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700000010

第10章 关于党报群众工作的经典论述(2)

在谈及通讯员的职责时,列宁认为通讯员能够实现对不良风气的有效监督。十月革命后,列宁特别重视通过报刊通讯员揭露党和苏维埃机关中的官僚主义和各种怠工、腐败现象,即通过通讯员一定程度上实现群众监督。他认为这是通讯员的一项重要的监督工作。为了有利于通讯员正常开展工作,列宁要求党的地方组织不得干预通讯员与报刊编辑部的直接联系和所形成的特殊关系。通讯员所在的党组织(这是指没有取得政权前)和所工作的单位(这是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干预通讯员与报刊编辑部通信,逐渐形成传统。他在《给同志们的信》中指出:“我们想特别提醒大家注意,不要让通信工作只是由委员会和只是由秘书掌管。没有比这种垄断更有害的了。在行动、决策方面统一是十分必要的,但在一般互通消息和通信方面统一却是非常不正确的。”三是重视读者来信的处理。列宁在报刊活动中用大量时间阅读和回复读者来信,一些来信经常反复读,有的刊登在报纸上。在给《贫苦农民报》副主编卡尔宾斯基的一封信里,他要求卡尔宾斯基简单回答如下问题:“《贫苦农民报》接到多少封农民来信?在这些信中有什么重要的(特别重要的)和新鲜的东西?情绪如何?迫切问题是什么?

能否每两个月给我写一封这样的信(下一次是1922年3月15日)?”从此,分析读者来信,成为社会主义报纸群众工作的又一项基本内容。四是重视报纸对广大群众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在《从何着手》一文中,列宁写到:“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为了更好地鼓动和引导读者,列宁主张报刊的语言要通俗而不是庸俗,在《评<;自由>;杂志》一文中,他写到:“庸俗化和哗众取宠绝非通俗化。通俗作家应该引导读者去深入地思考、深入地研究,他们从最简单、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用简单的推论和恰当的例子来说明这些材料的主要结论”,而庸俗作家“不是引导读者去了解严肃的科学的初步原理,而是通过一种畸形简化的充满玩笑和俏皮话的形式,把某一学说的全部结论‘现成地奉献给读者。”五是讲究党报群众工作的艺术。列宁认为,党报群众工作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讲究工作艺术。一方面,党报编辑、记者要善于同群众交朋友。当《火星报》在伦敦出版时,他特别注意在报纸上寻找工人区举行集会的启事,到那里参加工人的活动。每当有通讯员来到编辑部,他经常留他们住几天,同他们进行长谈。他与许多报纸通讯员成为非常知心的朋友。列宁还要求党的宣传工作者了解自己的宣传对象。1920年他指出:必须学会特别耐心地慎重地对待群众,以便了解每个阶层、行业群众的心理特点。另一方面,为了使报纸能够与群众打成一片,他要求报纸改变作风,少谈些空论,多接近些生活,多注意工农群众怎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地建设新事物。十月革命后,他多次写介绍信,把一批又一批来自最基层的群众介绍到《消息报》或《真理报》,从而把群众工作直接送到了报纸编辑部。

二、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论党报群众工作

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新闻传播思想的指导下,特别是对苏联党报成功经验的借鉴与发挥,中国共产党党报在过去80多年的历史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

(一)毛泽东与党报群众工作

虽然毛泽东一生主办的报刊不多,而且像《湘江评论》(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新湖南》(湖南湘雅医学院周刊)、《新时代》(湖南自修大学刊物)等都是学生刊物,但是长期处于党的领导岗位,他指导了一系列党报的工作,如延安《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等,因此也形成了系统的党报思想。关于党报群众工作的论述,更是其中的一个亮点。

具体而言,毛泽东关于党报群众工作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党报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毛泽东一直非常重视报刊在人民群众中的作用,认为党报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在论述红军的宣传工作时,他说:“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由于这个宣传任务之实现,才可以达到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等红军的总任务。所以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工作。”他还分析了红军宣传中存在的不足:“忽视群众日常斗争的宣传与鼓动”,“忽视城市贫民之取得”,“忽视对妇女群众的宣传”等。可见,毛泽东非常重视人民群众在党的宣传中的重要地位。怎么通过宣传完成争取广大群众的任务呢?毛泽东认为“出版一个党内的刊物”“是必要的”。因为“报纸发出去就可以省得开许多会”;“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是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正是由于党报的这种优势,毛泽东把党报的群众工作看得非常重要。他说:“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实际上,毛泽东已经把党报群众工作当成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关于群众办报。毛泽东非常重视人民群众对党报工作的参与,在谈到报社工作也要走群众路线时,他说:“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是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怎么让群众来办报呢?毛泽东举了一个靠群众一起来消灭报纸上错别字的例子,没有进行系统的论述。群众办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除了毛泽东这里的论述外,还见于党的重要文件。陈力丹在《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词典》中谈到,“群众办报”一般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1)在观念上,要意识到党的报纸也是人民事业的一部分,因而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关注是立足之本。(2)要动员和鼓励群众参与报纸的工作,从指出错别字到纠正报纸可能的偏差。通过专业人员和群众结合,保证报纸能够反映群众和指导群众。(3)组织通讯员是群众办报的一个主要项目,通过他们与群众建立广泛的联系。(4)编辑部要有常设的群众工作部门,处理群众来信,解答问题,听取各种意见和帮助反映问题。

