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000000032

第32章 附录“第三条道路”与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体制改革(3)

仅以社会民生类和深度报道类的新闻节目为例,从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不少社会民生类新闻节目早己实现收支平衡,有的业己成为整个频道的主要收入来源,根本不需要财政拨款的支持。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公共资金这个中枢,将社会民生类新闻节目节省出来的财政拨款向公共属性更强、采编难度更大,而市场收益又稍弱的新闻节目类型倾斜,提高相应记者编辑的固定工资额度。除了财政拨款外,我们也可从广告收入的分配进行调整。市场收益能力大的新闻节目,其广告收入除供给广电机构浮动收入和从业者浮动工资以外,其余盈余均进入公共资金,补充其他类型新闻节目的经费供给,减轻财政拨款的压力。那么在这过程中还牵涉到各类新闻节目从业者的固定工资额度、广告分成的比例等因素如何确定的问题,这些方面可由相关监管部门根据新闻节目不同的属性功能来制定相应的标准,并通过监督、监测各个阶段各类新闻节目的运作情况进行动态调节。

也就是说,这套经费供给分配机制,能起到类似物理学上“连通器”的作用,它能在充分尊重效率的基础上,按照新闻节目的公共属性强弱调整其公共提供成份和市场提供的比重,使由广告收入和财政拨款所构成的总经费在不同的部门之间、不同的新闻节目之间和不同的行为主体之间有序、充分和畅通地流动,真正达到“多劳多得”的公平分配,使处于不同部门和不同新闻节目类型的记者编辑付出相同程度努力,都能得到同样的报酬。与此同时,它又能根据具体情况的波动与变化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从而迅速达到新的平衡。

简言之,这套经费供给分配机制通过设立公共资金,优先保障新闻节目运作的最基本经费供给。经费具备稳固支撑,从业者基本生存得到保障,才能确保新闻采编以固有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进行,避免为政治权力和市场逻辑所牵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广告收入与从业者、广电媒介收益之间的局部挂钩关系,以适度的激励机制调动新闻运作各主体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这套经费供给分配机制还能在从业者固定收入、广告收入的分配以及财政拨款的额度等各方面,充分体现不同新闻节目之间公共属性强弱的差别。

对西欧广电体制转型轨迹稍加回顾不难发现,虽然公共体制试图通过公共供给和有限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法,来理顺和避免过去由政府完全垄断所产生的“政府失灵”。然而实践所证明的一个无法克服的悖论,就是公益性和资本寻利性两种价值取向之间的巨大矛盾,在“政府失灵”远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又增添了“市场失灵”。因此,上述构想的可行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未经实践考验之间,很难断言。而且另一难题是,这种混合提供的方式虽然从经费供给分配上解决了编辑把关权与经营权的相对分立,但是在机构设置上并未得到更为彻底的实现。

事实上,当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与经营也是划归新闻部和广告部这两个看似不关联的部门负责。但是由于两个部门均隶属于同一机构,因此难以排除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巨额的商业利润面前,新闻的编辑把关权重新被市场逻辑俘获的可能。而且,新闻作为意识形态色彩最为浓厚的媒介内容,难以避免政治权力的波及。特别是对于我国高度集中的新闻体制来说,实际的情况是新闻政策、采编理念经常受政治气候的阶段性迁移而频繁变动。当新闻的编辑权和经营权在经费来源体系上反映之后,编辑权的责任落实又成为鱼需解决的另一个重大问题,这需要我们继续从监管机构的设置上做进一步努力。

二、建立利益超脱的监管机构,将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权划归人大常委会

1.部门建制的可行性分析

反观数十年全球广播电视体制的变革方向,政府、管理机构和业务单位三者的关系呈日趋分离的趋势。我们认为,与上述经费供给分配机制相配套,能否将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权进一步从电台、电视台分离出来,归属于独立的监管部门,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之下。这样,既能确保新闻在党的宏观领导之下,又能使新闻保持政治上的相对独立性。但是,将新闻的编辑权归属于人大常委会之下,其合宪性和可行性如何?人大常委会其职权范围、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是否能真正完成对新闻的监管功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宪法已经从根本大法的角度确定了各级人大监督在我国监督制度中的核心地位。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来行使包括监督权在内的全国人大授予的职权。人大常委会下设民族、法律、科教文卫等9个专门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的职权就是负责对口领域议案的审议、调查、质询、听取报告。也就是说,在全国人大的职能中就具有监督媒介新闻部门日常运作的职权,在部门建制中也具备对口的机构—科教文卫委员会。也就是说,按照宪法规定和人大现有的部门建制,完全可以完成对新闻部门的对口监管。

2.设立掌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权的专门委员会

常设委员会是我国人大以及西方议会为适应国家管理事务复杂化和专门化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西方议会常设委员会基本上是与政府职能部门对应设置,每个委员会专门审议、研究并监督与之相对应的政府部门各项议案的批准、执行情况。

