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600000022

第22章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舆论传播研究的状况(1)

第一节舆论研究的主要著作及其评价

一、舆论研究的主要著作

1988年开始,舆论学著作涌现,代表人物有刘建明、杨张乔、张学洪、徐向红、陈力丹等人。代表著作有杨张乔的《声张自我的艺术——舆论社会学》、刘建明的《基础舆论学》和《当代舆论学》、《舆论学概论》、孟小平的《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徐向红的《现代舆论学》、康荫的《新闻舆论学要略》、张学洪主编的《舆论传播学》、陈力丹的《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胡钰的《新闻与舆论》、田大宪的《新闻舆论监督研究》、王雄的《新闻舆论研究》、程世寿的《公共舆论学》、王梅芳的《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韩运荣和喻国明合著的《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周甲禄的《舆论监督权论》及王天易的《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等等。

1.刘建明及其主要著作

在我国舆论学的开创期,刘建明教授不可不说是一位杰出的探索者。他先后师从何梓华、甘惜分教授。1988年11月出版了其个人的第一本舆论学专著《基础舆论学》,该书填补了我国舆论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空白,被列入全国高等学校通用教材。《基础舆论学》是一本研究舆论的起源与发展,探讨舆论的特性和构成,揭示舆论的运动法则及其形成条件和过程的专著。全书共11章,包括舆论的起源与发展、舆论的产生与形成、舆论的要素与结构、舆论的特征与本质、舆论的类别、社会舆论的运动法则、舆论的社会功能、造成舆论的手段、当代舆论与现代新闻事业、舆论的测量等内容。这本书以理论和实例相结合,不仅综述了社会舆论的起源与发展,深入探讨舆论的特性、构成因素、运动法则及其形成的条件和过程,而且注重描述人们大量的舆论活动,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舆论行为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的概括,以变动的整体意识为对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探讨,以研究人们社会行为和交往的言语关系所构成的总体模式,阐明社会群体、集团和党派从事舆论活动的规律。刘建明的《基础舆论学》对我国舆论研究来说,是奠基性、开创性的。更可贵的是,作者对某些舆论术语进行了界说,为以后的舆论学著作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989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刘建明的第二部专著《当代中国舆论形态》,此书专门研究了中国当代社会舆论活动的规律、特征及作用。论述了当代中国社会舆论结构与舆论形成问题,对正向舆论和负向舆论的动势问题进行探究,提出了等待社会舆论的波动规律,对社会主义社会新闻传播的舆论机制、当代社会的民意测验和当代社会舆论趋势、舆论的社会功能等重大理论问题作了探索。1990年9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刘建明的《当代舆论学》,以广阔的视野、丰富的资料探讨了当代社会舆论运动的状态和法则,论证了作为社会浮动意识的舆论特性。该书关于社会舆论的源与流、舆论载体与舆论形态、当代社会舆论的波动、当代社会舆论的发展趋势的描述,都颇具特色,许多重要的学术观点耐人寻味。作者还根据当代中外经济政治的发展和80年代社会意识形态结构和历史材料,探讨了社会舆论与社会生活、社会舆论与社会管理以及舆论导向、舆论监督的热门话题。1992年8月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刘建明的《宣传舆论学大辞典》,该书提炼、汇集了当时宣传学、传播学、舆论学、新闻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宣传传播各学科的概念体系,对宣传舆论活动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宣传舆论学大辞典》把人类全部意识活动概括为宣传、传播、舆论三种形态并加以综合,从应用学科的角度揭示人类表达思想的基本方式、规律和价值,以9000多个条目把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知识定型化、科学化,基本确定了宣传舆论工作专业化的水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舆论学在我国第一次被归纳出概念体系,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阐释。

2009年4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刘建明等撰写的《舆论学概论》一书。如何认识和把握舆论?舆论有何种特性?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是什么道理?为什么先贤自古就警告执政者要尊重民意?“多数人暴政”的说法正确吗?如何识破冒充民意、制造舆论危机的阴谋? 书中从概念、原理到生活实例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条分缕析。该书面向21世纪学科前沿,以最新理念研究舆论的演变、性质、形态和功能,对舆论形成的模式、舆论与权力的关系、第一和第二舆论机构的作用及舆论制度等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全书借鉴了西方舆论学100多年的研究成果,依据现阶段我国社会转型的新趋势,对西方舆论学和民意测验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作了引介和分析。作者对舆论学研究孜孜矻矻,成果丰硕,该书可以说的他对自己20多年来对该学科深入研究的成果的全面整理与归纳,自此,舆论学的学科构架便已成型,也因此奠定了刘建明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

