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1000000106

第106章 给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建议

刘运峰

编辑出版学是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主干课,仅靠课堂讲授远远不够,还需要同学们自己在课下学习。事实上,不唯编辑出版学,任何一门学问都不是仅凭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就能够学好的。正如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那么,如何在课下学习编辑出版学呢?我建议同学们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养成品评图书的习惯

作为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个一般的读者,而是要随时用一种批评欣赏的眼光、态度对所接触的图书进行品评。一本书拿到手中,要想到这本书有没有出版的价值,有没有读者,是给谁看的,有没有市场,它的封面设计怎样,和内容是否相符,版式如何,印刷、装订质量如何,用纸怎样,篇幅是否适中,如果是给老人和儿童看的,字号是不是过小,行距是否过密,纸张是否太光,另外,定价是否合理,销售是否顺畅,等等。这些在编辑出版学的教材上往往不涉及,需要我们平时留心和注意。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就会逐渐使自己成为一个品评图书的行家里手,就会加深对编辑出版学这门课的理解。

二、随时留心图书市场的变化

现在,出版已经成为一种产业,逐渐按照市场化规则运营,出版社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过去那种凭借几种动辄印刷数百万册的图书“稳坐江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地方出版社暂且不论,就是连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等这样的国家级出版社都面临着经营上的困难。正是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才使得图书市场出现了大量的同质化、短期化、重复化现象,在品种空前增加的同时也面临着库存上升、销售不畅、资金短缺的问题。

作为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就要随时关注图书市场的变化,从中发现带规律性的东西。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可通过以下途径:第一,要多逛书店,大到图书大厦,小到旧书摊,都要经常去看一看,看看哪些书供不应求、不断重印,哪些书长期积压、无人问津,哪些书想买却买不到。第二,要多参观书展,增强对图书市场的感性认识。在书展上,可以充分感受到图书市场的竞争气氛,也可以充分感受到读者对图书市场的反应,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冷静客观。第三,要多收集书目,一方面是增加图书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了解不同出版社的出版重点和出版特色。第四,要多去图书馆、资料室浏览图书,借以掌握图书的构成情况和众多学科图书的分布情况。

三、养成为图书纠错的习惯

图书是一种文化产品,凝结着作者、编辑、校对、印刷、装订等众多环节人们的劳动。由于它的生产过程复杂,图书中的差错在所难免。但有些差错则是不能原谅的,那就是由于作者、编辑、校对人员的不认真、不负责所导致的知识性、事实性差错,即通常所说的“硬伤”。图书的质量如何,关键在于是否存在“硬伤”。比如,有一本《齐白石书法》,文字量很少,大部分内容是图,应该说编辑的劳动量不是很大,但却是错误百出。比如把“楷书”标注为“隶书”,把“隶书”又标注为“篆书”。这些差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出错的主要原因在于编辑人员的疏忽和草率。养成给图书纠错的习惯,实际上就是锻炼、培养自己的编辑能力。

除了自己随时发现图书中的差错之外,还要随时留心报刊上的纠错、补正文章,或是收集剪贴成册,或是直接在相关的书籍上进行订正,使自己所拥有的版本更为完善。假如有机会重印、重编时,自然就会省去很多力气,而且会使新版本胜人一筹。

四、多读“书话书”

“书话”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说得宽泛一些,书话堪称散文的一种,凡是以书籍为谈论对象的文章都可以称之为“书话”。比如,有关书的掌故,书的版本,读书人的情趣、逸事等,均可以归入书话的范畴。恰似唐弢所说:“书话的散文因素需要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它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多读书话书可以使我们了解到更多的书的知识,比如图书的出版经过、图书的遭遇、版本的变迁、文坛的掌故等等,借此开阔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图书版本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阅读书话书,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启发,发现有意义的选题。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种书话书,分别是唐弢的《晦庵书话》、郑振铎的《西谛书话》、叶灵凤的《读书随笔》、孙犁的《书林秋草》。这些书,写得都很有趣味性,读起来也不感到吃力,能够从中得到很多收获。

