,比如当交代一个游戏的规则时,不是说:“你听明白了吗?”而是从他们的逻辑角度出发,鼓励地询问:“我说明白了吗?”如果接听小朋友打进来的电话,主持人张口来一句:“请问您怎么称呼?”贻笑大方,应该亲切地说:“小朋友,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啊?”

2.让少儿顽皮起来

让孩子们“顽皮”起来,“淘气”起来。现在的荧屏中,常见到的是主持人领着小朋友唱儿歌、做手工、玩游戏。比如在一期节目中,主持人去到一所小学教室,站在讲台上讲故事,下面的小朋友端端正正地背着小手听,台上台下其乐融融。但是,笔者不禁思考:我们的小孩需要的就是这样静静地、乖乖地听故事、做游戏吗?今天的孩子,在电视和家庭作业的陪伴下成长,已不由自主地疏远了大自然,疏远了成群结队的小伙伴。像我们小时候跟着哥哥、姐姐玩泥巴、弹弹珠、放着自己做的并不漂亮的“王字”风筝时的喜悦感,相信今天在高楼里成长的小孩是体会不到的。所以,电视少儿节目利用有直观感、可视性强的优势,大胆开掘儿童好动、好奇的天性,在荧屏上为孩子开辟出一方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除了在演播室里唱儿歌、讲故事,我们为什么不能再领他们去爬山、采标本,去比赛做航模,去组织又冲又打的游戏,甚至去搞点恶作剧呢?在浙江电视台的《海边小故事》节目里,主持人便带着小朋友来到海边,亲眼看渔民如何使用小小泥艋船捕捞作业,现场用孩子的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泥艋船的使用及用途,这不但使小朋友感到很新鲜,很有兴趣,而且让我们成年人也开了眼界。

3.引导少儿思维

少儿节目主持人肩负着对下一代进行社会教育的重大责任。所以,在少儿节目中要紧密渗透有利于少年儿童认知能力、个性、社会性等发展的多方面的内容。儿童的道德评价能力还不稳定,正处在道德感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决定了他们接收信息是从具体事物开始。因此少儿节目主持人应多利用儿童身边熟悉的小事例加以正面引导,多及时肯定、积极鼓励,贯彻正面教育的原则,通过一件小事儿引导思维比滔滔不绝地说一通大道理要有效得多。

例如,同样是孩子抱怨因干家务活打碎了花瓶受到妈妈责备一事,面对小一点的孩子就应该表现的“大惊小怪”:“是吗?(心疼的)不过,那么好看的花瓶打碎了,说实话(轻声探问),你心不心疼?”“那以后小心点,我相信以后这样的事肯定不会再发生的,对吧?”对大一点的孩子主持人可以留出机会让他多讲,多运用开放式的提问:“他们怎样对待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你有没有站在爸爸妈妈那边想想呢?”这样区分年龄,运用不同的语言方式,可以引导小观众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与自我教育,有利于形成接受教育的最佳“心理场”。

鞠萍曾在一次节目中给小朋友们解释“买东西”的词义。对于这种知识性的问题,一定要抓住小朋友们的心,让他们听得感兴趣。我想跟你们讲一件特有趣的事儿,想听吗?你们知道“买东西”这词儿怎么来的吗?(小朋友说:“不知道。”)不知道。原来啊,有东市,还有西市。也许要去东市买点什么什么啊,或者还是要去西市买点什么什么啊?后来人们哪,哎呀,想来想去,如果有人问:“你去干什么呀?”干脆就回答说“买东西”算了。于是,咱们现在就慢慢地流传、流传,如果你要问“买什么呀”,就说“买东西”了。鞠萍首先说出想讲一件特有趣的事儿,“特有趣”三个字拖了长音,而后用“想听吗?”吊足了孩子们的胃口。整个述说不仅口语化,而且儿语化,用了诸如“啊”、“吗”、“什么什么啊”、“人们哪”、“哎呀”等许多语气词,且不断停顿,为的就是给孩子留出思考的时间,逐渐引导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加深对“买东西”的认识。

曾经有一项调查问孩子们:有了心里话最喜欢对谁讲?大多数孩子选择的是同伴或朋友。尽管孩子们的道德判断水准还不完善,但他们已经明确拒绝教条式、训导式、唠唠叨叨的大人腔。原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曹璐院长在说及少儿节目时说:“最重要的是要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和他们建立一种平等、友爱的关系。”她说她的小孙子在所有的家族成员中之所以能和她相处得最要好,就因为她们能像朋友相处,能相互保守秘密,这样你才能了解他,知道他想什么,需要什么。这种朋友式形象的树立有一种向心力,能够影响孩子们模仿、顺从、尊重。少儿节目的主持是否恰当,问题其实不在年龄,而在于能不能以自己的身份贴近孩子,成为他们的朋友。