三是重视报刊内容的接近性。要搞好党报的群众工作,报纸的内容必须贴近群众。毛泽东认为,报纸内容的接近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增加本地新闻的比重,讲究新闻的编排技巧,要求按本地群众视角对外地和国际新闻进行改写。1931年,在谈到苏区的《时事简报》时,毛泽东指出:“登消息的次序,本乡的,本区的,本县的,本省的,本国的,外国的,由近及远,看得很有味道。”而且要保障本地新闻的版面,“要紧的是本县、邻县这两部分新闻,因为它是群众欢迎的。”如果全省、全国和国际新闻多了,“一来占去篇幅,把本地近地的重要消息篇幅缩小;二来这些消息缺乏兴味,群众不易了解。”所以,他主张严格控制国内国际新闻的比重,“红军编的《时事简报》,它的内容国内国际消息要少,只占十分之三;本军、本地、近地消息要多,要占十分之七。”1944年,在谈到晋绥边区的党报《抗战日报》时,他再次指出:“本地消息,至少占两个版多至三版。排新闻的时候,应以本地新闻为主,国内次之,国际又次之。对于外地与国际消息,应加以改造。对新华社的文章不能全登,有些应摘要,有些应印成小册子。不是给新华社办报,而是给晋绥边区人民办报,应根据当地人民的需要(联系群众,为群众服务),否则便是脱离群众,失掉地方性的指导意义。”(2)新闻题材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时事简报》的新闻,特别是本地的和近地的新闻,一定要是与群众生活紧密地关联着的。凡属不关紧急的事不登载。”(3)改进文风吸引人民群众阅读。毛泽东一直反对“八股”文风,主张报纸上的文章要短小精悍,言之有物。他认为,“报纸的文章,‘短些,短些,再短些是对的,‘软些,软些,再软些要考虑一下。不要太硬,太硬了人家不爱看,可以把软和硬两个东西统一起来。文章写得通俗、亲切,由小到大,由近讲到远,引人入胜,这就很好。板起面孔办报不好。”

四是重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党报要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如果群众不知道,或者知道得不完整,就不利于群众工作的开展。对此,毛泽东认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有关政策的问题,一般地都应当在党的报纸或者刊物上进行宣传。”报刊让人民群众知道的,应该是真实的,他经常告诫全党,“我们要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使人民认识到中国的真实情况和动向。”这个真实情况不只是对党和人民有利的一面,对于不利的一面,毛泽东也主张向群众公开说明,也就是所谓的“倒宣传”。

五是正确处理党报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如果党报工作者不能摆正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不能搞好群众工作。毛泽东对此有三点主张:(1)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和群众打成一片,跟群众交朋友。在谈到如何让人民群众讲真话时,他说,“主要的一点是和群众做朋友,而不是去做侦探,使人家讨厌。群众不讲真话,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你的来意究竟是否于他们有利。要在谈话过程中和做朋友过程中,给他们一些时间摸索你的心,然后才能调查出真实情况来。”毛泽东强调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他说:“人们的工作有所不同,职务有所不同,但是任何人不论官有多大,在人民中间都要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2)爱护群众,善意对待人民群众的缺点。人民群众有缺点,需要批评,但是要讲究批评的方法。毛泽东说:“对于人民的缺点是需要批评的,但必须是真正地站在人民的立场,用保护人民、教育人民的满腔热情来说话。”(3)向群众学习,提高群众工作的水平。在1942年,在谈到反对“党八股”时,毛泽东就提到“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

在1943年,毛泽东又提出:“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例的道理和方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际行动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1948年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怎么向群众学习呢?他认为:“报社的同志应当轮流出去参加一个时期的群众工作,在没有出去参加群众工作的时候,也应当多听多看关于群众运动的材料,并且下工夫研究这些材料。报社的同志也要经常向下边反映上来的材料学习,慢慢地使自己的实际知识丰富起来,使自己成为有经验的人。”六是重视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毛泽东一直十分重视对人民群众来信的处理,1951年他还专门向全党和各级政府发出指示,要求“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要把这件事看成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的态度。如果人民来信很多,本人处理困难,应设立适当人数的专门机关或专门的人,处理这些信件。

如果来信不多,本人或秘书能够处理,则不要另设专人。”这些关于群众工作的具体意见,对于后来党和政府以及党报群众工作的开展,都有指导意义。

七是重视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毛泽东非常重视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1942年他就指出:“任何愿与我党合作的党外人员,对我党和我党党员及干部都有批评的权利。”不仅如此,他还主张党报吸收党外人士发表文章以及参加办报。毛泽东说:“《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及各抗日根据地的报纸刊物,应吸收广大党外人士发表言论,并尽可能吸收党外人员参加编辑委员会,使报纸刊物办得更好。党报工作者必须学会善于吸引党外人员在党报上写文章、写通讯的方式和方法。”

