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0400000005

第5章 导言(4)

遗憾的是,由于非洲远隔中国万里之遥,中非之间不存在历史和邻近的纠纷,非洲形象与中国不存在切身利益关系的错误认知,非洲的国际形象如何、由谁塑造等问题,就笔者所能接触到的国内资料来看,还没有进入国内学者研究的视野,我国关于非洲的形象研究基本处于空白。检索国内关于非洲研究的权威性刊物《西亚非洲》(1990~2006),竟没有一篇有关非洲形象研究的论文,“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建构”这个命题的学理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其间只有两篇文章在内文简单提及非洲糟糕的形象以及非洲改善形象的努力。西方国家出于历史、文化、安全等原因一直在关注非洲形象,而非洲国家为了发展复兴也在致力于研究如何重构非洲新形象,中国作为非洲的新型战略伙伴,自然不能置非洲形象不闻不问。

近几年,中国媒体,主要是新华社、《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开始关注非洲国家为改变非洲负面形象而做出的努力,有关报道不时见诸报端杂志。尤其在2005年和2006年国际新闻学会年会期间,中国媒体主要报道非洲国家领导人批评西方媒体扭曲非洲形象、片面报道非洲的言论,非洲国家如何联合自强、探讨向国际社会发出非洲声音的举措。中国媒体也开始主动为塑造非洲形象而展开行动。2006年9月,第三届中非合作论坛暨部长会议召开前夕,新华社派出8名记者奔赴12个非洲国家进行采访报道,从新闻视角观察和审视有关国家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向全球受众展示一个真实的非洲。这些文章主要是一些叙述性、介绍性和描写性的文章,还谈不上是学术研究,但为非洲形象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素材和依据。

随着中非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非洲的国际形象如何理应成为中国学者研究的课题,因为非洲形象如何已成为影响中非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国际形象如何的一个侧面。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对非洲不附加条件的援助等被西方媒体诬蔑为“新殖民主义”就是一例。因此,认识西方媒体如何建构非洲形象,对中国媒体如何真实呈现非洲,以及化解西方国家对中国“新殖民主义”的攻击,都是必不可少的。相关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研究的必要性也就成为选题的创新所在。

从目前国内关于非洲研究的归类来看,关于非洲形象的研究在中国或许应该归入非洲学研究范畴,但又不仅仅限于非洲学。何谓非洲学?目前没有发现一个明确的界定,大凡关于非洲的学术研究和学理、学术建构都可以归入非洲学的范畴。当然,要研究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建构的关系还需要传播学、新闻学、国际关系学、民族学等学科理论来支撑,因而本书选题也是一个跨学科的选题。

四、重构非洲形象需要转变传播范式

应该说“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的建构”选题比较宏大。西方媒体众多,西方所指国家众多,如何选择西方主流媒体,也就是对塑造非洲形象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媒体,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这些媒体对建构非洲形象的实际效果怎样难以统计调查。非洲形象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国家和地区上,但非洲国家众多,差异很大,如何正确描述非洲形象具有难度。

但作者查找相关文献发现,西方媒体对建构非洲负面形象的效果,国外有学者进行过相关研究,可参考借鉴;所确定的西方媒体关于非洲的报道主要是负面新闻、呈现非洲负面形象,已为多次统计调查证实,应无疑义。西方媒体众多,但在关于非洲的报道上,所持新闻价值观相同,同质性较大。尤其是英美两国,由于其传媒发达,国际影响力大,当今世界的主要新闻议程基本由英美媒体主宰,因而可以选择英美主流媒体关于非洲的报道作为分析对象,缩小研究范围,它们应可代表西方国家媒体中的非洲形象。因此本书中的西方媒体主要指英美两国的媒体,同时也会提及西方其他国家媒体关于非洲的报道。非洲虽面积3029万平方公里,独立国家53个,在民族、宗教、语言、经济水平和社会结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但西方国家媒体和公众基本上是把非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因而作者在分析时把非洲作为一个整体,并不涉及某一非洲国家的具体形象,即使涉及也把它放到整个非洲形象框架内,作为个案研究,当然不排除西方媒体报道非洲各国的差异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所称“非洲形象”指向两个层面,一是非洲在西方国家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即非洲的公众形象;二是指非洲在西方媒体中的形象,即非洲的媒介形象。这两者之间存在相互映照、相互建构的关系。西方媒体长期关于非洲的报道形成了西方公众关于非洲的刻板印象和片面认知;媒体为适应已经培育起来的公众期待欲,追逐自己的利益,继续关注它们认为具有新闻价值的非洲新闻。由于西方国家媒体发达、经济和技术实力雄厚,在对非洲报道上具有语言、历史等优势,且以英美媒体为首的西方媒体主导着国际传播秩序,为世界其他媒体设置议程,其关于非洲的报道为世界其他地方的媒体所转载或接受,因而西方媒体塑造的非洲形象也就具有国际性和世界性。因此,在本书中“非洲形象”同时用来指称非洲的国际公众形象和国际媒介形象,两者构成本书要论述的“非洲形象”。