因此,一个好的少儿节目的语言逻辑应该是从少儿的视角,用少儿的思维,解读少儿的情趣,引导少儿的成长。

同类推荐
  • 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

    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

    本书着重研究老人在高龄时与家中隔代人之间的关系:照顾关系模型和家庭的变化。本书告诉我们:最新教育科学研究表明,世代间的关怀和照顾是通过对个人培养的过程来探索家庭的意义,在亲近与疏远,责任与放任,传统与革新间徘徊。
  •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是一部探究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关系的学术专著。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传播战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的诸多传播问题,清晰呈现媒介传播在历史兴衰中的动力机制,丰富发展了媒介理论,展示了传播思想的学术魅力。引证材料翔实,理论思考严密,宏大叙述鞭辟入里,精微分析智趣横生。
  • 师爱: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师爱: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三十二册,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教育如何改革,师爱都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本书将为您细致阐述在这种无价的爱中如何使您的教育充满智慧。其中技巧、情感、沟通等搭建的方法全都融会于本书之中,是一本教师必备的实用手册。
  •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本书关注有效课堂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从教学设计、课堂资源、学习方式、教学模式、课堂互动、课堂伦理、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管理等十个专题讲解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
  •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以写作的基础知识为主线,以其艺术性、技巧性为点,实例佐证为辅,选例准确,讲明要领。
热门推荐
  • 余墨偶谈

    余墨偶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等待着你

    等待着你

    狄金森有一首诗叫做《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如果不是遇见慕在,如果不是在别后与慕在重逢,或许余悦也可以接受没有爱情的恋爱与没有爱情的婚姻,可是,慕在就像狄金森诗中的太阳一般,他使余悦没有办法再去接受自己的荒凉。作为一只文案渣,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 恶魔盛宴

    恶魔盛宴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名为“恶魔”(Devil)的生物。名字虽然拉风,但理性看待也不过就是一帮不杀死同类就活不过26岁的苦命鬼罢了。TheDevilFeast,“恶魔盛宴”,提供给恶魔们进行战斗的规则系统。通过指定特定的“盛宴引物”(FeastVehicle),披着人皮的恶魔举行“转生仪式”(ReincarnationRitual),就能够实现一定范围内除灵魂与性别外的“身份改换”(IdentityChange)。我——廉非彦,恰恰也是恶魔之一,并且处境极度糟糕。我被自命“君王”的恶魔奴役,却连任何反抗的资本也没有。不知道有谁对我的大脑做了什么手脚,我的记忆大量缺失,甚至……我连自己的祭礼都不记得了!
  • 异界之十三

    异界之十三

    为何而重生?是一个谜团。而在世上,是否在冥冥中早已注定?若世上有神,他们是为了让自己的子民更繁荣?亦或者,只是为了一个无聊的计划?一个普通少年,在乱世中如何才能求得安然?十三颗天星降世,是否为凶兆?残酷的现实,人性的险恶。这之中,何谓真,何谓假?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不一定为虚。绝代枭雄的发家史,探寻追神之谜。
  • 娇妻待养成:总裁姐夫够腹黑

    娇妻待养成:总裁姐夫够腹黑

    有什么事比自己暗恋了好几年的男人成了自己的未来姐夫更悲剧的?陆孟染就遇到了!原以为,她只要小心藏好自己的心思,只要努力学习变得坚强,只要躲得远远的,她就能安心做只缩头乌龟!没想到,姐夫找上门,霸道将她堵死在房间角落里。更没有想到,居然有一天,这位未来姐夫居然和姐姐解除婚约,同时将一纸婚书递到了她的手上!她惊讶,欣喜,却听到他说:等了你这么多的,终于可以嫁给我了!
  • 雾锁潇湘

    雾锁潇湘

    “大米虫”林瑜璟本来过着她无忧无虑的日子,可是在某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她只是想去买包方便面而已,却穿越成了宰相千金慕容湘凝。好嘛,既然穿越了,是过米虫的日子,还是过米虫的日子呢?正当她苦苦思索之际,所谓的爹告诉她自己身负重担。她淡淡的瞥了一眼,以前那么不关注原身,看到她这个突然变成才女的女儿,就告诉她身负重担?很好,她便要把这些全部夺回来。小妾欺她、压她、辱她,她便要一个个欺回来。可是,重担是什么呢?
  • 安燃岁月

    安燃岁月

    清冷孤傲,是自己的外表,自私自利,是自己生活的准则。我只想安静平淡地幸福下去。外表高冷却逗逼忠犬的程南,温暖却带着淡淡忧郁的张宸宇......世界那么大,何苦为难我?末世来袭,看这群学生如何在末世求安护己,看这个“自私”的女主又是如何一步步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
  • 夜阑九州行

    夜阑九州行

    妖族入侵,长夜将至!随着妖族入侵九州的时间越来越长,长夜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十二年前,那个大雨磅礴的夜晚,人类的最强者与妖皇决战于天机书院,双双失踪。十二年后,依旧是大雨磅礴夜晚,苏夜阑带着他的荒兽重新开启了天机书院的大门。
  • 王子的复仇罂粟公主

    王子的复仇罂粟公主

    她曾是高贵无比的公主,但是13年前一场噩耗毁了她。而她却在那场意外中看见了他,因为在那场意外中,她看见了他,将心中的仇恨全部推向了他,13年后,她的强势归来,却给了他怎样的震撼?一场场的意外,王子的痴情,公主的强势。却又给他们带来了怎样的震撼!【本文群号476345640】
  • 恶魔囚宠

    恶魔囚宠

    她人前是冰山美女,人后是他的禁脔;他人前是优雅天使,人后是嗜血魔鬼。明明是救命之恩,却是无尽痛苦的开始,为了弟弟,她忍辱负重,却误信他人,将弟弟推进深渊,一切平静下来,最后下黑手的,却是——她最亲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