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600000029

第29章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舆论传播研究的状况(8)

第四节舆论传播研究的论文主题分析

一、舆论导向研究

舆论导向是媒介引导舆论的具体化,是指“运用新闻舆论传播活动影响社会舆论,进而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思想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规章从事社会活动”。近年来,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导向十分重视,新闻实践界和理论界也围绕新时期新闻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展开了深入讨论,使舆论导向问题成为舆论研究论文研究的主题之一,探讨的问题涉及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意义、原则、基调和方式方法等等问题。

1.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意义的探讨

对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意义,盛沛林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的重要讲话》一文中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和概括,主要有以下三点。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新闻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必须服务于经济基础及其在经济基础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政党。江泽民同志“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的论断深刻地阐述了舆论导向对党和国家、民族大业的极端重要性,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精辟概括,是对党领导下的新闻工作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舆论研究的重要依据。

(2)从新闻工作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上来看,什么时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能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反之,则会使革命和建设事业遭到挫折,甚至酿成灾祸。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历史的经验已经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的作用。

(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要求。由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严重挫折,由于西方在经济、科技方面的优势所带来的压力及其意识形态渗透将长期存在,由于敌对势力从各个方面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的图谋,使我们面临着战后相对稳定又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在国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内某些是非正误一些人还难以分清的形势下,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2.对舆论导向的效果和原则的探讨

我国新闻界和理论界较为关注媒介舆论导向的效果问题,提出大众传播媒介要引导社会舆论,实现理想的传播效果,在微观运作模式的选择中需要处理好以下五点:

(1)单纯追求显性效果还是显性效果与隐性效果并重?媒介必须一方面做好眼前的舆论引导工作,追求显性效果,另一方面也要不停地做潜移默化的争取受众的工作,取得受众的信任和认同。

(2)是迎难而上还是退避三舍?对于难点和热点问题,媒介不能装聋作哑,应该积极介入,否则等于主动放弃舆论阵地,放弃引导舆论的机会,会使舆论迷失方向。

(3)是单向灌输还是受众参与?舆论总是对舆论对象提出某种评价和诉求,这种评价和诉求应该在引导受众参与讨论、发挥其主动精神的过程中由受众提出。要达到舆论引导的事半功倍的目的,必须引导受众的积极参与。

(4)是一面性宣传还是两面性宣传?主动指出反面意见的存在,并加以解释和驳斥,能够使受众产生免疫力,达到“种牛痘”的效果。

(5)观点距离大点好还是小点好?应该与受众的观点保持中等的差距,追求同化效应,达到最佳效果。在宏观运作模式方面,研究者探讨了孤军奋斗还是多军协同、单线作战还是总体作战的问题,认为要取得好的舆论引导效果,不能把眼光只落在新闻媒介和新闻报道上面,而要着眼于整个社会传播系统的所有传播活动。因而必须要有一种大局意识,要敏锐地、全面地把握、分析和估量政治局势、经济模式、意识形态、文化环境;要有战略意识,进行动态的把握和动态的思维;要有一种历史意识,在历史与现实的比较观照中,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深化报道的主题。

从发表的舆论研究论文来看,对舆论导向必须坚持的原则的认识,主要可概括为党性原则、正面引导为主原则和实事求是原则。

(1)党性原则。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最根本、最鲜明的特性,就是它的坚定的党性。新闻传播活动必须自觉地服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按党和国家的意志从事工作,这是舆论导向中需要坚持的根本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党的方针、政策是人民群众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有机结合的体现,我国大众传播事业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播媒介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介在舆论导向中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自觉地做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宣传改革开放、宣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舆论工具,坚持用党的路线和政策引导群众、动员群众,把党的政策化为群众自觉行为,鼓舞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

(2)正面引导为主的原则。新闻宣传的质与量上都要着重报道我们社会生活中的积极向上的先进人物和事件,反映群众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行为,反映我们社会生活的本质与主流,大力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通过新闻传播创造一种宣传性舆论,来教育、鼓舞人民,把人民的思想感情引向正确的方向。江泽民同志曾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以正面宣传为主的“两为一主”的方针。以“正面引导为主”的原则不仅仅是一种政治上的要求,也是新闻规律的一种反映。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是好的,宣传社会的主流,正是客观、准确地报道社会现象的体现。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就要做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工作,使新闻舆论传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作用。