确定选题后,借助新闻传播学理论、文化理论、国际关系理论、民族国家建构理论、种族主义学说,以及非洲史论等学科理论,运用历史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笔者对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的建构及中国对非传播战略的选择进行了较为有系统性、理论性的研究。

笔者较为系统地整理了国外关于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建构的研究成果,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上的借鉴;比较全面地梳理了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的建构关系。在此基础上,不敢奢谈创新,但认为在以下三方面做了一点突破性的尝试:一、较全面地分析了非洲在西方媒体中以刻板负面形象呈现的原因——非洲范式,认为西方媒体建构非洲负面形象旨在维护西方在文化上的先进性、道德上的正义性和政治上的合法性,因为正是“他者”的存在,才构成西方国家主体以外的一个对立面和否定因素,其作为拯救者和施与者的权威才得以确立。这是构成“非洲范式”的本质因素,也是非洲以负面形象呈现于西方媒体的主要原因。西方媒体应超越非洲范式,实现范式的转变。二、运用民族国家建构理论驳斥西方媒体对非洲的诬蔑,认为非洲出现的战乱、冲突等是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伴随现象,西方国家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出现的战乱和冲突足以说明这一点;非洲现在的贫穷、落后,经济不发达,除殖民因素外,民族国家建构未完成,不能为经济发展、市场统一提供基本条件是主要因素之一;提出利用传播建构民族国家认同,加强民族国家建设,建构非洲认同,加强非洲统一等对策,以重构非洲国际形象。三、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建构间的关系是非洲与西方国家间关系的缩影,而非洲范式则是这种关系的具体而微,从这种关系中能够发现中国对非外交战略的空间。笔者根据西方媒体坚持以非洲范式报道非洲留给中国的外交空间,试图提出中国非洲外交构想实施的思路与对策——实施与西方国家不同,与非洲国家匹配的对非外交构想;提出中国对非传播思路与对策——实施精英化与大众化齐头并进的传播战略。从而巩固中非关系,增强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比较全面地对中国文学形式化的民族文化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可以弥补西方结构主义、符号学之缺撼。同时,开拓了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这一新的学术领域。本书认为中国哲学作为独特的文化力量,影响着中国、又学的审美方式和语言表现形式。“兴”原来是礼仪活动中的行为仪式,作为审美概念,是从礼的领域转向了诗学领域,五行思想也使中国文学形成特有的审美性时空,而风水观念在山水诗中的运用,使自然山水在文本中成为理想化的、秩序化的存在,对偶受阴阳哲学影响,是一种动静相乘,刚柔相形的参天地、察幽微的传统的审美方式。
  •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本书从新媒体的视域考察国际传播具有的新特征,国际传播应采取的策略以及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重点阐述了在以博客、微博、网络电视、IPTV、手机短信、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手段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的环境下,国际传播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交互性、参与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国际传播的主体多元化。同时对国内外利用新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成功及失败的案例予以剖析,对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我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传播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与建议。
  •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本书是集编导、戏文、导演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教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演播厅内部现场制作的创作流程,学会现场指挥与调度,掌握“自编、自导、自拍及后期自己独立合成各种类型节目”的基础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电视节目创意理念、策划和创作能力。《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关于网络的书,它借用网络的思维方式评判着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很少人有勇气或者不屑来写这样的一《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网络语境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因为这是对一个冷冰冰的网络及其相互关联的经济与文化进行线性描述的同时,还要用大量的非线性知识结构来进行佐证的论著。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但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一些绝对属于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和那些压抑不住的理论激情,或许会给那些研究网络的学者们一些启发。
  •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通过对“对外英语广播‘硬新闻’直播连线报道”、“对外英语广播‘软新闻’主播掌控能力”,及“对外英语广播‘综艺类’节目主持人驾驭能力”等内容的分析,使得与国际接轨的对外英语节目主持呈现方式与解释、掌控原则与理解、表现度与规范化几个方面,都兼具对外广播跨文化传播的特质。尤其是通过对以节目主持人掌控广播电视声像传播产品方式的分析,来探索达成有效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为有志于从事或研究这一职业角色所涉及的理论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及新闻传播学研究人员,提供了具有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的研究分析。
热门推荐
  • 小邓自传

