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1900000006

第6章 党报集团十三年发展回顾(2)

四、研究学者对报业集团组建动因的分析

其实,在学术理论界,报业集团现象一出现,便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其中关于报业集团组建动因的研究更是从各种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注解:

学者杨文增在《试论我国报业集团化趋势》中认为,报业集团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纵观西方报业集团进程,多出现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较高阶段,通过兼并、收购报纸,削弱竞争对手的方式来加强自己的产业,实现报业集团化。我国的报业集团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出现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报业自身的发展,已经把报业推到了集团化的十字路口上。

学者桑荫在《关于报团现象的思考——市场经济与报团现象》中认为,经济越是现代化,手段越是高科技化,新闻事业的集约型、一体性越强,功能越齐全,这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共同规律。因此,我国报团同西方报团都是经济现代化的反映,区别是,西方报团是私有制的集团垄断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是适应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我国报团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是我国新闻事业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一机关报体制,向多品种、多功能的市场经济新闻体制转变的结果。

学者陶鹤山在《中国传媒集团化中政府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中认为:“传媒集团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媒介体制改革的延续,是在传播全球化的新的形势和背景下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之一。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的传媒集团化仅仅是美国和欧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传媒企业并购的余波,也是中国为了适应全球化以及加入WTO给中国带来的冲击所提出的对策。”

据学者曹鹏在《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一书中叙述,“中国的报业集团组建热潮,是行政推动与市场推动兼有。其中,行政推动对于试点的决定性作用格外突出。从整体上分析,政府及主管部门希望在报刊市场治散治滥、优化报业结构,建立对报业进行宏观调控的中介层次,减轻宏观管理的难度,缩小宏观管理的幅度,把较多的调控对象集中整合为一个报业集团;同时,一些办报条件差、水平低、经营不善、步履维艰的报纸也希望被‘招安’,以便有可能改善生存环境,而实力雄厚的大报恰好愿意在低成本扩张中迅速壮大,三力合一,报业集团很自然就热起来了。”

海外学者、南华大学张裕亮则从制度变迁角度分析报业集团的组建。他在《大陆报业经营制度改革——制度变迁理论的观点》一文中谈到,单位个体是否采行某项制度变革,是在评估此项变革潜藏外在利润,或者担负某些风险情况下带头推动。作为所有者的国家,是在评估单位个体采行的制度变革对其带来的收益大于所需成本后,从而加以同意、承认甚至鼓励。单位个体采行每项制度变革,事实上都是在获得国家的同意后,从而取得重大的进展。报业集团的组建更具典型性。“省、市、自治区以及各地市级党委机关报兼办子报,为其带来丰富的广告营收,在预期制度变迁带来外在利润大于预期成本后,这些党委机关报开始积极组建报业集团。因为组建报业集团,对报业本身来说除了可以享受税收、人力资源、基本建设、高新科技产业等政策优惠,收编或兼并、创办新报刊时不必支付高额‘刊号费’,还可以跨行业经营。对官方来说,组建报业集团目的是希望借此整顿报业条块分割、缺乏规模效益、违规层出不穷等情形,以及强化统一报业宣传口径,也就是希望以财厚势大的地方党报为龙头,利用其实力收购所属地区中政治失误多和经济效益差的报刊。在报业自身与作为报业所有者的国家,两者都具备强烈的组建报业集团动机的情况下,大陆报业集团组建速度相当快速。”

党报集团从组建至今已经发展十三年,再回顾党报集团组建的动机和成因,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当前党报集团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源头寻找今天党报集团发展陷入困境的诱因。通过党报集团组建之前三个层面状况的分析和学者观点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党报集团的诞生是三方合力的结果,市场经济环境是报业集团诞生的土壤和根基,报纸的产业属性决定了报业必然遵从市场经济的规律,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当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走集约化和集团化的道路是规模经济在报业的必然反映。由于报业经营管理从改革开放伊始就是双轨制的运行模式,因此在报业没有完全走向市场的情况下,政府运用行政的力量为党报集团的创建推波助澜,也冀望通过党报集团化改革优化报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报业的规模发展。而报社作为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面对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生存环境,做大做强自身是题中应有之义,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希望借助行政的力量组建而成的党报集团获得更优惠的政策待遇,获取更大范围的政策扶持,以期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第二节 党报集团的发展进程

