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9700000030

第30章 大众传播全球化与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1)

刘亚军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今天被称为“全球化时期”。“全球化”这个词从产生以来就与大众传播有着不解之缘,大众传播全球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全球化的前提。它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使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大众传播全球化之机,打着“新闻自由”的旗帜,大力推行其文化帝国主义,推行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大搞文化殖民,使国际传播秩序不平等的现象更加严重,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的任务更加迫切地摆在了发展中国家面前。

一、大众传播全球化

“全球化”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模糊的名词。之所以熟悉,是因为它现在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之一,是当下最时髦的用语。之所以模糊,是因为我们无法明确地描述“全球化”的概念,它在人们的头脑中有上百种版本。“全球化”可以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多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定义。从大众传播的角度为“全球化”下的定义是:信息能够在地球上任何地方不受时间、空间、地域或边界的限制,进行及时、广泛传播或交流的状态和过程,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丹尼尔·耶金更是用通俗的语言指出:“全球化”就是24小时相互联系的、极度活跃的、剥夺睡眠机会的、并受电子邮件推动的世界。

“全球化”正式进入世界是以1984~1985年为界的,但在这之前就有人提出了“全球化”这个词。第一个具有全球化思想的人当然是麦克卢汉,他在1962年出版的《理解媒介》一书中就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提出了关于“地球村”的思想。他的“地球村”是指信息的高速传播压缩了广漠的空间,消除了人类视觉和听觉的畛域,地球变得踱步及至那样小了。在他1969年出版的《地球村的战争与和平》一书中,推论出电视转播在越南战争中的效果。第二个提出这个观点的人是布热津斯基,他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越来越电子化的社会,正在向全球化社会迈进,并且在1969年正式提出“全球化”的概念。起初,布热津斯基的观点并没有赢得西方学界和政界的响应,整个70年代关于“全球化”的议论悄然而沉寂。自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化”这一术语正式进入世界,并渐渐在世界上加速流行,90年代出现了高潮,成为我们赖以理解人类社会向第三个千年过渡的关键概念。到90年代出现高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大众传播全球化发展迅速,而大众传播全球化主要得益于传播技术与手段的不断发展、完善与普及。传媒技术的发展以全球性电视广播网、国际互联网的初步建成和迅速普及最为典型。

电视广播网包括地面电视广播网、有线电视广播网和卫星广播电视网。到目前为止,电视仍然是全球最普及、最广泛、最及时、最形象的大众传播媒介。截至2000年,全球平均每4人就有近一台电视机。有线电视网络是一个宽带网络,具有费用低、普及率高以及传输速度快的优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电视媒体纷纷进入有线电视领域。目前,一些国家的有线电视网络正逐步向数字式高清晰度网络转换。卫星广播电视经过数十年的曲折发展,在90年代中期也迎来了迅速发展的高潮。卫星电视使偏远地区也能接收到电视节目,扩大了电视节目的覆盖范围。现在地球已经被卫星广播电视层层覆盖。观众可以透过卫星天线和有线网络收看到世界各地的卫星节目。一位研究媒介效果的学者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所在的世界只有两处,他们的住家以及他们的电视机。”国际互联网传播的特点是:速度快、容量大、覆盖面广、穿透力强、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互联网以远远超出人们预期的速度发展为真正的全球化网络,大大加速了大众传播全球化的进程。迄今为止,国际互联网已经接入全世界2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了联合国成员国的数目。互联网已经将全球各国、各地区一“网”打尽。互联网真正突破了地球上时间、空间和媒体的界限,使得各种信息以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影像等各种形式,全天候地在全球各地之间迅速、大量、充分的交流。传统大众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也纷纷上网,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向世界各地报道新闻事件、传递新闻信息。现在,新一代宽带,能够进行音频、视频传播的互联网已经出现,能够同时发挥包括广播电视网、电话通讯网和互联网等各种信息传播网络的各种功能。互联网确确实实已经而且并将越来越成为全球信息交换的平台,为大众传播全球化提供了得心应手的媒介条件。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的传播媒介纷纷采用或正准备采用数字技术。数字技术主要运用于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电影、计算机等,它使大众传播媒介如虎添翼。数字化处理和传递信息与以往的模拟化信息传递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一是存储和传输的信息量要大得多;二是信息传输质量高、传递的图像清晰、声音逼真而且不受外界杂音干扰;三是检索方便,受众反馈及时,为传播的双向性奠定了基础。现在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广播,利用数字卫星技术大力开展环球广播,电视也发展为卫星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网络传播也使用数字技术制作、存储、传播和接收信息。数字化使信息传播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是传播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它大大提高了大众传播媒介的速度和能力,使依托媒介的大众传播全球化的地位更加巩固。