同类推荐
  •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作为华语广播电视的信息传递媒介,是受众直接感受的信息要素。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华语媒体,使用着各不相同的声音。一个媒体使用什么样的声音,看似是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包含了各种考虑。世界范围内各华语媒体所使用的语言,有更多语言之外的因素在起作用。分析华语媒体使用的语言,不仅可以了解媒体语言本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可以了解与媒体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本书就是力图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及使用的语言,引发人们对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及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
  •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公民学的发展史本质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公民学是对公民生活的总结、提炼和概括,是对公民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理想表述和美好设想,起着传承思想、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
  •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最伟大、最高尚、最科学、最有力量的思想。本书是对经典的浓缩,是对大师的一种怀念。精心选取了人文类、宗教类、管理类、哲学类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经典,记录了世界思想史上的每一个脚步,是大师智慧精华的缩影。内容精彩,版块丰富,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品读。
  •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总结了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强调后期编辑意识前置处理的方式方法,以电视编辑敏锐准确的眼光剖析电视节目。电视媒体无疑已经成为现阶段最有影响的传播媒介,能够加入电视媒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是无数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电视又是一个发迅速的媒体,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电视媒体自身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表现在电视语汇的迅速发展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电视观念的迅速更新。
  • 胡适讲国学

    胡适讲国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其对国学的通彻见解,让他人恐之不及。《大师讲国学文库:胡适讲国学》全面收录了胡适先生精华的国学理论,结集了多篇胡适先生在国学领域的不同文章,其内容更是涉及诸子百家、文学等多个领域,为读者更好地了解国学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热门推荐
  • 神殿之最后的仪式

    神殿之最后的仪式

    他站在高处楼阁,低头看向骑在马背上谈笑自若的她,问旁边的男子。“那是谁?”静坐在一旁的男子静若大海的一页绿叶,他神色平静说“这是世界上最温柔的女子。”……
  • 往圣杀胡令

    往圣杀胡令

    八王乱起,华夏大伤,胡夷乘乱而作,扰乱中原,屠城掠地。胡夷者,狼子野心,以掳掠屠戮为乐,强抢汉地为荣。今之中原,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天地间,风云变色,草木含悲!四海有倒悬之急,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中原危矣!大汉危矣!华夏危矣!闵誓必屠尽天下之胡,戮尽世上之夷,复吾汉民之地,雪吾华夏之仇。后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 九霄魂梦同

    九霄魂梦同

    九幽之地,七魄可至;九霄之外,三魂可达。然那处于九霄之外的上清,却无所以往。唯有修得那虚无缥缈的太虚梦宇之身,逆时光长河而上,扰乱古今,方有一线机缘出现在那时空乱流中,窥得通向上清的缥缈之路。只是这道路,莫说踏上,就连窥见也是千难万难,谈何通过?便是踏上,又有谁知道彼岸如何?风云风波有几何?
  •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本书是萧乾先生对于自己大半生的回忆录,通过他的文字,读者可以了解到他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在大时代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和改变。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死亡游戏之旅

    死亡游戏之旅

    在当今ie浏览器都会主动跳出来问你要不要把其设置为主页的年代,网页小广告真是越来越猖獗了。当一个普通到爆的小窗口弹出来试探那些游戏高手到时候,周念同学悲剧了。他来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在这里,原先的npc不会帮你刷怪打boss,相反的,它们会想方设法地去暗算并杀害你!周念同学这个菜鸟,刚来到游戏的世界就被简单npc给盯上了,他的死亡游戏之旅,才刚刚开始......
  • 极品千金闯校园

    极品千金闯校园

    她神秘,贵族小姐,却喜低调,隐藏身份,却高低的玩转在各个平民学校,被逼进夏樱高校,性格活泼,同时也火爆遇上他,她的火爆因子天天在喷出他更神秘,夏樱贵族高校的校草,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只知他身份不简单,性格火爆,喷火龙一只,无人敢惹。然而她的出现改变他的一切。妤儿建了个群,有兴趣的加,群号码:480327818
  • EXO之那时我们都还年少

    EXO之那时我们都还年少

    啊啦~这篇小说是由很多个茶蛋们的文构成的,结局各式各样,虽然文笔不太好但也是花费了我一定心血的,希望亲故们喜欢。
  • 神魔皈依

    神魔皈依

    半魔人与神能够相爱吗?如果让我们重生一次,我还是会努力找回以前的回忆,即使它是一道有一道的伤疤,找到我的皈依
  • 姻缘劫之窈窕淑女

    姻缘劫之窈窕淑女

    (穿越之姻缘劫的同人,后期剧情改动幅度较大,介意的粉丝们请谨慎点击,如若被雷无花概不负责汪~)汪然然觉得自己大概是这世上最倒霉的人,好端端的走在路上,结果竟然在晴天白日之下被雷给劈死了?哦法克!雷神你大爷的,说好的补偿呢?!说好的倾城倾国的美貌呢?!说好的爱女如命牛逼哄哄的老爹呢?!说好的死心塌地爱着她的绝色美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