西方议会常设委员会的特点在于,其一,部门的设置和分工相当细致。美国参众两院有常设委员会43个,小组委员会100多个,工作人员40000多人。其二,委员的任职资格和遴选标准相当严格,普遍实行专职化,许多国家均明令禁止某些公职人士参选议员,以保持委员会的独立性。不仅如此,各国议会还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各个议员建立自己的办公室和智囊团队,以便开展更为细致的工作。

与之相比,我国人大专门委员会还相当不完善。其一,全国人大现有的9个专门委员会虽然大致涵盖了各个方面,但机构缺漏和人力分配不均现象相当严重。实际运行的情况是,各个专业领域的审议、调查、质询经常流于表面。其二,委员普遍采取兼职,委员组成多为各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日常工作就异常繁忙,难以真正履行职责。更重要的是,委员自身就是本部门、本单位的行政领导,这样的身份构成决定了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可以尝试把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中有关广播电视新闻的管理机构分离出来,在人大常委会之下另辟新的专门委员会—广播电视新闻委员会,下设三个分支机构:执行委员会、评议委员会和公共服务中心。这是一个集执行、监督和公众服务为一体,同时又相互平行、相互制约的专门机构。

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负责日常新闻的采集、制作与传输。机构组成由原有电台、电视台的新闻部门成建制划归此委员会,但节目经营权仍保留在相关媒体手里。各台分管新闻的副台长或部门主任组成编委会,负责新闻节目总体的运作、策划和协调工作,原则上最高编辑把关权归人大常委会,其他微观运作机制基本不变。

评议委员会。评议委员会是一个类似于西方新闻评议会的自律机构,通过制定和执行新闻职业标准、行为规则等自律公约,监督和规范广播电视新闻执行委员会下设各个新闻部门的传播行为,同时为公众提供一个便捷的投诉通道,在新闻机构、公众和政府间起到中介、协调的作用。

公共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是一个具有鲜明公益性和服务性的机构。其职能在于,其一,作为媒介素养教育机构,帮助公众发展一种认识和建设性使用媒介的能力,培养公众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鼓励公众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其二,在行政、法律管理和媒体自律之外,为公众提供另一个监督批评媒介的渠道;其三,作为促进公众、媒介、政府以及学术界就大众传播议题相互沟通的平台。在机构组织上,除常设机构外,可以采取较为松散的组织方式,对各种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学术团体等,或整合纳入体系,或为其提供资助。在运作方式上,可以采取杂志、广播电视节目、网络以及各种定期不定期的会议、讲座、培训班、联谊会等面对面的方式进行。

结语

尽管身处全球化背景下政治、经济、文化的复杂语境中,然而拔开笼罩在广播电视体制变革进程中的神秘面纱,公共体制与商业体制的困局所在,正在于未能科学、和谐和辩证地处理好编辑把关权和经营权之间的复杂、微妙的关系。虽然公共体制与商业体制均难以规避和解决各自的弊端,然而它们体制优势及其转型趋向所提供给我们的重要涵义,在于启发我们集两者之大成,并从中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条道路”。

每一种新生事物的诞生总是建立在对前行者继承、整合、重组和再生的基础之上。“融合”已经成为当下全球化语境中最核心的关键词汇,“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现在已变得愈来愈值得可疑。上述论述设想意在于起抛砖引玉之用,其间难免过于偏颇,甚至略显理想主义色彩。尽管如此,在公共与商业、政府与市场、权利与义务、公平与效率等看似对立矛盾的概念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的确是我们大胆甚至略带莽撞地提出这一设想的最原初出发点。因为,这不仅是对古老华夏文明“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的承继,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中所力图构建的和谐理念一脉相承。

参考文献

1.张亮、谢勤亮:《搭建科学的新闻管理平台》,朱羽君、高传智:《进退之间——中国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态录》,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唐宁、谢勤亮:《贴近:城市台的生命》,朱羽君、高传智:《进退之间——中国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态录》,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易立静、崔永元:《我要拍案而起》,《南方人物周刊》2005年第19期,第22~30页。

4.郑涵:《当代西方广播电视体制商业模式研究》,《上海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第81页。

5.宋建武:《论新闻媒介的双重性质》,《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1期,第29页。

6.〔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沈湘平:《理性范式、人的发展阶段与“理性经济人”假设》,《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第35页。

(发表于《新闻大学》2006年第一期)

