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国媒体实力
英国新闻出版业发达。目前全国共有约1300多种报纸,8500种周刊和杂志,其中全国性日报11份,每周日发行的报纸11份。主要报纸、杂志有《泰晤士报》、《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卫报》、《独立报》、《观察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和《经济学家》等。2004年3月前的6个月,英国日报每周发行总量为1270万份,周日发行量为1400万份。英国主要的媒介集团有:格拉纳达集团、兰克影视集团、联合新闻与媒介公司、皮尔逊公司、卡尔顿通讯公司和英国空中广播公司等。
英国现有商业广播电台174座,听众占有率为49%,其中3家为全国性的广播电台。商业电视台(网)地方性的15座,全国性的3座(即第三、第四、第五电视频道),其中第三、第四电视频道的覆盖面与BBC的第一、第二电视频道一样,覆盖全国。
英国最大的广播电视公司是公营的BBC,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如果以电视业的资产来排列,英国规模最大的还是BBC。该公司是一个拥有5个对内广播电台、1个对外广播电台、两个国内电视频道,5个供交费用户使用的数码频道及2个向全球播放节目的卫星频道的大型广播电视公司。目前广播电台年播出总量达4.4万小时,在英国拥有54%的听众,其对外广播电台有1.46亿全球听众;电视台开播于1936年,目前每年播出时间达5.5万小时,BBC1主要播放新闻、时事、宗教、体育、歌剧、少儿和娱乐节目,BBC2主要播放音乐、艺术、喜剧、教育及一些特别节目。在英国民营电视公司中,三家最大的公司是格拉纳达电视公司、卡尔顿电视公司、英国空中广播公司。英国的卫星电视公司在世界上有声望的,当数默多克控股的英国空中广播公司,该公司每天播出5套卫星电视节目。该台对欧洲大陆影响也较大,拥有数百万直接用户。1996年底新建的卫星电视公司格拉纳达空中广播公司也是较大的一家,形成与英国空中广播公司的竞争,同时它们也与地方电视形成竞争局面。
英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通讯社路透社,1992年路透社全面买下了世界上最大的电视新闻通讯社之一维斯新闻社。因而它在世界120多个国家除了拥有1770家报社的订户之外,还拥有400多家电视台的订户。它在全世界7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22个分社;每天通过358条线路(包括12条卫星线路、4条无线多路线路)向158个国家和地区发送150万字符的新闻稿件。
二、弱势的非洲媒体
与西方大众传播业发达相反,非洲,尤其是南部非洲,目前是世界上大众传播业最不发达的地区。在西方国家向世界拓展之前,这里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其最早的现代新闻传播业,是各西方宗主国殖民者直接移植过来的,而且时间较拉美、亚洲和大洋洲晚。非洲现在的大众传播事业基本上是在非殖民化运动胜利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迄今不过五十多年。与西方强大发达的大众传播事业相比,它不过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
现代发达的大众传播事业是高科技和高投入推动的结果,同时还需要有接受较高教育水平的受众,非洲,尤其是南部非洲亚发展状态和高文盲率严重制约了非洲大众传媒事业的发展。非洲有数千种语言,大多数没有文字,人均识字率低,只有1/10的人会讲原宗主国的语言,因而印刷媒介的发展遇到了较大障碍。多数国家的日报发行量很小,整个南部非洲只占全世界日报发行量的1%~2%。近年来文化普及虽然有所进展,但是报刊的发展还是相对缓慢,多数南部非洲国家只有几家,甚至一两家报纸。截至1995年,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吉布提、莱索托、利比里亚、卢旺达、乍得、冈比亚等国尚没有一份日报。
广播和电视不受文字的限制,较适合南部非洲的情况。各国在独立后,首先发展的是广播,因为它需要的财力不大。电视在非洲出现得更晚,南部非洲国家电视台的建设几乎全是在独立以后,各国的情况不同,多数由国家出面建立于20世纪70~80年代,少数国家实行电视台与民营并行的体制(例如尼日利亚、加蓬、肯尼亚)。20世纪90年代,南非的民营多选电视台已经覆盖整个非洲,可以提供世界所有电视台、网丰富的节目。电视需要以综合国力为基础,只是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才在非洲得到较快发展。而且非洲国家的新闻事业好多是接受西方宗主国捐助和支持创办起来的,新闻从业人员多接受西方新闻教育培训,这为西方国家操纵非洲新闻事业打开了后门。截至1995年,还有几内亚比绍、科摩罗、冈比亚、马拉维和卢旺达尚没有电视台。