世界以如此速度进入了大众传播全球化的时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网络文化的高潮迭起,光纤通信、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及多媒体的普及与飞速发展,为大众传播描绘了一幅空前繁荣的景象。

大众传播全球化推动了其他领域全球化的发展,使越来越远的人们可以在越来越短的时间内知道越来越多的信息,使人们的全球意识更加强烈。“对全球问题的了解比任何东西都更有助于增加人们对人类共同命运的理解,而这与全球范围的国际交流与信息传播过程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随之而来的是大众传播的主体国际传播在大众传播中所占比重急速上升。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就是国际传播。大众传播全球化的效果实际上就是国际传播,是国际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时间得以充分利用,速度不断提高的过程。无论人们从何种角度来描述全球化,为全球化下何种定义,都无法否定大众传播全球化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前提与核心地位,它的主体国际传播增进了各国经济、政治与文化等的联系。美国学者托姆林森说过:“全球化……是一个牵涉到时间与空间压缩的过程……在特定的意义上,使得世界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但是它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关系‘伸展’的过程,将那些主导我们日常生活的地方性脉络,移动到全球性的层次。”而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国际传播,国际传播为全球各个国家、组织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全球的交往。

大众传播全球化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似乎看到麦克卢汉的“地球村”正在走向现实。然而,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大众传播全球化是不是处于公平、多元、机会均等的状态?是不是意味着国际社会能够及时、真实、全面、客观地看见或听见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的方方面面,使国际社会对某个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地球村”预见到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世界各地人们的联系将极其方便,可以知道相互的一切事情。但是,建立在传播媒介基础上的“地球村”对彼此的了解都是通过一些特定的团体来完成的。“村子里”所有的传播都被“媒体化”了。在进入我们的视线之前,就有人决定了报道的内容、形式,这才是我们眼中的“地球村”的真正来源。马特拉曾说:“全球化过程的推进使我们重新看见了一张新的世界不平等的地图。跟表面上的全球化论者主张的平等相反,今天正在推进的全球化过程事实上是重新创造19世纪以来的不平等的过程。”大众传播全球化一方面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使各国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了解不断加深。另一方面,也对世界的信息传播秩序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拥有先进传媒技术与手段的西方发达国家与传媒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信息交流上呈现出更加不平衡的严重局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以此为契机,借助自己强大的媒体与经济实力,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和势力,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大搞文化殖民,意欲形成西方中心化。传播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传播的不平等现象更加严重。

二、国际传播秩序的不平等

国际传播中的不平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播媒介分配不平衡。大部分的传播媒介尤其是新兴媒介主要掌握在极少数西方国家中。当前世界上的20个发达国家拥有全世界90%的电子通讯设备,135个发展中国家只拥有10%。以下是1990年的一组数据:欧洲人口占9.1%,而其拥有的收音机数量占26.8%,电视机占34.6%;北美和加勒比地区人口占5.4%,而其拥有的收音机占28.6%,电视机为20%;东南亚和远东地区人口占55%,但是收音机拥有率为28.8%,电视机仅为3.1%。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拥有的通讯传播媒介明显少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对媒体的拥有量处于支配地位。截至2000年1月,使用互联网的人数:北美为1.6712亿人,欧洲1.1314亿人,而非洲大陆仅311万人,拉丁美洲为1645万人。数字广播电视已经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普及,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没有被使用。再具体到美国,2000年世界性的大型数据库70%设在美国,美国传媒营业收入达5500亿美元。不论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上,发展中国家的媒介拥有量都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尤其在新兴媒介上差距更大。在基础传播手段装备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很难做到与发达国家的传播平等。