2.《声张自我的艺术——舆论社会学》

1988年8月,杨张乔著的《声张自我的艺术——舆论社会学》一书出版,可谓是我国第一本舆论学专著,早于刘建明的《基础舆论学》。他在书中这样给社会舆论学下定义:“舆论社会学是研究公意发生、扩展及其与社会互制过程的科学。简单地说, 是研究自我的舆论声张的科学。”杨张乔认为公众是舆论的主体,它通过传播中介影响他人。公众是舆论社会学研究的起点,公意则是舆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舆论社会学对舆论的研究,侧重于揭示舆论的本质、舆论的作用以及舆论过程中的社会制约性,并将舆论作为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内涵。《声张自我的艺术——舆论社会学》突出舆论发生、发展中的实际相关因素调查,这是一种人—物—人的循环相关,使用的是社会调查与经验研究的方法,以社会学为主线,以卢梭的“公意”论为核心,以李普曼的“刺激—反应”理论为条件,对社会舆论进行研究,另外还融入了作者在生活中扮演舆论的发动者、受授者、转播者、扩散者、再生者、评论者的自我体验。此书对舆论的阐述主要抓住了一个关键点:社会是语言的声张,声张是自我到他“我”的声张,而舆论则是从自我到他“我”的声张,是一种扩张的语言声张。《声张自我的艺术——舆论社会学》以介绍性的文字对舆论的历史、种类、中介进行了论述,可以说是一本舆论学的通俗读物。

3.《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

1989年3月,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了孟小平著的《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出发,对舆论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书中首先指出舆论是贯穿公共关系的主线,认为认识舆论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出发点;认识舆论环境,则是深入开展公共关系的需要。其次,从思想史的角度,回顾了对公共关系基本问题的思索,这些问题包含在中西舆论观的发展过程中。然后,阐述公共关系的一种基本形式—舆论监督,并探讨了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最后,对舆论的畸变形式——传闻的产生、流布和后果进行了讨论。作者力图把舆论、舆论环境、舆论监督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社会历史现象加以考查,从世界看中国,从历史看今天,来说明今天我国出现的种种舆论现象的原因、现状和趋势,从而揭示出推动我国公共关系发展的背后力量。孟小平认为舆论是有声有色的公共关系活动背后的一种重要的支配力量,凡在舆论能够自主地发挥作用的地方,就有现代专业的公共关系。舆论监督对公共关系有着重要意义,舆论监督能够为公共关系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离开了舆论监督,公共关系必然流于形式。孟小平的这一著作,为公共关系人员和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又一种理论工具,为新闻传播教育和公共关系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4.《现代舆论学》

1991年6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了徐向红著的《现代舆论学》。此书是作者在其硕士论文基础上写成的。作者以历史的眼光较为系统地探讨了舆论现象的源流、舆论思想的发展,探究了舆论的本质与形态特征、舆论的内部要素与结构、舆论流程和舆论规律。这本书的成果主要在于引入了耗散结构和涨落理论来论述舆论的形成,并对舆论形成的十种模式进行了探讨,其中“沉默的螺旋模式”是对西方社会心理学舆论流派理论的首次介绍。从宣传的角度对舆论进行探究,是《现代舆论学》 一书的特色,也是比较符合中国国情和特色的。虽然《现代舆论学》基本上还是仅仅从舆论学的历史发展、舆论学的基础理论、舆论学的操作流程对舆论学进行阐述,但其在舆论形成、舆论与宣传的关系方面的研究具有突破性,对舆论观念的源流、舆论思想发展的研究也较为深入和全面,应该说,《现代舆论学》广泛吸收我国舆论研究的成果,同时又超越了当时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舆论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闻舆论》

