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300000033

第33章 论朴素·论幸福(2)

论幸福

幸福必定伴随着幸福感,但当我们感到幸福时,我们未必就是幸福的。幸福感可能是通过自欺而造成的幻象。现代人的不幸在于,他们把幸福等同于幸福感,又把幸福感等同于快乐。他们表面上追求幸福,其实只是在追求快乐;他们把幸福当成追求的直接目标,却忘记了我们只有通过追求其他事物才可能是幸福的。那些最幸福的人,是那些并不直接追求幸福,而将生命投入最有力、最困难、最高尚的活动中去的人。在这些活动中,他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充实、完整和独特。尽管快乐本身是一种甜美的善,但只有当快乐处于更大的善的包裹中,亦即处于与真正活动的关联之中时,它本身的甜味才能持久。否则它不过是短暂的,如佛陀所见,随之而来的是长久的痛苦。

幸福乃是人的生命的圆满实现,希腊人称之为“隐得来希”(Entelechy)。它要求生命的完成,亦即聚集着所有经验的生命整体的形成。幸福是对这一生命整体的判定,而这一判定是由一个共同体作出的判定。一个人的生命整体,要通过他在共同体中的每个人面前的展现才能被完整地看到(每个人都只看到了他的某一面,综合起来才是他的整体形象)。我们称这一在共同体中展现的生命整体为人格。人格不仅是完整的,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具有人格的人才有幸福可言。而人格的形成和展现,只在活动中发生。一切真正的活动都是我们通向圆满的道路,而那些在活动中做得好的人,他们的生命比起其他人要更为圆满。对某一项活动的擅长,我们称之为德性;而对最高贵的活动的擅长,我们称之为最高的德性。最高贵的活动,要么是在其中模仿一切活动的活动,要么是在其中支配一切活动的活动,要么是在其中静观一切活动的活动,要么是在其中纯化一切活动的活动。它们分别是艺术、政治、哲学和爱。在这四种活动之中,我们的生命直接地获得了整体性,因为它们以其各自特有的方式包含着一切活动。

生命的圆满在最高的活动中发生,但人作为有限的存在,其活动不可能是无限持续的。人的活动总有终止,而圆满的生命必定要求活动的无限持续。因此,最高的幸福必须预设永生。永生既可以理解为生命在穿越死亡之后的时间中永远持续,也可以理解为生命在无时间性的一瞬中对全部经验的完整拥有。前者是灵魂不朽或荣名在世界中的不朽,后者则是生命的永恒存在。对幸福的渴求本身必定包含对永生的渴求,这是人的天性。不相信永生和不渴望永生的人,也并不懂得真正的幸福。

人在此世的幸福,需要一定程度的运气。严格来说,只有在永生之中人才能最终克服运气对幸福的影响。坏运气影响着我们的活动,它破坏着活动的条件、妨碍着活动的过程、损害着活动的结果,它使我们无法完全依赖自身而获得自足。坏运气是对生命的完整性的威胁,它使生命总是被缺憾和不幸包围。没有人能承受巨大的坏运气,尽管些许的坏运气可以被人的勇气和智慧所克服。

我们自身的缺陷,以及坏运气的影响让我们痛苦,但痛苦并不能妨碍我们的幸福,只要这痛苦可以被聚集到我们生命的整体性或者人格之中。伟大的人格在自身中包含着深沉的痛苦,因为生命的完整要通过痛苦的斗争和努力才能获得。幸福固然在其自身中包含快乐,但它也可以包含一定的痛苦。在所有高尚的活动中,我们都与世界和自身进行艰难的斗争,并把这种斗争中的痛苦当成是曙光之前的黑暗。这不是任何意义上的自虐,而恰恰是生命自身的充沛力量的显现。

在幸福之中,在活动之中,我们可以感到幸福。幸福不只是活动,它也是伴随活动而来的感受,但幸福感绝不仅仅是快乐。事实上,幸福感是一种绝对的满足。绝对的满足是对一切暂时的、虚假的、平庸的满足的超越。在那些普通的满足中,人必定是不满足的,除非他通过自欺来掩饰这一点,而自欺本身就是不满足的一种形式。绝对的满足实际上是对于生命的整体性的自我确认。除非一个人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绝对的满足,否则他就无法获得绝对的满足。因此,一个人只有在智慧之中才可能获得幸福,尽管这智慧不一定是从他自身而来的智慧,而可能是神的智慧。艺术、政治、哲学和爱,在其内在的深邃中都包含着智慧。从智慧而来的绝对满足是幸福感的峰顶,但幸福感也有着逐步上升的级次或阶梯。这些作为必要环节的感受,在自身中乃是对于生命之完整性的预感和期待。这些感受包括:人对于存在的归属感和秩序感,人在共同体之中的安全感和温暖感,人在活动之中的自由感和出窍感。这些感受都是对于整体的感受,它们是绝对满足的潜在形式。