(3)实事求是原则。真实性是正确的舆论导向的生命力。邓小平说:“我们不能拿空话而是要拿事实来解除他们的这个忧虑……我们的报刊、电视和所有的宣传工作都要注意这个问题。”反对讲空话,这是邓小平为了保障新闻媒介舆论导向成功而提出的基本要求。真实性是和党性原则一致的,执行党性原则,就是要实事求是,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3.对舆论导向基调、方式方法的探讨

从舆论研究论文中,我们看出舆论研究界对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宣传基调可以概括为“四个为主”: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为主;以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大力宣传进步和光明的一面为主;以真实地反映重大成就,科学地宣传重要典型为主;以反映党和政府解决人民关心的重大问题为主。

我们在实践“四个为主”的过程中,要组织好舆论宣传战役,抓好典型宣传,注意协调联动,正确引导热点。正确进行舆论引导的作法大致有三种:(1)有选择、有重点地传播某些新闻,对群众的认知判断和价值评判进行诱导,以激起传播者所希望的某些社会舆论。(2)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比如通过某一权威人士,或者由某一群众甚至编辑部直接出面,就某一重大问题发表意见与看法,以求达成共识,形成较为统一的舆论。(3)把存在于某一特定环境或局部中的比较集中的,而又与社会全局有密切关系的意见加以传播、扩散,以引起社会的大反响,从而强化成为一种社会舆论。同时,研究者指出,新闻机构“在大部分时间中,报业不能告诉读者想什么,但它在告诉读者该想什么方面,却出奇奏效”,而这“什么”,必须是人们要想、应想、正在想的,或者是他们要想、该想而未曾想到的,因此,新闻机构在进行舆论引导时,只能对舆论因势利导,而不能操纵舆论,否则就叫强奸民意。

就新闻舆论引导的基本方式而言,舆论研究者认为可分为典型启导、警示式启导、正面启导、开放式启导、参与式启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是要新闻媒介成为政治的传声筒。运用多种方式是讲究舆论引导的艺术的表现,其目的在于使正确的舆论为广大社会公众所理解和接受。当前,我们做得好的是典型启导,我们的报道通过各种各样的典型影响了社会舆论。但我们也要记住邓小平曾告诫的话:“我们在宣传上不要只讲一种办法,要求各地都照着去做。宣传好的典型,一定要讲清楚他们是在什么条件下,怎样根据自己的情况搞起来的,不能把他们说得什么都好,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更不能要求别的地方不顾自己的条件生搬硬套。”这就要求我们运用辩证法来看问题,不能把典型神化,要看到他的缺点和不足。参与式启导是我们可以进一步运用的一种舆论引导方式,就是让新闻受众直接参与新闻传播活动,现身说法,以影响社会舆论,如问题讨论、对话交流、点评节目、发表受众来信、民意测验等。“不要把读者、听众和观众当作消息情报的被动接受者,大众媒介的负责人应该鼓励他们的读者、听众和观众在信息传播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办法是拨出更多的报纸篇幅和更多的广播时间,供公众或有组织的社会集团的个别成员发表意见和看法。”警示式启导是我们需要大力加强的舆论引导方式。新闻媒介对于那些不利于实现社会目标、不利于社会规范建设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曝光,予以批评,进行舆论监督,从而从反面或侧面引导社会舆论。在运用这些方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引导,也可以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地引导,既可以因势利导地引导,也可以解疑释惑地引导。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引导,关键在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准最适合具体情况的方式。而要找准最适合具体情况的方式,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社会舆论的脉搏和公众心态,这样才能起到舆论导向的作用。

二、舆论监督的研究

舆论监督成为舆论论文反映的主题,是因为党中央对舆论监督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指出新闻舆论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要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要通过媒介对那些不良倾向,不道德行为,不合理的现象曝光,引起公众的关注,帮助群众了解真实情况,促进问题的解决,引导群众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实践证明,正确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将极大地增强新闻宣传的权威性和战斗性,是深得民心的。另外,改革的需要也是促使舆论监督研究的重要动力。近年来,舆论监督正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和思考的热点。舆论监督被看做是新闻改革的关键、揭露弊端的利器、正确决策的条件、更新观念的学校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动力,舆论监督机制正面临着历史性的转变。