1995年8月,康荫教授在《新闻舆论学要略》(1991年11月)一书的基础上,与雷跃捷合著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闻舆论》,对新闻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探讨了包括新闻舆论的属性、市场地位、结构层次、主要特征、宣传基调、舆论监督、基本模式、传播形态、舆论受众、公平竞争、舆论规范、权威因素、舆论体制、行为规则、制导方向、客观规律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主要研究的内容是新闻舆论特点、新闻舆论的原则和方式、新闻舆论的宏观调控等为现代新闻宣传所关注的课题。该书侧重政治宣传的层面对舆论进行探讨,政治性较强。

6.《舆论传播学》

1992年3月,张学洪主编、邵培仁等参编的《舆论传播学》在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课题“舆论学”的成果。《舆论传播学》从传播学角度研究社会舆论的形成规律和大众传播在其中的作用。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吸收西方传播学的积极成果,研究社会舆论形成及其功能实现的传播规律,探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引导社会舆论的优化模式,因而在理论上和现实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舆论传播学》对于舆论的研究,一是注重于中介系统,即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沟通机制,把公众作为传播影响的对象。二是侧重于解决操作层次上语言的扩散问题。三是突出大众传播技术与舆论的相关是物—人相关,强调科学的测定。其特点在于从这些角度来分析社会态度结构和态度改变的难易、传播效果的显性和隐性划分、大众媒介三类信息功能以及把社会舆论视为整个社会传播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等。《舆论传播学》把信息传播活动置于人类历史的社会大背景下进行实证研究,并广泛吸收了社会学、心理学的重要成果,把揭示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普遍规律运用于舆论研究,对拓展我国舆论学研究的内涵和外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7.《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1999年7月,陈力丹教授出版了《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一书。《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揭示了舆论的内在要素、形成、形态,以及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互动。该书引介了许多国内外权威的舆论学研究成果,建立起了崭新的、适合中国舆论特征的舆论学体系。该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舆论研究成果,以较强的学术理论分析了舆论导向的热门话题,并以流畅通俗的语言系统地描述了关于舆论导向的认识问题,多学科角度对各种引导方式进行了分析,为大众媒介和各级宣传部门提出了对策性的建议。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舆论学已经开始成熟。

8.《新闻与舆论》

2001年9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了胡钰的《新闻与舆论》一书。全书分为新闻篇、舆论篇、新闻舆论篇共三篇。胡钰在书中提出,谣言是一种典型的舆论形式,剖析了谣言诞生、传播及对谣言的理解,论证了谣言正负两方面的效应。进入21世纪,网络媒体蓬勃发展,面对新生的网络舆论,该书以敏锐的学术触角探讨了新兴的舆论载体——BBS中的舆论形成、舆论特征、舆论引导原则及方法,研究了网络新闻的规律,对如何在互联网上获得舆论引导主动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9.《新闻舆论监督研究》

舆论监督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中国的新闻舆论监督经历了一个有低到高逐步发展的过程。2002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田大宪的《新闻舆论监督研究》,该书对新闻舆论监督从舆论监督的结构、功能、环境和基本原则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架构。在对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舆论监督的实践与发展,关注舆论监督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积极探索社会转型期舆论监督的特点和规律,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的途径和方法。

同类推荐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2010年全球出版业共同面临了金融危机,数字出版等新命题,各国出版业在技术研发、发展模式、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调整,其中不乏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转型之举。作为“海外新闻出版实录丛书”之一,本书包括出版、动漫游戏、印刷与纸张、发行、版权、阅读、政策管理、海外看中国等几方面的内容,全面反映了2010年世界各国出版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中国出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古代卷·上(中国传播思想史)

    古代卷·上(中国传播思想史)

    最广泛意义的传播是一切生命物体或非生命状态物质存在的基本方式。因此有学者认为“传播行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①。远古时期的先民通过部落战争和长期接触、交融,终于融会成古老的华夏民族,生成了原始华夏语,并创造了实现人神沟通和人际交流的传播符号——汉字。凭着对先祖文化的认同和对原始汉语的认同,华夏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生存、繁衍和发展,创造着古老的文明,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传播地域非常辽阔,传播活动非常活跃,传播方式非常丰富,我们可以从原始神话、原始巫术和古老汉字等方面去窥探先祖们的创造性传播行为,揭示这些行为背后蕴涵的原始传播思想。
  •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如果不树立对生态环境的一种道德观念,就很难指望他们将来担负起保护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道义和责任,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空中楼阁”。
  • 盗梦工厂