一切活动都预设并展开着一个空间。从与空间的关联来看,活动可以分为占用空间的活动、创造空间的活动和保持空间的活动。每一民族或共同体的福祉与其所处的生存空间的性质有着本质性的关联。占用空间的活动,又可分为占用自己的空间(休息)、占用公共的空间(普通的交往活动)和占用别人的空间(征服与侵略)。创造空间的活动是最高的活动,例如建国、筑造、创制、行动、思想和爱,无论这是友爱、圣爱还是情爱。保持空间的活动包括清理、打扫和看护,它是对空间的敞开性的维系。在所有这些活动中,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但创造空间的活动才能让人获得最大的满足。

幸福感与空间同样不可须臾相离。正如现代思想所表明的,空间乃是人的知觉或感性的形式。安全、舒适和自由感,本身就预设了空间中的距离和可舒展度。恐惧是对空间的缩减和距离的消失的恐惧。当老虎的爪子接触到猎物的时候,亦即距离完全消失的时候,就是死的来临。这种空间缩减的直观形象乃是恐惧时心脏的急剧收缩。每一种动物都要拥有自己的空间才感到安全,这就是筑造或寻找巢穴的意义。与许多动物相同的是,人只有在共同体或群体的庇护中才感到温暖。这一庇护着人的巢穴和共同体,就是家。家既是一个固定空间,也是空间中的关联。人在家中会感到幸福,这里充盈着安全、温暖、舒适和归属感。然而,人也总是离开家去寻找幸福的其他道路,因为他的天性中有着冒险和越界的渴望。冒险的渴望是对于满足的不满足。人的活动,除了亲情之爱外,便只能在与家相异的场所进行。艺术和政治活动发生在作坊(工作室)和城邦中,这里是成就感和荣誉感的所在。而哲学和信仰活动也有着自身的空间:前者使人投身于宇宙或天道的秩序之中,后者则需要在教会的共契空间中进行祈祷和交流。幸福感的级次在这些空间的层次中也得到了显明:在家中,我们感受到了某种最初的自由和神圣感;在城邦和作坊中,我们感受到了较高的自由和神圣感;而在宇宙和神圣共同体中,我们感受到了最高的自由和神圣感。在每一种空间中我们都获得了出窍的经验,亦即与实在直接接触的经验。

人只有在与实在的接触中才能获得幸福和感到幸福。实在的自身是活动和感受的共同本源。古代人把实在理解为整全或整体,由此他们才认为幸福是生命的整体之善。古代的幸福感也与一个稳定的、庇护性的整体相关,无论这一整体是家、城邦、教会还是宇宙。而现代人将实在理解为偶在,幸福于是变成了瞬间的感受,变成了某种碎片性的东西。现代人喜欢说:“生命中那些细小的碎片式的感受就是幸福。”然而,从古代的视野来看,这种碎片化的幸福毋宁说是典型的不幸。在偶在之中无幸福,因为偶在不过是实在从人的生命中消失后剩下的空无之所。如果没有永生,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有的只是通过自欺装扮起来的绝望。

现代人的不幸就在于整体的碎裂和永生信念的失落。由于生命无法再获得整体性,每一个孤单的个体就只能在偶在的碎片之流中去徒劳地追求那一点点的瞬间的喜悦或快乐,然后通过追忆使之重现。追忆的幸福感就在于,无论这些点滴的感受当时是多么微小和破碎,它们都在追忆中被重新聚集为一个整体。这也正是Recollection一词的含义。然而,这种内在的、无法向他人展现的所谓生命整体,并不是真正的整体性,因为它并不包含真正的活动。事实上,只有在写作中,这一整体才是可以向他人展示的,写作活动成为许多现代人所能进行的唯一活动。在活动消失之后,人们寻求活动的替代品,劳动和工作被证明不是恰当的替代品,只有写作才维系着与真实活动相仿的最后形式。同时,活动的消失也带来了感受的虚空化,人们不断地用不真实的感受来替代幸福感,这便是娱乐的本质。娱乐既不产生任何作品,也不像行动或沉思那样以自身为目的,其唯一的目的只是快乐。快乐本来是活动的附属品,现在却成了目的本身。如今,快乐可以通过药剂和虚拟交往获得,而不再需要任何真实的活动。人们用旅行来替代真实的在异乡的居留,又用看电视来替代真实的旅行。往昔的空间衰微了,只留下官僚制的铁笼和市场的娱乐空间向人们招手,强制性地引诱人们进入。

十一

痛苦和空虚只是现代人不幸的表面症状,其深层的根源在于我们失去了生命的整体性,失去了与实在的关联。不与实在相接触的欲望就是虚荣。虚荣使我们不幸,虚荣又令我们否认自己的不幸,更大的虚荣让我们炫耀或夸大自己的不幸。承认并真实地理解自己的不幸,乃是重新获得幸福的开端,尽管并不是充分条件。在现代世界所提供的空间中,我们是否可能重新开始真正的活动?我们是否能找回失落的幸福感?如果不幸就是我们的命运,这一命运本身是否会在某种契机中发生扭转?这一切都无从解答。唯一可以找到的解答线索,是智慧,是新空间的创造。

(作者系云南大学哲学系讲师)