舆论监督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舆论监督定义、正确地行使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的关系等基本问题的探讨舆论研究者对舆论监督主要就其狭义进行理解,指新闻事业利用其本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优势,代表公众,对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党派团体、厂矿企业等的活动,乃至于社会中的某些不良现象进行监督。概而言之,新闻事业通过情况与意见的沟通,激起舆论的力量,对政府和社会机构及个人的社会行为进行调节,以促进社会机制正常、健康地运行。舆论监督是一种权力制约力量。政治权力需要制衡机制,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在制衡权力行为的各种因素中,新闻舆论监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时,舆论监督还是一种社会民主机制。新闻舆论监督能否正常开展,是社会生活民主化的一个尺度。而对于这种监督的承受能力的强弱,则是社会民主整体意识的指标,也是权力机构运行的整体效应的体现。另外,舆论监督是一种政策检验机制。

舆论研究者指出,所谓正确地行使舆论监督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必须以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团结为目的,而不能打着“舆论监督”的幌子,搞乱社会,搞乱人心,它不可像西方的“揭丑”报道那样,进行相互攻击。

其二,必须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社会大多数人的要求来反映真实的情况并形成真实的正确的舆论,而不是像“四人帮”那样,利用虚伪的报道和虚伪的舆论,来混淆是非,蒙骗视听。

其三,舆论监督的方式必须是提供事实,平等讨论,而不是把批判的武器当成武器的批判,给人打棍子,扣帽子,作结论,定性质。必须牢记:舆论监督只不过是新闻事业反映情况与意见的一个表现,无论如何它也无法代替司法部门或其他部门的作用。

针对有些人所认为的:既然强调正面宣传就不能开展舆论监督的误解,研究者解释道:“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批评报道”,“舆论的力量正在于它在社会生活中既有倡导的功能,又有抑制的功能。问题在于:倡导什么?抑制什么?”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是一致的,并不对立。舆论监督搞得好,有利于激浊扬清、扶正祛邪,也一样产生正面作用。搞好正面宣传和开展舆论监督都是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思想认识取得进步、行动趋于一致。因此,通过有效的新闻舆论监督,揭露那些损害党和人民利益、为社会所关注的人和事,抑浊扬清,针砭时弊,警醒世人,从而显示党和政府及其新闻舆论机关对人民负责的决心,密切与人民的联系,在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沟通和理解的桥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我们不能把舆论监督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对立起来,认为“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反映成绩,宣传经验,歌功颂德,而舆论监督就是暴露阴暗面助长消极情绪”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所以,新闻舆论监督是弘扬主旋律宣传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搞不搞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实施有效的新闻舆论监督,就要注意新闻舆论监督的质量和水平,实现最大效益。

同类推荐
  •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独立学院的缘起、独立学院的定位问题、独立学院的产权问题、独立学院的收入与分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独立学院董事会制度研究等。
  •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修订版)》结合翔实案例,针对中小学生中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剖析,探究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代表性。全书内容全面,分析具体,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借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用书。
  •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20世纪的后二三十年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转型期,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西方国家,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经历了“高校管理革命”后,走上了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道路。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大学获取公共资金额度的逐渐减少,寻求更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方法以促进大学的发展成为了改进大学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
  •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在广大的通讯员队伍中,有些人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新闻专业教育,他们工作热情高涨,但对新闻理论和新闻报道采访写作规范缺乏系统的学习,对我国的新闻纪律和新闻职业道德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加强对新闻通讯员的正确引导,通讯员有意识地自学,对于提高新闻通讯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新闻理论素质和采写业务水平,显得十分重要且紧迫。在这种形势下,《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的出现,就显得十分及时了。
  • 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发现能力

    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发现能力

    学校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广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目的是使广大青年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热门推荐
  • 霸气冲天系列15

    霸气冲天系列15

    杀人有罪吗?当你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当你带着不凡的使命去杀人的时候,当你不杀人便被别人杀的时候--你不杀人,便即意味着死亡,意味着有罪……
  • 漫步计划