    盗梦工厂

    工业化的学校模式已有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它还能满足今天的需要吗?学校的职能究竟是什么?赛斯·高汀在这篇三万字的意见书里指出,互联时代需要的不是读死书的考试冠军,不是听指挥的产业工人,而是独辟蹊径的追梦者,是敢于打破成规的领袖、企业家、创业者、艺术家。本书于2012年2月27日发表在作者的博客上,由多篇短文和博客文章集合而成。作者在书中简述了现代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对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很多大胆而独到的设想和建议,并开放版权,以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永远爱

    tfboys之永远爱

    女主1号袁梦梦,女主2号任倩,女主3号夏静幽,男主1号王俊凯,男主2号王源,男主3号易烊千玺,他们6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也许明天也许后天

    也许明天也许后天

    一个反复重演的梦境,是前世的执念还是未来的预言。他以为生活本该平平淡淡,偶尔喜怒哀乐,或许沧海桑田,直至生命终结。却恍然发现,前世今生亦真亦幻,黄粱一梦,一梦千年。
  • 朗斯王子

    朗斯王子

    从灵界流亡到凡界的失忆王子,从事神婆工作实为灵魂召唤师的女孩,来自冥界却被诅咒化身黑猫的忠实仆人,杀死残暴主人并在灵域边境占山为王的女奴隶,有着长长银发和黑色指甲、阴柔而又行为怪异的巫师,凡界11秘密训练的顶级杀手,为了共同的目的,结伴而行,带着王者之戒,回到灵界,与邪恶嗜杀的王后、强大凶恶的变异军队、阴险无情的骑士暗杀团,展开雾虹与硝烟并存,残酷而又充满瑰丽的大战。
  • 逍遥倾城

    逍遥倾城

    五年前,各大家族为了一张地图,在苍穹大陆上掀起了一股腥风血雨,家族为了保我这个胆小怕事的少堡主周全,全族上下几千人,一夜之间被灭,而幕后操纵者却是我那个所谓的未婚夫和那个所谓的妹妹,此仇不报,妄为人,还以为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完一生,直到他的出现,改变了我。
  • 神之剑王

    神之剑王

    25世纪仇恨和争斗正在逐渐减少,而这个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愿望就是和平,而这天大变动开始了,
  • 追鱼传奇之再续前缘

    追鱼传奇之再续前缘

    我相信很多人看过追鱼传奇,但我觉得那个结尾不完美所以我萌生了续写后面的想发也许我的文彩不好也许看得人不多我希望喜欢追鱼传奇的朋友支持我但我会让张珍与红绫的故事继续下去,本书张珍与红绫是主角我不会像其它同人小说把他们写成配角,支持我的大大们麻烦加入书架,让这本书热起来圆一个追鱼梦让我看到你们谢谢
  • 校草来袭:丫头,请接招

    校草来袭:丫头,请接招

    他和她第一次相遇,他把她壁咚在商场的试衣间里,那次,她面红耳赤,他却面无表情。他们第二次相遇在酒吧!她喝的一塌糊涂,并夺走他的初吻,他们第三次相遇,在一个贵族学校,他要她为她的行为付出代价,之后,他们之间开展了一次爱的旅行
  • 抓鬼实习生

    抓鬼实习生

    先天空灵之躯,契约远古君魔,洞悉无上天道心法,手持噬邪剑,一路斩妖除魔,爱恨离合,终成一代天尊。
  • 玄道神藏

    玄道神藏

    群仙臣服,万魔称颂,脚踏乾坤,横扫万敌。一名从山村之中走出的少年,一段武道破天的故事,一个湮灭诸天神魔,独霸万古的传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神若犯我,我便屠神。我的道,乃杀戮之道。我的刀,乃屠神之刀。
  • 你好!竹马

    你好!竹马

    竹马是用来干嘛的?当然是用来追的!于是赵子涵巴拉巴拉小短腿追着傲娇的某人,一追就是十九年,卵并毛。当她气呼呼地停下休息,咦,前面的也停下了。“赵子涵,我命令你继续追我!”顾城陌黑着脸,耍无赖。“不要!我累了!”她也是有小脾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