按照党报集团发展的时间和期间的标志性事件,党报集团十三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每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或者是国家对报业集团发展制定的政策文件,或者是政府主导召开的重要会议,由此可以看到党报集团从组建到形成今天的规模和实力,政府主导的色彩浓于市场主导,政府政策的调控多于市场调控。

一、党报集团的萌芽与酝酿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一批有实力的党委机关报意识到单一机关报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为报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党报的权威地位使之能非常便利地获取刊号资源,创办新报刊。1980年,《人民日报》率先创办为市场服务的《市场报》,从而拉开了母报“生”子报的序幕。在此之后,全国各地的许多综合性大报纷纷创办子报,前期集中在文摘、晚报和专业报类,如《解放日报》办的《报刊文摘》,《大众日报》办的《齐鲁晚报》,《经济日报》办的《中国花卉报》,《广州日报》办的《足球》报。后期集中在面向大都市市民的市场、消费类报纸,如《天津日报》推出的《北方市场导报》,《解放日报》推出的《申江服务导报》,《新华日报》推出的《服务导报》。“这些由党报所办的子报,都是以补党报之不足、为党报事业开拓更广阔天地、占领更大市场份额为办报原则”。

子报子刊的创办不仅丰富着报社的报纸品种,而且因为这些报纸大部分是面向市场、贴近读者的软新闻报纸,广告经营收益良好,报社经济实力增强。与此同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工商局联合颁发了《关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解决了报社开展多种经营合法地位问题,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报社在经营报纸之外还开办公司实体,试图走多元化发展道路。至此,“母报+子报+经营实体”的报业集团雏形初步形成。

报业集团诞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公有制下能否组建报业集团、如何组建报业集团并无规章可循,也无法借鉴西方经验。于是,一些报纸干脆自行挂上报业集团的牌子,如《北京青年报》1994年挂出“北京青年报业集团”的牌子,《厂长经理报》和《信息快报》也在社会上宣称成立报业集团。

鉴于此,国家新闻出版署为保证报业集团的规范和健康发展,发出《关于书报刊音像出版单位成立集团问题的通知》,对报业集团组建作出四点规定:一是组建集团是改革的尝试,目前只做少量试点;二是不组建跨省区和股份制集团;三是不吸收新闻出版企业外的企业、商业参加;四是组建报业集团要写出可行性报告,进行充分论证,报新闻出版署批准。随后,又组织召开“全国首次报业集团问题研讨会”,就组建报业集团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组建报业集团的条件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会议纪要。会议认为,建立报业集团是加强正确舆论导向的需要,是壮大报业经济实力的需要,是强化报业管理的需要,也是推进报社内部体制改革的需要。会议提出了以党报为龙头组建报业集团的设想,初步拟定了组建报业集团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传媒实力:除了一张有影响力的主报之外,至少应有四个子报子刊,可组成系列报刊。

2.经济实力: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沿海地区报社年利税在5000万以上,中西部地区报社年利税在3000万以上。

3.人才实力:报社在职采编人员中,具有高级新闻职称(包括副高职称)者,占20%以上;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中,有各类专业中级职称以上者,占总数的15%以上,并要有高级职称者。

4.技术实力:拥有独立的印刷厂,拥有现代化的照排、胶印设备,具有彩色胶印能力。除保证本报社所属报刊正常印刷装订外,能承接一定数量的代印业务,每日总印刷能力在对开200万份以上。

5.发行实力:主报和子报刊期发行总量在60万份以上,或在本地区每150人以下拥有一份报纸,有畅通的发行渠道,有逐步建立自办发行网的可能。

会议还对报业集团的性质和组织结构提出了建议。认为目前大多数报社作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组织报业集团,应积极向企业化目标迈进。报业集团的性质应该为:以引导舆论和传播信息为目的,以报纸、杂志等出版物的出版发行为经营主体的企业集团。设定“××日报报业集团管理委员会”为集团的决策领导机构,下设两大组织:一是办报管理系统,负责办报业务指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抓好新闻队伍建设;二是经营管理系统,负责抓好集团系列报刊出版的生产技术和发行、广告及其他经营管理业务。这也就是报业集团的组织结构雏形。