    漫步计划

    这里没有你想看的任何东西,一切都缘起于我所做的几个奇怪的梦。我只想用这个故事来揭示我的恐惧。
  • 大自然的商道

    大自然的商道

    本书讲述了创业者应具有的品质,每一种品质以一种动植物为代表,结合著名案例加以解读。
  • 观相学

    观相学

    本书作者收集和绘制了千张名人的颅相图谱,通过分析人的外部特征和内在气质来解读人的性格,以便协调开发身体与大脑,培养人的才能,改进和振奋人的思想。
  • 凡道仙神

    凡道仙神

    一个九岁的山村少年,昏迷当中,被一个神秘的疯子传授了一部修炼功法,醒来后却毫无传功的记忆,平平凡凡地长大。历经红尘三十年后终有所悟,通过了红尘试炼关卡,解开封存在脑海里足足三十年的修炼功法。可是地球灵气枯竭,空有功法却无法修炼……他如何离开地球,来到灵气浓厚的异界?伴随他修炼的脚步,许多神秘的事件接踵而至。一个惊天的阴谋最终被揭开,一段惨无人寰的血泪历史慢慢浮出水面。一场席卷各界的浩劫,就此展开……一个具有炎黄血脉,经过华夏文化熏陶出来的男人,能否在这紊乱、喋血、充满阴谋的仙神世界生存下来?能否实现他遨游宇宙,探险寻幽的最初梦想……
  • 炮轰异世

    炮轰异世

    一个神密的大陆,一个元力纵横,武者称霸的世界,陆凯穿越来了,带着一艘威力超大的宇宙战舰来了!人元境!不服是吧?轰死你……。地元境!不服是吧?轰死你……。天元境!不服是吧?当然还是轰死你……。美女!不服是吧?当然是……收了!
  • 夫君太霸道:绝宠世子妃

    夫君太霸道:绝宠世子妃

    不就是到FBI偷了一份文件吗?怎么就穿了?穿了就算了,这个盯着自己看的小妖孽是我未来夫君?翻个白眼先,虽然作为一个可爱的婴儿翻白眼有点不雅观。片段一:容渊一本正经的纠正云卿戈的动作“记住,练习轻功,要收腹,抬头挺胸!”云卿戈:“......”就算你是纠正我的动作,干嘛说抬头的时候摸我头,说收腹的时候摸我肚子,说挺胸的时候摸我胸?片段二:“容妖孽!你个变态!魂淡!”云卿戈对于不断找机会吃自己豆腐的容妖孽吼道,“小可爱,变态?嗯?魂淡?过来我告诉你什么是变态,什么是魂淡。”容渊看着炸毛的云卿戈,语气温柔的说。云卿戈“......”每次容妖孽一温柔就没有好事情发生,先溜。
  • 唐僧降魔录之四大战神

    唐僧降魔录之四大战神

    黑极天魔在原始天魔的带领下进击天宫得手,准备进攻西天!佛祖为了众生平安,带领漫天神佛护着玉帝撤退到了茫茫宇宙里,(功德佛)唐僧独自留了下来,扛起降魔大旗!观世音给他一份法帖,上面写着找到并收降四大战神,分别是西方战神孙悟空(斗战胜佛),东方战神关羽(关帝胜君),北方战神杨戬(二郎神),和南方战神哪吒(通臂金刚),四大战神归位,加入到了唐僧的麾下队伍中来,唐僧求佛祖法旨,带领他们一路攻打天宫和人界,直冲宇宙!扫荡原始天魔带领的群魔!一场神魔之间的超级大战就此展开!
  • 在下郝亮,还未请教

    在下郝亮,还未请教

    郝亮穿越了,而且还得到了一个相当装逼的系统“尊贵的郝亮阁下,如果您在展现自我的道路上遇到了什么麻烦,就让我帮助您用无与伦比的表演解决所有的一切吧!”一个格调很高的故事开始了
  • 魔帝记

    魔帝记

    卡赞的诅咒在血液里流淌,祷告之书的能量冲击着灵魂。少年手握魔剑,将世界劈成两半,一半是服从,一半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