五、多读编辑家、出版家的传记、回忆录以及出版机构的纪念集

中国有着非常优秀的编辑出版传统,在历史上取得过骄人的业绩,汉代的刘向、刘歆父子,宋代的司马光,明代的毛晋、胡正言,清代的纪昀,近代的张元济、陆费逵,现代的鲁迅、叶圣陶、邹韬奋等,都是非常有成就的编辑家和出版家。他们的编辑、出版思想和实践活动,都值得后人研究和借鉴。尤其是近现代的编辑家和出版家,他们的敬业精神和高尚品格对于我们学习编辑出版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也向大家推荐几本书:张人凤的《智民之师张元济》、赵家璧的《编辑忆旧》和《书比人长寿》、张静庐的《在出版界二十年》、陈原的《我的小屋,我的梦——六十年往事:“如歌的行板”》等。

六、多读编辑家、出版家的文集

编辑家、出版家的文章不同于纯学术论著,没有太多的学院气,大多写得比较平实、亲切,读起来不是很吃力。这些文章大多都是作者长时间从事编辑和出版活动经验的总结,富有真情实感,同时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对于我们编辑出版专业的同学是难得的好教材。

关于这方面的著作,建议大家读以下几种:《陈原出版文集》、《王子野出版文集》、孙犁的《编辑笔记》等。

七、多练笔,尝试写一些图书广告和书评

前些日子与一位出版社的编辑聊天,他说作为一个编辑,一周之内至少要翻三本新书,一个月之内至少要写一篇书评,这样才能找到做编辑的感觉。我觉得他的话颇有道理。

写图书广告、书评是编辑、出版人员的基本功。广告和书评不仅有扩大书籍影响、提高出版社知名度和经济效益的作用,而且可以引导读者的阅读选择、阅读趣味。过去的图书非常注重宣传,往往会利用一切机会扩大图书和出版社的影响,比如在图书的封底、折口、版权页、护封等处介绍书的内容和出版社的其他出版物。而且,这些广告大都写得文采斐然、耐人寻味,富有“书卷气”,而少“铜臭味”。尤其是鲁迅先生撰写的图书广告,已经成为鲁迅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千古绝唱”,是很好的范本。

不客气地说,现在的编辑大多不写广告,而且也不会写广告,即使写了也类似八股,一无生气,二无文采,三无味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也不能不承认,与一些药品、化妆品、服装、电器等广告相比,目前图书的广告最缺乏吸引力,最为陈旧落后。尽管一些药品、化妆品广告有低俗之嫌,但不得不承认,这些广告的确是挖空了心思,开动了脑筋。

八、多读与编辑出版有关的报刊

编辑出版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具有现代意识和扎实功底的编辑人才和出版人才,而编辑人才和出版人才一项重要的品质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消息灵通,眼界开阔。因此,从学生时代开始,就要多关注一些与编辑出版相关的报刊。比如,报纸类有《文汇读书周报》、《中国图书商报》等,期刊类有《中国编辑》、《编辑学刊》、《编辑之友》、《出版广角》、《出版史料》、《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图书评论》等,另外,《新华文摘》中的“读书与传媒”栏目也值得关注。

九、尝试编辑或制作一本书

从自己平时对图书市场的观察出发,以自己平时积累的资料为基础,选准一个题目,编一本有价值的图书。在编辑过程中,自己写出版说明,自己编排目录,自己写题注,写作者介绍,写编后记……然后向一家适合的出版社投稿。能够出版更好,不能够出版也没有关系。关键是在编辑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搜集资料,如何决定取舍,如何确定体例,如何撰写题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能获得平时得不到的知识,接触到更多的图书和资料。

另外,就是尝试自己制作一本书,或者是把自己的习作,或者是把几个同学的作品搜集、编排在一起,自己编辑、校对,自己设计封面、版式,自己装订,自己写广告、书评,从中体验图书出版的全过程,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十、要在“杂学”上下工夫

“杂学”是针对专门的学问而言,通常含有贬义。就如同许多人轻视编辑工作,将编辑称为“杂家”一样。实际上,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杂家”比成为一个专家难度要大得多。照我的理解,真正能够称为“杂家”的,必然是“大家”。说得再明确一点,真正的“杂家”就是“博学家”。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大家”不是“杂家”的。远的不说,近一点的,我们所熟悉的鲁迅、郭沫若、钱钟书、周振甫、启功等成就斐然的大学者,又有哪一个不是“杂家”呢?