纵观报业集团的萌芽与酝酿阶段,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

1.报业集团的萌芽是自发的、无意识的,对于报业集团的现代性和规模经济特征还没有清晰的认识,以致出现自行宣布为“××报业集团”的非市场化行为。

2.政府在酝酿组建报业集团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仅颁布具体政策明确报业集团组建需报经批准,而且为了规范报业集团的挂牌,制订了量化的标准和可操作的条件基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报业集团的建设,但也导致了报业集团从组建之始就行政色彩过浓,政府干预过多。

3.从“全国首次报业集团问题研讨会”的会议纪要中我们看到,对于报业集团最初是定性为“企业集团”,报业集团的目标也是向企业化迈进,这应该说是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

二、第一家党报报业集团的试点探索

《广州日报》是在前《联合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广州市委机关报,1952年12月1日创刊,为对开四版综合性日报。1972年,该报创办了《广州青少年报》,1980年与广州市体委合办《足球》报,1984年与市委宣传部创办《广州文摘报》,1985年与广州市计委等单位合办《信息时报》。

在经济实力方面,该报自1988年以来,每年实现广告收入翻一番,1988年为500万,1989年1000万,1990年2000万,1991年5000万,1992年8000万,1993年达至2亿。到报业集团成立的1996年,《广州日报》每天出对开20版,发行量61万份,广告收入为5.3亿元,拥有六报一刊,总收入达12.1亿元,利润3.6亿元。

在人才实力方面,到20世纪90年代,《广州日报》已经拥有一支由300多人组成的高素质采编队伍,正、副高职称83人,占总数的25%多,中级职称107人,占总数的30%多。

同类推荐
  • 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

    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介质,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媒体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网络媒体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工具。网络媒体的出现和对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 给教育燃灯

    给教育燃灯

    本书旨在介绍民国教育家们的教育观念、教育实验及对教育症结的探索,细致再现民国教育思想的美丽景观。书中收录的文章包括:“从智识阶级的剩余来分析现代中国教育”、“教师的自救”、“教育感言”、“今日中国之教育”、“中国现代教育之症结”、“中国学校教育之史的观察”等。
  •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奥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有关奥运与媒介传播的研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个关注方向。作为该研究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中外学者交流和研讨的盛会,2006年7月28日至29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联合召开了“2006传播论坛——体育与大众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的国外学者,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高校的中国研究者共聚一堂,就广泛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奥运传播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观点与研究的路径。
  • 民族过程与国家

    民族过程与国家

    本书主要研究人类民族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民族共同体产生问题和原始社会的民族过程;资本主义以前的阶级社会的民族过程;资产阶级民族的形成和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过程;现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过程;现代发展中国家的民族过程及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过程等;
  •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是第一部反映SARS病毒入侵人类的中国灾难文学的力作,因具有“备忘录”和“启示录”的双重意义而格外受到关注。作者不是为了简单地宣传铁腕治非典的官员、抗击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为找到对付病毒而呕心沥血的科学家以及为公众讲述抗击SARS一线真相的新闻记者,而是把他们还原成具有职业守精神的普通人,力图传达的是危机中人性的美丑以及更深层的生存境况,用文字做成警钟,提醒人们“悲剧常常重演”的危险存在。
热门推荐
  • 绝世天才,腹黑大小姐

    绝世天才,腹黑大小姐

    (女强文)在一场大爆炸中,她被卷进了黑洞,成为世家大小姐,原主,爹不疼,没有娘,她代替她,以她的身份活下去,靠着娘留下的书籍学炼丹炼器练符摆阵,开始了扮猪吃老虎的生活,有天,山上采药意外发现美男子,也是个腹黑的主。现代的弟弟去世后竟也在这个世界,而且是......原来这一切都不是巧合。,她是个呲牙必报的家伙,打开空间隧道,狂虐现代的渣渣,带着夫君闯天下......
  • 面瘫妹子异世游

