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楼老师,一直以来,您特别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特征,要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整体性地体会其深层的、内在的共同特性;高屋建瓴、大处着眼后,再小处着手,自有真知灼见。近年来,您特别提倡中医,是否也是和传习传统艺术出自同一心境呢?
答:是啊,殊途同归。传统艺术是具体的中国人价值观念的实践,通过艺术,我们可以感受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如果抽象地讲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没有具体的、直接的感受,现代人难以领会,所以我提倡学“医”和“艺”。
中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具体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体现,理解了中医如何维持身体的阴阳协调,如何“解闭通塞”来保护整体的平衡,就会身心安康、直接得益,就会进而体悟到中国文化有这样一种特征,有这样一种优点。所以,中医和传统艺术一样,其理论和实践的存亡,实际上就涉及传统文化根本精神的存亡。
同时,我们学医行医,固然要为别人治病,但是,从根本上讲,人人都应该懂得养生的理念,人人自己都要做自己的医生。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强调道德的自觉自律;六祖慧能开口即要人“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也是强调人的自我觉悟。所以最近我常讲“医、艺、易相通”,《易经》是五经之首,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根源,而传统艺术和中医则是这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学“艺”和“医”,是最好的通达“易”的途径。我希望学生能够注意开展对中国文化总体上的综合研究,要打些外围战、包围战,这样也会促进各分门学科研究的深化。
问:您经常讲阅读经典要用心去读,而不是用眼去读,要融会贯通,要善于体悟。因此,不少同学甚至私下亲昵地称呼您“楼体悟”,那么,学习中国传统艺术是否也需要体悟?如何体悟?
答:呵呵(笑),当然需要。唐朝的画家张璪所讲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道出了中国艺术的核心精神。外师造化,是天然的、质朴的,不加丝毫雕琢,但是还要有体悟,没有体悟,未得心源,那是矫揉造作的、模仿的,造化和心源结合得好,内外结合,才是存真的。大道是最简易的,大音希声,懂得了无声的妙处,就不会沉溺于技巧的玩弄,而是淡淡几下,好似轻描淡写,却已把整个情感都表露出来了,所以,一切最高境界的东西一定是返璞归真的。越华丽繁琐的东西,往往越是用外在的装饰来掩饰内在的空虚;要知道,化繁为简、言简意赅,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人生道理,说简单也简单,一通百通。顿悟不是单纯的时间概念,而是悟出整体的理,它无处不在,处处通畅,贯通在一切之中。把握了这个整体的道理,可以用到各方面去,只是微妙变化而已。艺术也是如此,让我们体悟“至简”的原则,从中融会贯通,就可无入而不自得。“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聪明来自于用心,悟性来自于勤奋,处处相互会通,时时触类旁通,就是用心体悟。
中国文化讲求悟性,那不是天生的,只有“学”、“思”、“行”,然后才会有“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和思不可或缺,有了学、有了思,不笃行,也是空的。只有做到学、思、行,我们才会有悟;悟从学、思、行来,否则不会有悟。光学不能悟,光思也不能悟,光埋头干也不会悟。就如弹琴,人的情感,一个人一个味道,一点点差异,听起来就不一样了,如何在技术上运用自如,做到身心合一,心到手到,要“学”、“思”、“行”,还要有“悟”。我们学艺术,就像演奏古琴一样,要在里面反复体验体会,最终就会有悟。
问:我国昆曲和古琴已分别于2001和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些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昆曲和古琴好像也热起来了,您却始终坚持应按照博物馆艺术来看待它们,这是为何?
答:遗产保护是关系千秋万代的事业,但同样是保护,有的遗产是不抢救就没有了,而有的则是变化以后就没有了。确实,有人认为那么多人弹古琴,为什么还要说古琴是博物馆艺术?我认为博物馆有一个含义,就是存真,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都能原汁原味地保存下去。古琴是珍品,按照博物馆艺术来看待,就是要存真,现在变成大众化艺术是不可能的,它是“小众文化”(笑),不绝如缕就可以了,要它变成大众文化,迎合观众,就要改变本质的东西。
问:那么只是要保存,就不要继承发展了吗?
答:在不失去主体性的基础上,发展是可以的。比如我们的民族乐器,去吸收各种外形和技巧都可以,但是,律制不可以变,变成了西洋的调子,这就没有主体性了。我们现在很多民乐团的结构都是交响乐的样式,首席二胡手之类的,中国民乐里面原本是没有的;再者,和声、配器都洋化了,哪里还有民乐?只有形式上的音调而已。
再如昆曲,只是把谱唱准了还不是昆曲,运腔才是昆曲的精华之处,按字行腔、韵味醇厚才有味道,如果不这样,就是“昆歌”,而不是昆曲,昆曲的妙处就是要讲究腔法。古琴也是,要讲求韵味,没有韵味,技术再高也不是古琴。
问:您说的博物馆,是否是要保存艺术种子,是靠少数人来存真传承?