    小邓自传

    这是由幻想和现实谱写成的一部武侠小说!写的是小邓和他的朋友们的一些事!
  • 幽篁曲

    幽篁曲

    金陵古城,暨国之都。一曲幽篁,乱人心弦。朝堂之上风云变幻,千里之外铁马兵戈。盛世之景如镜花水月,一朝破碎。左相之女筱妍,自小备受女帝喜爱。当金戈之声响起,顷刻间流血千里,又当如何自处?是命运的齿轮,还是谁人的阴谋?眼前所见之下又是否隐藏了什么?金瓯残缺,颠沛流离,破茧成蝶……回首百年,空余一阕《幽篁曲》。
  • 哥哥你好之孤僻小姐!

    哥哥你好之孤僻小姐!

    上有师兄宠我!下有哥哥罩着。你算什么歪瓜裂枣……哥哥他欺负我。师兄我闯祸了。男闺蜜。。我生病了!哥哥要抱抱,师兄要抱抱,男闺蜜要抱抱!等等等等你不抱谁?答:一切丑的人!
  • 这算哪门子的穿越

    这算哪门子的穿越

    这穿越真离奇,为什么别人穿越都能成为呼风唤雨的高贵人,而她却成了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还经常被主人欺侮,漂亮小毛被拔,恶语更是连篇,再着被另一只小帅鸟鄙视,倒霉到了姥姥家,好在还有江湖遍地的美男可以消遣。谁知,她在前边飞飞飞,哥们拼命在后追追追,吓得她魂都快飞了!
  • 英雄联盟之至高无上

    英雄联盟之至高无上

    纯属娱乐......不喜勿喷......
  • 全能之仙

    全能之仙

    叶晨穿越到了茫茫位面中的一个叫新罗大陆的世界带着一枚玉佩佛挡杀佛,魔挡杀魔。
  • 女校先生

    女校先生

    医界两大神医中,以下刀精准、绝无差错闻名于世的北美第一神刀纳克。以中华武学训练十八年的绝世天才少年。这么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少年,奉从师父之命来到日本东京,做了全日本第一贵族女校樱花学园的先生。在学校和生活之中,他会和哪些美少女们展开笑料百出的缠绵爱恋呢?
  • 邪魔夫君捡回家

    邪魔夫君捡回家

    我是落魄的神族,无意中捡了个漂亮盒子回来,等到发现这盒子的妙用时,才知道我特么压根是捡了个男人回来!我一路逃,他一路追,就在我无路可逃时,欲哭无泪的看着他,爷,你放过小女子行不行?奈何某人慵懒的说:“今生今世,生生世世,我都不会放开你......”
  • 三世仙

    三世仙

    乾坤无涯,世界之大,三世飞仙,天地神话。
  • 不说再见的恋情

    不说再见的恋情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孤独下去,但是遇见我的你,好像前进将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