    面瘫妹子异世游

    总之就是一个大脑回路诡异的妹子扮猪吃老虎不成自己成老虎吃猪的故事。
  • 我的失界

    我的失界

    一男一女的寻人奇事。
  • 落炫史

    落炫史

    锦忆雪:你相信借尸还魂吗?不管你相不相信,反正我信了,事实就在眼前,我都穿越了,不信还能怎么办???作者大大:冷静,淡定,你要是不穿越,你能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做对的事情吗??你要是不穿越,你还能拥有亲情,你还能拥有爱情,你还能拥有友情了吗???巴拉巴拉巴拉巴拉……慕连冰:“谁,是谁欺负我的女人,是不是活腻歪了!”作者大大:“是是是,我错了,一切都是我的错。”哎,你个妻管严,没救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腹诽我!”某只气管炎吼道。作者大大:“得,我啥也不说了,滚去更文去了,行了吧。”某男和某女:“这还差不多。”
  • 薄情首席请接招:前妻来袭

    薄情首席请接招:前妻来袭

    她当了他六年的小跟班,以为就算是块石头自己也能捂热,可他依旧流连于花丛。一次次的强颜欢笑,一次次在深夜痛哭不能自已,原来,原本火热的心也是会变冷的。她留书离开,他终于意识到她是他的不可或缺。于是,她躲,他追。不介意孤独,比爱你舒服。辗转多年,没了他的她成为了著名设计师,沈先生,合作愉快。她摘下墨镜,笑得自信张扬。他看着她身后精致的男孩,咬牙,“安琬,你够能耐!”人言,她最成功的,莫过于把花花公子改造成了忠犬老公,她在他怀中,浅笑。
  • 金陵秋

    金陵秋

    以作者同乡辛亥革命将领林述庆军中日记的真实经历为背景,以虚构人物女学生胡秋光为纬,记叙、描写了辛亥至民国元年间社会的鼎沸纷扰状况。
  • 萤火的光芒

    萤火的光芒

    一个名叫柳思思的女孩进入了湖南的重点中学,她的愿望是什么呢?她是个叛逆期的女孩,她会愿望成真吗?
  • 倒时光城堡

    倒时光城堡

    玩转魔法仙术,续写容颜不衰。平平无奇豪无波澜的生活遭逢突然的穿越,一个奇异的世界,一个美丽危险的世界,如何存活?如何前行?且看冷月姬玩转倒时光城堡感悟人生倒活一次。当一个是矢志不渝的深情久伴,遇见一个沉默忧伤的暗夜王子随时救你于为难,却若隐若现无法寻其踪影。该过安定安心的爱平凡日子,还是该放手一搏寻求那份神秘的爱情?看冷月姬如何抉择。
  • 惹上小辣椒

    惹上小辣椒

    她本是临时工一枚,身份低到尘埃里。而他则是席氏总裁,酒店总经理,身价万千,因为一撞,她和他邂逅。“先生,你没事吧?”苏阡陌盯着被撞弯的车轮,又看了看男人捂着的下身,一脸自责。席慕风一脸愤怒,风一般的跑进医院,最后却得来了一个‘禁止房事’的通知,怒不可遏。他猛地霸道欺上身,说,“女人,撞了不该撞的东西,就该负责到底!”将她横抱上床,不料怀里的小妖精一句话又让他暴跳如雷。“席大总裁,就算我肉偿,你行吗!!”
  • 重生之天才少女侦探

    重生之天才少女侦探

    上一世,夏斐亭是集万千宠爱为一身的夏家千金,吃喝玩乐,整日与狐朋狗友玩闹。却不料因自己的交友不慎,导致夏家破产。一家都被仇家害死。老天有眼,让她夏斐亭重活一次,而且拥有了凡人没有的敏锐洞察力和侦探的能力。这一世,她不要当公主,不要沦陷进仇人的圈套。所有妄想伤害她夏斐亭的人,赐他一个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