答:可以这么说。因为中国很多东西,一提倡,往往就跟风;一重视,往往就变样。不传承光讲发展,是不行的;温故才能知新,承前才能启后。古琴和昆曲,目前当务之急是要继承、要保护,而不是向社会推广、要大家接受喜欢这个东西。它是小众的文化,迎合大众,它就会变味了。原汁原味,不失其传,待到因缘俱足,自能光大。
“对牛弹琴”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是讽刺弹琴的人,还是讽刺听琴的人呢?(顿)我说是讽刺弹琴的人,你为什么不看清对象就随便弹呢?不光是听琴人的资质问题,还有实际机缘到没有到、有没有契机的问题,时机未到,那就是弹琴的人有问题。要“对机说法”,而不是“对牛弹琴”,才是弹琴人的高明。对牛弹是弹者的不高明,不要怪听琴的人,不懂我的琴艺。
问:确实,一味地倡导创新、要求发展,就很容易导致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失真变味,谬种流传,以假乱真,还真不如沉寂些好呢。老师之所以讲古琴是博物馆艺术,就是“对机说法”了吧。
答:有很多流传失真的例子。我们讲“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本是正面的话,俊杰是好的,他识时务,明白在什么场合下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这是需要智慧的,后来却被理解为油滑、见风使舵的负面意义。
“无毒不丈夫”,也是词义发生了变化,原来两句“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上句讲的是“君子不器”,君子没有任何局限性,可以什么都包容,圆的来我可以圆,方的来我可以方,可大可小。下句的毒实际是“度”,念duó,应该是“无度不丈夫”,度是度量,看清环境,审时度势,与上句文义相通。不知道审时度势,不能成为大丈夫。本都是正面的意思,现在的理解却发生了根本变化。
再如“大器晚成”本来是“大器免成”,也是《学记》里讲的“大道不器”的意思,老子“大象无形,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器免成”是一个完整的思想。结果,“免”写错了,写成了“晚”,便扭曲了老子的思想。很多这样的失真谬传,提示我们要对传统艺术和文化有种敬畏感,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越来越“洋化”了,我们更需要多从中国源头性的典籍入手去体会传统文化的本来精神。
问:或许会有人以为“国艺苑”这样传承艺术和文化,有些消极,不能做大。
答:做大了弊病都出来了,大了被势推着走,往往就不能自主了。没有必要扩张,我不愿意依靠别人,那样理念就不能坚持。
《荀子》之《不苟》篇第一句话:“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苟是苟且的意思,故意做难为之事,故意说惊人之语,不足为贵。这一句是我们的参照,不做违背人之常情的事情,名要正正当当地传,不要为了传名,什么大话也会说,什么难事也要做。
所以“国艺苑”,我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琴先学做人,琴德、琴道、最后才是琴技,这样的顺序,我们要搞好,发展下去,这是我办“国艺苑”的宗旨。陶冶性情,让大家有个非常融洽的群体,有个平和的心态,这是我们的目的。我们不是培养专门的艺人。我们要坚持这样的宗旨,培养出种子,让它们慢慢发芽、慢慢传播开去、传承下去,以这样的宗旨来传播,虽然是在很小范围之内,但能使人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样式,也能让后人来欣赏体味。这样,就会火源不绝,薪火相传。
问:现在经济观念已经渗入人们头脑,对于您这种宗旨,有些人也许会不理解吧!
答:我们不为谋利,就是公益事业。我们就是求同道、觅同好,这个宗旨很明确,我的想法是愿者上钩,不推广不促销,是同道同好,那我欢迎你来,我不要任何报酬,免费提供。如果有人觉得我这个理念不错,要资助,我接受;但是从中要求回报,那我不要。
现在的社会风气使人觉得不赚钱,往往就有其他目的;或者不要钱,一定质量很差,似乎收费越高质量越高。我们中国人传统习惯心理,付出就要求回报,捐到寺庙,往往也是等待回报,希望“有求必应”,用《金刚经》的话来讲,这是“有相布施”,我们是“无住相布施”(笑),只问耕耘,不求回报;广结善缘,在过程中慢慢摸索。
问:楼老师,我们知道您为“国艺苑”题写了好多对联,能否分享给大众。
答:好的。
琴曲茶香陶冶情性
由艺臻道体悟人生
弹拨古琴寄我心声觅我知音
吟唱昆曲喜怒哀乐情通古今
品尝香茶神清气爽宁静淡泊
体悟人生本分平常自由自在
吃茶参禅清神启智
离除二障无量禅悦
弹拨最古老的乐器——古琴
吟唱最经典的戏剧——昆曲
品尝最普通的饮料——香茶
体悟最平和的人生——本我
(作者谭惟系北京大学京昆古琴研究所古琴班第一班学员、昆曲班学员;李虎群系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昆曲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