同类推荐
  •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本书以转型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带来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的变革为背景,以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数据介绍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实施的内容、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建议等内容来探索当下中国的权利救济机制无法适应多数普通群众的低成本权利救济需求,以及基层政府建立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面临的一些问题,如队伍建设问题、提供权利救济服务的权限来源问题、具体机制建设等诸多问题。
  •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当一个事物之上布满了烟雾,人们就无法看到和知道事物真实的形态与进展。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在对人体自身的探索中,这种笼罩着迷雾的情况太多太多。只有拨开了迷雾,才能真正了解到人类的发展历程,才能真正的认识到人类的自身,人类生存的奥秘正在逐步清晰的显现出来。
  •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华报道是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就整体而言,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以负面为主,批评多于赞扬,指责多于肯定,在报道台海问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本书引用英文报道原文,通过解读1992年以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台海问题报道,揭示其对两岸报道立场的严重偏差。
  •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效能和广泛用途的文书,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一种体现了相关机关领导的意图和主张的写作活动,是一种领导的意志和主张得以贯彻与实施的有力工具。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各行各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某个团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越来越密集,致使公文的种类也日趋丰富,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写好办公室各类常用公文,是形势所需,是社会所需。
  • 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

    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

    20世纪50年代,为了在科学技术方面 迎头赶上苏联,美国教育界将重心放到科学与数学教育上,各级学校中的艺术教育科目受到了生存的挑战。战后美国最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之一罗恩菲尔德继承杜威等人的进步教育理念,以有益于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这一理由为艺术教育辩护。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艺术教育界终于从艺术学科的观点中发展出了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构想。上述内容将在本书第二、三章得到详细阐述。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教育家与心理学家为解决艺术教育中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为艺术教育的具体实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设计。这此进本书第四、五章的内容。
热门推荐
  • 农家茶女,将军相公采茶去

    农家茶女,将军相公采茶去

    楚辞死了,然后又活了,当然,不是诈尸,而是穿越,只是这会儿的楚辞是个父亲新丧,母亲更是早逝的八岁小娃娃,而且还带着个小萝卜头弟弟,乡邻龃龉难免,没关系,咱斗回去,那啥,农耕啥的咱不会,但是咱会弄茶,哦,咱还会写话本呢!?啥?咱爷爷奶奶还在,还是大户人家?行,回去就回去?不过您家的坑咱可不跳。
  • 与珺珏

    与珺珏

    世间分人道和仙道,人道刘珺辛遭遇家破人亡,为父报仇,辗转飘零,因缘际会拜入仙道昆仑,由此揭开三大仙派恩怨情仇,自身命运随波逐流。人生就是恩怨情仇的冒险……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伤城一别,终难再见

    伤城一别,终难再见

    八年前,她伤透了心离开去了美国。八年之间,两人似一道平行线再无交集。八年后,她回来了,她说,顾南风,我要让你输得一败涂地,哪怕倾家荡产!他说,之晴,我愿意输给你,哪怕一败涂地!兜兜转转,原来她误会了他八年。误会解除后,他说,贺之晴,我要控告你无视爱情!她说,南风,现在我只愿无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余生!
  • 造化神国

    造化神国

    神道、圣道、仙道,三道并存,传承不绝,仙道为主,此乃大争之世。穿越过后的王争,出生在一个神道统治下的大陆,凭借着一个能够不断升级的神国,王争掌造化,握乾坤,三道并修,睥睨天下,谁与争锋。
  • 为奴十二年

    为奴十二年

    《为奴十二年》是19世纪美国黑人所罗门·诺萨普讲述为爱与亲情、为回家而抗争的人生传奇。自出版以来,成为感动全球亿万人百年不衰的经典。2013年《为奴十二年》雄踞美国亚马逊畅销书榜首,荣膺英、法、俄、德等15国“年度最感人图书”,奥巴马总统为之垂泪致敬。同年原著改编的电影《为奴十二年》横扫奥斯卡奖、金球奖、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被誉为黑奴版《肖申克的救赎》,展现了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状态。生活在19世纪美国纽约州的非洲裔自由民所罗门·诺萨普享受着自由的时光,但黑奴贩子利用他向往勤劳致富的美好愿景,使用诓骗的伎俩绑架了他,并使他失去了自由民的身份。
  • 相府嫡女:男神,我要撩了你!

    相府嫡女:男神,我要撩了你!

    本是和朋友一起夜出KTV,结果就喝多了,出门竟然被车撞了!这还不算,一醒来,她发现自己居然处于一个古色古香的房子里,这是什么情况?!她好懵逼啊!不过,古代也挺好玩的,看不尽的美男,撩不完的小哥哥,每天调戏哥哥,斗斗二妹,小日子过得挺滋润。是哪本历史书眼瞎,这么多美男一个二个画那么丑,是眼神不好吧?不过,这位王爷,我和你远日无仇近日无怨的,你老是跟着我干嘛?
  • 见到鬼别说话

    见到鬼别说话

    都说见到鬼别说话,一旦开口,便追随你,阴魂不散。但事情往往不像你所看到的那么简单。鬼也有正义的,人也有邪恶的。阴阳人是带着使命来到人世间的,他的一生就是在重复着把鬼送入轮回的工作,无法逃避。可是往往在工作的同时却避免不了真实的感情,虽然是老土的人鬼情,但是只要是真情,便会有感动,只要是付出,便会有收获……
  • 李义山诗集注

    李义山诗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