在通讯社方面,非洲的通讯社远不能与西方通讯社一争高下。不少非洲国家最近几年才建立自己的通讯社,由于财力有限,外国新闻严重依赖西方通讯社。南部非洲最早由黑人创办的通讯社是加纳政府1957年建立的加纳新闻社,此前只有南非白人1910年建立的联合通讯社。在国有通讯社方面,只有埃及的中东通讯社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为了改变西方通讯社垄断非洲新闻市场的现象,按非洲人的思想、用非洲人的语言来报道非洲的信息,捍卫非洲利益,促进非洲国家的独立、团结和统一,1979年第16届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决定创办泛非通讯社以对抗西方的通讯社。该社1983年5月建成发稿。然而,泛非通讯社并没有成功提供新闻服务以对抗西方通讯社。它主要的不足在于财务和管理上——非洲国家政府没有支付当初承诺的1800万美元给该机构,并且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的一次审计发现,泛非通讯社在财务上管理一直混乱。1997年10月1日,泛非通讯社改组成一个私人公司——泛非通讯社新闻有限公司。目前的股东是非洲53个国家的官方新闻社和私人机构。公司由董事长Babacar Fall领导。除了主要的编辑部在达卡尔外,它还有五个地区办事处,北非在黎波里,南部非洲在卢萨卡,西非在拉各斯,中非在金沙萨,东非在亚的斯亚贝巴。目前由48名特约记者和驻外记者组成通讯网络。在1993年,仅仅雇用了5名职业新闻工作者(含特约记者和驻外记者)。泛非通讯社网站是这样阐述该机构的宗旨的:“致力于提供准确、客观,但视角新鲜的关于非洲人民、政治和商业的信息。”尽管泛非通讯社1997年10月改组后,每天提供的新闻翻了25番,但影响力仍局限于非洲,而且非洲媒体不愿意采用它发送的稿件。
非洲国家众多,不能一一介绍。然而即便非洲三个媒体实力最强的国家——埃及、南非和尼日利亚,其综合媒体实力相加也远逊于美国。非洲三巨头尚与西方有天壤之别,更遑论非洲其他弱小国家。
三、西方媒体建构非洲形象的主导作用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非洲媒体实力远逊于西方媒体实力,非洲53个国家的综合媒体实力都不及美国的媒体实力。强大的媒体实力是西方能建构非洲国际形象、垄断非洲新闻的前提和基础,西方媒体建构非洲形象的主导作用不证自明。在现有的国际信息传播秩序下掌握实力强大的媒体,就意味着垄断话语权。谁在建构非洲的国际形象,答案也很容易得出。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副会长黄泽全说:“提起非洲,很多人就会想到贫穷、战乱和艾滋病,其实,这都是西方媒体对非洲的片面宣传造成的片面印象。”
尽管新技术给非洲的任何人都提供了成为新闻和信息提供者的可能,以使新闻和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全球范围内流通,但非洲新闻和信息流向国际社会遭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其新闻和信息来源的可信度或西方媒体的编辑不愿意采用。西方的受众通常更愿意通过第二级信息源获取新闻和信息,而不愿直接从非洲获得新闻和信息。只有那些强烈关注非洲事务的人,才愿意通过非洲的报纸和广播电台的网站来直接获取有关非洲的新闻和信息。绝大多数人接受到的还是他们国家的媒体把关过后的新闻。这些编辑过的稿件由于选择的过程并不必然反映完整的故事。而西方通讯社首先为批发销售它们稿件的欲望所驱使,仅仅热心传播那些容易销售的新闻。以津巴布韦2000~2002年的土地改革和选举问题来说,西方占支配地位的媒体,如路透社、BBC和CNN在全球范围内使得非洲网站和媒体渠道所提供的观点相形见绌。2006年12月19日,CNN还在播出抨击津巴布韦土地改革的新闻,标题为Living off rats to survive in Zimbabwe,新闻以一位12岁的小孩从土坑里刨出一只老鼠,母亲在用石头支起的平底锅上煮老鼠肉给六位饥饿的家庭成员做晚餐的戏剧性画面开头,抨击穆加贝的铁腕统治(主要是强制土地改革)在6年内把南部非洲昔日的面包篮子变成一个贫穷落后、毫无希望的地方(a basket case),人民生活得就像野兽(live like animals),只好吃像老鼠类的啮齿目动物。
每天,非洲和全球媒体都在报道出版有关非洲的故事。事实上,这些故事开始界定非洲人是谁,非洲怎么样,而非洲自己的声音和话语却几乎无从听见。在一定的时候,国际社会开始相信西方媒体塑造的非洲形象,甚至非洲人本身也认可这种形象并开始按照这样的形象行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53年至1980年主持的研究表明,国际信息传播被西方少数全球媒体垄断巨头所支配,它们财务和技术上的优势导致这样一种局势,即非洲人与非非洲人通过非洲之外的通讯社过滤后的新闻来了解非洲的现实,主要是路透社和法新社,它们控制了93%的流向非洲的新闻。正如Boyd-Barret所认为的,尽管这些通讯社在全球运作,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收集新闻,并把它们销售给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客户,但它们有强烈的欧洲认同或欧洲中心主义。
因此,不论是从媒体实力,还是从实际对非洲形象建构权的掌控上来说,西方媒体都在非洲形象建构中起主导作用。有几个数据也许能说明西方媒体实力与非洲媒体实力的差距。根据1992年的数字计算,北美洲每千人收音机2114台,欧洲每千人收音机621.7台,非洲每千人165.1台,北美洲的千人拥有量为非洲的12.8倍;电视机北美洲千人拥有量为771.9台,欧洲每千人343台,非洲每千人30.9台,北美洲千人拥有量是非洲的25倍。这个比例随着新传播技术的发展、两极分化加剧,至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非洲要重构形象,非洲国家必须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新闻传播事业、尤其是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提高自己的对外传播力,打破西方对非洲话语权的垄断。就增强媒体实力,重塑非洲形象来说,非洲国家任重道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非洲国家领导人近几年又提出了持续已久、似乎具有紧迫性的关于西方媒体负面报道非洲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