第二,信息流量与流向不平衡。少数发达国家采集与制作的大量新闻、综艺节目、电影、广告等信息单向地流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即使有少量回流,也不充分。目前传播于世界大部分地区近90%的新闻由美国和西方五大通讯社垄断,西方媒体发布的信息量是世界其他国家发布的信息量的100倍。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与制作,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中,美国的节目高达60%~80%,而美国自己的电视节目中,外国节目仅占1%~2%。新闻信息中2/3的内容来源于占全球人口仅1/7的发达国家。正如施拉姆所说:“越来越多的信息正以更快的速度,更低廉的价格,从更远的地方,通过更多的渠道……不断涌来。”然而,其规模、流量、内容却继续为西方国家所控制,特别是越来越多地被美国所控制。这种世界信息单向流通、北强南弱的不平等结构,使得西方发达国家垄断和控制了国际报道,流通于世界的新闻绝大部分是根据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价值标准选择和加工出来的,它们服务于发达国家的利益和目标,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着严重的危害。世界媒体对到现在还没有找到的所谓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曾经进行了疯狂报道,而对1991年和1999年美国在伊拉克和科索沃大量使用贫铀弹却很少述及,这就说明了美国等西方媒体是世界新闻的最初定义者,国际新闻在本质上是从中心国家流入边缘国家。

第三,传播内容不平衡。西方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大量兜售西方的物质文明、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同时,却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视而不见,常常热衷于报道发展中国家的灾祸、犯罪、恶劣的环境、社会动乱等。这种不合理现象,导致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形象被歪曲、丑化,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被损害,信息主权受到侵害。特别是美国对其敌对国家的报道完全是从黑白对立和妖魔化的立场出发。他想攻打南联盟,就大肆报道塞族对阿族的清洗,甚至编造骇人听闻的新闻。他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使馆,却报道说是误炸,而且将报道重点放在了美国驻中国使馆被围之上。与此同时,“中国间谍案”也被炒得沸沸扬扬。国际社会对美国、中国、俄罗斯、南斯拉夫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意见基本控制在CNN、NBC、BBC等传媒手中,并进而控制了国际社会舆论。

同类推荐
  •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在媒介与司法的多维关系中,两者之间的事实关系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合理性期待,于是就需要制度的介入与规划。但制度作为一种谋划方案并不是万能的,也许参与者的主体实践智慧对于提升现实的合理化更为重要。
  • 纠结的中国人

    纠结的中国人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我们一直是老大哥,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我们享受周边小国的贡奉,给他们提供保护,那时的我们很骄傲,把自己当成是世界的中心,称呼周围向来都是用“蛮、夷、狄、戎”的。但慢慢地,我们落后了,变成了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落后让我们由自负一下子变成了自卑,于是,在很多人的眼里,外国的月亮开始比中国圆了。在这自负和自卑的转换中,我们迷失了自我,滋生了一种焦虑的情绪,而这深深的焦虑带给我们的是更深度的迷失。在这复杂的情感中,我们变成了一个矛盾的群体,一边鼓吹着自己的五千年文明,一边又对别人的高速发展充满了艳羡。
  •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关于网络的书,它借用网络的思维方式评判着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很少人有勇气或者不屑来写这样的一《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网络语境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因为这是对一个冷冰冰的网络及其相互关联的经济与文化进行线性描述的同时,还要用大量的非线性知识结构来进行佐证的论著。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但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一些绝对属于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和那些压抑不住的理论激情,或许会给那些研究网络的学者们一些启发。
  •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浙江省社科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媒介地理思想、试图建立媒介地理学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运用媒介地理学原理和方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天学地学人学同源”的思想,坚守“天地人媒”整体互动、和谐平衡、共存共荣的研究方针,对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领域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对中外媒介地理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媒介地理学中的空间、时间、地方、景观和尺度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对媒介地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描述和阐述,为科学了解、认识、研究和实践媒介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观点和独特的理论视维。
  •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问题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就有很多先哲展开争论。在西方,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腊哲学家波,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论述过有关人性问题。
热门推荐
  • 无相邪神