我常常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鲁迅那个时代的出版物质量大都比较高,很少有明显的差错,而现在的出版物却常常错误百出,竟然是“无错不成书”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那个时代编辑的水平比较高,尤其是在“杂学”方面,与作者不相上下,因此才能为作者把关。而现在的编辑主要的缺陷在于“杂学”的储备不够。一个编辑平时所面对的是知识背景不同、文字风格各异的作者,这些作者的劳动成果都要汇集到编辑手中,如果编辑没有充分的知识储备,是不可能做好编辑工作的。下面举例说明。

鲁迅1912年7月23日日记中有“作均言三章”一句话,有的编辑认为“均”是“韵”之误,是鲁迅写了错字,径直改为“作韵言三章”。实际上,“均”是“韵”的通假字,鲁迅对此极为熟悉,并没有写错,因此不能擅改。

我们不一定必须成为书法家,但应该具备辨别书体(篆、隶、楷、行、草)的能力,同时也应该能够借助有关工具书辨认篆书、异体字,不然就会出笑话。比如,有一本《鲁迅藏画欣赏》的书,其中附录了一张鲁迅友人刘笠青画的《天风海涛》。前三个字一眼就可以认出来,“涛”字的写法则有些特别,是用汉魏时期印章用字(称为“缪篆”)书写的。该书作者将其误认作“泻”字,并在书中做了如此的解释:“《天风海泻》为水墨写意之作,笔墨浓淡有致,海水与树木动感分明。不过,题为‘海泻’,似有不确,因画面并未见海水汪洋,且写一小舟,上立一人,更示人以放舟江河之感。”画家并没有写错,篆书的“涛”字通过查阅清人桂馥的《缪篆分韵》就可解决,但作者和编辑对此都不熟悉,因此出现失误。

作为未来的编辑,要有意识地学习一些杂学。比如,文字学、版本学、目录学、避讳学、音韵学、书法、篆刻、绘画、诗词、音乐、舞蹈,等等。那么,如何在“杂学”方面下工夫呢?能否找一两本书来奠定自己的“杂学”基础呢?不能。就如同我们上面提到的“杂学”实际上就是“博学”一样,要做到“博学”,除了博览群书、勤学好问之外,没有更好的途径。

同类推荐
  •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两会, 聚焦民生新常态。城镇化规模持续扩大对房价有何影响?高房价还能持续多久?看病难、看病贵能否缓解?实体经济持续衰退,哪些领域值得投资跟进?
  •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甘肃省陇南市是2008年我国重大地震的一个重要区域,在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人口迁移和异地搬迁安置,是重建工作的一个重点。陇南市又是我国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地区之一,也是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研究这个区域的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对策问题,有着非常现实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无错不成书”的说法听似有些夸张,其实这是读者群对书报刊等出版物(广义上含广播、电视、音像制品及网络上的用字用词)极为中肯的评语。同时也是鞭策和激励出版人应该更加辛勤努力,让面世的出版物完美无缺,把各种可以避免和应该避免的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直至消灭殆尽。然而现实却是许多出版物上差错依然屡屡出现,这不能不使众多出版人感到困惑、不安和忧虑。
  • 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博杜恩·德·库尔德内以其深刻的语言学思想在俄罗斯语言学界和西方语言学界备受关注,但我国语言学界关于他语言学思想的研究却几近空白,只有零星的介绍性文章,缺乏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更无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作为博杜恩?德?库尔德内语言学论述的集大成者,共收录他的主要论文52篇。《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在现代语言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当可补我国介绍和研究国外语言学流派与理论的教科书和著作之阙。
热门推荐
  • 幸孕娇妻:情挑毒舌上司