同类推荐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本书收集了2011年在山西财经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会思想政治教育协作委员会年会”会议论文和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师生的来稿,约40篇,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理论”“思想政治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有的学术质量还较高。
  • 独山子文史(第九辑)

    独山子文史(第九辑)

    本书见证了石油人在石油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在重重困难面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顽强精神。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对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起了萌芽、先驱、基础、基地和摇篮的作用。这些在书稿中真诚、详细、专业、实事求是地一一记载。有较强的史料价值。
  •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白话老子·列子

    白话老子·列子

    “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普通的“道”。“名”也是可以阐明的,它亦非一般的“名”。“无名无形”是万物的始端,“有名有形”是万物的根源。
  •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本书总结了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体裁在网络中的运用,重点阐述了Web2.0时代博客、微博客、播客和维客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所作的贡献,网络中这些新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国际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报道领域的拓展以及报道速度上的革命。从人的角度出发,《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指出了目前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国外网络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化经验,以资借鉴。由于国际新闻报道一直面临解释的困境,所以追求沟通与理解成为其基本的追求,《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提出,无论是对现存问题进行批判还是对美好未来进行规划,都应该坚持一种入学的立场。
热门推荐
  • 我的女友是特工

    我的女友是特工

    自己暗恋的高中同学,竟然是一名特工,自幼胸口奇异的纹身,竟是另一个空间特有标志,随着保护自己爱的人,主人公也开始了解到自己独特的身份。
  • 飞仙纵云决

    飞仙纵云决

    今朝送我大帝种子,来日还你一界清明我方元是个认死理的老实人,别动我朋友,别欺我恩人,别赶我同门,不然我让你吃拳头
  • 对EXO上了瘾

    对EXO上了瘾

    …………………………………………………………………………
  • 毒狐

    毒狐

    那一年,他与她……“哥哥坏,坏狐狸!”“人间不是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吗?你哥在学习呢。”“哥哥……是坏狐狸……”那一年,她立于断崖,一脸悲怯……那一年,他眼缠布带,双眼失明,拒绝了她……那一年,她落于断崖,他全然不知,独自伤怀……那一年,布带落地,双眼复明……世界失去了她的气息……开始焦急,寻找……妖界,甚至仙界……
  • 势霸

    势霸

    一袭黑袍猎猎,百年不过指尖。伫立千山之垫,掐算九天星玄。一曲大漠孤烟,惊起霜天断雁。笑看红尘世界,黄粱一梦间。荒冢又堆新坟,沙场忠骨埋血。王城姓氏改写,又添史书几页。是谁信手折叶,来将江山指点。繁华过眼云烟何必起执念。赏过汉朝乐府,看过离裳羽舞。崖山一劫;万事为爵镜花水月,山河易主。一将功成,身后万骨枯。败者为寇,史官笔下误。千秋工业,掺几分世故。金銮殿前,江山一舞
  • 卿颜似画

    卿颜似画

    一袭绿纱裙,及腰墨发,倾国倾城的容颜,却随着那古老的传说消散。千年的封印,神秘少女的出现,冥冥中注定着的,会是什么?上古之神,究竟是否存在?
  • 星星娃

    星星娃

    你听说过妞妞和旦旦这两位可爱的小朋友吗?他(她)们就生活在美丽的星星河边。勤劳的眼镜妈妈、大门口爷爷、漂亮的彩云姑姑、精明的小四哥哥、还有英武的大鼻子爸爸……
  • 罂粟皇后:黑道大小姐

    罂粟皇后:黑道大小姐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 程若罂,黑道大小姐,腹黑狡诈,有仇必报,地震中为救亲人丧生。异世重生,当星云国懦弱皇后再度睁眼,眸光清澈却冷冽逼人,傲睨万物。黑道大小姐重生在懦弱皇后身上,后宫争斗,她怎样一次次的化险为夷?他是星云国最英明的帝王,睿智英明,铁血冷酷,被百姓奉为天神!当霸道君王遇上狡诈皇后,会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万俟逸寒:“执你之手,愿敛你半世癫狂”莫秋霖:“是我的懦弱,让你嫁这么远,甚至忘记了我”傅易:“他们说你心中是我,可我在你的眸子里为何从来不曾看到我的影子”
  • 极品小无赖
  • 君心妖娆之庶王嫡妃

    君心妖娆之庶王嫡妃

    她,俗世中的一员,满心期许的演唱会却成了去往异世的桥梁;一朝穿越为西楚侯府娣小姐,身陷权力与阴谋的旋涡,步步为营,从第一才女到搅弄储位风波的弄权女;家族落魄,囚禁深宫;那男子那么像他,可终究还不是他,落入他手,这命认是不认?他,西楚皇子,低微的出身本无缘皇权中心,宿命却不甘让他侥幸生长,原本平凡的他却让她珍惜在手掌心,这一招惹让他忍不住算计,步步逼近却将她步步推远。曾经一曲轻歌便惹她三日笑颜,而今便是写歌赋曲却再也难入她眼,这皇位来之不易,为心疼之人,舍不舍得?如有缘,今生相见。如若坎坷,若当来世,可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