    无相邪神

    对的,不一定就是好的;错的,有时却是你必须选择的!只有绝对的强者,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 妾本倾华:夫君请走开

    妾本倾华:夫君请走开

    她一世倾华,却被他视为玩物!“落花,没想到你一世芳华,如今却还是处子之身”莫无双冷漠道,没关系,来,本王演示给你看!
  • 和孩子一起勇敢长大

    和孩子一起勇敢长大

    “我做妈妈了!”初为人母的新妈妈们欣喜之余,也会开始不遗余力地打造孩子:为孩子选最好的幼儿园!进各种培训班!但妈妈们努力过后往往发现:孩子不爱读书?不懂艺术欣赏?怎么办?!妈妈们在培养孩子的路上乐此不疲,却也困惑盲目着……本书记录了从孩子出生到初中的时光里,四个年轻妈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一起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经历。从妈妈们身上,可以看到孩子的未来。要做一个孩子心中理想的妈妈,妈妈们需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勇敢改变自我,和孩子一起长大,指导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孩子的成长也是妈妈的成长。
  • 都市千手

    都市千手

    一个学习千术的少年,没有过人的头脑,没有超脱常人的能力,他只是用自己的努力来对抗世俗的遭遇。他和别的老千一样,如果硬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看上去憨厚不够聪明,还有一个执着顽强的心。小说为都市背景,但非YY之作,主角除了擅长的千术之外什么都差得可怜,否则主角什么都强了,还要配角干什么?小说中不会突然有个大豪非要塞给主角亿万财产,也不会只要是美女都想勾引他,更不会碰到所谓的奇遇,如果说主角最后在某些领域有所成功,那绝对是靠他自己那坚强不息的意志以及不怕失败的决心,就像笔者的师父“快手无心”,所以,本篇小说也是为他而写。
  • 伤寒九十论

    伤寒九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惊华天女:彼岸时光祭

    惊华天女:彼岸时光祭

    她是夜星,他是白阳那难道就真的像夜晚的星星和白天的太阳一样不能在一起吗?当星星和太阳在一起的时候,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 小兔彼得

    小兔彼得

    在英国乃至世界的卡通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兔子形象经久不衰,他就是彼得兔。这只可爱的兔子一直给无数孩子甚至成人都送去了数不清的欢乐!你手中的这本《我的图画书:小兔彼得》是一本经典绘本故事!小兔子彼得与本杰明、顽皮的老鼠、小猫汤姆……这些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活灵活现。充满灵气的文字,妙趣横生的插图,原汁原味地呈现,一切都是非常精彩!
  • 独楚一世

    独楚一世

    楚沅对一个男神动了心。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一夜之间有了独处一室的正当理由。当楚沅表白时,男神把正当理由扯出来,给她发了好人卡。每天面对一块吃不到的肉,楚沅觉得自己悲催的要命。
  • 生化战争:代号1

    生化战争:代号1

    2016年,全面战争打响,各国的战争一直在持续。2017年,生化武器诞生。2018年,日本采用核武器和最新研发的巨炮还击。2019年,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覆灭。战争大幅度降低。2020年,战争停止,所有国家的政府几乎瞬间瓦解,丧尸横行......