    幸孕娇妻:情挑毒舌上司

    他一手导演了她的生活。爱是青梅竹马。他说,对她爱的深入骨髓。于是,他安排她嫁人。嫁给他人。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可以渗透到另一个人的生活里。她抿着唇,红着眼,盯着面前这个高大的男人。没有紧张,因为她无惧。“除非是心甘情愿的。”是的,她再也不甘愿了。他听着,微微挑眉,然后轻而易举的,打破。他俩之间,从来就不是她来决定的。蜜里带糖,绝对甜宠。
  • 妖孽摄政王的神探妻

    妖孽摄政王的神探妻

    苏百香,百年世家中一朵闪亮亮的奇葩。心思玲珑,脸皮极厚,是她永不变的标志。脑筋好使,判案如神,是她坚实的后盾。女扮男装去查案,误入一间澡堂,被人一把从墙头扯下,一顿好打,扔出府外。抬头一瞅,摄政王府四个金光四溢的大字几乎快闪瞎她的眼。某摄政王笑得妖孽:“苏百香,惹了我,你以为你跑得了。”某女悲愤道:“以身相许可好?!”某摄政王呆住!(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永生缘之一笑嫣然

    永生缘之一笑嫣然

    世间有三人,也仅有三人不老不死、不生不灭。他们师出同门,拥有法力。而三人中只有一位女子绝色无双,文武双全,比之男子有过之而无不及。三人间上演一段段感情戏,但谁又能辨出谁是真情谁是假意。
  • 寒武再临

    寒武再临

    2012年,一场地震释放了陌生而庞大的能量,整个星球的物种陷入了疯狂进化,这场进化类似于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人们把这场灾难称之为二次寒武纪,但事实的真相远不只如此……快速繁殖的细菌致使食物无法保存,急速变异的动植物让人类的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人类从全球霸主,一夜之间沦为温饱都成问题的危机物种,从食物链顶端轰然坠落的人类,开始了末世里艰难地求生之旅。面临末日,丛夏觉得他一定是这个世上最没用的男人。可是他遇到了成天壁,一个帅气刚毅的特种兵。此刻起,命运开始扭转。他们并肩作战,不离不弃!不管前方有多艰难,成天壁发誓,他都要保护着身边这个人,活下去!
  • 寒帝传说

    寒帝传说

    帝玄大陆,强者为尊!至尊至上,帝境衍生!废柴少年逆天修炼,造就惊天帝境神威!一步步踏上征途,一步步走向颠峰,一步步成就辉煌!一步步俾睨天下,一步步怒战乾坤,一步步寰宇无敌!他的名字叫:古寒!他的封号是:寒帝!
  • 驭龙志

    驭龙志

    一个酝酿千年的阴谋,一场惊世骇俗的浩劫。当夜幕笼罩圣龙大地,一代天骄横空出世,手握龙尘古钟,斗魔龙,破苍穹,拯救世人于水火。
  • 三生缘之一梦知命

    三生缘之一梦知命

    她是三界中不能忽视的存在,她一双眸子看尽了天下的命途。他是三界交叉口的酒馆老板,一壶酒换过往人的一段爱恨情仇。天上的公主,魔界的主上,人间的显贵,鬼府的摆渡人,三段痴情,三个人生。用一壶酒,换一个故事,换一段命运。“姑娘,看着面熟啊。”“你眼睛有问题,找族长去看看吧。”青衣曼曼,白纱徐来,那一次的邂逅,便是三生的缘分。
  • 江湖旅客

    江湖旅客

    这次新开了一个文,怎么说呢,请大家多多支持。
  • 盛世宠婚:竹马太腹黑

    盛世宠婚:竹马太腹黑

    他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因为一场变故,让他们分开了5年。再见时,她早已不是当年缠在他屁股后叫着哥哥的小丫头。他也不是那个处处嫌弃她的哥哥。“凡儿,哥哥饿了!”某男卖萌撒娇道,某女黑线:“饿了就自己去吃!”某男突然扑了过来,“凡儿,我来吃了!”事后,某女欲哭无泪。“季浩然!你混蛋——”
  • 清忠谱

    清忠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